肝移植术中应用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技术对脑氧代谢的影响

来源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xiaoyan03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肝移植术中应用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CLCVP)技术对脑氧代谢的影响,探讨肝移植术中应用CLCVP技术的安全性.方法 选择因终末期肝病接受肝移植的受者46例,将受者分为CLCVP组(CL组,23例)和正常中心静脉压(CVP)组(C组,23例),于手术开始前即刻(T1)、下腔和门脉阻断前即刻(T2)、无肝期30 min时(T3)、新肝期30 min时(T4)、新肝期2h时(T5)、新肝期24 h时(T6),采集受者桡动脉和颈静脉血行血气分析,并计算动脉血氧含量(CaO2)、颈静脉血氧含量(QjvO2)、动脉-颈静脉血氧含量差(Ca-jvO2)、颈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2)、脑氧摄取率(CE-RO2)及脑血流/脑氧代谢比值(CBF/CMRO2)等指标.同时检测两组受者的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并记录手术耗时、无肝期时间、红细胞和血浆输入量、输液总量、出血量及尿量等指标.结果 T1、T2、T3、T4、T5及T6各时点,两组间CaO2、CjvO2、Ca-jvO、SjvO2、CERO、CBF/CMRO2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3、T4、T5时CaO2、CjvO2、Ca-jvO2、CERO2均较T1和T2时显著降低(P<0.05),而SjvO2较T1和T2时显著增高(P<0.05),T6时两组间和组内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受者手术耗时和无肝期时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CL组术中出血量、红细胞和血浆输入量、输液总量均明显低于C组(P<0.05),CL组术中尿量较C组显著增加(P<0.05),两组间和组内血肌酐和尿素氮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肝移植术中应用CLCVP技术对脑氧代谢无不良影响,同时可显著减少术中出血量,增加术中尿量。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的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的预处理方案、预后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9月至2010年11月间41例sAA患者接受HSCT的病例资料及其临床特点,移植类型包括同基因移植6例,同胞全相合移植8例,非亲缘移植18例,亲缘半相合移植7例,自体脐带血移植1例及非亲缘脐带血移植1例.所有受者均采用以环磷酰胺+抗胸腺细胞球蛋白为主的预处理
目的 分析胰肾联合移植术后外科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治疗及结果.方法 统计2000年1月至2011年12月施行的胰肾联合移植术60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外科并发症将受者分为并发症组及无并发症组,分析手术治疗的原因,评估再次手术对受者及移植物存活率的影响.结果 术后1年内,受者死亡原因主要为肺部感染(3例)、心脑血管意外(2例)、消化道出血(1例).感染及心脑血管意外是导致受者术后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5
目的 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阳性供肝组织内乙型肝炎病毒(HBV)cccDNA,结合肝移植术后HBV复发率,探讨HBcAb阳性供肝中cccDNA与术后HBV复发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1200余例因乙型肝炎相关性疾病接受肝移植的受者资料,共筛选出受者85例。根据供肝HBV感染情况,将受者分为3组:(1)研究组:40例,供肝HBcAb阳性,但HBv表面抗原
在供、受者HLA匹配的情况下,接受ABO血型不一致但相容的器官移植,受者绝大多数不会出现溶血性贫血,尤其是当供者的ABO血型为O型时,因为从传统的ABO血型匹配的角度来看,O型血中并不存在抗A抗体和抗B抗体,但也有极少数出现溶血现象.2012年3月,我院施行供、受者ABO血型不一致但相容的肾移植1例,术后受者发生溶血,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患者为男性,59岁,ABO血型为A型,RhD为阳性,群体反应
期刊
目的 探讨阿来佐单抗对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AR)和移植肾存活率的影响.方法搜集国内外关于阿来佐单抗用于预防肾移植后AR的随机对照试验,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荟萃分析.评价疗效及差异的指标采用比值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CI).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有国内外9个随机对照研究符合纳入标准.荟萃分析结果显示,阿来佐单抗具有良好的抗AR作用,术后半年阿来佐单抗组的AR
目的 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采用血清半乳甘露聚糖(GM)试验对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13例HSCT受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诊断标准将受者分为确诊组、临床诊断组、拟诊组及非IFI组,应用统计软件分析GM试验的各项评价指标,发生IFI的危险因素,以及抗真菌治疗的疗效及其与GM试验的相关性.结果 113例受者中,GM试验阳性共有45例,总阳性率39.8%(45/
目的 探讨影响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患者肺移植术后早期(<90 d)存活率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49例接受肺移植治疗的男性IP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早期生存情况,将49例患者分为死亡组和早期存活组.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术式(单肺或双肺移植、肺减容)、肺动脉压力、是否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等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结果 患者移植后早期存
小肠移植是目前治疗不可逆性肠功能衰竭的重要手段.近年来由于移植技术不断进步,对术后感染的有效控制,以及新型免疫抑制剂的临床应用,小肠移植的预后不断改善[1].文献报道,全球最大的小肠移植中心美国匹兹堡大学,其移植物和受者的1年存活率分别达到92%和89%,受者的5年存活率达75%.但是小肠移植的远期疗效仍不理想,高达30%~40%的受者在移植后5年出现难以逆转的慢性排斥反应,需要切除移植小肠,恢复
期刊
目的 研究金属硫蛋白(MT)在各种终末期良性肝病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终末期良性肝病患者肝移植后存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1 13例因各种终末期良性肝病接受肝移植者的病肝石蜡样本以及10例正常供肝组织样本中MT的表达.以电话或信件的方式对113例受者的存活情况进行随访,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预后多因素分析.结果 MT在各类终末期良性肝病组织中均有表达,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组织中表达评分为
目的 探讨肝癌肝移植术后复发肝癌的病理特点及再次肝移植治疗的意义及其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肝移植术后21例肝癌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9例接受再次肝移植治疗,12例行姑息治疗.所有患者原发病均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合并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均为肝内复发,无法局部切除.结果 9例患者首次和再次肝移植时肿瘤病理分析,肿瘤均为肝细胞肝癌,最大肿瘤直径分别平均为6.2 cm和4.8 cm,多发肿瘤者分别占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