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诚信

来源 :前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K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诚信很重要,但是如何做到诚信却是有待理论与实践双重探索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探讨了持守诚信戒律的途径和方法,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原文节选】
  官能予人以信,人自帖服。吾辈佐官,须先要之于信。凡批发呈状,示审词讼,其日期早晚,俱有定准,则人可依期伺候,无废时失业之虑。期之速者,必致与人之诵,即克日稍缓,亦可不生怨言。第欲官能守信,必先幕不失信。盖官苟失信,幕可力尽。幕自失信,官或乐从。官之公事甚繁,偶尔偷安、便逾期刻,全在幕友随时劝勉。至于幕友不能克期,而官且援为口实,则它之不信,咎半在幕也。——汪辉祖《佐治药言》
  【原文释义】
  如果为官者能够诚信待人,被他管理的人对他就会服服帖帖。我们这些起辅助作用的官员,必须首先做到讲信用。凡是批示发文呈状、审理诉讼案件,这些事的日期都得明确,这样人们就可以按照日期等待处理,不用担心浪费时间,荒废事业。日期定得近些的,必然得到人们的称赞。即使日期稍微推迟了一点,人们也不会有怨言。主事之人想要守信用,起辅助作用的官员首先就不要失信于人。因为如果主事之人失了信,起辅助作用的人还可以尽力弥补。而起辅助作用的人自己先失了信,主事之人有时就会乐于顺从。主事之人公事繁忙,有机会偶尔抽个空子休息一下,就会使事情拖延下来,这就完全要靠起辅助作用的人随时勤勉工作补救了。至于起辅助作用的人不能够严格地按既定日期办事,而主事之人又把这作为拖延的一种借口,那么主事之人不讲信用,起码有一半的责任落在起辅助作用的人身上。
  【原文节选】
  当官处事,但务着实。如涂擦文书,追改日月,重易押字,万一败露,得罪反重,亦非所以养诚心,事君不欺之道也。百种奸伪,不如一实。反复变诈,不如慎始。——陈宏谋《从政遗规》
  【原文释义】
  作为官员处理问题,只要求得确实。如果涂改文案记录,补救式地修改时间,重新更换画押签字,万一失败暴露,不仅获罪加重,而且也不是修养诚信、不欺瞒君主的办法。各种各样奸诈伪作,不如一种实诚。反复变易欺诈,不如在开始的时候小心谨慎。
  【原文节选】
  贞观十年,魏徵上疏曰:“臣闻为国之基,必资于德礼,君之所保,惟在于诚信。诚信立则下无二心,德礼形则远人斯格。然则德礼诚信,国之大纲,在于君臣父子,不可斯须而废也。故孔子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贞观政要·论诚信》
  〖原文释义〗
  贞观十年,魏徵上书说:“臣听说,治国的基础,必然以施恩德(于民)和祭神祀祖为资本,君主所要持守的是诚信。诚信确立之后,百姓就对君主没有二心,施恩德教化百姓,祭神祀祖成为定型的制度,远方的人就会不畏艰险投奔而来。因此,施恩德教化百姓,祭神祀祖,保持诚信是治国理政的关键,体现在君臣和父子关系之中,是一时一刻都不能荒废的。所以孔子说:‘君主要礼遇臣属,臣属对君主要尽忠。’”
  〖原文节选〗
  汤、武因夏、商之民也,得所以用之也。管、商亦因齐、秦之民也,得所以用之也。民之用也有故,得其故,民无所不用。用民有纪有纲,一引其纪,万目皆起,一引其纲,万目皆张。为民纪纲者何也?欲也恶也。何欲何恶?欲荣利,恶辱害。辱害所以为罚充也,荣利所以为赏实也。赏罚者有充实,则民无不用矣。阖庐试其民于五湖,剑皆加于肩,地流血几不可止;勾践试其民于寝宫,民争入水火,死者千余矣,遽击金而却之;赏罚有充也。莫邪不为勇者兴惧者变,勇者以工,惧者以拙,能与不能也。夙沙之民,自攻其君,而归神农。密须之民,自缚其主,而与文王。汤、武非徒能用其民也,又能用非己之民。能用非己之民,国虽小,卒虽少,功名犹可立。古昔多由布衣定一世者矣,皆能用非其有也。用非其有之心,不可察之本。三代之道无二,以信为管。——《吕氏春秋·用民》
  〖原文释义〗
  商汤、周武王因袭了夏朝和商朝的民众,这是因为他们懂得使用民众的方法;管仲、商鞅因袭了齐国和秦国的民众,这是因为他们也懂得使用民众的方法。民众能被所用是有原因的,懂得其中的原因,就没有什么人不可被用。使用民众有头绪与关键点,只要把握了头绪与关键点,各方面的工作就能展开了。治理民众的头绪和关键点是什么呢?就是欲求和憎恶。欲求什么、憎恶什么呢?欲求荣誉和利益,憎恶耻辱和祸害。耻辱和祸害是因为惩罚而实施的,荣誉和利益是因为奖赏而实现的。赏罚都是有内容的,有了这些内容,民众就没有不能被使用的了。阖庐曾经在太湖演习训练他的国民,剑架在他们肩上,血流到地上,都不能阻止他们奋力向前;勾践曾经在寝宫演习训练他的国民,百姓争着赴汤蹈火,死的人有一千多,他立即敲锣收兵,才使他们退下来,这是因为他们赏罚得当。莫邪利剑不因为勇敢者和怯懦者而改变其性能,但在勇敢的人手里就显得灵巧,在怯懦的人手里就显得笨拙,问题的关键在于会不会使用这种宝剑。夙沙部落的民众,自发起来攻击他们的国君,而归顺神农。密须的民众自发起来捆住他们的国君,而投靠文王。商汤、周武王不仅仅能使用自己的民众,还能使用不属于自己的民众。能够役使不属于自己的民众,国家虽小,士卒虽少,功名还是能够建立的。古代有很多由布衣百姓建立的一代王朝,都能正确使用不属于自己的民众。使用他们而不能了解他们的心理,这是不能考察民众的根本欲求。夏商周三个朝代的法则没有什么不同,都是以信用作为标杆。
  〖原文节选〗
  “治国之要有三:一曰食,二曰兵,三曰信。三者国之急务,存亡之机,明主之所重也。”——《全晋文》袁准文
  〖原文释义〗
  治理国家的关键因素有三种:一是粮食,二是军备,三是诚信。这三种因素关系到国家治乱和存亡,也是英明的君主所倚重的。
  〖原文节选〗
  臣光曰: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邻,善为国者不欺其民,善为家者不欺其亲。不善者反之,欺其邻国,欺其百姓,甚者欺其兄弟,欺其父子。上不信下,下不信上,上下离心,以至于败。所利不能药其所伤,所获不能补其所亡,岂不哀哉!昔齐桓公不背曹沫之盟,晋文公不贪伐原之利,魏文侯不弃虞人之期,秦孝公不废徙木之赏。此四君者道非粹白,而商君尤称刻薄,又处战攻之世,天下趋于诈力,犹且不敢忘信以畜其民,况为四海治平之政者哉!——《资治通鉴·周纪二》   〖原文释义〗
  臣司马光说:信誉,是人君的镇国法宝。国家靠人民来保卫,人民靠信誉来维护;不讲信誉就没有用来使人民服从的办法,没有人民便没有使国家长存的办法。所以古代成就王业的人不欺骗天下之人,建立霸业者不欺骗四周邻国,善于治国者不欺骗百姓,善于治家者不欺骗亲人。而不善于治国的人反其道而行之,欺骗邻国,欺骗百姓,甚至欺骗兄弟、父亲和儿子。上级不信任下级,下级不信任上级,上下级之间离心离德,以至一败涂地。靠欺骗所得到的利益救不了因此而受到的伤害,所得到不能弥补他所失去的,这岂不令人痛心!当年齐桓公不违背曹沫所订立的盟约,晋文公不贪图攻打原地之利,魏文侯不背弃与山野之人打猎的约会,秦孝公不收回对移动木杆之人的重赏,这四位君主的治国之道尚称不上完美,而公孙鞅可以说是过于刻薄了,但他们处于你攻我夺的战国乱世,天下人尔虞我诈、斗智斗勇之时,尚且不敢忘记树立信誉以收服民心,何况今日建造治平天下的当政者呢!
  〖原文节选〗
  言之不可复者,其言不信也;行之不可再者,其行贼暴也。故言而不信则民不附,行而贼暴则天下怨。民不附,天下怨,此灭亡之所从生也,故明主禁之。故曰,“凡言之不可复,行之不可再者,有国者之大禁也。”——《管子·形势解》
  〖原文释义〗
  不能被验证的话,没有信用;不能重复做的事,害人至深。话说得没有信誉,人民就不肯归附;行事而害人至深,天下就怨声载道。人民不归附,天下怨声载道,这是导致灭亡的根源,所以是明君所禁忌的。所以说:“说话不能被验证,做事不能重复,是治国之人的大忌。”
  〖原文节选〗
  “君臣不信,则百姓诽谤,社稷不宁。处官不信,则少不畏长,贵贱相轻。赏罚不信,则民易犯法,不可使令。”——《吕氏春秋·贵信》
  〖原文释义〗
  君主和臣子不守信用,百姓就会埋怨指责,国家就不会安宁。做官的不守信用,年少的就不敬畏年长的,地位尊贵的和地位低贱的就相互不尊重。赏罚不守信用,那么百姓就会轻率地触犯法律,不可以役使。
  〖原文节选〗
  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论语·子张》
  〖原文释义〗
  君子得到信任以后才去使唤老百姓;没有取得信任就去使唤,老百姓就会认为是在虐待他们。(臣属要先)取得君主的信任再去进谏;没有取得信任就去进谏,君主就会认为是诽谤他。
  〖古今联读〗
  诚信是一种力量。但是,要做到诚信,却需要深入的研究。古代思想家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守信必须慎始。作为治国理政的官员,颁行法令是常有的功课。在这个过程中,守信的前提是要做足法令颁行之前的准备工作,比如调查实情,分析研究利益关系,制定不仅可以落实,而且可以长久有效的法律法规。需要避免的是因为没有做到慎始而朝令夕改,导致新颁布法律法规得不到老百姓的信任和遵守而失效,并进一步丧失有关部门在老百姓中的威信这样极为恶劣的局面。
  ——守信必须上下联动。管理部门的信用牵涉到方方面面。只有上层的信用,没有基层的配合,信用是不能贯彻到底的;只有基层的信用,上级机关没有相应的支持,这种信用也是难以持久的。
  ——守信必须在必要的时候付出代价。信用往往是一种预约。世界变化越来越快,守信有时就意味着要为变化着的世界买单,这就是守信的代价。
  即便如此,守信还是必要的。没有信用的社会无法正常运转,其成本之高和代价之大无法想象。要维持社会的信用,作为执政理国的官员首先有守信的意识,要制定可以让守信者得福、失信者受到惩罚的制度,形成相应的机制。与此同时,相关部门要有为守信买单的勇气和准备。
  守住了信誉,就守住了社会的长治久安,就守住了人民的福祉。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责任编辑:高 斌
其他文献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在社会中居统治地位、起支配作用的核心理念,反映着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一个社会必须长期普遍遵循的基本价值准则,对社会起着规范行为、稳定秩序、提供精神动力的作用。世界上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诸多国家都非常关注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中国当然也不例外,而客观把握首都市民价值取向变化的状况,则是北京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性工作。  2013年,北京市社会科学院课题组运用了《首都市民
期刊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精神,扎实推进北京社会领域党建工作,近日北京市委社会工委、中共党史学会社会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专委会和前线杂志社联合举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10·8”重要讲话座谈会。首都党史党建专家、市级“枢纽型”社会组织、区县社工委以及街道、社区和非公经济组织代表参加会议。与会者分别从理论和实际工作层面、多角度地交流了对总书记讲话精神的体会。  专家学
期刊
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指出,通过活动,广大党员、干部精神上补了“钙”,进一步认识到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各级干部无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公仆、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进一步增进了同群众的感情、拉近了同群众的距离,增强了同群众一块过、一块苦、一块干的自觉性;进一步掌握了贯彻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看到了在联系服务群众中的差距,增强了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  党工作的
期刊
南极科考是表达中国梦的很好的艺术题材,但要充分表现出刚毅坚卓的民族气质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则需要更宏大的艺术视野和更全面的艺术手法。青年画家徐小鼎描绘中国第三代极地破冰和科考船“雪龙号”的作品《破冰—雪龙号》是非常成功的尝试。  作品构图独特,也很大胆。冰川和碎冰占据了整个画面的大部分,巨大的冰山冰块横亘于“雪龙号”前,而理应作为画面重点的“雪龙号”占据的仅仅是一小部分。这样巨大的反差描绘出极地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是一篇新形势下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纲领性文献,是新形势下坚持从严治党的总动员,也是在新的起点上把作风建设不断引向深入的再部署。对于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其重要意义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深刻地显现出来。  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时期,都重视坚持从严治党。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又
期刊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期刊
与河北省廊坊市、天津市武清区接壤的北京市通州区永乐店镇,由3个乡合并而成。合乡并镇后,一度存在着经济落后、管理混乱等问题。针对这种情况,镇党委提出了“抓党建、聚民心、促发展”的工作思路。10多年来,先后探索实施了“党委加基地、支部加协会”、“双述双评”、“党委书记信箱”、“党员责任区”等一系列党建创新举措,并最终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固化形成了以“评党委、评支部、评党员、评群众”为内容的“四评”机制。 
期刊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了新形势下坚持从严治党的八项要求,其中的第一条就是落实从严治党责任,这既是党建理论的新突破,更是党建实践上的新举措,是新一届中央领导的实干精神在党建领域的新体现,对于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对于反腐倡廉和党的作风建设,尤其是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顺利推进各项改革事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严治党才能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习
期刊
2014年9月13日,“历史虚无主义的新动态、新表现及其实质”学术研讨会在清华大学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宣部理论局委托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来自中宣部理论局宣传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等单位的近20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针对近期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动态,着重讨论了历史虚无主义的最新表现形式、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实质及危害。 
期刊
劫 夏瑞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