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实践强操作突破

来源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775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重实践,激发学生思维
  教师要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去设计教学活动,积极创造机会让学生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从而使他们在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主动地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交流与解决问题等。这种做法对改善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激发学生思维具有重要作用。
  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怎样获取知识,更要让他们能用所掌握的知识去创造性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比如学习了常见的乘法数量关系以后,笔者布置学生双休日随父母去菜场买菜或购物,按单价独立计算价钱,学生兴趣十分浓厚。重视了数学的应用性操作,畅通了学数学、用数学的联系,使学用紧密结合,这正是应试教育严重缺乏的,也是数学教学要加强的。
  二、重操作,启迪学生思维
  引导学生操作,探索新知。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精心设计操作程序和方法 ,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突出重点、突破难关,使学生获得新知,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如在讲授“三角形内角和”时,可以采用激疑法,让学生分别画一个直角、钝角、锐角三角形,并量出每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写在相应的角上。然后让学生任意报出三角形中两个内角的度数,教师便很快说出第三个角的度数,这将激发学生对探索新知识产生强烈的欲望。在此基础上,再通过算一算(把三个内角度数相加)、拼一拼(把三个内角撕下来拼在一起)、折一折(把三个内角折成一个半角),就能使学生发现和认识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还可以让学生动手把一个大三角形剪成两个小三角形,让学生回答这两个小三角的内角和分别是多少度,使学生深刻认识三角形的内角和与三角形的大小无关的道理。这个过程,实质是引导学生把动手操作的过程内化为思维活动的过程,从而实现该过程的质的飞跃,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指导学生操作,化新为旧。在数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知识的生长点、连接点,指导学生从已知出发,通过操作启发学生找出解决新问题的途径。例如在讲授“梯形面积”时,可要求每一个学生准备两个大小相同的梯形,并引导和启发学生利用自己掌握的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通过直观操作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这种直观操作的推导分为三步:第一步,启发学生把梯形拼成或剪成已学过的平面图(拼成平行四边形或剪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第二步再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原梯形的各元素与拼剪后得到的平面图形各元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与面积之间的关系;第三步再启发和引导学生利用已学过的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通过直观操作,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
  三、巧突破,发展学生思维
  练习是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手段,是教师接收信息反馈调整教学的重要环节。让学生从一个问题出发,根据所给条件,突破固有的解题思路和思维定势,去寻找不同的解题方法,使学生在有层次的练习中,逐步巩固新知,形成技能,发展思维能力。由此,培养学生多角度,多方向分析、思考问题,克服了思维定势,开拓思路,运用知识的迁移,使学生能正确、灵活地解答千变万化的应用题。通过以上形式多样的练习,不仅调动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沟通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深化,而且可以达到以点带面,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
  总之,要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我们必须把数学教学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必须要强化动手操作,从而把学生的数学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其他文献
“兴趣教育”指教师针对教育对象和内容,采取灵活多变的方式方法激活教育对象的内动力,使其在情感愉悦中接受教育、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思想。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和美国教育家杜威早就对兴趣教育做过研究,并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教育理论。武汉市鲁巷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以下简称“鲁巷教育集团”)运用这些研究成果,历经30余年的实践,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办学思想,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一、先行:为兴趣教育奠基  老子说
语文主题学习倡导通过课内的大量阅读,促使学生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笔者以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学为例,谈谈具体的实施策略。  一、提炼主题,整合阅读资源  1.选取资源  教材围绕“人与动物”这一主题,选编了《老人与海鸥》《最后一头战象》两篇精读课文和《跑进家来的松鼠》《金色的脚印》两篇略读课文。笔者在教材的基础上,补充了丛书语文主题学习之《感悟生灵》,内容包括《动物的弄虚作
重视学习方法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为此,我们在“学记语文”阅读教学研究和改革中,展开了“方法导读”模式的探索,并提炼出相关的“变式”和操作策略。  一、什么是“方法导读”  所谓“方法导读”,就是阅读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明确阅读方法,并用方法展开阅读的实践活动。  我们知道,学习方法既可表现为经验,又可表现为理论,两者都来自于人们的学习实践。从学的角度讲,学习方法是学生开展语文学习实践、完成语文学
因为《三字经》在学前阶段已经有一些儿童接触过,这给当下在小学设置《三字经》等国学课程的学校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为此,如何寻找差异化教学是目前小学国学教育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根据当下小学国学课现状以及自身教学实践经验,笔者认为当前小学国学教学可实施以下三大策略。  一、穿插汉字学知识  笔者对所选1140字《三字经》的统计发现,总共用汉字530个,对照《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其中有451字为常用
参加市小学校长优质课展评活动,有幸获得一等奖,短暂的欣喜之后,更多的是思考。  ?笔者执教的是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阅读课文《大瀑布的葬礼》。课文讲述了塞特凯达斯大瀑布发生变化前后的不同景象,以及这一举世闻名的大瀑布被葬送的原因,说明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已是人类义不容辞的责任。课文语言优美,感情充沛,是进行环境教育和语言训练的好教材。笔者先后设计了两份教学预案并进行实际教学,结果大相径庭
在小学数学的运算课程体系中,“20以内退位减法”的运算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功之一,是学生进行其他运算的基础性运算。其第一课时《十几减9》,历来是计算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常常要求学生动手操作摆学具,在操作中理解“破十法”。因此,圆片或小棒等学具,是低段学生数学课堂学习的“标配”。  笔者在第一次教学时,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野餐会上,小明一共带了15颗糖,分给9个小伙伴一人一颗后,还剩几颗?之后,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提倡加大课内外阅读量,借助“语文主题学习”丛书扩大课内阅读容量。“生命神话”是一节拓展阅读课,课题选自“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四年级下中的最后一个单元。笔者选取了五篇各具代表性的文章作为本节课的內容,其中《刘海与金蟾》《潘多拉的匣子》《雨神恰克》选自“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神猴哈努曼》《拉神的传说》选自《古印度神话》和《埃及神话》,孩子们通过阅读希腊、古巴比伦、印度、埃及等国家具有
重知识来历呈现——开启“洞察力”  洞察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某种意义上反映的是人的一种敏锐深刻的直觉,有赖于人长期持有的主动观察、思考、判断、分析等习惯。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数学教学虽然早已摒弃了教师权威,但唯书、唯师的现象依然或多或少存在于课堂,教师说的都对,教师怎样说明知识学生就怎样记录原委……长此以往,学生会对周围世界漠视、迟钝,对很多问题都会不假思索地接收。所以,数学教学中应注重知识产生必
这里的“求变意识”指在数学教学中对题型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如改变命题的题设、结论等)的演变,以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思维品质。笔者结合几则教学实例,谈谈培养学生“求变意识”的具体做法。  一、一题多解,培养思维的广阔性  一题多解既可以开阔思维,提高思维的敏捷性,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中,教师围绕问题结论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通过对比,进行多角度、多方向的思考,有助于学生打
电影《我和我的祖国》“护航”篇中,中国女飞行员使用11式手枪(红箭头处)传说中的手枪空战  飞行员配枪的历史和军事航空历史一样悠久。飞机在发明后不久就被应用到军事领域,从最初的侦察校射到随后的空中战斗、对地攻击,这种长着翅膀的跨时代发明将战场从二维平面变成了三维立体。  不过,各国一开始都认为飞机对战争只有有限的作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候,参战的各国军队共有700多架飞机,但这些飞机很难说是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