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需要丰厚的情感积淀。魏巍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中,开篇就这样写道:“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事情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它使我想把一切东西都告诉给我祖国的朋友们。但我最急于告诉你们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经历,这就是:我越来越深刻的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与其说这是一段着意润色的优美开头,还不如说是作者深切的写作体验:好文章是“感情的潮水放纵奔流”时的自然结果。“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嘛。只有情动,才能自觉地调动各种感官去仔细观察,深入到事物的内里,体验和感悟事物的美。
由此,让我想起了作文教学中常常出现的情况:教师在学生作文之前,往往就审题立意、布局谋篇、遣词造句、方法技巧类的东西讲得头头是道,学生也可能听得饶有风味,可一旦成文,往往与教师的指导意愿大相径庭。我曾教过这样一个在校住宿的学生,每周六回家的时候,他的母亲一定会早早地等在村口,在夕阳的余辉中定格成一尊母爱的永恒;周日下午返校的时候,这位母亲又会送孩子走出老远,直到看不见自己孩子的身影,才带着无尽的牵挂缓缓转过身去。连和这个学生同村的老师也感动得常常唏嘘不已。可这个学生在写《我的母亲》时,竟然没有这个材料。写老师也是如此。学生往往一下笔就是:你要好好学习,天天上上,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甚至写些诸如要死得比泰山还重,不要死得比鸿毛还轻之类的大而空的“文革”语言。
由此看来,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触发学生感受美的心灵,擦亮学生发现美的眼睛,比方法技巧类的指导要有意义得多。要达到这一目的,首要的工作是开启学生对人生、对社会的灵敏感应之窗,激活学生淡漠的情感。个人理解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第一,语文教师应首先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很难想象,一个对生活、自然、社会、人生持消极态度的人,事事都看破红尘,会指导学生写出饱蘸感情的好文章。只有热爱身边一切人和事,具有一颗感悟美的心灵、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感动大自然中美好的一切,才能把我们视角中美好的东西讲给学生听,让我们的这种情感去感染学生。这是一个培育学生写作情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是语文教师必备的情感素养,也是作文教学中一种宝贵的隐性教育资源。
第二,要让学生“爱”,就应从最质朴的爱家人、爱父母的基础情感目标入手。母爱和孝心是一种永恒的主题。告诉学生母爱是一种伟大无私的奉献、无微不至的关怀;孝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为人子女的一种义务。应该感动父母的养育,珍惜父母的关怀,献出对父母的一片孝心。故事一:一个孩子得了一种怪病,医生告诉她,只有吃了母亲的心才能治好。当他回家告诉母亲后,他的母亲二话没说就把自己的心掏了出来。这孩子捧着这颗心就往医生家跑,一不小心摔了一脚,这时,那颗心说话了:孩子摔痛了吗?
第三,从日常小事入手。让学生在平常中采撷到不平常的情感,在平淡中发现不平淡的故事。看到灿烂的花朵,就应感动灿烂背后育花人的辛勤劳动;看到累累的硕果,就应感动果实背后那些默默奉献的绿叶,甚至想到更远更深的东西。旷野里的一抹炊烟,寒夜里的一束灯光,小贩们沿街的清唱,清洁工晨曦里的汗滴,苦恼中温情的安慰,迷茫中善意的点拨,阳光下麦穗的金黄,秋风中大豆的殷实……都于朴实平凡中透着淳美的诗韵,应该引导学生用心灵去感受、用眼睛去收拣起这些熠熠闪光的碎金碎银。《第一张奖状》受到了北京教育学院教授梅汝莉、原市教育局督导室主任丁宝志的高度赞扬,在多元智能第二届年会上,外国专家用英文诵读,一边读,一边流泪;吕标初中周前会上老师们听了也是泪流满面,为什么?就是因为我们营造了一种令他感动的环境,他写出了自己真实的情感罢了。
第四,借助传统课文让学生汲取感人的情感。初中语文课本中如《背影》、《社戏》、《菜园小记》、《炸酱面》、《友邦惊诧论》、《苏州园林》、《回忆我的母亲》、《我的老师》、《最后一课》……无不浓蘸了作者激荡于胸的情感。感情之水激于胸,一经触发,就会如泉水汩汩而出。
第五,从课外阅读中积聚健康的情感。课内的文章学生有反感。选入教材的课文,虽然几乎都是精品,但却有其明显的弱点。面孔往往太严肃,时代感不强,与初中学生的水平反差太大,再加上千课一型、千篇一律、枯燥无味的讲述,恐怕再好的文章学生感受起来也要打折扣。这正如萧伯纳所说,许多英国人终生不读莎士比亚,原因是幼年时老师逼迫他们背诵的结果。而课外的东西却令人耳目一新,并且不像学课文那样有学习负担。
作文教学应该有作文指导课、作文讲评课,更应该有课外文章赏析课。从模仿到渗透到升华,带领学生走进优美情感,走出优美情感,形成优美情感,表达优美情感。作文指导课让材料(优秀文章)说话,比教师煞费苦心想出的套话、空话、甚至废话要生动得多、有意义得多。建立一个优秀文章剪辑本,很有必要。
由此,让我想起了作文教学中常常出现的情况:教师在学生作文之前,往往就审题立意、布局谋篇、遣词造句、方法技巧类的东西讲得头头是道,学生也可能听得饶有风味,可一旦成文,往往与教师的指导意愿大相径庭。我曾教过这样一个在校住宿的学生,每周六回家的时候,他的母亲一定会早早地等在村口,在夕阳的余辉中定格成一尊母爱的永恒;周日下午返校的时候,这位母亲又会送孩子走出老远,直到看不见自己孩子的身影,才带着无尽的牵挂缓缓转过身去。连和这个学生同村的老师也感动得常常唏嘘不已。可这个学生在写《我的母亲》时,竟然没有这个材料。写老师也是如此。学生往往一下笔就是:你要好好学习,天天上上,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甚至写些诸如要死得比泰山还重,不要死得比鸿毛还轻之类的大而空的“文革”语言。
由此看来,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触发学生感受美的心灵,擦亮学生发现美的眼睛,比方法技巧类的指导要有意义得多。要达到这一目的,首要的工作是开启学生对人生、对社会的灵敏感应之窗,激活学生淡漠的情感。个人理解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第一,语文教师应首先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很难想象,一个对生活、自然、社会、人生持消极态度的人,事事都看破红尘,会指导学生写出饱蘸感情的好文章。只有热爱身边一切人和事,具有一颗感悟美的心灵、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感动大自然中美好的一切,才能把我们视角中美好的东西讲给学生听,让我们的这种情感去感染学生。这是一个培育学生写作情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是语文教师必备的情感素养,也是作文教学中一种宝贵的隐性教育资源。
第二,要让学生“爱”,就应从最质朴的爱家人、爱父母的基础情感目标入手。母爱和孝心是一种永恒的主题。告诉学生母爱是一种伟大无私的奉献、无微不至的关怀;孝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为人子女的一种义务。应该感动父母的养育,珍惜父母的关怀,献出对父母的一片孝心。故事一:一个孩子得了一种怪病,医生告诉她,只有吃了母亲的心才能治好。当他回家告诉母亲后,他的母亲二话没说就把自己的心掏了出来。这孩子捧着这颗心就往医生家跑,一不小心摔了一脚,这时,那颗心说话了:孩子摔痛了吗?
第三,从日常小事入手。让学生在平常中采撷到不平常的情感,在平淡中发现不平淡的故事。看到灿烂的花朵,就应感动灿烂背后育花人的辛勤劳动;看到累累的硕果,就应感动果实背后那些默默奉献的绿叶,甚至想到更远更深的东西。旷野里的一抹炊烟,寒夜里的一束灯光,小贩们沿街的清唱,清洁工晨曦里的汗滴,苦恼中温情的安慰,迷茫中善意的点拨,阳光下麦穗的金黄,秋风中大豆的殷实……都于朴实平凡中透着淳美的诗韵,应该引导学生用心灵去感受、用眼睛去收拣起这些熠熠闪光的碎金碎银。《第一张奖状》受到了北京教育学院教授梅汝莉、原市教育局督导室主任丁宝志的高度赞扬,在多元智能第二届年会上,外国专家用英文诵读,一边读,一边流泪;吕标初中周前会上老师们听了也是泪流满面,为什么?就是因为我们营造了一种令他感动的环境,他写出了自己真实的情感罢了。
第四,借助传统课文让学生汲取感人的情感。初中语文课本中如《背影》、《社戏》、《菜园小记》、《炸酱面》、《友邦惊诧论》、《苏州园林》、《回忆我的母亲》、《我的老师》、《最后一课》……无不浓蘸了作者激荡于胸的情感。感情之水激于胸,一经触发,就会如泉水汩汩而出。
第五,从课外阅读中积聚健康的情感。课内的文章学生有反感。选入教材的课文,虽然几乎都是精品,但却有其明显的弱点。面孔往往太严肃,时代感不强,与初中学生的水平反差太大,再加上千课一型、千篇一律、枯燥无味的讲述,恐怕再好的文章学生感受起来也要打折扣。这正如萧伯纳所说,许多英国人终生不读莎士比亚,原因是幼年时老师逼迫他们背诵的结果。而课外的东西却令人耳目一新,并且不像学课文那样有学习负担。
作文教学应该有作文指导课、作文讲评课,更应该有课外文章赏析课。从模仿到渗透到升华,带领学生走进优美情感,走出优美情感,形成优美情感,表达优美情感。作文指导课让材料(优秀文章)说话,比教师煞费苦心想出的套话、空话、甚至废话要生动得多、有意义得多。建立一个优秀文章剪辑本,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