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人格化背后的变革逻辑

来源 :国际品牌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wneag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碎片化的本质是时空一体化
  “人与互联网的连接已成为人最基本的需求,人们的感知与记忆已被科技异化,信息过于繁杂,人们只能碎片化地接收信息。”极客公园创始人及总编辑张鹏对此解读道,“这种碎片化的本质是信息的‘时空一体化’,人们接触的信息以时空融合的方式呈现出来。”张鹏认为,由于大量信息涌入,已经没有了“头条”这一概念,“头条”随时在变。而信息的庞杂与传播主客体的互动导致了话语权趋于对等,信息的可控性下降。
  这种传播模式导致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噪音过多,信息的发出者很难把握话语权,导致传播内容与初衷大相径庭;另一方面是人们接触了大量信息,而当前人却不具备大量信息处理能力,导致媒体传递的信息无法被人们仔细阅读,只能摘取片段,这就要求在互联网时代传播的信息必须简单明了。
  对此,张鹏认为,要想适应这样的环境就要使“传播”变成“沟通”。“传播”是单向的,而“沟通”则是有反馈的,为了达到沟通势必需要满足以下三点:1.与你的受众反复而持久的互动。2.媒体人格化,要有独立性格和品牌的认知。3.要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可预期的产品。好的媒体的内容必须变成粘合剂,把人群串联在媒体平台上。
  做到了这三点,媒体就升级为沟通的组织者和介绍人,媒体背后的阅读人群进而演变成媒体的价值。“能做成这样的媒体必须坚信内容的粘合作用,同时还要把科技变成核心竞争力之一。”张鹏说。
  创客,让每个人参与到艺术与技术的碰撞中来
  创客代表了一群人和一种生活方式,自古以来中国就充满了创客精神。格物致知、天工开物和墨子鲁班,都是全世界最早的创客相关理念、著作和大师。创客大爆炸创始人李洪刚在中华创意论坛上表示,他希望创客精神成为一种大众创造和社会创新的新力量。创客空间让大家体验从O到1的過程并学习相关知识,通过跨领域协同合作完成各种酷炫的产品。
  北京创客空间成立于2011年1月,是全球创客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亚洲规模最大的创客空间。拥有超过1000平方米的活动场地和300平方米的原型加工基地以及最完备的加工设施与设备。在北京拥有创客会员超过300人,影响人数超过10万人。
  “艺术包括体验、情感及意义,技术则是以冷冰冰的工具存在的,而艺术可以赋予技术以生命。”创客大爆炸创始人的李洪刚分享了关于智能硬件的故事。李洪刚以博世的电动起子作为案例进行通俗化讲解。“以往只有工程师能够设计和加工出来某种工具,而如今随着3D打印机技术的发展,我们平常人也能够做得出。互联网时代给我们带来的便捷不言而喻,也帮助我们理解了更多‘高深莫测’的知识。”
  如今借助adaptor,就能够把智能硬件上的编程语言翻译成每个人可以懂的信息,它被称之为“SMART NODE”。“它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已经智能到像我们普通人或者设计师一样去思考问题,通过智能运算利用一些节点和连线,来完成相应的程序和步骤。而每个节点到底是什么意思,都可以由创作者赋予它。”
  李洪刚呼吁人人都要加入到智能硬件的开发中来。他希望未来十年我们自己能够把手机里的APP以智能硬件的方式拿出来,来改变生活,一起来建设一个共享的开源社区以影响所有人。
  平行世界催生共享经济
  平行世界的人可以相遇了。在以往遇见一个大咖是可遇不可求的,
  就算遇到了,在交流的过程中信息也是不对等的,更多的是聆听而不是交流。而现在“在行”解决了这一点。“今天我们面对的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他们很清楚自己需要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将追求物质上的成功转变为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来实现自我价值。”在行联行创始人杨璐提出,为什么现代人读的书越多,感觉自己知道的越少的问题,“因为我们的信息、知识全都是碎片化的。如何有体系的踏实的去获得?这就是一种刚需,速朽的变化时代。
  杨璐进一步分析道:第一次工业革命,机器把人类从市场经济体制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人们在协同共享模式下投身于文化活动,追求超然于世的崇高目标。信息革命把闲置的大量脑力激发出来,对应更个性和松散的个体需求。
  2015年3月,果壳网推出“在行”,可以约见不同领域的行家,与他们进行一对一见面约谈。在行的本质其实是共享经济,共享出来的是时间和知识,网络上固然也可以提问,但通常来说,在不付费的情况下,别人并没有耐心——去了解各种情况,付费,实则是一道门槛,代表着对知识的尊重,也会获得别人的尊重以及答案。今天我们有了这样的平台,一边把它共享出来帮助别人,另一边可以把它转化为商业价值,何乐而不为?
其他文献
影视综艺当红偶像贾乃亮、金马影后李小璐、互联网全民女神柳岩亮相《传奇世界》“光影传世”影视发布会。9月15日,众明星在北京798艺术区召开的发布会上宣布加盟《传奇世界》影视计划。同场亮相的还有绿盾口罩,这是绿盾对娱乐营销的延续。  口罩首先是日用品,但随着大众对于消费品需求不断改变。口罩与时尚,口罩中的时尚元素也变得不可缺少,绿盾作为国内知名口罩品牌,始终保持与娱乐时尚共进的营销策略。  借势苹果
期刊
毫无疑问,年销过300亿的中国方便面市场是快消食品领域的大宗品类,但近年来也显现出典型的增长乏力迹象。即便是方便面销售重点区域的经销商,近年在企业经销商年会上,也都是士气低落,抱怨生意难做。  这样的市场景象,对于今麦郎董事长范现国来说,早在7年前就已经料想到了。他认为方便面行业历经30年的市场发展,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现弊端,并对经销商的盈利能力产生根本性地侵蚀。与其说是销售需求的下降,本质上是一场
期刊
最近,《宝宝英语教室》节目在网络热播,王宝强在里面担当英语老师,教明星讲英语——等等,好像有哪里不对!王宝强的英语不是很烂吗?他到底要教些什么?谁愿意做学生?  不管疑问再多,第一集节目还是热热闹闹地上线了,而第一位学生,竟然是老外夏克立!  本以为视频前没贴片广告赚到了,看到最后,才发现《宝宝英语教室》竟然就是则广告!  这其实是北京电通为康师傅老坛酸菜牛肉面尝试的一种新的操作手法。為了让网友主
期刊
“好广告”是什么意思?不仅是创意故事、表现形式很有意思,还要对社会有贡献和影响。PAE Media执行创意总监Philipp FCemy在OneShow中华创新峰会上分享了什么样的广告才是一个好广告,以及如何做一个好广告。  利用多种形式创造故事  优衣库的案例可以说是今年中国网络环境中影响最大的传播案,当然触犯法律底线也让它遭人唾弃。但是,从单纯的传播案例来看,它的火爆让我们知道,如果想吸引更多
期刊
金立S6借势大片《007》的营销效果,可谓是营销大咖俞雷出任金立集团副总裁之后的精彩首秀。恰逢他又是2015大中华区艾菲奖终审评委,于是国际品牌观察抛出如果金立S6营销案例参赛艾菲奖他将如何打分的问题,而他巧妙答复:“艾菲奖是以实效营销为目的的,金立S6结合云端发布会的各省订货会首批订单就超百万台,S6被打造成了爆款,这是标本式的实效营销案例。”  江湖人称“船长”的俞雷从外企到本土上市公司高管,
期刊
功成名就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劳逸平衡的概念是否只是纸上空谈?学会怎么将你的创意和热情融入日常生活,成为一个激励型领导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Design ARMY的联合创始人&首席创意官Pum Lefebure在OneShow中华创意峰会上,和在场听众分享了如何将自己雕琢成事业和生活双肩挑的事业女性的。  生活、工作是可以融合的,至少,它们都应该很有趣  出生在泰国曼谷的Pum,如今生活工作在华盛顿
期刊
在碎片化时代,一个创意已经很难打动所有的人群。但是总有一种创意语言,能够在全球引起热议。The One Club for Artand Copy创立于1975年,作为一个非营利性组织,它的宗旨是提高广告创意水准,其成员和支持者都是国际广告业内赫赫有名的人物。One Club由纽约起步,建立了全世界6大洲50多个国家的广告公司、创意专家和广告院校组成的强大网络。  作为One Show国际创意节及O
期刊
张一甲,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获数学与经济学双学位。曾经的数学与科技爱好者,曾获得中国数学奥林匹克金牌,进入国家集训队,后痴迷于文化创意工作,轉行进入互联网和文化产业。先后就职于奥美中国、百度,近期加入创业团队Xtecher(X代表未知、求解,techer代表科技人),担任首席运营官。  科技是浪漫而又温暖的  “很多人认为科技是小众的,但是科技是大众的,在你的生活中的分量比你想象的要大得多
期刊
2015 ONE SHOW中华青年创新竞赛共接收作品1371组,最终有120组优秀作品入围,来自国内外的380名入围选手顺利进入ONE SHOW中华青年创新营,在11月5日至10日组成51支团队接受了来自全球顶尖创意大师的专业指导。最终,25支团队晋级终极提案大赛,并在11月11日角逐出3项金奖、2项银奖、3项铜奖,来自Hong Kong Design Institute的陈展峰、余铠彤、杨俊熙、
期刊
在国际空间站,日本首位国际宇宙空间站站长若田光一正在和前来看望他的KIROBO聊天。KIROBO是个让人一看就会想起阿童木的机器人,具有自然语言识别能力,日语讲得相当流利。  在户外,路人触摸奥利奥的海报,画面上的夹心层就会被点亮。如果是汽车海报,触摸画面特定位置,汽车的前车灯就会开启。  在餐厅,头戴Emotion Analyzer(情绪解读器)的试吃者,还没等说出评价,脑电波已表露出真实信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