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基层图书馆、档案馆的灾害防护工作

来源 :档案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die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图书文献、档案与其他资源不同,具有易损坏性和不可再生性,一旦丢失或者损毁将造成无法估量的严重后果。加强安全防护、有效防范灾害在图书文献和档案管理中始终处于极端重要的位置,是文献管理工作的生命线,也是图书馆、档案馆等文献收藏机构的重要职能。
  1 灾害危害及原因分析
  由于载体材质的特殊性,文献、档案的安全具有很大的脆弱性,各种灾害易发、多发。从世界范围看,2004年,国际图联保存保护中心对全球170多个国家图书馆进行了问卷调查,从反馈情况看,有15个遭受过地震、火灾、水灾、飓风及人为原因形成的灾害。据有关资料显示,2003年爆发的伊拉克战争,使伊拉克国家图书馆25%的馆藏、档案馆60%的馆藏丢失,数万件古籍文献、历史档案、地理图册、珍贵照片失踪或毁损。美国“9·11”之后,世贸中心大楼原有的350家企业中,有200多家由于重要信息系统的破坏和关键数据的丢失而倒闭。
  从国内情况看,图书馆、档案馆的防灾减灾工作更是不容忽视。2005年,北京民族文化宫图书馆库房内一条热力管道突然破裂,高达90摄氏度的热水冲进书库,大量历史文献被浸湿,损失惨重。特别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川、陕、甘三地的图书馆、档案馆遭受重大损失。2012年,据有关部门对国内31家图书馆进行统计,近年来遭受过火灾、水淹、人为损害、盗窃等灾害的就有22家,高达71%。2013年以来,笔者通过对濮阳地区的市县图书馆、档案馆及有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图书馆、档案室进行走访调研,发现也有一半以上发生过不同程度的灾害,其他没发生过的很多也都存在不少安全隐患。
  综合近年来世界各地图书馆、档案馆引发灾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自然灾害。包括由地震、海啸、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和大风、洪水、雷雨等气象灾害造成的危险。这些灾害一旦发生,将是毁灭性的。二是环境条件。如由于布局结构不合理、防护设施不完备等原因,容易导致火灾、水淹、虫蚀、被盗、温湿度损害、有害气体侵蚀、软硬件故障、信息系统崩溃等。三是人为因素。如由于人为的吸烟、忘关门窗、撕裂、断电、误删除、误格式化或分区、黑客攻击等,也是导致火灾、盗灾、感染病毒、数据错误、信息丢失的重要原因。分类来看,传统图书文献和档案的实体安全主要面临温湿度、霉虫、纸张、字迹等方面的威胁。而大量的数字化馆藏文献主要面临着硬件故障、软件故障等方面的威胁,档案的安全备份尤为重要。
  2 灾害防护的方法措施
  2.1 提高馆舍建筑物的防灾减灾能力。图书馆、档案馆要抗击地震、大风、雷电、洪水等重大自然灾害的影响,最根本的是要在提高建筑物防灾减灾能力上下功夫,确保符合《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试行)》和《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的要求。就河南等中西部地区来讲,主要是提高抗击地震等方面灾害的能力。现有的许多基层图书馆、档案馆年代久远、防御地震等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需要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请专业建筑设计部门进行抗灾能力评价并制定具体的加固方案,对建筑物进行全面加固。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许多基层政府越来越重视图书馆、档案馆建设,正在规划建设新馆。新馆建设要强化三项重点:一是选好址。对新馆建设选址要进行全面的地震和其他自然灾害安全性评价,避开容易引发地震或洪水袭击的地段。要选择地势较高、交通方便的区域。要远离有高压线路通过、存有易燃易爆物的区域,避免与污染严重、腐蚀性强的生产单位相邻。二是布好局。新馆设计既要考虑典雅大方,更要确保科学安全。整体要平整规则,尽量减少凹凸不平的设计。总体结构要以框架为主,功能区划分要科学,线路管网铺设要符合安全要求,综合防灾设施要齐全。三是施好工。要选好施工队伍、严格施工要求、确保施工质量。
  2.2 改善馆舍内部的软硬环境条件。做好图书馆、档案馆灾害防护工作,对纸质图书文献、档案,主要考虑温湿度、光照、有害气体、灰尘、微生物、有害昆虫的影响,对通过电脑、网络、摄像机、收录机等电器设备,以光盘、磁带、电子信息形式存在的数字化馆藏,还要考虑短路、超负荷、接触电阻过大、电火花、电弧、磁场等方面的危害。重点要把握以下方面:一是防好火灾。除非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日常防火是图书馆、档案馆的头等大事。要注意把电源总开关设在书库外并配备漏电安全保护装置。书库供电要用铜芯导线并及时更换陈旧电线。要尽量选用耐火装饰材料和防火装具。严禁在馆内铺设燃气管道,严格按照消防要求设计、安装电器设备和线路,并定期检查,突然停电或者下班后要随手关闭电源。要配备足够的消防设施并做到人人会用。在图书馆珍善本书库和档案馆重要档案库,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二是防好水患。定期检查、维修库房,防止房顶漏水、渗水。下班要随手关闭门窗,防止雨水打湿。搞好馆内给排水设计,书库房顶或上层不能安装给水设施,上下水管道、暖气管道不要环绕库房或者从库房穿越。库房内不要设置水龙头等用水点,书库相邻的墙上不要安装生活污水管。停水或者下班要及时关闭水阀门,防止突然来水、水管漏水。三是防好温湿度危害。严格按照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做好库房墙体、门窗设计,按要求排列摆放柜架,做好通风降湿工作。安装空调等恒温恒湿设备,确保不同的图书文献、档案(包括胶片库、磁带库)保存在标准的温湿度范围内。配备专门的温湿度记录仪,掌握变化情况,随时控制调节。对温湿度设备和记录仪要定期保养维修和检验。四是做好防虫除尘工作。由于介质的原因,图书文献和档案极易受到霉虫、灰尘的侵扰损坏。要搞好馆舍周围的污染治理和绿化工作,经常在书库内开展除虫杀菌工作,对新入库文献、档案要进行消毒。要配备好吸尘器、空气过滤装置等,新建书库要做好门窗设计等工作,有效防止灰尘侵入。五是做好软硬件故障和病毒侵袭防范工作。要配置好不间断电源,防止突然断电丢失数据。要安装可靠的杀毒软件,防止计算机病毒侵蚀。做好防磁防静电工作,防止光盘、磁带等上面的信息丢失。当然,环境条件方面的灾害防范要求还有很多,比如要防范好有害气体、保证科学的光照条件、做好防盗设施的配置,等等,要严格按照图书文献和档案保管的技术标准要求配备好、运行好、维护好。   2.3 实施馆藏资料的异质异地备份。综合历史经验和近年来国内外的成功做法,最好最稳妥可靠的就是对图书文献和档案采取异质异地备份的方式进行保存。一是做好异质备份,就是对一份原始文献或档案采取不同的介质进行备份保存。主要方法:第一是进行复制,主要是通过复印机进行静电复制,或者进行更专业的高仿真复制,复制一般用于保存珍贵文献和档案。第二是进行数字化,即把大量文献、档案转换为数字化信息,快速生成、批量作业、多套备份。第三是进行缩微,即把文献、档案制作成胶片,实现大容量存储、原样存储和长久存储,其中聚酯片可保存500年以上。二是做好异地备份。仅仅进行异质备份,原件和备份分别存放同一馆舍不同库房,能规避一般性损害,但不能防止地震、火灾等大规模破坏,安全系数不高,可靠性不强,这就需要进行异地备份。异地备份就是将不同介质的备份文件分多套分别保存在不同的地方。异地备份要确保按照有关的技术标准要求进行保存。其中,对数字化馆藏要建立完善的容灾系统,当灾害发生时,为受灾计算机提供正常的运行环境和必要的条件,使系统和数据能够尽快地恢复。在美国“9·11”事件中,许多公司数据资料被毁坏,公司业务受到重创,而摩根-斯坦利公司第二天就恢复了正常运作,其原因就在于在做了正常的异质备份外,还在远离世贸中心的新泽西州建立了远程备份中心,做到了不间断即时异地备份。
  3 灾害防护的重要保障。做好基层图书馆、档案馆的灾害防护工作,不仅要掌握科学的防治举措,还要强化有力的组织保障。
  3.1 强化防护意识。一个地方的文献、档案是重要的战略资源,一旦遭受破坏将难以再生。保护好文献档案是基层图书馆、档案馆工作的重中之重和当务之急,一定要强化安全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领导干部要带头垂范,加强防灾减灾教育培训,确保广大干部职工始终绷紧保障安全、防治灾害这根弦。
  3.2 加强组织领导。各个基层图书馆、档案馆都要成立专门的容灾领导小组,各单位主要负责人要担任组长,亲自抓、负总责。领导小组下面要设立专门的工作机构,具体负责日常的灾害防治工作。要明确分工、责任到人、认真督导、严格考核,真正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对由于责任不到位、人为因素,造成灾害发生的,要进行严肃的责任追究。
  3.3 制订应急预案。根据国际文献保护界的教训和经验,制订全面系统成文的灾难应急预案,是迅速应对灾害、有效减少损失的最佳途径。为此,要依据国际图联发布的《国际图联灾害预防手册》和国家《档案馆防治灾害工作指南》要求,精心编制应急预案。要把握好五个环节:一是风险监测。从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入手,从天气变化、工作流程、建筑物管理、设备仪器操作等方面进行监测、评估。二是积极预防。依法规范管理文献,加强建筑物安全维护,定期维修、保养设备,有效改善周边环境,加强与消防等应急部门的协作。三是做好鉴定。组织专家学者对馆藏文献资源进行价值鉴定,确保优先抢救对象,做好轻重排序,列出详细目录。四是经常演练。大力开展安全教育,加强防灾减灾知识技能培训,经常进行避险、避灾、自救、互救等方面的实战演练。五是结果评估。制定有效应对灾害的评估指标,依据指标对灾害处理过程进行评价,根据评价情况,改进应急方案,提高应急能力,完善应急措施。作为基层图书馆、档案馆,应急预案要涵盖以下内容:文本存放、修订情况,建筑平面图及逃生路线,人员联系方式,服务提供商信息,防灾减灾设施及工具存放位置,不同灾害的不同应对程序,优先抢救的馆藏目录和灾害恢复,等等。
  3.4 完善制度标准。基层图书馆、档案馆灾害防治既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也是容易忽视、懈怠的工作,必须健全制度、严格标准、严格执行。要建立健全严格的安全防范机制和责任制。要围绕防火、防水、防虫、防盗等分别制定严格的标准规范。针对纸质文献实体安全,要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落实好馆舍设计规范、馆舍建设标准、库房技术管理标准等。针对数据化文献信息安全,落实好国家《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信息安全应急响应计划规范》等。
  (作者单位:濮阳市图书馆 来稿日期:2014-04-15)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甘肃移动瞄准世界一流,充分发挥“改革创新,只争朝夕,艰苦创业,团队合作”的企业精神,团结合作,知难而上,获得了快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业绩,为西部大开发和甘肃经济和信息
今年初,银监会颁布了《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并针对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的实际状况,制定了《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风险评价和预警指标体系》。其核心目的是以资本充足率
新时期在高校学生政工干部队伍中倡导并推行专业化,是加强高校学生政工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特点和现实需要等方面看,高校学生政工干部队伍急需
摘要:在分析我国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进民营企业档案工作全面、健康发展的对策:一是开展心理引导,激发建档热情。二是勇于开拓创新,实现多元服务。三是坚持依法治档,注重监管方式。四是拓展管理范围,推行多元模式。  关键词:民营企业 档案 管理 现状 对策    1 正确认识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现状    从笔者所在的福建省晋江市了解的情况和河南开封市非公有制企业档案工作情况调查结
全国发展改革工作会2017年12月22日召开.这是中央经济工作会后召开的第一个综合性会议.会议对2018年我国发展和改革工作进行具体部署。
1 地质档案的特点    1.1 多样性。地质科技档案,概括起来有:为社会公益性提供基础资料的区域地质调查资料及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图及其说明书,区域航空、物探及遥感、地质调查资料;矿产普查、详查、勘探报告和生产勘探报告、闭坑报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勘查资料;利用物探化探、遥感方法对多种地质体如地质现象进行地质工作形成的地质报告;围绕多种地质现象、地质体、地质理论开展的地质研
<正>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通信建设监理市场行为,维护通信建设监理行业声誉和监理企业合法权益,保护公平竞争和文明经营,实行行业自律,制定本公约。 第二条 本公约适
摘 要:档案自然形成规律是在我国的特殊背景和历史条件下出现的,一直在档案理论界引起强烈的争议。文章从历史背景出发,总结了理论界的基本观点,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为“档案自然形成规律”不是规律,而是对表面现象的描述。是经验的总结。  关键词,档案 自然形成 规律    1 问题的提出    档案自然形成规律发端于我国档案界对“大跃进”的批判。在1958年的“大跃进”中。我国很多地方出现了大编、大写、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新民主主义社会在中国存在的必然性所做的论述比较充分,但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时限问题的讨论却并不充分,甚至认识还很模糊.“新民主主义社会应是一个长期发
中国金融业如何在现行法律框架内逐步朝着混业经营方向稳步推进,如何在逐步完善风险防范机制、建立有效金融监管制度的同时,实行分业体制下的混业经营.是个值得探讨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