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数学“学困生”需要得到教师的关注和帮助,本文指出初中数学“学困生”的学习障碍在于缺乏思维逻辑、主动性较差和能力不均衡三个方面,教师需重视“木桶理论”,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提高“学困生”的数学综合能力,从而实现基础教育的人才培养要求。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困生;学习障碍;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开始深入几何和代数的学习,数学内容的理论性和抽象性加深,需要学生具备数学思维,掌握数学方法,有些学生本身就没打好数学基础,到了初中阶段就开始“掉队”,成为了“学困生”,而数学学习又直接影响着学生物理、化学学科的学习,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关注“学困生”的学习提高。
一、初中数学“学困生”的学习障碍
(一)缺乏逻辑及论证思维
初中数学的教学目标需要学生学会计算和论证,并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但是部分学生没有形成相应的数学逻辑和论证思维,不仅不会分析题干,也不会提取和应用已知条件,更不用说解题了。这部分学生大多没有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对数字、图形和数学知识的应用都不敏感,知识学习越深入,遇到的学习障碍也就更多。
(二)倦怠学习懒于思考
数学“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较低,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懒惰、倦怠的状态,学习时懒于思考,态度不端正,直接影响其知识体系的形成。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的知识和小学数学的知识关联度较大,属于承上启下的部分,掌握这些知识对于后面几何和代数知识的学习有重要作用,但是部分学生对有理数、平面图形、立体图形都掌握不清,之后的学习更加困难。
(三)数学能力不均衡
初中数学代数和几何在思维方向上存在一定的不同,而代数中的函数、方程、开方等计算方法也不一样,学生在学习时会出现知识掌握不均衡的现象,比如有的学生比较喜欢几何图形,在平面和立体图形思维方面能力较强,但是在函数方面的解题能力就较弱,有的学生则相反。而很多“学困生”都是这种情况,教师必须对每个学生的学习弱势都有全面的了解。
二、 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教学策略
(一)设置情境,构建生动形象的课堂
初中数学教师往往存在理论和抽象知识教学的误区,过于重视解题能力培养,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而实际上数学知识和生活情景有密切联系,例如“方程”的出现也是为了提高解决生活问题的效率。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情境设置来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困生”对数学的兴趣。以“一元一次方程”教学为例,可以将生活购物场景融合到教学中,比如,小明的妈妈给了小明100元,除了必须购买的肥皂(5元)、衣架(10元)、卫生纸(25元)之外,剩下的由小明自由支配,小明想购买巧克力(4元/块),请问小明还能购买几块巧克力?这时可将所求的答案设为x,列出一元一次方程。到了“二元一次方程”教学时,仍可采用同类型题纲,要求小明要用剩下的钱购买巧克力(10元/块)、作业本(5元/本),在至少买1块巧克力的情况下,可以有几种搭配方法?那么可设巧克力的数量为x,作业本的数量为y。通过类似情境的构建,学困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可以更加轻松。
(二)以生为本,开展分层教学
随着初中数学教学的深入,学生之间的学习差距也逐渐拉大,教师应正视这种情况,并基于这种差距开展分层教学,一方面确保班内所有学生能够掌握基础知识,学困生能够跟上教学进度,另一方面可以给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提供更多拔高性的学习内容。以“数的开方”教学为例,这部分知识有一定的难度,对于数学“学困生”而言掌握起来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可在练习题的设置上形成分层,确保一部分练习题都是基础性的题目,如4的算数平方根是什么?在2,0,—23,44.1中,有平方根的数是哪几个,分别指出;这类题目比较简单,学困生做起来可以巩固基础知识,还可以增强学习自信;而更有难度的题目可以让学生进行选做。
(三)定期测评,“一对一”难点突破
初中数学“学困生”有很多是在学习过程中因为跟不上进度才逐渐产生放弃心理的,因而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随时的关注和定期的测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每个学生在学习中是在哪一知识点遇到了困难,然后再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和学习难点的突破。例如有的学生在学习函数时遇到的困难比较多,教师可以在复习课中,重点组织函数的回顾性学习,并将一些疑难点专门拿出来进行总结。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针对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为每个学生制定额外的“重难点攻克计划”,给学生普及“木桶理论”,让“学困生”拿出一定的时间来强化自己弱項,从而提高自己的数学综合能力。另外,在弥补学习不足时要循序渐近,从思维方法入手,逐渐提高学习能力。
三、总结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学困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障碍较多,在帮助“学困生”时,教师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再采用一些恰当的教学方法,鼓励“学困生”加强学习,采取“一对一”及分层教学模式,才能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帮助“学困生”攻克学习障碍。
参考文献:
[1]预初年级学生数学学习障碍的成因分析和补救教学策略研究[D]. 孙静.上海师范大学?2016
[2]初中生地图学习障碍的归因分析及对策研究[D]. 梁玮.上海师范大学?2016
[3]初一年级学生数学学习障碍的成因及教学对策研究[D]. 莫作昌.广西师范大学?2016
[4]初中阶段英语学习障碍学生心理特征初探[D]. 刘婷婷.贵州师范大学?2016
[5]初中数学学习障碍学生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解题过程及补救教学的个案研究[D]. 李聪.重庆师范大学?2016
[6]《课标》背景下立体几何学习障碍的调查研究[D]. 池国升.福建师范大学?2016
[10]高一学生对数函数学习障碍及其成因的调查研究[D]. 徐冰.东北师范大学?2016
作者简介: 唐耀春(1966一),女(汉族),湖南衡阳衡南三塘松山中学,中学一级数学教师,从事初中数学教学。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困生;学习障碍;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开始深入几何和代数的学习,数学内容的理论性和抽象性加深,需要学生具备数学思维,掌握数学方法,有些学生本身就没打好数学基础,到了初中阶段就开始“掉队”,成为了“学困生”,而数学学习又直接影响着学生物理、化学学科的学习,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关注“学困生”的学习提高。
一、初中数学“学困生”的学习障碍
(一)缺乏逻辑及论证思维
初中数学的教学目标需要学生学会计算和论证,并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但是部分学生没有形成相应的数学逻辑和论证思维,不仅不会分析题干,也不会提取和应用已知条件,更不用说解题了。这部分学生大多没有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对数字、图形和数学知识的应用都不敏感,知识学习越深入,遇到的学习障碍也就更多。
(二)倦怠学习懒于思考
数学“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较低,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懒惰、倦怠的状态,学习时懒于思考,态度不端正,直接影响其知识体系的形成。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的知识和小学数学的知识关联度较大,属于承上启下的部分,掌握这些知识对于后面几何和代数知识的学习有重要作用,但是部分学生对有理数、平面图形、立体图形都掌握不清,之后的学习更加困难。
(三)数学能力不均衡
初中数学代数和几何在思维方向上存在一定的不同,而代数中的函数、方程、开方等计算方法也不一样,学生在学习时会出现知识掌握不均衡的现象,比如有的学生比较喜欢几何图形,在平面和立体图形思维方面能力较强,但是在函数方面的解题能力就较弱,有的学生则相反。而很多“学困生”都是这种情况,教师必须对每个学生的学习弱势都有全面的了解。
二、 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教学策略
(一)设置情境,构建生动形象的课堂
初中数学教师往往存在理论和抽象知识教学的误区,过于重视解题能力培养,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而实际上数学知识和生活情景有密切联系,例如“方程”的出现也是为了提高解决生活问题的效率。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情境设置来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困生”对数学的兴趣。以“一元一次方程”教学为例,可以将生活购物场景融合到教学中,比如,小明的妈妈给了小明100元,除了必须购买的肥皂(5元)、衣架(10元)、卫生纸(25元)之外,剩下的由小明自由支配,小明想购买巧克力(4元/块),请问小明还能购买几块巧克力?这时可将所求的答案设为x,列出一元一次方程。到了“二元一次方程”教学时,仍可采用同类型题纲,要求小明要用剩下的钱购买巧克力(10元/块)、作业本(5元/本),在至少买1块巧克力的情况下,可以有几种搭配方法?那么可设巧克力的数量为x,作业本的数量为y。通过类似情境的构建,学困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可以更加轻松。
(二)以生为本,开展分层教学
随着初中数学教学的深入,学生之间的学习差距也逐渐拉大,教师应正视这种情况,并基于这种差距开展分层教学,一方面确保班内所有学生能够掌握基础知识,学困生能够跟上教学进度,另一方面可以给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提供更多拔高性的学习内容。以“数的开方”教学为例,这部分知识有一定的难度,对于数学“学困生”而言掌握起来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可在练习题的设置上形成分层,确保一部分练习题都是基础性的题目,如4的算数平方根是什么?在2,0,—23,44.1中,有平方根的数是哪几个,分别指出;这类题目比较简单,学困生做起来可以巩固基础知识,还可以增强学习自信;而更有难度的题目可以让学生进行选做。
(三)定期测评,“一对一”难点突破
初中数学“学困生”有很多是在学习过程中因为跟不上进度才逐渐产生放弃心理的,因而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随时的关注和定期的测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每个学生在学习中是在哪一知识点遇到了困难,然后再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和学习难点的突破。例如有的学生在学习函数时遇到的困难比较多,教师可以在复习课中,重点组织函数的回顾性学习,并将一些疑难点专门拿出来进行总结。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针对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为每个学生制定额外的“重难点攻克计划”,给学生普及“木桶理论”,让“学困生”拿出一定的时间来强化自己弱項,从而提高自己的数学综合能力。另外,在弥补学习不足时要循序渐近,从思维方法入手,逐渐提高学习能力。
三、总结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学困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障碍较多,在帮助“学困生”时,教师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再采用一些恰当的教学方法,鼓励“学困生”加强学习,采取“一对一”及分层教学模式,才能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帮助“学困生”攻克学习障碍。
参考文献:
[1]预初年级学生数学学习障碍的成因分析和补救教学策略研究[D]. 孙静.上海师范大学?2016
[2]初中生地图学习障碍的归因分析及对策研究[D]. 梁玮.上海师范大学?2016
[3]初一年级学生数学学习障碍的成因及教学对策研究[D]. 莫作昌.广西师范大学?2016
[4]初中阶段英语学习障碍学生心理特征初探[D]. 刘婷婷.贵州师范大学?2016
[5]初中数学学习障碍学生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解题过程及补救教学的个案研究[D]. 李聪.重庆师范大学?2016
[6]《课标》背景下立体几何学习障碍的调查研究[D]. 池国升.福建师范大学?2016
[10]高一学生对数函数学习障碍及其成因的调查研究[D]. 徐冰.东北师范大学?2016
作者简介: 唐耀春(1966一),女(汉族),湖南衡阳衡南三塘松山中学,中学一级数学教师,从事初中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