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学生厌学现象普遍存在中学生对读书的认识、学校的压力、家长的期望。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们进行学习、工作及其它社会活动的必要条件。相反,心理状态不佳,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人们交朋纳友,走向社会。中学生更应该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品质,为取得优异的成绩提供保障。
【关键词】心理素质;外因;内因
好的心理素质,是人们进行学习、工作及其它社会活动的必要条件。相反,心理状态不佳,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人们交朋纳友,走向社会。中学生更应该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品质,为取得优异的成绩提供保障。然而在中学生中普遍存在厌学现象,导致他们成绩不断下滑,并在家庭、学校、社会中造成不良影响。
主要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认为读书无用
“读书无用论”是厌学症患者调节心理平衡的精神支柱,也是他们进行自我安慰的精神胜利法。社会上流传这么一种偏见,“读书越多,收入越少”,“文凭越高,待遇越低”。这种错误的认识是对社会体脑倒挂,分配不公的主观反映,但无论如何,这种观点对相当一部分学生产生了不良影响,是产生厌学心理的主要社会文化因素之一。
2.消极对待学习
学生大多在教师和家长的压力下,勉强学习,因此时常伴随着一些不愉快的体验。如紧张、焦虑、恐惧、羞愧、内疚、厌恶等。有的学生甚至谈到学习就头痛,看到作业就心烦,听到考试就害怕,完全缺乏或者说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好奇心。他们只是在外在压力下机械、被动、应付式学习。
3.远离学习活动
他们好像感到只有离开学习才能达到心理平衡。他们一般很少把精力放在学习活动之中,一般不愿做作业,不认真听讲,经常违反课堂纪律,时常迟到、早退、旷课、逃学,有的干脆弃学出走和辍学。
导致学生产生厌学症不是简单某个或某几个因素相加的结果,而是多种主客观、内外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外因一:家庭教育背景。一方面由父母的高期望值所带来的负效应。现在由于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子女都寄予很高的期望,如果期望过高,当孩子意识到我无论如何努力都达不到这种期望值的时候,他就会放弃努力,产生一种厌学心理,严重的出现较明显的厌学现象,对学习失去兴趣,觉得学习就是为了应对父母对自己的要求。另一方面的原因是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不科学造成的。对待厌学问题,家长要讲究引导方法。如果采用简单粗暴地处理方式,不仅不能很好地达到教育的目的,而且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和逆反,将矛盾激化,这样不利于解决问题,更不能达到消除孩子厌学心理的目的。
外因二:社会文化背景。低俗文化的传播。低俗文化对学校教育产生了强大冲击。由于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活泼好动,易接受新事物、易接受外界影响,而又缺乏较高的是非分辨能力。因此,他们对社会中流行的时髦的表层文化思想和行为方式更易接受和模仿,而这些东西往往与学校教育的要求和社会所倡导的健康的文化思想相违背。当低俗文化成了学生的追求时,他们必然会放松对学习的追求和兴趣。
外因三:学校教育背景。中学教育以应试教育为主,导致片面抓智育,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在智育中又只注重与升学考试有关的课目,导致学生畸形发展,面临升学竞争压力,心理负担加重。教学水平低劣。教师不注重教材、教法和学生心理的研究,教学方法呆板、单调,“满堂灌”、“题海战”、严厉惩罚等方式,阻碍了师生情感交流,压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致使厌学情绪愈来愈重。所以教师在提高自身师德修养的同时,应提高教学质量,那也就必须着力探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倾向,才能有的放矢。笼统的说就是要满足学生的求新心理、求活心理、求深心理。
外因四:学习环境。由于学习环境的变化,竞争的加剧,中学生依靠自身学习能力无法达到各方面及自己期待的目标后,由焦虑导致厌学。这样的同学往往是对自己要求较高,小学阶段成绩较好,有过值得骄傲的过去。进入中学后,因为不适应中学的学习环境,成绩快速下降,被分到慢班,为了证明自己,他们也努力过,但因学习方法及心理方面的原因,成绩老上不去,在悲观失望中产生厌学情绪 。
内因:首先是不良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倾向,如意志力薄弱、兴趣广泛而不专一,注意稳定性差,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内在学习动力等,都易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其次错误的学习观念如“读书无用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太差、学习方法不当、智力低下等,都会对学习厌学现象的形成有极大的影响。再次学生对自己的一种不恰当评价造成的,有些学生不能正确估价自己的能力水平,有的人对自己的能力水平过高估计,将自己的奋斗目标定得很高很高,而且他们又不具备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渐进心理,想一蹴而就,所以当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失败时,多次体验到挫折感时,就会对自己失去信心,产生对学习厌恶的现象。
总之,要帮助学生克服厌学现象,需要社会、家庭、学校、之间互动合作,共同营造一个重学、乐学的氛围。对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厌学学生,还需要进行个别心理辅导,以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调整学习心态,积极、主动、愉快地对待学习。最后,我想用日本心理学家多湖辉说过的一句话与各位家长、教师共勉:“在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潜力,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宇宙的潜能隐藏在每个孩子心中……”。
收稿日期:2007-12-02
【关键词】心理素质;外因;内因
好的心理素质,是人们进行学习、工作及其它社会活动的必要条件。相反,心理状态不佳,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人们交朋纳友,走向社会。中学生更应该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品质,为取得优异的成绩提供保障。然而在中学生中普遍存在厌学现象,导致他们成绩不断下滑,并在家庭、学校、社会中造成不良影响。
主要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认为读书无用
“读书无用论”是厌学症患者调节心理平衡的精神支柱,也是他们进行自我安慰的精神胜利法。社会上流传这么一种偏见,“读书越多,收入越少”,“文凭越高,待遇越低”。这种错误的认识是对社会体脑倒挂,分配不公的主观反映,但无论如何,这种观点对相当一部分学生产生了不良影响,是产生厌学心理的主要社会文化因素之一。
2.消极对待学习
学生大多在教师和家长的压力下,勉强学习,因此时常伴随着一些不愉快的体验。如紧张、焦虑、恐惧、羞愧、内疚、厌恶等。有的学生甚至谈到学习就头痛,看到作业就心烦,听到考试就害怕,完全缺乏或者说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好奇心。他们只是在外在压力下机械、被动、应付式学习。
3.远离学习活动
他们好像感到只有离开学习才能达到心理平衡。他们一般很少把精力放在学习活动之中,一般不愿做作业,不认真听讲,经常违反课堂纪律,时常迟到、早退、旷课、逃学,有的干脆弃学出走和辍学。
导致学生产生厌学症不是简单某个或某几个因素相加的结果,而是多种主客观、内外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外因一:家庭教育背景。一方面由父母的高期望值所带来的负效应。现在由于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子女都寄予很高的期望,如果期望过高,当孩子意识到我无论如何努力都达不到这种期望值的时候,他就会放弃努力,产生一种厌学心理,严重的出现较明显的厌学现象,对学习失去兴趣,觉得学习就是为了应对父母对自己的要求。另一方面的原因是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不科学造成的。对待厌学问题,家长要讲究引导方法。如果采用简单粗暴地处理方式,不仅不能很好地达到教育的目的,而且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和逆反,将矛盾激化,这样不利于解决问题,更不能达到消除孩子厌学心理的目的。
外因二:社会文化背景。低俗文化的传播。低俗文化对学校教育产生了强大冲击。由于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活泼好动,易接受新事物、易接受外界影响,而又缺乏较高的是非分辨能力。因此,他们对社会中流行的时髦的表层文化思想和行为方式更易接受和模仿,而这些东西往往与学校教育的要求和社会所倡导的健康的文化思想相违背。当低俗文化成了学生的追求时,他们必然会放松对学习的追求和兴趣。
外因三:学校教育背景。中学教育以应试教育为主,导致片面抓智育,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在智育中又只注重与升学考试有关的课目,导致学生畸形发展,面临升学竞争压力,心理负担加重。教学水平低劣。教师不注重教材、教法和学生心理的研究,教学方法呆板、单调,“满堂灌”、“题海战”、严厉惩罚等方式,阻碍了师生情感交流,压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致使厌学情绪愈来愈重。所以教师在提高自身师德修养的同时,应提高教学质量,那也就必须着力探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倾向,才能有的放矢。笼统的说就是要满足学生的求新心理、求活心理、求深心理。
外因四:学习环境。由于学习环境的变化,竞争的加剧,中学生依靠自身学习能力无法达到各方面及自己期待的目标后,由焦虑导致厌学。这样的同学往往是对自己要求较高,小学阶段成绩较好,有过值得骄傲的过去。进入中学后,因为不适应中学的学习环境,成绩快速下降,被分到慢班,为了证明自己,他们也努力过,但因学习方法及心理方面的原因,成绩老上不去,在悲观失望中产生厌学情绪 。
内因:首先是不良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倾向,如意志力薄弱、兴趣广泛而不专一,注意稳定性差,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内在学习动力等,都易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其次错误的学习观念如“读书无用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太差、学习方法不当、智力低下等,都会对学习厌学现象的形成有极大的影响。再次学生对自己的一种不恰当评价造成的,有些学生不能正确估价自己的能力水平,有的人对自己的能力水平过高估计,将自己的奋斗目标定得很高很高,而且他们又不具备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渐进心理,想一蹴而就,所以当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失败时,多次体验到挫折感时,就会对自己失去信心,产生对学习厌恶的现象。
总之,要帮助学生克服厌学现象,需要社会、家庭、学校、之间互动合作,共同营造一个重学、乐学的氛围。对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厌学学生,还需要进行个别心理辅导,以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调整学习心态,积极、主动、愉快地对待学习。最后,我想用日本心理学家多湖辉说过的一句话与各位家长、教师共勉:“在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潜力,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宇宙的潜能隐藏在每个孩子心中……”。
收稿日期:2007-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