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课文节选文与原文对照教学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xinyao1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初高中各种版本的语文教材中,都或多或少地收录了一些节选文,节选某些作品的其中一部分放入教材中作为课文,这些节选文有的或许出于教材篇幅限制,有的或许出于满足某种需要,有的或许出于对学生对于文本理解能力的关照。不论出于哪种原因,教师面对的都是切实的节选文本,如何对待和处理这些节选文,是教师应该直面的问题。有的教师可能“以文论文”,仅就出现在教材中的这一部分文本就行分析讲授,有的教师也会对节选文的原文进行粗略地介绍。但不管是哪种,大多数教师最终都会回归到课文所节选的内容,围绕其进行详细地课堂教学,毕竟要在有限的课时里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课文之外的部分无暇顾及,也就罢了。
  鲁迅先生说:“世间有所谓‘就事论事’的办法,现在就诗论诗,或者也可以说是无碍的罢。不过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这才较为确凿,要不然,是很容易近乎说梦的。”把这里的“就诗论诗”、“论文”理解为评论课文、理解课文也是说得通的。老师们就节选的课文进行解读、教学,看似是立足文本,分析得有理有据,给人物定性,给主题定论,不说学生没接触原文,就算他们通读了原文,恐怕也会理解为全文也就是这个主题,人物也就是如此性格了。这样的教学对作品本身是一种不全面甚至是歪曲的解读,也无益于学生对文本的正确把握。如果教师在教授这类课文时,能够把节选文与原文进行对照教学,把节选文放入原文中去理解,应该是大有裨益的,毕竟节选文进入教材成为课文,有其特定的教学功能,我们只是借助原文,来更好地完成节选文作为课文的使命。这里仅就多个版本的高中语文教材中选录的曹禺的《雷雨》为例,谈谈节选文与原文对照教学的意义和些许建议。
  语文课本中的《雷雨》是节选自《雷雨》全剧的第二幕中的一部分,分为两场戏,第一场是三十多年后周朴园和鲁侍萍的再次相见以及二人之间的矛盾冲突,第二场戏写周朴园与鲁大海、鲁侍萍与周萍的相见,围绕周朴园与鲁大海之间展开的矛盾冲突。在这篇课文中,老师们的教案上大多有两个教学目标:1、揣摩戏剧语言,通过戏剧语言分析人物形象;2、理解《雷雨》的主题。如果老师仅就这第二幕就给人物打上性格烙印、揭示戏剧主题,那恐怕是不全面的。这里需要运用对照教学的方法来完善对这篇课文的教学。
  一、更立体地分析人物形象
  以周朴园这个形象为例,在第二幕即我们课本里的那篇课文中,一般是通过他在与鲁侍萍相认过程中的一些对话,来分析其性格特征。比如他在认出鲁侍萍之后,“严厉地”问她:“你来干什么?”在鲁侍萍回答说“不是我要来的”后,他马上就想到“谁指使你来的”,从这里可以看到周朴园快速的心理变化,既然不是她要来的,那背后肯定是有人指使的,受人指使,那么肯定要敲诈自己,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他的伪善,对侍萍情况的打听并不是真的想她,而是寻求内心的安宁,当鲁侍萍真的出现时,他首先意识到的是自己的利益将得到威胁。又如在他得知侍萍不会告诉鲁大海关于他们之间的关系和不让鲁大海认他做父亲后,他的反应是“好!痛痛快快的!你现在要多少钱吧!”在这里暗含的前提是:在周朴园看来,一切难办的事情都可以用钱来摆平,现在鲁侍萍的出现就是一件难办的事。暗含的结论则是:鲁侍萍的出现以及后续之事能用钱摆平,这就表现出周朴园作为资本家的金钱观是何其蛮横专制。再如鲁大海对他的控诉“你从前在哈尔滨包修江桥,故意叫江堤出险”、“你故意淹死两千二百个小工,每一个小工的性命你扣三百块钱”等,我们看到了一个为了金钱不择手段、冷酷无情甚至充满血腥味的周朴园。从这些节选出来的文本,我们可以分析出周朴园是一个冷酷、自私、虚伪、为了利益不择手段的资本家的形象。这里有文本作为支撑,给周朴园作这样的定性似乎也没有错,但我们知道,人的性格是十分复杂的,我们不能仅凭一件或几件事就断定他是好人或者坏人。同样,如果仅就这一幕中周朴园的表现就给他定性,人物形象则趋向单一化、扁平化。我们必须把周朴园放入到整个《雷雨》中,把节选文与原文结合起来,那么就可以看到一个更全面、立体、复杂的周朴园。
  周朴园曾在德国留学,他接触了西方开明思想,侍萍美丽聪明、温顺贤良,他喜欢并痴情于侍萍实乃人性本真的表现。他与当时作为他家婢女的鲁侍萍有过真正的爱情,他对鲁侍萍并不是权贵者对于卑下者的玩弄,这点从他和鲁侍萍有过两个孩子可以看出。他们的结合正是表现出周朴园敢于突破传统门第观念的束缚而选择自己的爱情,用“始乱终弃”来形容他们的爱情是不恰当的。我们不能因为魯侍萍的悲剧而否认周朴园曾经对她的真情,同理,我们也就不能仅就第二幕中的分析而给周朴园打上冷血无情的烙印。即使在课文即戏剧第二幕,周朴园与鲁侍萍的相认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周朴园对如今的鲁侍萍的冷酷和虚伪,但是也不可否认,他对鲁侍萍的怀念就没有一点真实的成分。在他不知眼前的妇人是鲁侍萍而只知晓她是无锡人时,他主动向她提起三十年前的事情,如若他是真正地对鲁侍萍无一点怀念,他大概也不会试图去打听她的消息,不会在听到侍萍说那位梅小姐是位不规矩的人时而苦痛。在一位他认为不知道事情原本面目的陌生人面前,他不需要戴上虚伪的面具,因为这毫无意义。他想知道侍萍的坟墓在哪里,想去修一修,或许有寻求内心安宁的原因,可正因为他的这份不安宁,我们才可以体会到他对侍萍的那份情意,即使过去了三十年,即使现在再怎么冷酷,他仍然放不下三十年前的那份情。那几件几十年前的旧衬衫和房间保留的旧家具,更是体现了他对侍萍的真切怀念。如果不是真情,谁能装三十年?若是装,装给谁看?他不做这些的话,更能掩人耳目,没人会知晓那件往事。所以,我们在看到周朴园的自私、冷酷一面的同时,也要看到其温情、人性的一面。
  如果结合课文节选外的那些部分进行分析,我们会看到周朴园有着更多复杂而丰富的性格,仅从节选的那部分课文中分析出来的周朴园是一个不完整的周朴园,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周朴园形象。所以,节选文与原文进行对照教学,可以更准确地还原人物的真实形象。
  二、更深刻地理解主题
  课文节选文的第二幕,主要以周朴园和鲁侍萍间的情感冲突(封建旧家庭黑暗的情感纠葛)和周朴园与鲁大海间的利益冲突(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间的阶级矛盾)两大矛盾展开来的。通过分析围绕这两大矛盾进行的人物对话及动作,我们分析出了周朴园自身的封建性以及周家作为资本家的经济属性。从回忆鲁侍萍三十年前的不幸遭遇,可以看出的是封建制度之专制残暴;从鲁大海对周朴园的控诉以及周朴园的应对之策,可以看出资本家原始积累的血腥残酷。那么《雷雨》的主题就是揭露以周朴园为代表的封建资本家的唯利是图、冷酷无情和虚伪,赞扬以鲁大海为代表的工人阶级的大公无私、英勇顽强,表达对以鲁侍萍为代表的底层平民的同情和肯定。这样一来,《雷雨》是一部阶级主题的作品,是一部社会问题剧,表现的是反封建反资本主义的主题。   但仅由课文中分析出来的主题来确定全剧的主题是有失偏颇的。首先,必须承认它有阶级主题的一面。不管是三十年前周家对鲁侍萍的迫害,还是后来周朴园逼迫没病的繁漪吃药,或者是周萍对父亲的唯命是从,我们都看到了封建主义对人和人性的毒害和扼杀。周朴园不择手段、不惜以他人的生命为代价来换取利益的行为则表现了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压迫,但这点仅体现在周朴园与鲁大海的矛盾冲突上。如果纵观全剧,工人罢工并不是主要的冲突,周朴园和繁漪,繁漪和周萍,周朴园和鲁侍萍这几对冲突则占了重要位置,所以阶级主题并不能全面概括全剧。
  对《雷雨》除了将其定性为社会悲剧,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它也是一部展现命运悲剧的作品。这就需要我们不局限于节选文这一部分,而要看到全文。全文的人物彼此之间有错综复杂的关系,这些关系是过于巧合的血缘关系。周萍与四凤相恋,不知道他们是同母异父的兄妹;鲁大海与周朴园因合同问题对峙时,却是一对不共戴天的亲生父子;周萍在呵斥鲁妈时,不知道她是他的生母……当鲁侍萍三十年后再次踏入周公馆时,发现女儿已重蹈她的覆辙。这让她自然而然地想起都是“报应”。在现实生活中没有或者极少有这么集中的巧合发生,但在《雷雨》中自然地发生着。这一切的发生都有“命运”在主宰。
  王爱军在《〈雷雨〉悲剧主题的还原阐释》中,主张从原版本进行考察,还原作品的真实面目,并且从三个方面阐释了《雷雨》的命运悲剧:作家的创作动机——形而上的理性思索;人物的命运遭际——“郁热”状态下的挣扎困境;观众的审美感受——先悲后愤之情。他认为通过以上三个层面的分析,可以认为《雷雨》首先是一种形而上的理性思索之物,是在深层次上探索着隐藏在现实人生背后深处的人的生命存在和命运状态的奥秘和复杂性。因此,首先应该说它是一部关于人的命运的悲剧,然后才是其他。
  因此,只有着手于全文的阅读与理解,我们才能正确把握《雷雨》这篇经典剧目的主题,而不是仅从节选之处笃定其主题。
  三、更完整地还原艺术
  一部经典的作品不仅有着丰富深刻的内涵,也应该有着高超的写作艺术。《雷雨》作为一部优秀的戏剧,其戏剧方面的艺术成就也不可忽视。《雷雨》节选的第二幕虽然具有相对独立性,也写清了两对矛盾冲突的发生,但毕竟也只是一部分,只看部分而不读全文,就很难把握作家整篇的总体构思,当然读者也不能从部分与部分——被节选的部分与未选入的部分之间的联系去准确地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在董永辉的《论
其他文献
最近,三峡大学“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师赵乔翔副教授的专著《中学语文教学能力训练探索》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由于我们是赵老师学生,便有幸最先拜读了该书。尽管我们未必真正读懂了该书的全部内容,但却分明感觉到该书是我国近些年来少有的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探索中学语文教学能力训练问题的重要成果。我们之所以必须用“重要”二字评价,除了因为该书探索的是中学语文教学能力训练这个永恒的重要课题之外,更主要的原因在
《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李白传诵千古的名篇之一。这首诗奇离惝怳,飘逸不群,充分体现了李白诗歌“豪放飘逸”的风格。尤其是最后喊出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时代强音,表现了须眉男子的铮铮铁骨和昂昂豪气,道出了对权贵的蔑视和对自身人格尊严的维护。受前两句“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的影响,学生习惯于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理解为李白不愿为官,高蹈遁世,寻求归隐,啸傲山林。这是一种肤浅的
许多年来中学作文教学一直处于无序无物无效的尴尬状态,理论界著书立说的很多,一线教师亮出实践主张的也不少,但还是很难达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统一,中学写作教学依然没有迎来黎明。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蔡少军老师在《写作教学从哪里开始》一文中说:“新课程实施以来,写作教学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瓶颈所在”,“随着新课改的纵深推进,我们也惊讶地发现,在阅读教学日渐灵动开放的同时,学生在写作方面却成了‘沉默的一代’”。
小说《香玉》选自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被选入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中国小说欣赏》(选修),笔者在几次执教此文的过程中,总是困惑于几个问题,现提出来探讨,请教同行。  一、关于“欣赏”  课本在小说之后有一段“欣赏”,说:“作者以‘冷’‘热’‘温’三种色调结构小说。胶州黄生,孤寂地住在清冷的道观中,是为‘冷’;香玉为牡丹花神,婉转妩媚,感情挚烈,是为‘热’;绛雪为耐冬所化,友善清雅,贞静
国家新课程标准修订后,将“语文素养”归纳为四个方面的“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语文课程的“核心素养”是“语文素养”中的主要部分。核心素养的提出让许多老师的教学理念得到提升,在教学方法和技能上也有了一些可圈可点的变化。但是一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或注重于运用新理念的课堂形式,或注重于教师本人独特视角的阅读理解而去强解课文,这些举措都在无意中忽视了
写作文如同穿衣,如果长时间穿一件衣服,那肯定自己讨厌,别人也讨厌。时时改变一下自己的形象,这对许多人来说实在太重要了。但改变应当以不破坏这个人长期形成的基本风格为前提。就写作文来说,以不影响抒写真实的自己为前提,写出的作文要想给读者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在思维方法上,有一个比较重要的要领,那就是要善于进行思维转换。在思维转换中提升作文,这是比较实用的方法。大多数出色的作家都能够准确地描述场景,能够把
【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方式朗读,走进诗人情感世界。  2.紧扣文本,深入文字,品透“酣”“愁”。  3.辩证思维,体悟诗人个性化的“愁”和独特的抒情方式。  【教学说明】  教学李白的这首脍炙人口的佳作,除了在朗读中体验诗歌的情感变化,进而了解诗人的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之外,还有没有可以开掘的内容?如果教学只在这些一望而知的表层滑翔,势必会遮蔽掉这篇杰作的丰富深广的教学价值。本设计着眼于诗人两种
语文教学内容提炼得当与否,决定了语文课堂教学品质的高低。目前语文教学内容的随意性、混乱性、模糊性等问题的存在却是个不争的事实。加之诗歌表意的多义性、表达的留白性、抒情的婉曲性、意境的蕴藉性等特点,使得诗歌教学内容的确定变得更加困难。怎样才能萃取出合适、得当的诗歌教学内容呢?本文拟就这一问题,做以探讨。  什么是语文教学内容?黄厚江认为:“从学理层面,教学内容应该包括陈述性内容(主要是学习的对象)和
传统语文教学中,作文的教学工作通常没有具体的规划,仅仅是穿插在课本教学过程中稍有提及,也未形成具体的教学方法。老师本身对于作文教学也未有明确的认识,认为语文教学最重要的工作应该是课本的讲解和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而将作文写作看成是学生自身文学素质的反映,是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力进行的自主写作,不需要进行特别的指导。因而学生对于作文的写作也没有清晰的认识,目前存在的现状就是学生不能很好的把握作文写作的主
在教学苏教版必修一《师说》过程中,当我讲到“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时,学生问我:“老师,作者引用孔子的话有问题哦?”我问:“有什么问题啊?”“你看书上的注释。”我浏览一下教材上的注释,发现《论语》原文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与作者苏轼引用的“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有出入的。我当即表扬了该学生细心,大胆质疑,勇于挑战。  下课后,我查阅了《韩愈文集》,其中有: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