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课堂导入法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ben19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提高教学实效,顺利开展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是导入。一个新颖巧妙的导入能激发学生对于新课学习的热情,为顺利开展教学活动作出得当的引导。随着时代科技的发展,简单的唱歌、热身等导入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如何设计导入方法便成了所有教师最关注的话题。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合理的采取以下几种导入。
  一是故事趣导。语文教学中有些课文带有科技人文性质,内容生涩难懂,教师为了让学生理解课文,顺利地开展教学活动,总会用一些繁琐重复的语言讲解,对于时间的把握并不严谨,影响了其他部分的教学,使得教学并未达到理想的效果。教师要提高时间观念,可以将枯燥的教学内容编成一个简短有趣的小故事。
  如,教学《赵州桥》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喜欢新奇故事的特性,将其改编成简短的小故事,在上课之前,对学生说:“今天老师想给同学们讲一个有关桥的小故事,讲完大家猜一猜这座桥好不好。”得到学生的回应之后,教师再开始进行故事讲解,将故事时间控制在二到三分钟之内,当讲到最后,学生的注意力就会被教师生动形象的描述所吸引,与此同时教师在课件上展示出课题,进而开始一堂课的教学。这样一方面提高教学时效性,也激发了学生产生好奇心与求知欲。
  二是悬念诱导,直扣主题。随着学生年级的逐渐升高,他们探求未知世界的好奇心越来越强。尤其是男孩子,一些带有悬念式的问题对于他们更具有吸引力,更能抓住学生的胃口。如《香港,璀璨的明珠》一课,香港对于他们来说是新奇陌生的。因此,在课前教师可先与学生讨论香港的风土人情,这时的学生处于知识的饥渴期,对于陌生知识充满强烈的求知欲。教师巧妙地设疑:“同学们你们知道香港位于我们祖国的哪个位置,而它又被誉为什么。”这时学生给了教师回应,教师再借机导入新课。悬念诱导式的导入方法相比简单的复习热身更能吸引学生的眼球,直扣教学的主题,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是问题巧导,调动兴趣。有部分教师习惯性地采用回顾旧知的方法展开新课程,为本节课的开始做铺垫,不失为一个好的导入方法。用提问的方法一方面集中了学生因课间玩乐还未收回来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也为学生新知识的学习做了定位,使学生能动地进行学习。孔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教育学生要勤学好问,小学生本就对一切事情充满好奇,总是喜欢问“为什么”,而教师就要正确认识并充分利用学生这一特性。
  如,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时,教师就可以采用问题导入法。“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同学们知道西沙群岛吗,有同学去过西沙群岛吗。那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岛屿,那它究竟有多吸引人呢。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的步伐一起走进这美丽的西沙群岛去感受它独特的魅力。”教师顺势引出课题。通过这个与课文紧密相连的小问题进行新知识的学习,学生的注意力被吸引,自发地进入学习的氛围中,同时学生的兴趣被激发,更有利于学生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绪都被教师课前的问题“西沙群岛的独特魅力在哪”所牵引,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学习的效率也会自然而然地提高了。这种问题导入的方法不仅能使学生主动地进行思考,还使引发学生对于学习的探求,使教学课堂焕发生命力,也是复习、巩固、运用和检查知识的有效手段。
  四是情境妙导。小学语文课一般会安排在逻辑性较强的数学课后,学生由于在数学课上过度集中精力,因此在感性思维占主导的语文课会有所懈怠。此时教师可以采用情境导入的方法,使学生化身教学情境中的主人公是消除疲憊吸引注意力的法宝。如《字典公公家里的争吵》一课,教师可以按角色找学生依据自己的理解来扮演,使学生沉浸在角色中。同时让学生在扮演中观察课文究竟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将情境与问题同时融入导入中,一方面角色扮演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另一方面又使学生观察出自己对于课文的疑惑,而观察出的疑惑会使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更认真。在这样教与学的过程中,学生不再是消极的听众,而是积极主动的创造者,同时使学生对于课文的情感把握推到高潮,为课堂增色不少。
  在实际的教学导入中,教师应该秉持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的原则,设计新颖巧妙的导入。导出趣味,导出艺术,将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响应素质教育的号召,一切为了学生,使学生爱上学习,爱上语文,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跨出成功的“第一步”。
  刘冬青,山东德州市石家园街小学教师;王月莹,山东德州市新影街小学教师。
其他文献
笔者在县小语教研员岗位上,每年听课上百节,对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情况比较了解。这些阅读常态课可谓亮点鲜活,缺点分明,改进与提升的空间很大。  一、缺点  1.牵着走,拽着行。大部分阅读课在“学为中心”上问题较大,阅读教学还没有从“学生跟着老师走”真正转向“老师跟着学生走”。“先学后教,顺学而教,教在不懂不会处”“学什么就小组交流什么,学什么就展示、分享什么”尚未在阅读课上真正落地生根。一是学习内容
期刊
美育是用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生活美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念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它在提高人的素质方面有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王国维是我国近代第一个主张将美育纳入教育方针的人。他把教育分为体育和心育两部分,在心育中则将教育、智育、美育并列提出。蔡元培则是我国近代倡导美育的先驱,就学校美育来说,他认为,“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他要求学校以各种美育形式进行教
期刊
期刊
【摘要】本文结合我国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教学现状和教学管理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找出了其中的不足,并对这些不足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讨论,提出了今后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教学管理改革的对策,并为提高我国高职院校整体发展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 公共体育 教学情况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10(a)-0190-01     
要想课堂教学效率高,首先就得制定准确、合理的教学目标,否则就难免会南辕北辙、事与愿违。教学目标是我们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只有科学设定好教学目标,我们的课堂才能高效。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才能制定出准确、合理的教学目标呢?  一、懂取舍,避免教学内容的泛化  文本解读的实质是指向教学内容的认定。根据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性质,在教学中要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
期刊
所谓课堂教学有效性,就是教学有效果,学习有效率,学生有收获。一句话言之,就是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所进行教学活动的结果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有收获,学习效率高。小学生年龄小,活泼爱动,一节课很难做到精力集中,专心致志。针对小学生特点,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一定要结合小学生特点进行备课,尽量做到教学形式新颖,教学语言丰富,整个教学过程的安排要有一定的吸引力,这样才能抓住学生心理,课堂教学才能顺
期刊
教学目标精读课文。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初步了解什么是石头书、石头书里有哪些学问以及研究化石的作用,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兴趣。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
目标达成是每一个有效课堂的根基,对于目标达成观察旨在解决“有效教学”的问题,这是学习发生的最基本的要求。通过学习让我们在复杂的课堂觀察中判断学生是否获得了有质量的学习结果,在进入课堂前后是否产生了学习进步,是否经历了有意义的学习过程。  以《变色龙》一课为例。《变色龙》一课的学习目标可以确定为以下几点:理解积累字词;学习分析人物语言描写,概括人物性格;学会从题目入手,抓住特征描写人物。  目标确定
期刊
琼瑶版:老师,我一直在晕耶!!进了考点,我晕;进了考场,我晕;见了监考老师,我还晕;拿到试卷,我更晕了!!我真的觉得我好无用,好无能,好脆弱,好对不起大家哦!!甄嬛版:平日里姊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