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人文素养”,这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它既指个体人对文学艺术的欣赏水平和感悟能力,同时还包含审美情趣、价值观念、内在气质和精神境界等诸多元素。作为一门母语学科和最基础性学科,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基本特点,确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与精神气质的“必需品”和“滋补品”。人文素养的培养应当从小开始。笔者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立足于开放性教学角度,拟就情趣课堂、生活链接、资源开发和自主教学等几个方面,试对此作出一些抛砖引玉之论。
一、立足情趣课堂,注重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素养
审美情趣又称审美趣味,它是以个人爱好方式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审美倾向性,不仅是人文素养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而且是人文素养培养中的重要抓手和奠基之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对于“唯情趣一族”的小学生来说,积极开展情趣化课堂教学活动,显得既非常必要又十分重要。以字词类教学为例,它是一种常规基础项,而且贯穿小学语文课程活动的始终。在这一环节,教师应充分地借助于形、声、义等方面开展情趣化教学活动,引导小学生从潜移默化中不断攫取“情绪智力”效益。还有,在指导识字写字时,既要帮助学生纠正不良姿势,又要引导他们努力实现“手、眼、脑”协调性并用。“字词虽小,文章却大。”注重从细微处育人,有利于不断培养学生的学科基本素养和人文素养。
二、立足生活链接,注重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素养
與其它学科相比,语文知识中有着更加丰富多元的生活元素,语文能力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更紧密、更实用。这就是说,积极开展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活动,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更好地学用结合,而且非常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学科基本素养和人文素养。比如,在一次《游园不值》课堂教学中,刚开课不久,一位迟到学生 “砰”的一声推门而入,让室内许多人猛地一惊。笔者并不言语,待教学“小扣柴扉久不开”诗句时,提问全班——诗人外出访友,尽管看到院门关着,他为什么是“小扣”而不是“猛敲”呢?大家纷纷发言:诗人这样做,显得很有礼貌;即使在“久不开”情况下还是“小扣”,充分表明作者是一个知书达礼、行为文明的人……
三、立足资源开发,注重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素养
套解叶圣陶先生的一句话: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们应当凭借这个“例子”,让学生在开放教学和在学用结合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以《钱学森》教学为例。笔者除了引导学生完成课本学习外,还补充学习了“感动中国2007年颁奖词”——“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披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尤其就“5年归国路”进行了详细注释。以此让学生更加了解并景仰钱学森,把爱国精神元素深深植入他们的心灵深处。
四、立足自主教学,注重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素养。
“成就人的最基本人文因素,除了勤奋进取的良好品质,还有就是对自己的信念问题。”就小学语文教学而言,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念呢?笔者认为,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良好习惯和进取精神为根本的自主化教学是不容忽视、无可比拟的一剂“良方妙药”。比如《负荆请罪》,课前要求学生借助各类途径,努力搜寻资料,从中了解“负荆请罪”的主要史实和前因后果;课堂教学中以学生讨论和交流为主,笔者只是在“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状态下给予适时适量地点拨、启发和引导;教学结束后,进一步要求学生把课文内容改编为课本剧形式,并通过先小组后集体形式表演出来。在全班同学积极参与下,还评选出了“最佳主角”“最佳配角”“最佳表演小组”“最佳创意”等多个奖项。还有,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发展需要,引导学生积极开展主题辩讨、演讲比赛、阅读心得等语文学习性活动,让他们在不断积累中充分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并且不断提升语文学科素养和人文素养。
综上所述,在学校教育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既是一项战略性指向,又是一种战术性指导。我们应当坚持以“教书育人”为本,把人文素养培养作为必备基础项,努力为之贡献应有的智慧和力量。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兴市教师发展中心(225400)
一、立足情趣课堂,注重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素养
审美情趣又称审美趣味,它是以个人爱好方式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审美倾向性,不仅是人文素养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而且是人文素养培养中的重要抓手和奠基之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对于“唯情趣一族”的小学生来说,积极开展情趣化课堂教学活动,显得既非常必要又十分重要。以字词类教学为例,它是一种常规基础项,而且贯穿小学语文课程活动的始终。在这一环节,教师应充分地借助于形、声、义等方面开展情趣化教学活动,引导小学生从潜移默化中不断攫取“情绪智力”效益。还有,在指导识字写字时,既要帮助学生纠正不良姿势,又要引导他们努力实现“手、眼、脑”协调性并用。“字词虽小,文章却大。”注重从细微处育人,有利于不断培养学生的学科基本素养和人文素养。
二、立足生活链接,注重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素养
與其它学科相比,语文知识中有着更加丰富多元的生活元素,语文能力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更紧密、更实用。这就是说,积极开展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活动,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更好地学用结合,而且非常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学科基本素养和人文素养。比如,在一次《游园不值》课堂教学中,刚开课不久,一位迟到学生 “砰”的一声推门而入,让室内许多人猛地一惊。笔者并不言语,待教学“小扣柴扉久不开”诗句时,提问全班——诗人外出访友,尽管看到院门关着,他为什么是“小扣”而不是“猛敲”呢?大家纷纷发言:诗人这样做,显得很有礼貌;即使在“久不开”情况下还是“小扣”,充分表明作者是一个知书达礼、行为文明的人……
三、立足资源开发,注重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素养
套解叶圣陶先生的一句话: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们应当凭借这个“例子”,让学生在开放教学和在学用结合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以《钱学森》教学为例。笔者除了引导学生完成课本学习外,还补充学习了“感动中国2007年颁奖词”——“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披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尤其就“5年归国路”进行了详细注释。以此让学生更加了解并景仰钱学森,把爱国精神元素深深植入他们的心灵深处。
四、立足自主教学,注重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素养。
“成就人的最基本人文因素,除了勤奋进取的良好品质,还有就是对自己的信念问题。”就小学语文教学而言,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念呢?笔者认为,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良好习惯和进取精神为根本的自主化教学是不容忽视、无可比拟的一剂“良方妙药”。比如《负荆请罪》,课前要求学生借助各类途径,努力搜寻资料,从中了解“负荆请罪”的主要史实和前因后果;课堂教学中以学生讨论和交流为主,笔者只是在“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状态下给予适时适量地点拨、启发和引导;教学结束后,进一步要求学生把课文内容改编为课本剧形式,并通过先小组后集体形式表演出来。在全班同学积极参与下,还评选出了“最佳主角”“最佳配角”“最佳表演小组”“最佳创意”等多个奖项。还有,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发展需要,引导学生积极开展主题辩讨、演讲比赛、阅读心得等语文学习性活动,让他们在不断积累中充分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并且不断提升语文学科素养和人文素养。
综上所述,在学校教育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既是一项战略性指向,又是一种战术性指导。我们应当坚持以“教书育人”为本,把人文素养培养作为必备基础项,努力为之贡献应有的智慧和力量。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兴市教师发展中心(22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