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不容忽视,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好语文教学的关键点和激发点,让学生敢于说,敢于写,敢于用。而进行课堂“小练笔”,最能体现学生独特的情感和独创性的理解,也是培养小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小练笔 语用能力 培养途径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崔峦教授说:“在我们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要加强阅读教学,另一方面要加强读写联系,做到读写渗透,读写结合。”小学语文教材具有丰富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重要资源。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特别注意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有独创性的理解,而进行课堂“小练笔”,最能体现学生独特的情感和独创性的理解。那么,小学语文老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堂“小练笔”呢?在新一轮课改实验中,我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反思,就如何进行读写结合,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做了尝试,有了以下体会。
一、在质疑问难中小练笔
阅读是由主体操作进行的一种行为,它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贵存疑,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在书旁记下自己的疑问,以便通过进一步阅读理解或与别人讨论交流解决疑问。
例如《穷人》一文,在教师揭示课题后,让学生在课题旁记下自己的疑问。某些学生记下了这些问题:文中的“穷人”指谁?“穷”到什么程度?课题为什么以“穷人”为题?文中是否只写穷人的“穷”?能抓住重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前提,也是一种很重要的阅读能力。学生在阅读中要敢于写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促进学生在再次阅读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才能,针对疑问深入思考、探究、理解,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二、在理解课文中小练笔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积极自主学,阅读课文,写下自己的理解,可以促使学生主动阅读,通过自己的思考,富有个性地理解课文,并获得亲自参与学习的积极体验。
三、在个性化的评价中小练笔
评价是一种主观体验,即要求学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需要学生驱遣想象,调动情感,对文章不仅“分析地研究”,而且“综合地感受”;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真正领略“文章的细微曲折之处”,窥见作者的思想感情,进入阅读境界,使读者与作者产生共鸣。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中人物、细节、语言、表达方法等作出评价。如教学《一夜的工作》一课后,我让学生在书上的插图——“总理专注地批阅文件”旁写一写:当你看到总理那专注的工作神情时,你对总理有何评价?学生在课文插图旁写上自己对总理的高度评价。其中有位学生这樣写道:“总理,你是一个为人民鞠躬尽瘁的人,你的一生永远把人民放在第一位,把党的事业放在第一位,唯独没有自己。你为了党的事业是那么的辛苦,那么的劳累,可你却没有一点怨言。在病重期间,你却不是躺在病床上休息,而是认真负责,兢兢业业地为党工作,更是为人民着想,处处关心人民,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总理啊!你是多么的劳苦功高,多么的伟大。你那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你那生活简朴,平易近人的崇高品质将永远牢记在人民的心中。总理,人民的好总理,我们永远怀念你!”多么感人的语言,多么强烈的感情。周总理的伟大形象自然地铭记在学生的心里。可见这种评价性的“小练笔”不是为了加强记忆,而是促进思考,把学生的理解引向深入的学习过程。
这样的“小练笔”,正是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写出自己的主观感受,真正做到读者与作者产生共鸣。
四、在感悟体会中小练笔
阅读的本质是一种对话,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对话的中心应该是每个学生个人。因此,阅读应成为学生与文、教师进行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
如学完《顶碗少年》一课后,我让学生在读完全文后写出自己的感想。在交流过程中,我发现许多同学写得非常精彩,认识深刻,领悟到课文的内涵,从“少年”的多次失败中谈出自己的人生哲理。有一位学生这样写道:“成功总是在一次次失败之后,所以,我们不能为失败所退缩,所失望,要知道,名人之所以是名人,他们不仅有令人折服的地方,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常与失败作斗争。每一个成功人的背后,总是曲折的,总是坎坷的,而人与人的不同,就是,有些人战胜了困难,便成为了强者,而对困难低头却是弱者,弱肉强食,让我们都做一个强者吧!”
这样的“小练笔”正是学生与课本进行心灵碰撞的产物,是学生发自内心深处的人生感悟。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感染和教育。
总之,实践告诉我们,指导学生进行课堂“小练笔”,是促进学生学会阅读,积极创作的好方法,它促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充满热情的、独立的、会思考的读者,会创作的作者,让每一个学生在阅读中学到知识,得到美的享受,受到美的熏陶,表现自我,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写作成功的快乐。的确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课堂“小练笔”,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写作漫谈[C].叶圣陶.叶圣陶论创作.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163.
[2]崔峦.在全国第八次阅读教学研讨会上的总结发言[EB/OL].2012-10-22.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523页.
[4]小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培养初探.中国论文网.教育论文发表.2012-12-13.
关键词: 小练笔 语用能力 培养途径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崔峦教授说:“在我们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要加强阅读教学,另一方面要加强读写联系,做到读写渗透,读写结合。”小学语文教材具有丰富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重要资源。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特别注意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有独创性的理解,而进行课堂“小练笔”,最能体现学生独特的情感和独创性的理解。那么,小学语文老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堂“小练笔”呢?在新一轮课改实验中,我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反思,就如何进行读写结合,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做了尝试,有了以下体会。
一、在质疑问难中小练笔
阅读是由主体操作进行的一种行为,它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贵存疑,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在书旁记下自己的疑问,以便通过进一步阅读理解或与别人讨论交流解决疑问。
例如《穷人》一文,在教师揭示课题后,让学生在课题旁记下自己的疑问。某些学生记下了这些问题:文中的“穷人”指谁?“穷”到什么程度?课题为什么以“穷人”为题?文中是否只写穷人的“穷”?能抓住重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前提,也是一种很重要的阅读能力。学生在阅读中要敢于写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促进学生在再次阅读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才能,针对疑问深入思考、探究、理解,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二、在理解课文中小练笔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积极自主学,阅读课文,写下自己的理解,可以促使学生主动阅读,通过自己的思考,富有个性地理解课文,并获得亲自参与学习的积极体验。
三、在个性化的评价中小练笔
评价是一种主观体验,即要求学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需要学生驱遣想象,调动情感,对文章不仅“分析地研究”,而且“综合地感受”;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真正领略“文章的细微曲折之处”,窥见作者的思想感情,进入阅读境界,使读者与作者产生共鸣。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中人物、细节、语言、表达方法等作出评价。如教学《一夜的工作》一课后,我让学生在书上的插图——“总理专注地批阅文件”旁写一写:当你看到总理那专注的工作神情时,你对总理有何评价?学生在课文插图旁写上自己对总理的高度评价。其中有位学生这樣写道:“总理,你是一个为人民鞠躬尽瘁的人,你的一生永远把人民放在第一位,把党的事业放在第一位,唯独没有自己。你为了党的事业是那么的辛苦,那么的劳累,可你却没有一点怨言。在病重期间,你却不是躺在病床上休息,而是认真负责,兢兢业业地为党工作,更是为人民着想,处处关心人民,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总理啊!你是多么的劳苦功高,多么的伟大。你那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你那生活简朴,平易近人的崇高品质将永远牢记在人民的心中。总理,人民的好总理,我们永远怀念你!”多么感人的语言,多么强烈的感情。周总理的伟大形象自然地铭记在学生的心里。可见这种评价性的“小练笔”不是为了加强记忆,而是促进思考,把学生的理解引向深入的学习过程。
这样的“小练笔”,正是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写出自己的主观感受,真正做到读者与作者产生共鸣。
四、在感悟体会中小练笔
阅读的本质是一种对话,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对话的中心应该是每个学生个人。因此,阅读应成为学生与文、教师进行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
如学完《顶碗少年》一课后,我让学生在读完全文后写出自己的感想。在交流过程中,我发现许多同学写得非常精彩,认识深刻,领悟到课文的内涵,从“少年”的多次失败中谈出自己的人生哲理。有一位学生这样写道:“成功总是在一次次失败之后,所以,我们不能为失败所退缩,所失望,要知道,名人之所以是名人,他们不仅有令人折服的地方,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常与失败作斗争。每一个成功人的背后,总是曲折的,总是坎坷的,而人与人的不同,就是,有些人战胜了困难,便成为了强者,而对困难低头却是弱者,弱肉强食,让我们都做一个强者吧!”
这样的“小练笔”正是学生与课本进行心灵碰撞的产物,是学生发自内心深处的人生感悟。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感染和教育。
总之,实践告诉我们,指导学生进行课堂“小练笔”,是促进学生学会阅读,积极创作的好方法,它促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充满热情的、独立的、会思考的读者,会创作的作者,让每一个学生在阅读中学到知识,得到美的享受,受到美的熏陶,表现自我,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写作成功的快乐。的确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课堂“小练笔”,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写作漫谈[C].叶圣陶.叶圣陶论创作.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163.
[2]崔峦.在全国第八次阅读教学研讨会上的总结发言[EB/OL].2012-10-22.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523页.
[4]小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培养初探.中国论文网.教育论文发表.2012-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