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如何突破难点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tww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考“文言文翻译”综合性强,难度大,从高考评卷和平时测试的情况来看,考生失分比较多。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考生只注意翻译文句大意,而忽略试题的“采分点”(阅卷的得分点)。而试题的“采分点”又是阅卷老师特别看重和注意的地方,这样,文言翻译的得分自然而然就低了。知道了症结所在,我们就要想办法去落实和突破“采分点”
   下面,我结合近几年湖南高考试题,结合实例与同学们谈谈突破“采分点”的方法:
   一、注意古今异义的翻译落实
   古今异义,主要指那些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已经不同的词。尤其是差别细微、容易被忽略的词,这些词,或词义扩大、缩小及转移,或感情色彩发生了变化或名称说法改变。翻译时不能以“今”释“古”。特别是形似今天的双音词,其实是文言文中的两个词,一定在翻译清楚,它也是命题老师考查的一个意图:看同学们能不能真正正确理解这种特殊的文言现象。
   突破方法——学会识记和确认古今异义:
   1.识记词的古义,确认古今异义
   古今异义词的学习,要下一番记忆的工夫。一是可以自己对教材中文言文讲读篇目中的古今异义进行归纳比较记忆,以加深印象。
   2.借助成语中的古义,确认古今异义
   成语当中有些词语保留了古代的意义,如“久假不归”中的“假”字就保留了它在文言文中“借”的意义。解题时,利用这类保留了古义的成语,可以推知在具体的语句中某一个词的古今异义。如“假舟楫者,非能水也……”中“假”就是“借”“借助”的意思。
   3.借助语境,确认古今异义
   根据“词不离句”的原则,解释一个词语,必须将其放在句、段、篇中来考虑,关注要解释的词语与相关词、句、段的关系。
   二、注意词类活用翻译的落实
   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一种很普通的现象,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都有活用现象,除了一般的活用,要特别注意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等用法。词类活用在一定的语境中是有其规律性的,根据其句法位置和上下文意,一般不难判定其用法和推断其含义。
   突破方法——掌握词类活用的判定方法:
   1.名词十名词,组成主谓或动宾结构,其中一个名词视为名词活用为动词。
   2.名词出现在动词前,句子已有主语时,即可判断名词活用成了状语。近几年湖南高考还没有涉及,更要引起同学们的注意。
   3.动词与宾语之间的关系不是支配关系,而是“使它怎么样”,即动词的使动用法。
   4.形容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主语认为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可译为“认为……”、“以……为……”。
   三、注意特殊句式翻译的落实
   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等特殊句式,是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在语法方面的重要区别,对特殊句式考查往往放在翻译中进行。如2005年高考湖南卷中“因乞李氏以归。”一句动词 “乞”前无主语,视为省略句,省略“吾”; “乞”后的“李氏”不能作“乞”的宾语,可以认为省略了介词“于”是状语后置,正确的语序是:“(吾)因(于)李氏乞(之)以归。”这句可译为:(我)于是(向)李氏讨取(这部书)回家。2004年湖南卷“饮酒于斯亭而乐之。”也是省略主语“苏轼”,也是状语后置,正确的语序是:“(苏轼)于斯亭饮酒而乐之。”这句可译为:(苏轼)在这个亭子里喝酒并以此为乐。。
   突破方法——把握特殊句式的特征,以练促理解法。
   1.把握特殊句式的特征
   (1)判断句的主要特点是主谓语直接相续,通常以“……者……也”为标志。句式实质是谓语对主语有所判断。
   (2)被动句可分为“于”字句式、“为”字句式、“为……所……”句式、“见”字句式等类别。句式实质的主语不是施动者,而是受动者。
   (3)宾语前置主要表现为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时,疑问代词充当动词或介词的宾语时,“之”或“是”作为提宾标志时,宾语要前置。句式实质是谓语和宾语倒置。
   (4)成分省略有主语、谓语、宾语、兼语和介词的省略。句式实质是句子成分的不全。
   2.要以训练更加带动理解
   对文言句式规律的掌握不应仅停留在记忆层面上,还应在实践的基础上积累相应的解题技巧,以课内知识分析课外文章,从而真正实现知识的自觉和灵活运用。
   3.精选例题,触类旁通
   具体作法是:对每类特殊句式选一个典型、短小、易记的,熟读牢记。以此为例,触类旁通。
   例如为了让学生记住宾语前置这个特殊句式,在讲清宾语前置的几种常见类型后,只须记住“何罪之有?”“未之有也。”“唯你是问”“尔何知?”这四个句子,就可以触类旁通,去解决相似的情况了。
   4.记忆固定结构的翻译
   文言文中,有些虚词与虚词配合,或者虚词和实词(包括词组)配合,中间或前后插入一定成分,组成固定搭配形式,称之为固定句式,固定句式具有一定的整体意义,我们在翻译时不要拆开理解,牢牢掌握了这些句式的变化,对快速正确翻译有很大的帮助作用。这些固定结构是:
   (1)表判断语气:“……所以……”、“……有所……”、“……无所……”、“……有以……”、“……无以……”、“……之谓也……”等。
   (2)表委婉语气:“得无……乎”、“无乃……乎”等。
   (3)表反问或疑问语气:“不亦……乎?”、“何……为?”“何以……为”、“如何……”、“何如”、“何若”、“岂……哉”、“庸……乎”等。
   (4)表比较或选择的固定结构:“……孰与……”、“与其……孰若……”等。
   四、重视虚词与特殊修辞的翻译落实
   1.表示时间、范围、程度、频率等实际意义的虚词,要准确翻译出它的意义;表示假设、因果、条件、转折、递进等语法关系的虚词,则要准确译出分句间的语法关系。
   2.注意文言文中的繁笔、比喻修辞和互文等的翻译。
   突破方法——识记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落实修辞的翻译:
   1.掌握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规定的18个虚词意义和用法,学会辨析虚词意义与用法的方法。
   2.古代官职、礼俗、修辞要注意翻译落实,古代官职、礼俗、修辞等知识,也是文言文翻译的难点,特别是比喻、借代、委婉等修辞手法的翻译。
   此外,还要准确把握句子的语气、语体色彩、感情色彩等。
其他文献
在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中,我们往往强调的是要用平等的眼光看待学生,要用心平气和的语言与学生对话交流,要对学生施以更多的人文关怀。然而,有时我们却忽略了自己的眼神,忽略了我们的眼神给学生造成了不经意间的伤害。   发生在2007年11月份的那次事件,至今令我难忘。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刚上完第二节课的我拿起书本走出教室,准备上楼,在回头察看班内学生下课活动的情况时我又发现有三位学生聚在一起,而且这三位学
期刊
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的积累的过程,更是应用积累的语言进行实践、提高语文素养的过程。所以在学习中积累和实际运用常常是结合在一起的。   积累是实际运用的基石,只有“厚积”,才能“薄发”。   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如果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作“奠基”,就会成了“空中楼阁”。在教学中,我们应当有意识地去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发展学生的积累能力,可以从如下两方面入手:   第一,激发学生的自主积累的兴趣。背诵
期刊
寻主任要我介绍班主任经验,我很有压力,在这么多经验丰富的班主任面前来谈班主任的经验简直就是班门弄斧, 另外说实话,我根本没有什么经验,我只能把班级管理的一些不成熟的做法给领导和老师回报一下。(如果说是经验交流倒不如说是抛砖引玉。)   我认为,班主任工作,抓好学生的学业进步是核心;抓好思想教育是关键;抓好纪律教育是保证。   首先,要对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思想工作是一切工作的基础,一个
期刊
怎样设计导入语,怎样设计主问题,运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去突破重点和难点,这些都是我们老师在上课前备课时要做的准备。换而言之,是预先设计好了的东西。但是,在课堂上,常常会出现一些意外,也就是非预设性问题常常会不期而遇。   碰到这种意外,我们老师们通常会有三种态度和做法:1.不理它,只当没有听见的。2.敷衍,好,下课后同学们可以再讨论。3.正视它,通过引导,解决问题,拨开学生心头的乌云,让学生们感到
期刊
一、题目呈现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苦难有如乌云,远望去但见墨黑一片;然而,身临其下时,你会发现它不过是灰色而已。   ——里希特《长庚星》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自定立意;自拟标题;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   二、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提供的材料是里希特的一句富含哲理的话,他告诉人们:苦难
期刊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成功的语文课堂结尾形式,不仅可以对教学内容起到梳理概括、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且能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旺盛的求知欲,从而取得“课有尽而趣无穷”的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经过不断实践与探索,我总结出了以下几种常用的课堂结尾形式。   一、归纳总结式   这是课堂教学中常用的结尾形式之一。课尾时,教师将当堂所讲的内容简明扼要地进行归纳总结,指出其中的重难点,这样既可以帮助
期刊
课改都已十年了,但还有很多语文教师对新课程的理念、新课程的目标和新的教学要求理解不透,在课堂教学实施中,感到困惑,或是一脸的无奈,或是穿新鞋走老路。这种现状令人担忧,更令人深思。怎样才能走出困惑,让语文教学真正走向“素质教育”,本人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语文教学走向“素质教育”,必须实现三个转变   1.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形势下的教师,应成为科研型、专家型的教师。他不仅“能”教,而且
期刊
散文的意境是指文中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对于散文来说,意境是它的生命,有了意境的散文才具有生机和活力。下面我们就从找文眼、明线索、抓细节、品语言等几方面来举例分析,领会散文的意境美。   一、找文眼   文眼,即文章的点睛之笔。它经常出现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有的就是标题,也有嵌于文中的,它可以是包含激情的只言片语,也可以是表达深刻感受的句子。大凡好的散文往
期刊
俗话说:秧好一半谷,题好一半文。这说明写好作文标题是十分重要的。作文标题是评卷人的第一眼,这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它会直接影响作分的得分。那么,什么样的作文标题算是好标题?如何给你的作文标题化妆使之成为亮丽的标题呢?   首先看好标准的判断标准:   1.体态美观   形态美是最直观的美,一个在形式上标新立异的题目,是惹人注目的首要条件,即在拟题时注重题目的形态美,像一个漂亮的大姑娘亭亭玉立在大
期刊
在学习与工作中,我们经常强调“专心致志”“一心一意”“一心不可二用”,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快的达到自己的目标。但是,在语文教学中,我认为我们应该“慢慢走,一路欣赏”,即使路边的野花也要采一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将知识进行拓展和延伸,不断提高语文水平。至于怎样“采”,采什么样的“花”,让我给你娓娓道来。   其一,从主题角度延伸   李煜的《虞美人》中有这么一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