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品牌体验管理

来源 :新营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jianju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是忙中偷闲想从繁重的工作中透口气,还是朋友三两小聚八卦畅谈,抑或是希望换个环境来做一次工作简报,很多人恐怕第一个想到的地方就是星巴克。风格迥异的家具、灯具以及装饰相配合,总会让你找到一个符合自己心意的地方坐下来度过这段时光,满足而且满意,并且期待着下一次时光的来临。
  很多品牌管理人员总是会觉得难以制定品牌建设和管理计划,因为品牌似乎是很虚无飘渺的事情,难以捉摸,无从下手。这是因为在传统的管理理念中,品牌工作只是市场营销的一部分,传播和推广是主要的工作方法和内容,所以品牌似乎只是通过一个个广告创意或是传播主题描绘出来的概念,品牌管理似乎也仅仅是对传播效果的检测和评估,貌似一个品牌推广的好与坏,均需归咎于创意的好坏、传播渠道的选择以及媒体覆盖策略的优劣。
  经常有企业的市场营销管理人员对Interbrand能够把品牌进行估值表示惊叹,认为能够把那么虚的一个东西实化,通过一系列的方法和评估手段将品牌价值化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其实品牌并非虚无缥缈、不可捉摸的空中楼阁,它实实在在地存在,并通过固定可循的方式和方法,影响它的相关利益人,而品牌管理人员要做的就是了解品牌产生作用的方式和方法,并对其进行有效且长期一致的管理,从而使品牌资产得到积累。
  根据哥顿对品牌的定义:“品牌是存在于消费者心目中的稳定、一致、积极的联想……”,如果这些联想是一致的并且与消费者需求实际相关,一个成功品牌的基础也就因而形成。
  Interbrand的品牌四象限模型明确指出,品牌通过员工行为、产品服务、渠道环境以及传播影响受众。当一个企业成功定义了品牌核心概念后,接下来就需要根据四象限原则,定义品牌在每一个象限下与消费者产生连结的接触点,并深入了解这些接触点的作用,对每一个接触点的筛选和甄别来进行排序,并明确每一个关键接触点所应传递的信息,以确保所有的接触点均正确传递了品牌核心信息,正是这些接触点形成的品牌体验,让受众实打实地感觉到品牌的存在,以及品牌为他们带来的利益,无论是物质方面还是情感方面。
  让我们回顾一下文章开始之初的例子:十数种风格相异的桌椅与灯具以及饰品的有效组合,形成了不同的功能分区,进而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心理需求;配合经典的饮品制作方式,不论是香气还是声音,都是熟悉而亲切的记忆体验,而这些都配合持有“豆股票”的咖啡大师和会写漂亮板书的星级员工们进行有效传递,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品牌体验,营造出一个家与办公室之外的第三空间,也成就了消费者与品牌之间牢不可破的关系,而这个在地球上几乎人尽皆知的品牌,却几乎不做广告。所以品牌的管理工作不仅仅是对外传播或是VIS的执行与管理,而应该是品牌体验的管理。
  品牌体验的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为了有效管理品牌体验中的每一个接触点,以确保品牌核心理念的准确传达,品牌管理者必须精确掌握品牌核心理念,同时把握品牌对四象限提出了什么样的要求:配合人力资源部门从员工进入企业开始的第一天,就把品牌建设工作融入到员工的日常行为中,并将其细化为员工绩效的一部分,以确保员工的工作与品牌建设密不可分;了解提供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给客户,才能够将品牌有效传递,而不是成为一个言行不一、精神分裂的品牌。例如,你无法想象步入一家苹果零售店时,会有苹果员工来对你说“请买一台iPhone”。渠道环境往往是品牌体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客户将在这里与品牌进行最密切的接触和沟通。而传播工作也不仅仅是一个创意或是一个画面,而是需要以合适的方式配合相应的信息进行传播。
  品牌体验的管理工作不仅仅是一两个部门的事情,品牌管理人员需要在通过精准定义的品牌接触点对相关利益者的倾听、观察和了解中,准确地将受众对品牌的期望与需求进行解读,并转化为品牌对相关部门工作的要求,进而将企业所有相关的部门和资源进行有效链接和调配,以确保品牌体验的完整、一致且与品牌相吻合,而这个工作应该是不间断地循环执行,因为品牌也应该是与时俱进地应对相关利益者的需求并提供相应的体验。例如数字化媒体的兴起以及相关技术的完善,不仅产生了很多新的品牌接触点,也使虚拟体验成为可能。
  品牌工作就是做广告的日子已经一去不返,管理品牌体验已经成为品牌管理工作的最主要而且是最重要的内容,只有成功地对品牌体验进行管理,才能够有效地积累品牌资产并构筑与消费者牢不可破的关系,进而让品牌迈向成功。
  (本文作者为Interbrand 北京总经理,杨震相信品牌拥有改变世界的力量,并希望通过协助伟大的品牌让世界变得更美好,正是这种动力让他在品牌咨询行业不倦地耕耘,服务于一个又一个美好和伟大的品牌。加入Interbrand之前,杨震在扬特品牌同盟任副总经理。此前曾任正大集团品牌总监,协助正大集团完成了进入中国30年来的第一次品牌重塑)
其他文献
不可避免地,中国汽车行业即将走入下一个周期。  日前据瑞士信贷银行预测,2016年之后中国汽车市场销量有可能停涨十年,这就意味着疯狂的高增长时代将告一段落。虽然距离2016年还有3年时间,但汽车行业的生存环境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如何适应汽车市场的低增长,已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作为汽车行业的快增长标杆,东风日产的一举一动备受关注。  2013年,东风日产诞生十年。经历了痛苦的磨合期之后,这个汽
期刊
7:25 a.m:  “早上好,今天是2013年6月6日星期四,现在是早上7:25分……”,小顾懒洋洋翻身往床头柜一摸,找到手机,食指滑动屏幕,关闭墨迹闹钟。  起身,抓抓头发,顺手拿起手机打开微信,确认昨晚“死党七人行”讨论的聚会地点是否确认。  洗漱完毕,一边扣着衬衫一边踱到窗前拉开窗帘。“唔,好像有点糟糕。”点开手机“空气质量指数”——“263,必须带个口罩,TMD。”  8:12 a.m:
期刊
对于数字化盗版行为带来的个人风险和利益,消费者的认知情况如何?消费者的数字化盗版行为评价,以及盗版行为合理化对未来的盗版行为走向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就是本文试图解答的问题。  为此,本文基于与假冒盗版相关的文献建立了一个概念模型,并通过邮件和在线调查搜集数据,参与调查者的都是成年人,来自欧洲五个国家。搜集完数据之后,采用验证性因素分析和结构方程建模的方式对模型进行概念测试。  调查结果表明,现有
期刊
马肉丑闻向人们表明了一个事实:营销者已经丧失对“品牌”这个词真正意义的理解。他们将“品牌建设”视为一种增加光泽度和视觉效果的“泡沫位”。这是海伦·爱德华兹(Helen Edwards)在营销专栏中发表的最新观点。她进而指出,90%的品牌建设工作涉及实质性的内容。如果产品出了问题,那么不管其它工作做得多么聪明都是没有用的。  在马肉事件中,一些英国零售商(包括乐购超市)和制造商(包括欧洲最大的冷冻食
期刊
大多数情况下,人们从两个角度看待企业的经营活动,首先是从企业对社会影响的综合角度,其次是从商业底线的角度。我坚信,可持续发展和企业社会责任将是未来企业发展的主要支撑。然而,有一点我们不能忽视,企业若能把可持续发展理念、企业社会责任策略和品牌策略统一起来,那么将推动企业发展。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之为企业公民品牌建设策略,也就是说,把它当做品牌建设目标。  价值企业  在企业公民品牌建设中,企业通过一种能
期刊
童子打桐子,桐子落,童子乐。  人的意图、预期、行为、结果、情感反应,都在常识理解的范畴之内,可以说,是把规定性的动作做好,达到事先设定的目标,自然要“乐”在心头。  然而,如果以非规定性的动作做事,取得的成效远远超出人之想象,甚至是匪夷所思,或许就是奇迹了。  1968年,身无分文的舒乐牧师希望在美国加州建造一座水晶大教堂,教堂要有独特的魅力,吸引教徒和慈善家捐款。著名设计师菲利普·约翰森给出的
期刊
去年5月,Facebook的移动战略还被人们看作是这个社交网络巨头的薄弱环节。在公开上市发行前,Facebook在其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文件中披露,在将广告销售转向手机平台时,其正面临挑战。这是分析人士指出的Facebook公司的不确定因素之一。这些不确定性使得投资者对Facebook持负面态度。Facebook发行价为每股38美元,发行当天股价仅略微超过发行价,尽管该公司的市值高
期刊
观察:  ■文/  英国政府在最新的反吸烟和反肥胖广告中采用了“电击”战术,这种做法引起公众热议:这样的“电击”是否比之前的“微调”更有效?  每年的1月是一个“新的开始”,人们在这时会做出一些改变,以便让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好。这时候各种机构和品牌也会针对消费者开展广告宣传活动,譬如宣传暑假旅游计划或抨击不健康的节食计划。然而,今年英国政府的一些宣传运动引人注目。最值得一提的是英国政府的反吸烟广告,
期刊
产品创新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而且作为寻找差异化的最直接方式,充满了诱惑力与挑战性。对众多食品企业而言,“寻找差异化”是企业探寻和撬动新市场定位永恒不变的主题。在当前快速消费时代,有若干可以遵循的产品创新原则与实践方法。天进品牌管理机构从多年的实战中,总结出食品创新的几种方法。  口味创新  好吃是硬道理。口味创新在于将酸、甜、苦、辣、麻等基本味道,依据产品属性进行分散和重新组合,以开辟新市场。黄飞
期刊
“我有一个梦想。我梦想有一天,在佐治亚的红山上,昔日奴隶的儿子将能够和昔日奴隶主的儿子坐在一起,共叙兄弟情谊。”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的著名演说至今仍是很多梦想者前行的信仰。没有梦想的人生一定是惨淡的,正是因为有了梦想我们才有了力量,才会在执着梦想的过程中创造人生价值。当梦想凝聚在一起时,力量更是无穷之大。  2013年,关于梦想每个人都耳熟能详的便是“中国梦”了。习近平主席用通俗易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