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训练与私相授受

来源 :书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kl123lkj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克木(1912-2000)

  


  大概因为只有小学学历,久在大学教书的金克木早就被传为无师而通、自学成才的典范,是否可以就此说老先生没有师从呢?起码他自己不这么认为。在一本书的后记中,金木婴写到过父亲对此事的态度,“他从不承认是自学成才,总是强调他是有老师的,而且老师都是最好的”(《未知的宇宙—写在〈金克木人生漫笔〉后面》)。那么,金克木曾经遇到过哪些老师,又给了他怎样的指点呢?
  金克木的启蒙老师是大嫂和三哥,教他读书识字,三哥还教了简单的英文。这段学习经历富有当年新旧交替的特征,另文再议。金克木八周岁的时候,三哥至安徽寿县第一小学教书,他也跟着去上小学。校长听三哥简单介绍了他的情况,便说:“论国文程度可以上四年级,算数只能上一年级。好吧,上二年级。晚上补习一年级算数,一两星期跟上班。”(《小学校长》,见《金克木集》,下同)当晚,哥哥便用石板笔教金克木阿拉伯数字和加减乘除及等号。
  金克木上小学是一九二○年,那时的县城甚至乡村跟大城市相比,人才差别还不像后来那么巨大,小地方也有诸多有志之士。上面说到的校长,就是其中一位。校长姓陈,一九○五年至一九一四年间去日本考察。他对于日本能成为东亚强国非常佩服,去日本领会到的主要一条是“日本之强,强在小学”。回国后,他在几个大城市走了一趟,没有去钻营差使,回乡来当小学校长。他确立的校训是“勤俭”。开学第一天对全体师生讲话,陈校长特意解释了校训:“勤就是不懒惰,应该做的事情马上就做;俭就是不浪费,不毁坏有用的东西。要从小养成习惯,长大再学就来不及了。中国大人有贪图省事和糟蹋东西的坏习惯,所以受外国人欺负,被外国人看不起。一定要从小学生改起,革除坏习惯。”(《小学校长》)
  当时“修身”课改为“公民”课,各年级都有,都是校长亲自教。有次讲课,陈校长提到“国耻”,再次强调了办小学的重要。“什么是国耻?就是日本逼我们承认二十一条,要我们亡国。为什么日本敢逼迫我们,侮辱我们?因为日本比中国强。日本地比中国小,人比中国少,为什么能比中国强?因为日本的小学生比中国的小学生强。我在日本看见到处都是小学。小孩子个个上学,不上学就罚家长。小学生的一切费用都是政府管。谁伤损了小学老师和学生就是犯法,要抓进监狱关起来。那时中国还没有小学。日本办小学不到二十年,小学生长大了,成了好公民。政府用他们打中国。中国就打不过了。这时才办小学,已经迟了。还不快办,多办,好好办,让所有的小孩子都识字,照这样拖下去,十年二十年以后还是没有好公民,还得挨日本打,还会亡国。”(《小学校长》)
  一个对自己所做之事如此清醒的人,当然明白教师对学校的重要性。“一个学校,房子再大,再好,桌椅再新,再全,若没有合格的教员,就不能算学校。……日本的小学教员都是全才。在日本教小学同教大学一样地位高。我聘请的教员也必须是全才,还要有专长,要比上日本。小学比不上日本,中国就没有希望。上大学可以去外国留学,上小学不能留学,必须自己办好。小学生比不上日本,别的就不用比了,都是空的。教好学生只有靠教员。没有好教员,我这个校长也是空的。”(金克木《旧巢痕》)现在,距离陈校长说上面这些话,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时移世易,“说话的人早已化为尘土了”。
  强将无弱兵,这所学校的教师,也果然有令人心仪的开明态度。“教‘手工’‘图画’‘书法’三门课的傅先生会写一笔《灵飞经》体小楷,会画扇面,会做小泥人、剪纸等玩艺儿……还上‘园艺’课,种粮、种菜、种花;有时还在野地里上‘自然’课。每年‘植树节’都要植树。‘音乐’课教简谱和五线谱甚至告诉‘工尺上四合’中国乐谱;教弹风琴,吹笛子。……‘体育’课有哑铃操和踢足球,还教排队、吹‘洋号’、打‘洋鼓’、学进行曲(当时谱子是从日本来的,译名‘大马司’等)。小学也有‘英文’课,不讲文法,只教读书识字,同教中国语文几乎一样。第一课教三个字母,拼成一个字‘太阳’。后来还教‘国际音标’。‘算术’虽有课本,老师也不照教,从《笔算数学》等书里找许多‘四则’难题给我们作,毕业前竟然把代数、几何的起码常识也讲了。老师们都恨不得把自己的知识全填塞给我们。‘历史’课有‘自习书’;‘地理’课要填‘暗射地图’。……在一个到现在也还不通火车的县城里,那时全城也没有多少人订上海的报纸和杂志,但是《东方杂志》《小说月报》《学生杂志》《妇女杂志》《少年》杂志和《小说世界》等,甚至旧书如康有为编的《不忍》杂志、梁启超编的《新民丛报》,还有陈独秀编的《新青年》等的散本,却都可以见到,总有人把这些书传来传去。这小县城的一所小学成了新旧中外文化冲激出来的一个漩涡。年轻的教员都没有上过大学,但对新事物的反应很快,甚至还在我们班上试行过几天‘道爾顿制’(一种外国传来的学生自学教员辅导的上课方式)。”(金克木《比较文化论集》自序)
  教国文的老师,更显现出新旧之间的卓立之姿。“五六年级的教师每星期另发油印的课文,实际上代替了教科书。他的教法很简单,不逐字逐句讲解,认为学生能自己懂的都不讲,只提问,试试懂不懂。先听学生朗读课文,他纠正或提问。轮流读,他插在中间讲解难点。”这些油印课文是国文老师自己选的,“古今文白全有……这些文后来都进入了中学大学的读本。那时教小学的教员能独自看上这些诗文,选出来并能加上自己的见解讲课,不是容易的事”。选出的课文,有《史记》的“鸿门宴”,《老残游记》大明湖一段,龚自珍的《病梅馆记》,蔡元培的《洪水与猛兽》,老师都一一点出其中关键。即如《洪水与猛兽》开头,“二千二百年前,中国有个哲学家孟轲”,改掉了两千年来对孟子的尊称。老师讲,看起来一个称呼的改变,却“表示圣贤也是平常人,大家平等。这就引出了文中的议论”。(《国文教员》,见《金克木集》)


  一九二五年小学毕业之后,金克木没有继续在新式学校读书,而是从私塾陈夫子受了两年传统训练。乍看到这说法的时候,我想当然地以为,所谓传统训练,就是跟着老先生读古书,四书五经,诸子百家,诗词歌赋,背诵加讲解,一路这么读下来。经过如上训练的人,人们通常会说有旧学根底。新式学校普及以后,这种受过传统训练的情形,几乎被传为学有所本的特征,是学贯中西那个“中”的实际所指。
  其实未必。照金克木的说法,传统训練不过是生存之道,所谓的旧学根底,差不多只能算副产品。“从前中国的读书人叫作书生。以书为生,也就是靠文字吃饭。这一行可以升官发财,但绝大多数是穷愁潦倒或者依靠官僚及财主吃饭的。……这一行怎么代代传授的?这也像其他手工业艺人一样,是口口相传成为习惯的。例如‘学幕’,学当幕僚,没有课本口诀,但形成了传统,如‘绍兴师爷’。从孔子的《论语》以及孟、荀、老、庄、墨、韩非的著作和《战国策》《文苑》《儒林》以至于《儒林外史》都有记录和传授,但看不出系统。这是非得在那种环境里亲身经历不能知道,知道了又是说不清楚的。……照我所知道的说,旧传统就是训练入这一行的小孩子怎么靠汉字、诗文、书本吃饭,同商店学徒要靠打算盘记账吃饭一样。‘书香门第’的娃娃无法不承继父业。就是想改行,别的行也不肯收。同样,别的行要入这一行也不容易。”(《塾师》,见《金克木集》)
  把传统训练理想化的人,大概不愿意相信金克木的说法。不过金家四辈靠书吃饭,当然深知其中的利害关系。金克木受的传统训练,也正是这样的生存之具。当然,开始只是读古典。当时,金克木已经念过《诗经》《论语》和《孟子》,陈夫子问过之后,“决定教我《书经》。每天上一段或一篇,只教读,不讲解,书中有注自己看。放学以前,要捧书到老师座位前,放下书本,背对老师,背出来。背不出,轻则受批评,重则打手心,还得继续念,背。我早已受过背书训练,不论文言白话,也不吟唱,都当作讲话一样复述。什么‘曰若稽古帝尧’,无非是咒语之类,不管意思,更好背。《书经》背完了,没挨过打骂。于是他教《礼记》。这里有些篇比《书经》更‘佶屈聱牙’。我居然也当作咒语背下来了。剩下《春秋左传》,他估计难不倒我,便叫我自己看一部《左绣》。这是专讲文章的。还有《易经》,他不教了,我自己翻阅。以上所说读经书打基础,尽人皆知,还不是本行的艺业训练”。(《塾师》)
  本行的艺业训练从作文开始。“他忽然出了一个题目:《孙膑减灶破魏论》,要我也作。这在我毫不费事,因为我早就看过《东周列国志》。一篇文惊动了老师。念洋学堂的会写文言,出乎他的意料。于是奖励之余教我念《东莱博议》,要我自己看《古文笔法百篇》,学‘欲抑先扬’‘欲扬先抑’等等,也让我看报,偶尔还评论几句。这是那几个高级学生还未得到的待遇。他们不感兴趣,因为他们不靠文字吃饭。这是入本行的第一步训练。不必干或不能干这一行的就要分路了。随后老师对我越发器重,教我作律诗,作对联,把他编选手写稿本《九家七言近体录》和《联语选》给我抄读,还讲过几首《七家诗》(试帖诗)。这好比教武术的传口诀了。”(《塾师》)手稿本的内容,金克木在另外的文中提到过,“一本是《九家七言近体录》,选七言律诗,从杜甫、李商隐到吴伟业、黄景仁。另一本是对联,大体分类排次序,从祝寿、哀挽到殿堂、寺庙,附有一些带诙谐性的非正规的作品,如骂袁世凯的对联之类。……老师告诉我,联语盛于清朝,有两大家,前是纪晓岚(昀),后是俞曲园(樾),都是大学者”。(《联话》,见《金克木集》)
  当然,行业训练也需要与时俱进。尽管陈夫子进过学,“即考中秀才或秀才预备班”,却并不冬烘,还订了一份上海《新闻报》,偶尔对从学者分析报上的文章。“虽然文章已用白话,他讲起来还像是有‘起承转合’等笔法,好像林琴南(纾)看出英国狄更斯的小说有《史记》笔法那样。表面上这脱离了传统,实际上正是传统的延伸。他虽在偏僻小县,只能看到几天以前的日报,也已感觉到报馆是靠文字吃饭的一条新出路了。书生化为报人是顺理成章的。报人不必是书生,他那时未必明白。”(《塾师》)
  这样两年训练下来,尽管不像新式学堂那样系统规范,金克木却另有所悟。“老师……往往用一两句话点醒读书尤其是作诗作文的实用妙诀,还以报纸为例。当时我不明白,后来还看不起这种指点。几十年过去,现在想来,我这靠文字吃饭的一生,在艺业上,顺利时是合上了诀窍,坎坷时是违反了要诀。这就是从前社会中书生的行业秘密吧?”(《塾师》)
  现今把写作看得无比金贵的人,恐怕不太会喜欢这实用性的说法,但实用性几乎是所有技艺的根基,作诗作文并不能够例外。甚至,如果没有一定的天赋或可能性,老师未必肯把与实用有关的关键话说给你听,只会教一些虚应故事的花架子。十八九岁的时候,金克木曾跟一位师父学过拳脚,“他教我一套又一套花样,不教我练功;让我学一个又一个门派,不说他自己的门派。他认定我是来游戏,不是真学拳的人。我终于明白了。他没有收我做门徒,我也不是大弟子,大师兄。这样学下去也只是花拳绣腿打给外行看。我不属于他这一行,不是学拳的料。这也不是学拳的门路。我的拳打出去只怕连窗户纸也打不破”。由此,金克木明白了,“真要学什么,必须找到门道,入行。不得其门而入,转来转去还在墙外,白费劲”。(《学拳》,见《金克木集》)


  受过两年传统训练之后,金克木教过一阵小学,随后插入凤阳男子第五中学读了一段时间书,还从上海函授学校学习世界语。其时革命形势风起云涌,金克木替人送过油印传单,在宿舍里听同学们高唱《国际歌》,同事还曾对他背讲《共产主义ABC》。替人传送情报时,因卖弄黑话,金克木被“毕校长”教训:“黑话人人会学,单会这个只能唬外人。无论什么帮会都有自己的特殊东西不教外人的,不是光靠讲话。……记住了?干大事不是耍嘴皮子。”(《风雪友情》,见《金克木集》)
  一九三○年,或许是因为同事的鼓励,或许是为生活所迫,或许以上两个原因都有,金克木离家去了北平。这一去,除了两次短暂离开,金克木在故都住到了一九三七年抗战全面爆发。因为没钱,无法照理想的方式补习然后考国立大学,只好到各类图书馆去看书学习,随后又到各大学去旁听。虽然这些年中赶上过章太炎、鲁迅、胡适的演讲,听过钱玄同、黎锦熙、熊佛西的课,可金克木并没有跟他们建立师从关系,差不多只能算远远望见过而已。真正有效的教学关系,仍然是私下进行的。   有一天,金克木经过一家人家,见大门边贴着一张红纸条,上写“私人教授英文”,便交了钱去学。先是跟老师一起读了几天英文翻译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没领略到歌德的妙处,金克木决定放弃。老师推荐了《阿狄生文报捃华》,说这书英国学生都要熟读,“富兰克林学英文就是念的阿狄生”。没想到一下子读了进去,“果然这本书和他所知道的和想象的都不一样。越读越觉得像中国古文。他那时还不知道这也是英国古文。那种英文句句都得揣摩,看来容易,却越琢磨越难。明明是虚构的人物却活灵活现。又是当时的报纸文章,牵连时事和社会、风俗、人情、思想。又不直截了当地说,而是用一种中文里罕见的说法。他以为这大概是英国的韩愈、欧阳修吧”。于是金克木“认为这个矿非开不可,越不懂越要钻。一看就懂的也得查究出不懂之处来发问”。(《家庭大学》,见《金克木集》)
  学生的出色引发了老师的兴趣,仿佛啐叫醒了啄,“教学渐渐变成了讨论。讨论又发展为谈论。从文体风格、社会风俗到思想感情,从英国到中国,从十八世纪到现代,越谈越起劲,最后竟由教学发展到了聊天,每次都超过了一小时。甚至他要走,老师还留他再谈一会儿。后来两人都成为阿狄生在《旁观者》报上创造的那位爵士的朋友,而且同样着迷于谈论。两人都自觉好像在和十八世纪初年英国的绅士一起谈话。那位绅士,或则阿狄生,还有另一位编者斯蒂尔,也在旁边用写的文章参加。教学英文不是念语言文字而是跑到英文里去化为英国风的中国人了”。(《家庭大学》)
  这样发疯般学了一个月,为了省钱,也因为老师“不知不觉把自己在大学四年中所学的英文要点和心得给了这个学生,或则说被学生掏了腰包而自己还不知道”,金克木便告辞,说下月不再继续。“老师有点怅然。他说,以后不交学费,有问题也可以来问。一个月来已经成为朋友了,希望不要忘记他。他是大学英文系毕业以后教书,得了一场病,病好了家居休养,招几个学生在家教,却从未遇到过这样一个学生。据他说,不仅安慰了病后的寂寞,而且精神振奋,感觉到大学四年学的英国文学只是应付考试的表面文章和零星知识,学的都是死的,不是活的,以后要从头学起。”学生学得好,居然振奋了老师的精神,让老师检验出自己所学的不足,真是难得的好运气。这样的好运气其实是一种品质,“不是他教出来的,可以说是学生学出来的,真正说来两者都不是,而是共同发生兴趣结伴探险得来的”。(《家庭大学》)
  过了不久,金克木在世界日报中看见一则小广告:“私人教授世界语。每月学费一元。宣武门外上斜街十五号。”因为有函授学习世界语的经验,金克木便照地址寻了过去,由此认识了“世界语老同志张佩苍,又由他的热心介绍而认识当时在北平的另三位世界语者。在家养病的蔡方选,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工作的陆式蘅,在北平图书馆工作的于道泉”。金克木没有托陆式蘅和于道泉借过书,“不愿利用别人的职务,使人为难”(《奇人不奇—记于道泉教授》,《金克木集》失收),还是张佩苍另介绍了几处图书馆,他分别去了解了一下。蔡方选则同意金克木去看他那一小架世界语书,“从此他又用那笨方法,把书架上的书一本本排队读下去。《安徒生童话全集》《哈姆莱特》《马克白斯》《神曲地狱篇》《塔杜施先生》《人类的悲剧》《法老王》《室内周游记》等等都是看的世界语本子”。(《家庭大学》)
  后来,生于广东的世界语者杨景梅到北平养病,金克木常常跟他见面,便“又有了可以算做老师的关心他的学习的人”,并由此认识朝鲜世界语者安偶生(Elpin)。“三人见面后决定放弃中国普通话、广东话、朝鲜话,只讲世界语。(世界语创立者)柴门霍甫的希望在這里实现了,尽管只是‘昙花一现’。”交往多了,金克木慢慢明白,“世界语原来是有个理想的。有共同理想的同志和单是讲一种理想语言的同志是不同的。仅仅把语言作为一种工具或手段的又不一样。……这是什么,谁也没说出来。究竟是不是思想上有共同之处,并未讨论过,好像是‘心照不宣’,不需要商标、招牌的”。(《岁寒三友》,见《金克木集》)
  大约是一九三五年,杨景梅离开北平,临行前,提出对金克木的希望。“‘Estu verkisto!’世界语者杨景梅送我到他住的公寓房间门外时这样说,这句用世界语说的话的意思是,当一个作家吧。……我这时进学校没钱,没文凭,找职业没学历,做工当兵没体力,只有手中一支笔,不当文丐又干什么。所以杨君才那样说。”(《文丐生涯》,见《金克木集》)同时,杨景梅还对金克木未来的学习提出了一个有益的建议,“你要确定学一样什么。总要有专门;不能总是什么都学,没有专攻。至于做什么,我看你做什么都好,学什么都可以学好,只是要学一样。现在若一定要我讲意见,我看你可以先当著作家,这是不用资格只凭本领的。当一个著作家吧。在中国也许不能够吃饭,但也算是一门不成职业的职业,自由职业。我比你大几岁,阅历多些,希望你考虑我的话”(《岁寒三友》)。金克木以后的思考和写作历程,究竟算不算得上学有专攻,恐怕不是一句话说得清的。
其他文献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刘禹锡《石头城》  中唐时代的刘禹锡,传闻被杰出诗人白居易称为“诗豪”。若是别人客气地吹捧他也就罢了,而出自白居易之口便非同小可。不过我相信这话是真的。因为在刘禹锡去世后,白居易写过两首《哭刘尚书梦得》,其一云:“四海齐名白与刘,百年交分两绸缪。同贫同病退闲日,一死一生临老头。杯酒英雄君与操,文章微婉我知丘。贤豪虽殁精灵在,
期刊
苏州众多古典园林里,各代主人皆有藏书佳话,如拙政园主人王献臣、耦园主人沈秉成、留园主人盛康、听枫园主人吴云、网师园主人李鸿裔等。很多园林主人因为事变、时变而更迭不息,但是藏书文化却是园林里绵延不绝的一道流动风景。网师园第一代(按:自称呼网师园开始)主人宋宗元就是一位著名藏书家,不但读书、藏书,而且自己著书、刻书,并为唐代古诗做笺注,可谓在园林里经营起了自己的“出版社”。从万卷堂到网师园  位于沧浪
期刊
丁悚(1891-1969)  这是一个我们用现在“斜气”(很)时髦、非常流行的“斜杠”“跨界”“跨媒介”等说法来形容其工作与事业而绝无半点违和感的人。  在他活跃的当时,他的“斜杠”,一“杠”又一“杠”得如此自然,其“跨界”,又跨得这样风生水起,而他“跨媒介”的一招一式又都是那么地道得法。总之,他所付诸实践的一切的一切,都显得自然而然,没有任何刻意为之的嫌疑。  此人,名叫丁悚,字慕琴,一八九一年
期刊
如今翻开一本图画书(或者说,绘本),要首先承认我们正在失去它,阅读的经验一再告诉我们,那只是一个适合孩子“阅读的玩意”,造成这种错误认知的原因在于成人的傲慢与迟钝。图画书自身有一种生命力,在历史的河流中它们会死亡或永生。图画书的存在并不能让大多数成人真正重返童年的珍贵时刻,城市的钢铁森林使魔法成了仅剩空壳的种子,故事与图画无法治愈那些肆意滋生的幻影。然而,作为儿童最初的守护神,图画书为儿童提供了“
期刊
一顶瓜皮小帽,一副圆框眼镜,一袭黑色长袍,清癯的面容下,一副瘦弱之躯藏着一个倔强的灵魂,遗世而独立—这大概就是世人所熟知的近世一代古文大家和著名翻译家林纾的形象了。而作为一位任侠好义、挂剑空垄、精于拳术的武林人士,林纾所阅历的江湖险恶、武林争斗,就不大为人所知了。  林纾(1852-1924)的一生,可以说有着几分传奇的味道。林纾原名群玉,幼名秉辉,字琴南,号畏庐、畏庐居士,笔名冷红生,自号践卓翁
期刊
一  “山头方石静,洞口花自开。鹤背人不见,满地空绿苔。”这首五言绝句,相传为谢灵运所作,名为《题委羽山》。  关于委羽山的风光,《南村辍耕录》所记甚详:“吾乡台之黄岩有委羽山,山旁广而中深,青树翠蔓,荫翳蓊郁,幽泉琮琤,若鸣佩环于修竹间,千变万态,不可状其略。”客居松江的陶宗仪当是怀着乡思写下这段文字的。  《嘉定赤城志》载:“委羽山,在县南五里,东北有洞,世传仙人刘奉林于此控鹤轻举,尝坠翮焉,
期刊
观看昆曲的舞台表演,假如你对这出戏的情节,或者故事背景,以及戏中所要展现的情感不太了解,就会浮光掠影,一闪而过。如果内行的老艺术家从头到尾给你叙述,这个戏是怎么学的,学了以后又是怎么体会的,然后到舞台上实践演出的时候,又是怎么发挥自己作为一个演员独特的艺术特质的,配合这些诀窍,再看他们的演出,你就能够体会,昆曲追求的艺术境界到底有多高。这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经常听到大家说,昆曲是“百戏之母”,或
期刊
云游中的种田山头火  川端康成说:“日本到处都有文学的名胜。”此言不虚。在日本旅游,经常和各种文学景观不期而遇,不算作家故居或各种文学馆、纪念馆,镌刻作家代表作的诗碑、歌碑、句碑、童谣碑等各式各样的文学碑可以说不计其数。它们散落在日本各地,或立于深山古道边,或藏于寺庙里,有的在度假的温泉旅宿前,有的在人烟辐辏的城下町通衢街道旁。据宫泽康造和木城靖监修的《日本的文学碑》介绍,日本列岛有古今各种文学碑
期刊
科幻小说在身世上具有某种“酷儿”特征。它只有一位祖母:玛丽·雪莱(Mary Shelley);但有两位父亲:凡尔纳(Jules Verne)和威尔斯(H. G. Wells)。这三位作家的写作贯穿了科幻在整个十九世纪的史前史:玛丽·雪莱在世纪初浪漫主义的光影笼罩下,描绘启蒙时代和大革命的双重噩梦景观;凡尔纳在漫长而繁华的英法帝国扩展时期,通过叙述那些“非同凡响的旅行”(Voyages extrao
期刊
望着窗外满目春光,想起了一句话—不时不食(《论语·乡党第十》),意思是说要在恰当的时令吃当季的食物。想着想着,唇齿间居然生出了一种久违了的春日滋味—野韭菜(拉丁语Allium ursinum)。它在德语中叫作“B?rlauch”(英语ramsons),直译过来就是“熊葱”。据说是因为春天化雪之后,熊从冬眠中醒过来,最早找到的食物就是这种野韭菜。  很多德国城市中央的公园或者花园都会在春天种一些野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