禄劝:脱贫时空的变奏(组诗)

来源 :滇池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azwsx07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起伏的山峦相依
  蜿蜒的公路急旋
  当彝山睁开双眼
  当脱贫成为刚需
  致富    致富
  我屏息    凝神
  致敬那所有盐一样的日子
  致敬那所有向土地俯下身的人们
  ——题记
  一、悬崖上的阿角岔
  走了那么遠的路
  我们去探访当代愚公邹鲁华
  越野车翻山越岭
  海拔忽高忽低
  金沙江沉寂    山峰滚浪
  行进在险峻与苍茫之间
  我思索着阿角岔的容颜
  山门打开合闭    又现
  峭壁    挂壁    绝壁
  想象到的与看到的
  我们的脚步无法到达
  那个叫双龙潭的引水口
  195米长的隧洞    离村
  远在4公里外    何等地
  崎岖艰险    然崎岖艰险
  谁    能    止    步
  不靠天吃饭    怯懦滚开
  一个当代愚公引水的神话
  天
  上
  引
  水
  “八五沟”何成为铁铸的
  马鹿塘精神
  “八五沟”你如此刻骨傲骨
  你的每寸石壁都是血肉之躯
  顽强意志的开凿
  你是昨日粗砺的嘴唇
  印在土地干裂而虔诚的额角
  你是脱贫现实中
  禄劝泥版图最令人雀跃的
  盛景
  进入阿角岔    乱石狰狞
  精神和身体都在凌厉地飞翔
  我晕车    旋转的路更难行
  耳旁    不时传来风的嘶鸣
  同伴的慰藉之声
  酸浆草摇曳着酷热与寒冬
  共同的记忆
  沟渠水清澈
  浇灌着农田    也浇灌着
  曾经的荒芜那发绿的心
  阿角岔呵    你的身世
  正书写一部《桃花源记》
  勾勒着眼前的神秘图景
  坡地改梯田    山地变良田
  第一次见到硕大的木瓜
  蔗林    竹影掩映的楼房
  火葱火了又火    一年三季
  村民递过来热茶
  脸上挂满梦幻般的笑容
  我从邹鲁华不倦的眼神里
  掂到当年“生死状”的分量
  已过花甲之年的他
  时间在他眼里    带有某种
  明确的启示性
  那种坚韧的隐喻
  他每天的劳作让我产生联想
  抬眼望    群山仍以它的雄阔
  与天空比试高低
  天之外    众山
  凝望乌蒙
  二、流淌的爱
  ——写在奇诺威肠衣车间
  在简陋干净的厂房里
  一段段奇妙的猪肠
  连接而成的乳带
  牵引了我们的目光
  4米    8米    12米
  经过翻检    水的冲洗
  晾晒后的乳色瀑布
  横陈    它是香肠外衣
  行迹天涯    那沉甸甸的
  薄肠衣    是他们呈现给岁月
  最好的礼物
  静    没有机械的声响
  蓝色工作服与乳色
  流动    环绕
  简单的劳动    量身订做
  让手工活重返环保
  追求完美的声音急切地问
  段与段的肠怎样粘接
  已定格于架上的肠    无声胜有声
  而他们从容的巧手
  扫视每一段肠的执着
  这建档立卡户的81双手
  如同这粘牢的肠衣
  紧密地延伸着血脉   站立在你们面前许久
  看你们用心地工作
  穿管    套杆    退杆
  肠子湿滑    一节节
  从手中滑过
  从时间的长河滑过
  你们是幸运的
  柔软的眼睛里    珍惜
  珍藏着    我知道你们
  心里在说    多好啊
  有这份工作就够了
  禄劝    你让我看到
  牵肠挂肚的对残疾人的
  爱
  如果我坐在你们的位置
  心里亮堂
  像此刻一样地安详和柔和
  李来    我凑到你面前
  你眼神羞涩    兄弟
  莫自卑    该找个媳妇
  你衣食无忧    每月有收入
  人生路上    42歲不算晚
  我想你曾抱怨过命运
  一意孤行
  可压在心底的砖头    要把它
  搬走
  李来    胡文飞
  这辈子也许你们不能
  像其他兄弟一样远走他乡
  去北上广打工    去新疆
  摘葡萄    收棉花
  像你们的姐妹们    招聘会后
  立马赴外就业
  “离乡不离土”    务岗
  短暂的务工与停留
  开眼界    获取劳动果实和经验
  你们可能只有单一的生活形式
  但内心除了感恩也不乏
  默念的怀想
  你们久坐    专注
  像钟表匠修理时间
  像一道道光投在地上
  那么持久
  稳稳地坐    即便
  坐成一块石
  也要为自己的守望    唱响
  流水与风
  三、马鹿塘·乡街
  乡街熙攘
  我把时间抛给它
  欲念离物质很近
  简易古朴的集市
  街天    一张山乡土特产的名片
  一场原生态的饕餮盛宴
  乡街“三农”中
  最具亮色的乡场
  满街都是拎着蔬果的
  满载而归的是疲惫的脸
  我们买了撒坝火腿
  买了牛干巴和荞麦炒面
  那些走山路赶来的村民
  怀揣着捂得发烫的钱币
  买得山货也交流着信息
  那个佝偻着身的老妇
  她双肩上沉重的背篓
  让我有些许感伤
  那个穿彝族服的小伙
  乡街上售卖歌碟    手推车
  行至处    诙谐的民谣
  一路飘洒——
  “禄劝是个好地方
  前有村来后有山
  七妹嫁了大老板
  禄劝有个好县长”
  大山的馈赠
  已不是以勒紧裤带的方式
  消灭贫困    乡街
  最常见的盛腊肉的
  厚重大碗    端起来
  如同触摸这平实的日子
  热闹与闲散密集
  彝语与汉话交织
  我们不再是异乡的旁观者
  每一次的赶街经历
  视为大地上心灵的旅行
  带着心跳的节日
  四、火本村
  劳顿一天    抵达时已黄昏
  村口那棵老树怀抱着夕阳
  栅栏围住葱茏
  水满池塘    村前垄旁
  烤烟田    规则不规则
  叶子在夏风中舒展
  大地的心事    也像舞动的旗海
  搅动五月的躁热    小路
  游进庭院    这里原是危房
  惊愕间    灯火已燃
  细看    太阳能路灯   照壁    有村民散步
  静谧    侧目
  村耕文化    绘在墙上
  彝诗    十二采花调
  祭祖    节庆    时已近端午
  家庭和睦    邻里友善
  也有四世同堂    范本
  勤劳    一世谁能闲
  皆是风共雨    与阳光同行
  不由地放轻脚步
  推开虚掩的门
  但见火塘上的烟熏肉
  鸟笼高挂
  随处可见的方形水缸
  重现    老苞谷晾晒生活的甘醇
  新农村    新视野
  陶潜笔下的田畴农舍
  一小会儿抒情
  乡愁
  五、车厘子园的狂喜
  李山说    示范基地
  树种从北方引进
  产业    政策    驻村三扶贫
  果子已采收
  大棚里的树叶玲珑
  大棚里的树枝挺拔
  进棚    果农笑着
  我们欢悦的目光
  寻找残留的果
  这绿色世界
  这隐匿的生灵
  红的玛瑙    黄的琥珀
  我在地上寻
  你在树冠找
  她在弯腰
  果子躲着    贪看它的样儿
  垂涎    却不忍心
  下口
  遇见绿叶间的一家老小
  遇见有着阳光皮肤的老友
  遇見
  红土地上脱颖
  那圆睁着晶亮的大眼
  生动在一片成熟林
  采摘一种心情
  留下天真的笑声和
  诗
  本栏责任编辑  田冯太
其他文献
应邀参加“我们的脱贫故事”主题采风活动,我被分配到寻甸小组。出发的那天,昆明城区下起了雨。对于久旱的昆明而言,这雨带给人们的心境却是灿烂而明丽的。我承认我是带着一种近乎于爽爽朗朗的心情踏上去寻甸的旅途的。对于一个作家来说,收集故事的活动总是那么激动人心,一路上,我都在跟来自于市文联的作家段爱松愉快的交谈,时不时还开开玩笑,我们浑身轻松的模样,更像两个在城里挣到了工钱的农民工,踏实而自在地进行着一次
期刊
翠湖  早上,出连云宾馆,进斜对面的一条小街,买了一个从皮到馅都不及大理的饵块,转身回到通向翠湖的大道,边走边吃边看街景。晚间同《滇池》杂志社的张庆国、李小松先生吃罢饭出来,李先生说翠湖和圆通寺离这里很近,并指明了方向。翠湖和圆通寺在宾馆的左右侧,绿荫里下一段斜坡,便是翠湖。昆明是座阳光和鲜花绚烂的城市,九月底,翠湖的荷花还在开放,晨练者如初秋的落叶一样遍布湖岸。走到一棵苍郁的古滇合欢下,站在树下
期刊
1  西山睡美人躺在浩大滇池的眠床之上。云气鼓荡,山势谲异,烟水迷茫。远处烟火似城,雨村如梦,山色荡虹影,灯火入荒烟,滇池真如海,神在云水间。  这是云南雨季到来的雨,密集迅猛,植物疯长。特别是巨大的热带植物,张扬着它们奇怪的枝叶。但又似乎有江南的雨韵,不过那种暮色到来的凉寂却又是高原特有的。  我被草海大坝的壮观和宽阔镇住了,这相当于一个2.4公里的广场,石板铺路,路灯像莲花瓣,也像海鸥的翅膀,
期刊
从滇池方向刮来的风,异常的神速、猛烈、固执。有时像电视屏幕上飞奔而去的一头猎豹,听到吼声时早已不见了踪影;有时像怀了深仇大恨,钉住一棵树不依不饶地摇搡,大有不把树杆摇得腰肌劳损绝不罢休的狠劲儿,让人胆寒;有时呢,又像历经千山万水取得真经回来的高僧,颠过来倒过去嘤嘤嗡嗡地反复吟咏,该是在祈祷来年的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七星高照吧。  再过十来天就要过年了,这天中午我正帮着父母打扫家里的卫生,听到这不同寻常
期刊
为更好展示嘉风采,提升嘉知名度、美誉度,推动文学发展,经研究,决定举办双柏嘉首届“”杯全国农民诗人诗歌作品大赛。大赛由楚雄州文联、楚雄州作协、双柏县委宣传部、双柏县文联、嘉镇党委、政府主办,《滇池》杂志社嘉蚕桑诗社承办,受到了全国文坛文友的广泛关注。  大赛自2019年7月2日发布征稿启事启动以来,大赛组委会共收到全国100多名农民诗人朋友提交的100多件作品,这些作品反映了双柏县嘉的自然风光、厚
期刊
公元2003年4月,即那场全民抗击“非典”的特殊期间,彭老曾有过一次为期四天的宜良县之行——应邀参加第二次岩泉文学笔会,并在随后很短的时间内一气呵成,写下七篇一组关于岩泉、关于宜良文学和他对文学后辈寄予殷切希望的散文佳篇。这在彭老晚年岁月中,可算是极为珍贵的一段文学情缘。而我,则有幸即此而首次拜识彭老,从始至终见证了期间的一切,数日朝夕相处,亲聆謦咳,从此与彭老结为亲密的忘年之交,深得他的关爱与指
期刊
一  这个是桃树,明年就会开花,后年就可以吃桃子了。父亲指着面房后的几株小树说。  桃子。我咽了咽口水,桃花湾有一株清水梨树,每年都会结很多梨子,快成熟的时候,我们姐弟几人,会轮换着守在树下,防止被人偷摘。桃花湾除了梨子,还有核桃板栗,可远处的大村,那是什么果树都没有的,我们要防备的,就是大村的小孩。桃子我自然吃过,桃花湾名副其实,正房后一排的桃树,但是那些桃树是爷爷栽种,属于桃花湾所有人。我们堂
期刊
两年前去访友,才一到朋友就兴奋的喊:“你来得正好,快来看看我这杆枪。”我疑惑的坐下,只见电脑中的一张设计稿,松涛掩映中,基座是一组雕塑,一面旗帜飘扬中,一支步枪高高竖起,气势磅礴中直插苍穹。见我疑惑不解,朋友解释说正在设计圭山起义的雕塑。当时有点懵以为朋友说的圭山是龟山,就随口问:“龟山在哪里啊?”朋友答道:“石林”。这么近?石林离昆明,不过几十公里而已,一下子没回过神来,战争曾经离自己这么近?朋
期刊
题记:拖布卡镇建在山上,我的采访对象就分布在拖布卡镇的各个角落。或养豪猪、竹鼠,或养原生态土鸡,或种火龙果,或种玫瑰茄,或为脱贫工作录入数据,操心老百姓的琐碎小事。她们娇弱的身躯、时尚的衣着,让初次相见的我有点恍惚,直至走进她们的基地,看她们指着豪猪、竹鼠、土鸡,如数家珍的介绍动物的习性,养殖的方法等一系列专业的问题时,我才想到,这就是她们辛辛苦苦创立的产业。也是凭借这些鸡、豪猪和竹鼠等,才将村民
期刊
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我正处在另一个县城楼群的包围之中。或者说,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让我又变成了一棵草,周围壁立着人类追求幸福的奇异玻璃,当它们大面积折射出太阳耀眼的光芒时,我不禁惊叹,我在哪?在这个清晨,在又一家住户装修新房的电钻声中,我陷入对宜良土地上另一棵草的回想。  汤池镇  正如每个人都有一个出生地,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出生在宜良县汤池镇。阳宗海,万佛寺,摆衣河,柳树湾,汤池小学,老爷山,电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