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化学实验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有独到的优势.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教师应改进化学实验和优化实验教学.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点体会.
一、让实验变得更直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验的直观性能有效触动学生的感知,让学生形成深刻的印象,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例如,用不同数目的发光二极管发光来证明不同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不同,实验效果十分明显.做有关SO2气体的性质的演示实验,多次实验会增加SO2气体泄露的可能性,因此,可以在一次演示实验中实现SO2多种化学性质的呈现,减少SO2气体对环境的污染.就SO2的溶解性实验,可以对演示实验进行改进,利用其溶解性和对品红的漂白作用达到演示效果.利用SO2气体水溶性和漂白性设计喷泉实验,当美丽的喷泉形成时,学生会兴奋异常,同时思考问题:SO2为什么会形成喷泉?喷泉的颜色为什么与原溶液不同?这不但能增强实验的鲜明性,而且能增加实验的趣味性.改进后的实验现象明显直观,能引起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二、改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实践证明,随堂实验不仅可以达到演示实验的目的,还可以弥补演示实验的不足.在条件许可时,应尽可能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变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尤其那些操作比较简单、安全可靠的演示实验,只要条件容许,都可以改为学生实验.
例如,在讲“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时,改进演示实验.在Na2CO3与NaHCO3分别与盐酸的反应中,学生很容易看到两支试管中都有气体产生,且NaHCO3产生气体的速率比Na2CO3快.师生一起分析实验得出结论后补充实验:给Na2CO3与NaHCO3溶液中分别滴入少量的盐酸,观察实验现象.学生很容易发现与刚才的实验现象不同,在Na2CO3溶液中开始没有现象,然后才产生气泡.这是为什么呢?不同的现象激发了学生的欲望,学生共同分析、讨论,最终得出结论.紧接着又提出问题:如果不用其他任何试剂,怎样鉴别Na2CO3溶液与盐酸?有学生很快知道用互滴的办法解决问题.通过这样的设疑、引导、分析,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发挥实验教学效果,体现实验的导思功能
新教材中实验内容贯穿教学的各个环节,如新课的导入、教学重点、难点的突破、知识的深入、习题、课外活动等,以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效果.
例如,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这两个较为抽象的概念,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新教材一改原教材知识性介绍的编写方式,采用演示实验帮助学生理解概念,说明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增加了实验中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反应的实验.当学生看到铝片与盐酸反应使温度计水银柱升高,而粉末状氢氧化钡晶体和氯化铵晶体发生反应使小烧杯与玻璃片间的水结冰时,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就容易理解了.
又如,对于“离子反应和离子反应方程式”这一难点问题,课本中利用CuSO4溶液与NaCl溶液不发生反应,而CuSO4溶液与BaCl2溶液起反应有白色沉淀生成,反应后的滤液还是蓝色,且滤液与经HNO3酸化的AgNO3溶液反应有白色沉淀生成,通过对这一组演示实验现象的分析,让学生理解了离子反应的实质,帮助学生掌握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与溶液中离子互换型反应发生的条件,这不仅加深了学生对重点知识的学习,还突破了教学中的难点问题.
四、融入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化学实验教学
现代信息技术和化学实验教学的整合,能创设出生动活泼的化学实验教学情境,转变学生的化学实验学习方式,让现代信息技术成为化学实验的工具之一,从而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发展.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可以替代一些费时费力或有毒有害的实验,同时能模拟化学反应的过程.对于一些可见度不是很强的试管实验,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在演示实验后,播放模拟实验的Flash课件,以放大实验中的现象,让所有学生都能观察到.
例如,“碱金属与水的反应”.课本中安排一个演示实验:让钠、钾分别与水反应.然后,根据实验结果得出钾比钠活泼的结论.教材再提供实验事实:铷、铯与水的反应比钾与水的反应还要剧烈,它们遇水立即燃烧,甚至引起爆炸.最后,得出碱金属的性质递变规律.教师在课堂上演示铷、铯与水的反应是很危险的,也很难进行.教师可用多媒体播放铷、铯与水的反应视频资料.这些资料给学生提供了实验现象的全过程,从而也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的神奇魅力.
总之,化学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实验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点内容.在教学中,教师要克服各种困难,拓展化学实验课程资源.化学实验课程资源的合理构建,有利于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在更大的环境里学习和探索.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使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真正成为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重要途径.
一、让实验变得更直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验的直观性能有效触动学生的感知,让学生形成深刻的印象,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例如,用不同数目的发光二极管发光来证明不同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不同,实验效果十分明显.做有关SO2气体的性质的演示实验,多次实验会增加SO2气体泄露的可能性,因此,可以在一次演示实验中实现SO2多种化学性质的呈现,减少SO2气体对环境的污染.就SO2的溶解性实验,可以对演示实验进行改进,利用其溶解性和对品红的漂白作用达到演示效果.利用SO2气体水溶性和漂白性设计喷泉实验,当美丽的喷泉形成时,学生会兴奋异常,同时思考问题:SO2为什么会形成喷泉?喷泉的颜色为什么与原溶液不同?这不但能增强实验的鲜明性,而且能增加实验的趣味性.改进后的实验现象明显直观,能引起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二、改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实践证明,随堂实验不仅可以达到演示实验的目的,还可以弥补演示实验的不足.在条件许可时,应尽可能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变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尤其那些操作比较简单、安全可靠的演示实验,只要条件容许,都可以改为学生实验.
例如,在讲“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时,改进演示实验.在Na2CO3与NaHCO3分别与盐酸的反应中,学生很容易看到两支试管中都有气体产生,且NaHCO3产生气体的速率比Na2CO3快.师生一起分析实验得出结论后补充实验:给Na2CO3与NaHCO3溶液中分别滴入少量的盐酸,观察实验现象.学生很容易发现与刚才的实验现象不同,在Na2CO3溶液中开始没有现象,然后才产生气泡.这是为什么呢?不同的现象激发了学生的欲望,学生共同分析、讨论,最终得出结论.紧接着又提出问题:如果不用其他任何试剂,怎样鉴别Na2CO3溶液与盐酸?有学生很快知道用互滴的办法解决问题.通过这样的设疑、引导、分析,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发挥实验教学效果,体现实验的导思功能
新教材中实验内容贯穿教学的各个环节,如新课的导入、教学重点、难点的突破、知识的深入、习题、课外活动等,以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效果.
例如,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这两个较为抽象的概念,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新教材一改原教材知识性介绍的编写方式,采用演示实验帮助学生理解概念,说明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增加了实验中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反应的实验.当学生看到铝片与盐酸反应使温度计水银柱升高,而粉末状氢氧化钡晶体和氯化铵晶体发生反应使小烧杯与玻璃片间的水结冰时,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就容易理解了.
又如,对于“离子反应和离子反应方程式”这一难点问题,课本中利用CuSO4溶液与NaCl溶液不发生反应,而CuSO4溶液与BaCl2溶液起反应有白色沉淀生成,反应后的滤液还是蓝色,且滤液与经HNO3酸化的AgNO3溶液反应有白色沉淀生成,通过对这一组演示实验现象的分析,让学生理解了离子反应的实质,帮助学生掌握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与溶液中离子互换型反应发生的条件,这不仅加深了学生对重点知识的学习,还突破了教学中的难点问题.
四、融入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化学实验教学
现代信息技术和化学实验教学的整合,能创设出生动活泼的化学实验教学情境,转变学生的化学实验学习方式,让现代信息技术成为化学实验的工具之一,从而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发展.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可以替代一些费时费力或有毒有害的实验,同时能模拟化学反应的过程.对于一些可见度不是很强的试管实验,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在演示实验后,播放模拟实验的Flash课件,以放大实验中的现象,让所有学生都能观察到.
例如,“碱金属与水的反应”.课本中安排一个演示实验:让钠、钾分别与水反应.然后,根据实验结果得出钾比钠活泼的结论.教材再提供实验事实:铷、铯与水的反应比钾与水的反应还要剧烈,它们遇水立即燃烧,甚至引起爆炸.最后,得出碱金属的性质递变规律.教师在课堂上演示铷、铯与水的反应是很危险的,也很难进行.教师可用多媒体播放铷、铯与水的反应视频资料.这些资料给学生提供了实验现象的全过程,从而也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的神奇魅力.
总之,化学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实验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点内容.在教学中,教师要克服各种困难,拓展化学实验课程资源.化学实验课程资源的合理构建,有利于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在更大的环境里学习和探索.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使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真正成为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