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穿插“背景资料”,优化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yand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背景资料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中,如何适时地介绍背景资料,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提高阅读教学效益是值得我们探究的主题。本文以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为例,从介绍文体特征、作者生平资料、时代背景三方面探讨了背景资料在阅读教学中的相机穿插策略,以期能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提高教学效益。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背景资料;适时引入
  背景资料是指与课文相关的,对人物、情节和内容有价值的资料,通常包括作者介绍、写作目的、社会背景等。在语文教学中,适时地介绍背景资料,对促进学生理解文本、提高阅读教学效益大有裨益。然而,在引入和文本相关的背景资料时,如果在讲课开始就一股脑儿地抛给学生,虽然能帮助学生获取一定的与文关内容、时代背景相关的信息,但这样的理解是肤浅、不深入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背景资料的呈现,应突破“课题—背景—课文”的机械化、套路化形式,需要教师根据教学需要适时介绍,使背景资料引入文本隐形化,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分析人物形象,体验和感悟文本内容,生成文本价值。
  一、文体分析,接入背景资料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和文学常识。”文体是作者写作的一种表现形式,承载了作者的表情达意和托物言志,作者在特定的语境中生成自己的作品。对文体的分析,要从语言入手,作者的言外之意、境中之情尽在语言的表现中,它不是随意的、偶然的拼凑,是作者经过反复推敲传递意蕴的创作艺术,在文本阅读时,老师要引导学生掌握这种阅读常识,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和体验作者在隐含的写作背景,实现背景资料的隐形接入,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例如:北宋周敦颐的名著《爱莲说》一文,运用了“说”的文体,周公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说”出自己对社会现象的观点,形式上借莲花托物寓意表达作者的情感,在教学时,老师可从“说”这一文体着手,引导学生反思:作者借什么而“说”,“说”的是何事,为何要“说”?最终“说”了什么?学生围绕这些问题,从文中寻找和研读关键句子来解读作者的写作寓意,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莲,花之君子者也。”“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等句子,学生细细品味,很快明白作者是在托物言志,学生自然会对作者的人生经历和写作背景产生好奇,想去了解,由此展开背景资料的接入,知道了作者面对官场上的种种腐败,保持自己高洁品格的追求,这种引导式的阅读打破了传统的由作者、背景再到课文的教学模式。
  由于种种原因,作者往往把背景资料隐于文体之中,《马说》《陋室铭》等课文都是这样的,老师要引导学生分析文体特点,在阅读中接通背景,深入语境、渐达文意,领悟作者的情感寄托,提高学生的文学常识和领会能力。
  二、曲问引导,直指背景资料
  阅读研究专家詹森指出:“阅读和理解之间的区别仅仅是语义上的区别,因为没有理解,阅读就是在追随书页上的记号。”学生和作者毕竟不在同一時代,特别是古代文学,阅读起来带有距离感,生疏的文本背景是学生阅读的障碍,老师在阅读教学时有必要设置曲问,以学生为主体,问题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又围绕作者隐含的背景资料,迂回于学生与作者之间,让学生用现代人的所思所想穿越到作者的年代,去感悟作者的所思所想,更好地理解文本所表达的内涵。
  以张岱的《湖心亭看雪》为例,文章是描写西湖雪景的抒情散文,作者高超的素描技巧下有景有情有事,既引人入胜又耐人寻味,也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难点,为了让学生减少年代的疏离感,真正走进作者的内心,老师要利用好背景资料做一下“曲径通幽”般的处理,让学生反观自己的生活经验,回答如下问题:
  问题一: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在这样的天气里,你会做些什么呢?这样的问题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所以大家都畅所欲言地交谈起来。这时再引导学生对比自己与作者的做法,由此引入与作者有关的故国往事,感知作者的孤傲性格,体会作者在明朝灭亡后不仕的心志。
  问题二:可否删除文中白描句子中的“与”字?如何理解其语序、量词呢?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生品评句子,反观作者生平,在“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构成的茫茫雪景描写中遁入意境,深深领会作者人生渺茫的感慨和遗世独立、不入流俗的高洁情怀。
  以问题为导入口,引导学生切入作者的生平和写作背景,让学生怀着好奇心阅读,更能理解文本中语言文字隐喻的内涵,曲问立足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用迂回的方式让学生感受作者的写作情怀和审美情趣,在有效的阅读中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在开阔视野中发展思维,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为下一步的阅读分析做好情感铺设。
  三、诵读递进,感知背景资料
   “佳文不厌百回读”导出了朗读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性,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同一篇文章第二次读和第一次读的感悟就是不一样,在反复诵读中,人们才会受“道”的熏染而生“学”的悟觉。教师要精于朗读之道,为学生架设起四通八达的朗读通道,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对豪放的课文可以自在地放声朗读,对富有寓意的文章也可以自由地沉思细读,让学生在读中品味、读中感悟、读中熏染。老师要在学生的诵读中相机穿插背景资料,引导学生感悟作者的写作背景,勾勒出文章的大体轮廓。
  例如:毛泽东同志的代表作《沁园春·雪》一文,我在阅读教学时,让学生逐步递进、层层深入,首先,通过示范读、齐读等方式让学生初步感知文本内容,体味“词”文的特色,了解到词的上阕描写的是北方壮丽的雪景,赞美的是祖国的大好河山:“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词的下阕评论的是历史英雄人物,歌颂的是当代无产阶段英雄:“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然后,加强学生阅读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利用图片+文字的形式展示作者的写作背景,如: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辛,国民党大肆“围剿”共产党的疯狂,毛主席领导中国工农红军跨越重重险阻来到陕北,当他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皑皑的塬上视察地形时,不禁豪情激荡,诗兴大发,面对苍茫大地写下了这首千古名作,在了解背景资料后,再让学生诵读《沁园春·雪》,这次,学生的感受就大不一样了,边读脑海中边浮现出白雪覆盖的群山,蜿蜒曲折像一条银蛇在舞动,雪后红日冉冉升起,映红了高原上的皑皑白雪,红日白雪交相辉映,红装素裹的祖国山河就似少女一样格外娇艳多姿。在多样的诵读中,学生轻松把握了课文层次,既感受到了北国壮丽的雪景和感受当代英雄的伟大抱负,也能感悟到作者的豪迈情怀。
  阅读教学要回归“读”。在诵读过程中适时适度地插入背景资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品味鉴赏、探究感悟,从感性认知、语言实践逐步过渡到对文本更高水平的感性认知,领悟文章思想感情。
  
  孟子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只有知其人、论其世,才能客观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相机穿插背景资料,避免背景资料生涩、缺乏时机的“硬着陆”,突破“课题—背景—课文”这种机械化、套路化的教学形式,才能彰显阅读意义的本质,帮助学生更好地知人论世,为学生的精神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苏亚平.构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少教多学”模式的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4.11:23
  [2]岑海燕.背景资料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语文教学通讯,2015.11:50-51
  [3]邬世军.联读,让古诗词学习亮起来[J].语文教学之友,2013.7:24-25
其他文献
一个夜黑风高的晚上,在偏远的郊外,有歹徒对行人实施抢劫,受害人大声呼救,离事发地最近的智能路灯杆,通过语音识别技术准确识别出“救命”、“打劫”这些特定的敏感词,向警方报告事
【摘 要】随着现阶段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进及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深入,人们对初中阶段的化学课程教学越来越关注与重视,很大程度上给初中阶段化学任课老师带来了新的挑战。基于此,化学任课老师如何找准有效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如何促进学生思维灵活性及学习能力的提升,如何进行课程重难点及课程目标的设置至关重要。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及学习需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促进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能够做到动脑、动手
【摘 要】在美术教学中,想要提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创造能力及审美能力,需要注意让课堂教学回归到现实生活中,逐渐增强学生的美术素养。基于此,本文主要以小学阶段的美术课堂教学为切入点,研究如何让美术课堂教学回归到现实生活实践中来,旨在提高学生的审美与创造能力。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回归生活  对于美术这一学科而言,生活是其创作的源泉,同时也是艺术的来源,对美术的创作及发展具有极大的影响。因
本文结合“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一节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浅谈了如何借助实证性课程资源,让探究课堂更加有效。主要从借助乡土实证材料、典型学科前沿的图表实证材料来激活探
【摘 要】随着全球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学生获取的知识多而繁杂,很难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因此,我国教育工作者需逐步对教育实施改革,以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形成系统的知识架构。本文以初中数学教学为例,剖析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期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问题;改进措施  引言  随着全球互联网的发展,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已然到来,互联网上充斥着各种
政策移植是作为政治企业家的地方政府在理性的利益追求中通过知识增量而形成新的共约性知识的过程,是一个高度政治化的过程。由此对政策主体目的与驱动的考察就成为理解政策移
申诉人顾某原系C公司职工,在C公司工作期间,发生工伤事故,被鉴定为六级伤残。其后,C公司分营为A公司和B公司,申诉人顾某的工伤六级伤残待遇一直没有解决,申诉人提起申诉,要求两被诉
社会保障是现代国家最重要的社会经济制度之一。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绘本图文并茂,深受孩子们喜爱,笔者经过两年多的阅读实践,对开发和利用不同绘本的价值有了一定的认识。体会如下:让绘本中的图画“活”起来;学习绘本典型的语言范式;精选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