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图像引导IMRT配准标志的比较研究

来源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go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肺癌患者图像引导IMRT中采用不同配准标志的靶区符合度差异,确定合理的图像配准方法。

方法

回顾性收集和分析25例肺癌患者CBCT影像,按原发肿瘤位置分为中央型和周围型两组,每组分别采用肿瘤、隆突、脊柱为标志的配准方法。根据肿瘤组织靶区符合度分为4个等级:0级,肿瘤在GTV内;1级,肿瘤超出GTV,但包含在CTV内;2级,肿瘤超出CTV,但包含在PTV内;3级,肿瘤超出PTV。

结果

以肿瘤、隆突、脊柱为配准标志中央型肺癌组靶区符合度0级比例分别为57.55%、53.77%、16.04%,1级分别为39.62%、45.28%、58.48%,2级分别为1.89%、0.94%、25.47%;周围型肺癌组靶区符合度0级比例分别为47.89%、14.08%、2.82%,1级分别为43.66%、29.58%、45.07%,2级分别为8.45%、40.85%、35.21%。

结论

中央型肺癌以肿瘤、隆突为标志结果较好,以脊柱为标志最差;周围型肺癌以肿瘤为配准标志最优,以脊柱、隆突为标志均较差。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术后放疗对早期SCLC预后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7—2010年临床分期为T1-2N0M0期且行根治性切除术的71例SCLC患者临床资料,31例术后放疗,55例术前或术后化疗。Kaplan-Meier法计算LR率、远处转移率及生存率并Logrank法检验及单因素预后分析,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5年样本数32例,5年OS率及LR率分别为52%和22%,术后是否放疗对生存无影响(P
目的回顾分析标危型髓母细胞瘤采用全脑全脊髓放疗剂量≤24 Gy和>24 Gy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标危型髓母细胞瘤定义为年龄>3岁、未发生转移、肿瘤全切或近全切(残留≤1.5 cm3)。2003—2013年共入组72例初治儿童、青少年标危型髓母细胞瘤患者。患者术后接受全脑全脊髓+局部瘤床放疗和8个疗程辅助化疗,化疗方案为顺铂、司莫司汀或卡莫司汀联合长春新碱。按放疗剂量≤24 Gy和>24 Gy分为A、
目的分析早期韦氏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接受利妥昔单抗加CHOP为主方案化疗后放疗的作用价值。方法2000—2013年收治83例确诊为原发韦氏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其中Ⅰ期25例、Ⅱ期58例。全组接受了利妥昔单抗加CHOP为主方案化疗,62例接受了受累野放疗(韦氏环+颈部淋巴结区域),21例未接受放疗。Kaplan-Meier法计算OS、PFS、LRC并Logrank法检验和单因素分析,Cox模型
目的回顾性成组配对分析早期鼻咽癌单纯IMRT与IMRT同期化疗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2009—2010年共98例T1-2N1M0期鼻咽癌患者行单纯放疗或同期放化疗,筛选出39对患者进行疗效及不良反应对比分析。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且Logrank法检验。结果3年随访率为95%。单纯IMRT组和同期放化疗组3年OS率分别为97%、95%(P=0.411),PFS率分别为97%、92%(P
目的观察酪氨酸激酶抑制ARQ197对肺癌H1299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及机制。方法首先用不同浓度的重组人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ARQ197分别处理H1299细胞,应用克隆形成实验法检测细胞增殖,筛选出用于放射敏感性研究的HGF和ARQ197的合适浓度。随后将细胞分为对照组、HGF处理组、ARQ197处理组、HGF+ARQ197处理组,观察不同组别之间差异。最后用蛋白印记检测HGF、单纯放射或联合
目的评价不同放疗分割方式与广泛期SCLC患者LC与OS相关性,以明确不同分割方式与预后关系。方法2010—2015年间初治的110例广泛期SCLC患者接受放化疗,根据放疗剂量分为大分割组31例(30~45 Gy分10~15次)与常规分割组79例(54~60 Gy分27~30次)。90.9%患者临床分期为Ⅳ期。21例患者伴有脑转移。39例行PCI。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Logrank
期刊
期刊
目的比较4DCT呼吸周期八分法、四分法与传统十分法重建模式对肺孤立灶靶区构建的影响,探讨八分法、四分法在4DCT模拟定位中的可行性。方法24例肺孤立灶行4DCT扫描,按3种呼吸周期均分法进行图像重建及ITV构建,比较ITV10、ITV8、ITV4大小和中心点位置及三维方向运动度。Friedman M法非参数检验差异。结果ITV10、ITV8、ITV4大小分别为(9.09±12.29)、(9.10±
目的探讨基于PET-CT图像SUV≥2.5、20%或25%SUVmax与基于3DCT、4DCT构建的胸段食管癌PTV位置及体闫积差异性。方法18例胸段食管癌患者序贯完成3DCT、4DCT、FDG PET-CT胸部定位扫描。3DCT图像常规外扩获得PTV3D;PTV4D通过10个时相靶区融合获得;基于SUV≥2.5、20%或25%SUVmax分别得到IGTVPET2.5、IGTVPET20%、I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