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sta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巧设障碍引导学生思考
  创新的核心是思维,而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只有发现问题,才能引起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因此,教师应注意诱导学生质疑问难,让困惑成为学生探求知识的导火索。为此,在课堂教学中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在学习二氧化碳的制取实验时,,我是这样处理的:先让学生回忆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的有关装置仪器、条件、操作步骤、现象,、注意事项、反应方程式之后。告诉学生通过阅读教材知道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是块状固体石灰石和液体稀盐酸,且反应条件也时常温。由此,同学们想到可以和用双氧水制氧气用同样的装置。此时学生急于想自己制取二氧化碳,可是我询问同学们:你们制取出的二氧化碳如何收集?同学们立即停止了操作,他们讨论起来,有的说用排水法,可是有人提出二氧化碳既溶于水又和水发生反应,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同学们急了,有的问同学、有的找书、有的讨论起来,我借此询问收集氧气只有一种方法吗?同学们回忆起来了,当时只用了排水法可是知道还可以用排空气的方法收集氧气,不过没做过。同学们又阅读了教材上有关二氧化碳密度与空气密度的关系,最后确定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同学们选择仪器,重新设计连接装置并学会了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实验证明,,经过这样训练的学生,操作能力,观察能力都比以前明显提高。实验经这样处理,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他们变成了学习的主人,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发展,创新能力得以提高。
  二、在猜想、设计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创新能力不是天生固有的,而是靠后天培养,创新意识是创造发明的前提。要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激发创新兴趣,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在化学教学中,创新活动主要以创造实验为表现形式。在化学实验中运用知识,不仅是学习知识,而且是创新的必要途径。设计性实验能激发学生创新欲望,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的能力等方面都起到重要作用。如我让学生把从化学课中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中去,让他们自己设计实验证明常见食品包装袋内的物质有几种,分别有什么物质?分析存在这些物质的原因。
  同学们可高兴了,他们自己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探究,可得到了几种不同的答案:其一是生石灰和熟石灰;其二是熟石灰和碳酸钙;其三是只有碳酸钙。同学们疑惑了又经过反复实验,仍然得到了同样的结论。大家焦急地讨论起来,分析了多种可能性,可是大家各持己见难见分晓,此时我给他们解了围。我询问学生是否认真观察过食品干燥剂包装袋上的文字?(学生回答:上面写着勿食、勿溅入眼内。我们知道常用干燥剂是生石灰,可是我们却探究出了这么多物质为什么呢?这生石灰是块状,白色,极易和水发生反应生成熟石灰,并放出大量的热。熟石灰是白色粉末状固体,微溶于水,它具有腐蚀性,且能够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钙。老师那包里装的到底是什么物质?)通过交流,我知道了学生的困惑,给他们作了解释:一般我们买回来的食品包装袋内的干燥剂(出厂前装入的)是生石灰-氧化钙;用它做干燥剂就是利用它的吸水性;生石灰吸收了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汽,并和它发生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钙-熟石灰;熟石灰又吸收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还会生成碳酸钙。所以,严格地说买回的食品袋内的干燥剂,可能三种物质: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钙都有。如果勿食或溅入眼中危害很大。因为氧化钙与水反应放大量热且生成的氢氧化钙又具有腐蚀性。
  化学探究性实验,让学生自己完成实验的猜想和设计,在猜想、设计、实验的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等都得到发展和提高。
  三、通过学生的自主实验,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造是由模仿开始,然后才逐步发展为独立创造的。因此,要对学生进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如进行家庭实验(探究影响蜡烛燃烧时间长短的因素)。学生在实验前首先设计实验方案,在设计实验方案的过程中不自觉的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性思维能力;他们首先考虑实验所用到的材料有蜡烛、火柴、玻璃杯、秒表等;接着设计实验的具体过程(在实验过程的设计中他们的大脑不得不开发利用,否则实验无法进行);学生利用自己设计的过程进行实验又是一个考验(操作前的思考、操作过程中的现象观察、记录、对实验数据的分析等无不凝集着学生智慧的汗水)。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此培养!在此提高!在次升华!。这种学习方法应该推广!最后是学生的反思和交流,做完实验,学生也会对自己的实验进行反思,通过反思找出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有的学生由此实验引起了探究欲望,又紧接着进行了有关蜡烛的其他探究实验。真正的变“要他学”成为“他要学”了。新教材安排了很多的家庭实验,我们要有意识的在课后安排学生自己动手做一做。在没有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就会更加多的思考问题,自己形成一些做法或观点,在无形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四、家庭小实验也能够为他们提供发展创新能力的机会
  对于一些在化学学习上有浓厚兴趣或天赋的学生,家庭小实验能够为他们提供亲自动手实验、自觉进行探究、发展创新能力的机会,能较大程度地满足学生在化学方面的需求,引发学生的探究和创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如,在家庭小实验关于检验发酵粉被加热能产生CO2的实验中,学生用“蛋卷”里的干燥剂加水溶解,静置,取上层澄清溶液代替澄清石灰水。因为干燥剂是用于吸水的,又是白色粉末,里面的成分可能有氧化钙,将其溶于水就生成氢氧化钙了,通过实验验证果然没错。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高程度都出乎教师意料。
其他文献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创新教育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和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一、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化学创新意识  1.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也就是创造一个自然、和谐、平等的教学环境。在这个环境里,不是单向交流,而是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这样就有利于消除上课过于拘谨的场面,有利于缩短师生之间的感情距离。在这个氛围里,学生才会勇于发现问
期刊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生物科学也在不断的发展,在人类生产生活等各个领域内都发挥着重大的作用。特别是近年来,生物科学技术成了推动人类科技发展的核心动力,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重视。关于生物科学的研究和发展也在我国得到了相当的重视,而初中生物作为生物科学的基础学科,在培养生物科学技术人才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在当前,初中生物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对生物世界有正确的认识,掌握一些的生物基础知识,还要让学生树立为生物
期刊
【摘要】 在职高物理课程中,我们更多的是遇到简单规则的复杂组合,通常创造这些复杂规则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一类实际问题,即在物理教学中的具体表现就是通过对物理现象的观察、物理实验的探索总结归纳出物理规律,并能初步应用于问题解决中,所以非常适宜采用探究性学习的方式来进行发现学习。  【关键词】 物理;探究性;策略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已成为当前素质教育大潮的主旋
期刊
【摘要】 教书育人是每个教师应尽的职责。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必须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促使他们健康成长,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生物学科,不象有些学科那样,德育教育内容显露在教材的文字之中,它的理科特性,往往很容易使我们较多地重视它的严密的知识体系传授,而忽略其德育内容的教育。因此,只要我们努力去钻研教材,挖掘其思想内容,就能有机地寓
期刊
一、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不能排斥或替代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经过长期的实践和研究所总结出来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当前的教学模式仍不可能脱离传统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手段只能作为“辅助”的作用,而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教学模式。有的教师认为多媒体课堂教学具有传统教学模式所没有的优势,每节课必言多媒体,特别是公开课或示范课,好象不用多媒体就不能算是一节好课。这种认识过分强调
期刊
【摘要】 因为现在的学生,接受的思想是多元化的,头脑中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获取知识的途径是多渠道的,因此获取知识是多样化的,也有真真假假的。  【关键词】 联想;发挥想象;温故知新;息息相关     在当今知识多元化的世界,学生对外面五彩缤纷的世界是非常向往的。而在校园里,历史学的都是过去的事件,有的学生不感兴趣。如何把学生学习历史的息息相关调动起来,已是一个关键性问题。  现在新课程的内
期刊
一、应用信息反馈原理调整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反馈的信息(如课堂提问、实验操作、课堂练习以及学生的脸部表情变化等)改变和调节教学,对教学进行有效控制。因此,教师必须采取多种方式方法,让学生尽快提供反馈信息创设条件,引导学生注意提供正确的反馈信息,迅速而有效地调整教学,保证课堂教学过程的信息流处于最隹传输状态,获得最优教学效果。  二、设计好化学教学系统  (1)要熟练地掌握教材
期刊
初中物理教材的特点之一是定性的知识多,在课本安排的练习题中,问答题占有很大的比例.这样做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说理、分析能力和书面文字叙述、总结能力.这类习题大多是针对生活实际中某个物理现象、物理概念和有关物理定律,以“为什么,是什么”,“试说明,请解释”等方式提出问题,要求学生用学过的物理知识来回答.对初中学生来说,解问答题,尤为困难,往往不能用准确简炼的语言文字表达物理含义和实质,常常抓不住重点,
期刊
一、 将学科内知识重新整合进行专题启发  历史专题复习是历史高考复习的传统方法。专题复习中,教师应当着重让学生进一步搞清楚历史学科的基本要素,抓住历史事件的本质、关键和重难点,系统地学习历史主干基础知识,研究内在联系,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进而在头脑中形成可供随时使用的完整、清晰、有序的知识网络。教师在专题复习中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并有意识地选择近几年的高考题进行训练,以检测学生的复习情况。设立
期刊
近年来的考试出题倾向已表明,仅仅是会背已是难以得高分了。不仅要背,而且还要学会融会贯通,综合分析才行;因此,在历史复习、冲刺阶段,一定要使自己的综合能力上一个台阶才行。  一、 读思结合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临考时,再扎扎实实地将历史课本阅读思考一遍,既可回亿,巩固重要的史实史论;深化知识理解,完善结构,又可查漏补缺,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应考信心,使学生胸有成竹地走进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