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去年7月20日姚明挂印收山至今,已经很少有人能带给全球华人球迷如此纯粹而激扬的欢乐。
从披上尼克斯球衣处子战25分7个助攻,到无视科比单防砍下职业生涯最高的38分,直至以“零输豪”定律带队豪取7连胜,林书豪以黄皮肤黑头发的身份,书写了美国四大职业体育联盟极尽华美的励志故事。不管这出梦想是中国还是美国制造,哈佛大学1954年至今仅有的进入联盟的球员,未参加选秀两度被裁,联盟倒数的76万美元年薪、穷到无钱租住公寓只能睡在哥哥家的沙发上……如果篮球世界也拍一部《一球成名》,那么以林书豪为主角的剧本,实在唯美得近乎幻梦。
然而这个故事从一开始就随时可能中断。第一个障碍是林书豪的妈妈吴信信,她在上世纪70年代移民美国,一直坚持传统的台湾教育理念,敦促林书豪勤加练习钢琴,以后成为一名医生。而林爸爸林杰明则坚持让林书豪做他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林继明身高只有168厘米,仅到儿子林书豪肩头,看儿子美梦成真时激动地说:“一直以来,我从未幻想过书豪会在大学,甚至是篮球最高殿堂亮相,我只是单纯看他打球,我以他为荣,他是我生命中惊喜,当他站在场上,我年轻时的梦,已经成真。”
林继明1977年从台湾移民到美国,目的是攻读博士学位,还看NBA,林书豪笑说,“我老爸真的是篮球痴。”然而林爸爸并不像铃木一朗或“老虎”伍兹的父亲那样,刻意从小栽培孩子,“我只是觉得打篮球很好玩,所以让孩子们和我一块打球,篮球是我们家庭同乐的活动。”
林继明有3个小孩,等到孩子都稍微长大后,每周3次,等家庭作业完成后,晚上先练习篮球基础动作,再来2对2,享受90分钟的美好篮球时光。很快孩子们便不满足于90分钟的篮球时间,非得打到精疲力竭才休息。“我完全没有想把他培养成职业球员的想法。如果那个时候他说自己不喜欢这个运动,那么我不会强迫他做这些事情。”林继明如此说道。

“我会打篮球都是因为父亲对篮球的热爱,爸爸从小带着我们3兄弟一起打球、看球。”林书豪说他现在还留着一张照片,照片上他手中的篮球比脑袋还大,“妈妈就是我们的球队管理,每天接送我们。”
林书豪家庭的做法和很多父母一样,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向他们灌输很多知识和技能,这些甚至有时只是家长自己的梦想。好在林书豪的父亲对篮球疯狂地热爱,并且做到了尊重孩子的选择。最重要的是,在培养起孩子的兴趣后,他做到了风雨无阻的支持。
林书豪在高中崭露头角,他带着巴洛阿图高中篮球队获得过加州冠军,两次当选MVP。在林书豪焦急等待着那些来自篮球名校的通知书时,他的父母在身后强力支持着他。哈佛大学篮球教练阿马克说,对林书豪影响最大的就是这样的父母和家庭,他们会穿着林书豪的球衣、长途跋涉去客场看球。据林书豪在高中的篮球教练皮特·迪本布鲁克回忆说,每次林书豪的比赛,吴信信都会提前一小时到场,坐在那里研究其他比赛的比分,看看自己儿子和他的球队现在处于什么位置。
对于大学,林书豪的第一选择是斯坦福,这里是篮球和学业同样齐名的地方,可斯坦福当时的教练却拒绝了他,理由很简单:“黄种人的篮球水平,只有美国高中生的水平。”
然后,林书豪还试探过数家大学,均没有回应。带着不甘和失望,林书豪最终回应了哈佛大学伸出的橄榄枝,尽管常春藤联盟在美国大学篮球界只是一个平凡的联盟,可林书豪还是将哈佛首次带入NCAA联赛。
到了大二,林书豪已成为全哈佛的偶像,女孩子们都会穿着印有他头像的T恤,为他痴迷。连那些大名鼎鼎的哈佛校友,政界和经济界名人都成了他的球迷。
一说起常春藤,知道它的人会条件反射般想起哈佛、耶鲁等美国顶尖名校,但常春藤的本意是一个体育联盟,可这个联盟并不盛产NBA球星,想要在哈佛大学中成长为一名NBA职业球员的难度比当选总统还大———哈佛毕业生中,当上美国总统的有八人,能捧起NBA饭碗的只有三个。
当林书豪即将在哈佛大学毕业时,他的家庭再一次成为了他的坚强后盾。林妈妈不仅接受了儿子去闯NBA而不是读MBA的决定,而且坚定地支持他。林妈妈说:“我们全家都很支持他。我记得那时候我说,大不了就再多养他几年。但是不要打太多,我养不起你这么多年……现在我不用养他,是他养我了。”
而在此之前,林妈也承受了不少压力,林书豪在接受采访时说过:“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我妈妈的一些朋友会告诉她说,让我打篮球是浪费时间。她受到批评,但是还让我打,因为她看到我打篮球时很快乐,她希望我快乐,所以支持我所做的事情。有意思的是,我进入哈佛以后,那些过去批评我母亲的朋友反而来问她,他们的孩子应该做什么运动才能进入哈佛,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转变。”
2010年,林书豪实现了NBA梦想,但仅仅一年,他又不得不因为联盟停摆而面对事业选择。NBA没有合同,而大洋彼岸的CBA却不断抛来橄榄枝,薪酬、赞助、发展空间似乎都要比NBA好。就在林书豪犹豫时,家庭再次为他指引了方向,当有国内经纪人劝他来CBA时,母亲淡淡地说:“再让书豪坚持一下吧,那是他的梦想。”然而又有多少人知道,她曾经因为林书豪在高中时得到一个“A-”而打电话给篮球教练,威胁不让儿子再打篮球——据皮特·迪本布鲁克回忆说,他已经记不清多少次接到林妈妈的电话了,“有一次她非常焦急地打来电话,说:‘皮特!皮特!书豪今天得了个A -!如果下周还没得到A的话,我会要求他退出篮球队!’迪本布鲁克说,为了让林书豪留在队中,他也不得不督促林书豪加强学习,一定要得到A!
对于林书豪的学业问题,他的父母一直都非常重视,林妈妈在接受采访时说过:“我们一直都谈过,你想将来打球没问题,但是你要有一个后备的职业。你要打多少球都没有关系。但是,如果你的成绩退步,我们就要调整你打球的时间。”林杰明也曾教育儿子:“不要急于求成,你首先是一个哈佛大学的学生,完成学业是你首要的职责。”
所以,即便林书豪退役或淡出NBA,他的哈佛大学经济学与社会学双学士头衔,在华尔街找一份西装革履的白领工作也并不难。当然,倘若林书豪的球场智商在场外依旧畅行无阻,或许10年之后,尼克斯队总经理绝不会被昏庸荒唐的伊赛亚·托马斯霸占,举止温雅、人脉无双的眼镜男林书豪显然更加适合麦迪逊花园球场的大管家角色———而这,本就是他的哈佛专业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