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2神经根及其周围静脉丛的临床应用解剖学研究

来源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lee12345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寰枢椎(C1/2)侧方关节处C2神经根及其周围静脉丛间的解剖学构成,探讨寰枢椎脱位时行C1/2内固定的最佳手术方式。

方法

取6具成人头颈标本,解剖显露双侧C2神经根及其周围静脉丛,显微镜下观察其构成,并行相关解剖学测量和分析。

结果

C1/2侧方关节周围静脉丛丰富,内侧部分静脉丛覆盖于正常硬膜表面,其间有明显的膜性分隔。C2神经根自内上向外下呈斜行穿过静脉丛,静脉丛总宽度为(21.1±2.1)mm;其内侧缘距后正中线的距离为(5.7±1.3)mm,沿其内侧膜性边界可安全剥离静脉丛,最大限度剥离后距后正中线的距离为(14.1±1.0)mm;枢椎椎弓根中点与静脉丛内、外侧的距离分别为(10.7±2.1)mm和(5.9±1.2)mm;C2神经根与穿出侧静脉丛上、下端的距离分别为(6.3±1.3)mm和(2.6±0.6)mm。清理静脉丛并离断C2神经根后,可显示完整的C1/2侧方关节,可显露的C1侧块的高度和宽度分别为(6.6±0.3)mm和(13.7±0.5)mm;C2上关节突的高度为(4.9±0.3)mm,其椎弓根宽度为(8.2±0.3)mm。

结论

详细了解C2神经根及其周围静脉丛的解剖对手术有指导意义。根据相关解剖数据,行C1/2螺钉固定和关节间松解并植骨时,沿枢椎椎弓根中点处离断C2神经根,可达到最大范围的显露,并减少静脉性出血。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中颅窝底表皮样囊肿的临床特征和治疗策略,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纳入2007年6月至2015年4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3例中颅窝底表皮样囊肿患者。所有患者均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组织病理学特征、手术情况及随访结果。结果13例患者中,7例全切除,6例近全切除。术后病理检查均为表皮样囊肿。随访时间为7~103个月,平均(40.5±26.1)个月。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时期住院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入院后动脉瘤再破裂率下降的可能原因。方法回顾性纳入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2005~2008年组,458例)和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2013~2014年组,1 446例)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比较2组患者入院后动脉瘤的再破裂率,分析年龄、性别、Hunt-Hess分级
期刊
目的探讨Sturge-Weber综合征(SWS)伴发癫痫患者的脑磁图特点、影响脑磁图定位的可能因素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6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收治的14例SWS伴发癫痫患者的脑磁图资料,并对患者术前的头颅MRI、视频脑电图和脑磁图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4例脑磁图检查中8例有一侧背景活动减弱;11例采集到癫痫样放电,其中9例磁源成像显示癫痫灶位于颅内病变(血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静脉压迫致三叉神经痛(TN)显微血管减压术(MVD)中的责任静脉分型、手术策略及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神经外科采用MVD治疗原发性TN患者1 456例,回顾性纳入其中静脉压迫致TN者64例(4.4%)。对责任静脉压迫进行分型,并制定相应的减压方法。结果64例中,按责任静脉与神经根的空间位置分为横跨压迫型(30例,46.9%)、伴行压迫型(18例
目的探讨家族性脑神经疾患(FCN)的临床特点和显微血管减压术(MVD)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卫生计生委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外科2011年1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15个家系21例FCN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共行22例次MVD,术后行临床随访。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同期行MVD治疗的150例散发脑神经疾患(SCN)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SCN组比较,FCN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包括:发病年龄提前[分
目的研究异常肌反应(AMR)刺激阈值在面肌痉挛(HFS)显微血管减压术(MVD)中的变化及其与术后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6月至2016年3月在沈阳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行MVD的67例HFS患者,术中均行AMR监测,分析减压前后AMR刺激阈值变化对预后的影响。结果67例患者切开皮肤前AMR阈值为0.1~32.0 mA,中位数为3.6 mA。减压术后AMR完全消失43例,未消失24例。AM
目的探讨显微血管减压术(MVD)关颅方法的改良对术后脑脊液漏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6年10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行MVD治疗的257例脑神经疾患患者的临床资料。2015年7月以前的151例患者采用传统关颅技术(传统关颅手术组);之后的106例患者采用改良关颅技术(改良关颅手术组),分别在硬脑膜缝合、骨性结构处理和皮肤缝合等方面进行了改良,比较两组的手术疗效、脑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