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常用介词研究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lan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介词作为虚词的一种,主要用在名词或名词性词语前面,共同组成“介词词组”(介宾结构),作动词、形容词的附加成分,表示时间、处所、方式、条件、对象等。它不能单独做句子成分,以介宾结构的主要作状语,有时还可以作补语或定语。
  古代汉语常用的介词有“以”、“于”、“为”、“与”、“之”等等。介词多是及物动词虚化而成的一类词,它仍然带有及物动词的特点,即要带宾语。在有些情况下,及物动词的宾语可以隐含,但介词的宾语较少隐含,因为介词的语法功能就是组成介词结构,把自己的宾语引介给谓语的核心,从而表达种种复杂的语法及语义关系。古今汉语介词的系统性基本上一致,但是某些介词的用法和介宾语结构所处的语法置古今是有差异的,介词的宾语可以是名词、代词、数词、形容词、动词、各类名词性或谓词性的词组。古代汉语的介词有两类;第一类主要有“于(乎、诸)”、“以”、“因”、“从”、“由”、“与”、“及”,这类介词的主要特点是所带宾语基本上是名词性的,带谓语性宾语是个别现象;第二类主要有“纵”、“强”、“如”、“若”、“苟”、“冷”、“倘”、“即”、“设”、“假”、“使”,这类介词的主要特点是只能带谓词性宾语。第二类介词过去一般认为是连接偏正复句中从属分句的连词,其实所谓从属分句不过是第二类介词的宾语,介宾结构整体作后面谓核心的状语。
  《古代汉语常用介词研究一》,我们谈了“于(乎、诸)、“以”、“为”、“因”、“与”、“虽”等介词语法功能、位置差异,条分缕析地对其引介处所、引介凭借以及特殊用法进行分析例证。下面,谈谈介词“之”、“及”、“如”、“令”、“使”的语法功能以及其它用法,意义。
  一、之。介词“之”字的用法是放在定语和名词之间,把定语介绍给名词,有的略等于现代汉语的“的”
  例如: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孟子·梁惠王上》)
  今臣之刀十九年矣。(《庄子·养生主》)
  “之”字还有一种用法最值得注意,那就是把它用在主语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所谓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就是使句子在形式上词组化,意思上不完整,如果不依赖一定的上下文,就不能独立存在。细分起来,有两种情况:
  1、在一个分句的主语、谓语之间用“之”字,表示语意未完,让听者或读者等待下文
  例如: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战国策·赵策》)
  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论语·颜渊》)
  单说:“父母爱子”,是一个独立而完整的句子,现在在主语“父母”和谓语“爱子”之间用一个“之”字,说成“父母之爱子”,就在形式上词组化,不能认为有独立性了;在意思上也显得还没说完,听者或读者必然等待下文——“则为之计深远。”
  在表示时间修饰的分句里,最容易见到这种“之”字。例如:⑴、媪之送燕后也,持其重为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战国策·赵策》)⑵、鹏之徒于南冥民,水击三千里。(《庄子·逍遥游》)
  可以说这是上古汉语表示时间修饰经常用的一种句法。《庄子·养生主》:“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既在主语谓语之间用“之”字,又说“之时”倒少见。
  2、“之”字又常常用在充当主语或宾语的主谓结构之间。先看做主谓结构之间用“之”字的例子:
  ⑴、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左传僖公四年》)⑵、汤之问棘也是已(《庄子·逍遥游》)
  有时,不是在主语谓语之间用“之”,而是在主语和“于”字介宾词组之间用“之”字,这样形成的结构再做句子的主语。例如:⑴、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孟子?梁惠王上》)⑵、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孟子·梁惠王上》)
  再做看做宾语的主谓结构之间用“之”字的例子:
  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⑵、又况闻樊将军之在乎!(《战国·燕策》)
  上面所说的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加“之”字的句法,其主语都是名词。假如这个名词已经在上文出现,就常常用一个“其”字代替它,因为“其”字所代替的正是名词加介词“之”字。例如:⑴、宋人有曹商者,为宋王使秦。其往也,得车数乘。(《庄子·列御寇》)⑵、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第一例子里的“其往也”,等于说“曹商之往也”;第二个例子里的“其入也”,等于说“师之入也。”
  二、及(jí)
  1、介词:跟它的宾语一起用来表示时间或对象等。表示时间,可译“倒时候”
  例如:⑴、及反,市罢,遂不得履。(《郑人买履》)⑵、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于内。(贾谊《过秦论》)
  2、上述用法的引申,表示做某事要要赶在某一时间前,可译為“趁……时候或追赶上”
  例如:故不能推车而及。(《左传·成公二年》)引申为达到。“若掘地及泉,随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左传·隐公元年》)又《成公二年》:“将及华泉。”引申为到那个时候。《左传·成公二年》:“病未及死。”引申为趁这个时候。
  3、介绍出参与同一动作的次要对象,可译为“跟”、“同”、“与”等
  例如:⑴、“及尔同死”。(《诗经·邶风·谷风》)⑵、“夏,楚子使屈完如师……屈完及诸侯盟。”(《左传·僖公四年》)
  4、连词:用来连接并列的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可译为“和”、“与”
  例如:⑴、“生庄公及公叔段。”(《左传·隐公元年》)⑵、“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赤壁之战》)
  三、如:“如”的主要作用是同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结合介宾结构,用作状语或补语
  1、“如”字结构表示动作的处所或对象。可译为“往或到……去”
  ⑴、“楚子使屈完如师。”(《左传·僖公四年》)⑵、《成公十三年》:“文公如齐,惠王如春。”
  2、介引出性质,状态,作状语或补语。可译为“像”
  《史记·项羽本纪》:“猛如虎,很如羊。”《诗经·卫风·淇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引申为依照。
  3、形容词词尾
  《论语·述而》:“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很严肃的样子),夭夭如也(很舒服的样子)。”
  4、引介出原因,表示假设、推测,可译为“如果”
  例如:《论语·先进》“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孟子·梁惠王上》:“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5、连词
  《论语·先进》:“方六七十,如五六十。”又:“宗庙之事,如会同。”
  四、令
  1、令:旧读lǐng。表示假设,译为“假如”、“如果”、“使”、“让”
  《战国策·赵策四》:“有复言令长安君为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杜甫《北征》诗:“遂令关秦民,残害为异物。”引申为“假使”。
  2、特殊情形:与副词或介词构成短语作状语,译为“发出命令”
  《论语·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注意:“令”这在古代往往用作不及物动词。
  3、总其事的官:用作名词
  春秋时代,楚国的相称“令尹。”《论语·公冶长》:“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秦汉以后,政府部门的主管人称“令”,如“中书令”,“郎中令”。县德长官也叫“令”。秦汉时代,县满万户者称“令”,不满者称“长”。《后汉书·董宣传》:“后特征为洛阳令。”后世县官都称“令”。方苞《狱中杂记》:“有洪洞令杜君者。”
  4、文体的一种:用作名词
  《昭明文选》有“令”一类。《萧统文选序》:“又昭诰教令之流,表奏贱记之列。”
  5、时令:用作名词
  《礼记·月令》:“孟春行夏令,则雨水不时。”“[季冬之月]论时令,以待来岁之宜。”
  6、形容词:善的,好的
  《诗经·大雅卷阿》:“令闻令望。”《鲁颂·比官》:“令妻寿母。”引申为对别人亲属的敬词。如:“令尊”、“令兄”、“令弟”等。
  五、使
  介词,常带宾语,用作状语或补语表示动作行为处置的对象怎样有祈合、迫使之意,涉及对象是被动者。
  1、译为“使,叫,让”
  《左传·僖公三十年》:“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僖公三十二年》:“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
  2、读shi,去声。译为“奉使命(外交上的)”
  《论语·子路》:“使于四方,不辱君命。”作名词用。奉使命的人,使臣。《战国策·齐四策》:“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梁使三反。”《汉书·苏武传》:“匈奴使来。”“单于使使晓武。”(每一个“使”字读上声,动词;第二个“使”字读去声,名词。)
  3、表示假设,译为“假使”
  《论语·泰伯》:“如有周公之才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魏其武安侯列传》:“上曰‘使武安侯在者,族矣!’”
  六、从
  1、介词。表示从某一处所出发
  《左传宣公二年》:“从台上弹人。”也表示时间。白居易《长恨歌》:“从此君王不早朝”。
  2、介宾短语作补语,译为“跟随”
  《论语微子》:“子路从而后。”引申为归顺。《曹刿论战》:“民弗从也。”又为依顺,听从。《左传隐公无元年》:“公从之。”又译为参与。如:“从事”、“从政。”可译为:从而,表示乙事是甲事的继续。《战国策赵策三》:“睹其一战而胜,欲从而帝这。”《孟子梁惠王上》:“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
  3、旧读zong,去声
  介宾短语作状語或补语,译为“随行,待从”。《曹刿论战》:“战则请从。”《孟子滕文公下》:“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庄子列御寇》:“一悟万乘之主而从车百乘者,商之所长也。”《三国志吴鲁肃传》:“乘犊车,从吏卒。”注意:“从车百乘”不是跟随百乘国,而是有百乘国随从。“从吏卒”不是跟随吏卒,而是有吏座随从。这里有被动的意义。“从”又可用作名词,如:“仆从”,“扈从”等。
  4、旧读zong,平声
  次于最新的。指堂房亲属。如:伯叔之子年长于已者为“从兄”,侄为“从子”
  5、旧读zong。直,跟“横”相对
  南北曰从,东西曰“衡”。《诗经齐风南山》:“衡从其亩。”可译为合从的意思,战国时代的政治术语。指联全南北诸国来对抗秦国。按:“从衡”,从来定成“纵横”。“合从”写成“合纵”。
  6、cong可译为从容的意思,形容词
  举动合乎礼貌的样子。《礼记缁衣》:“从容有常。”又为不迫促,自然。《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酒酣,从容言曰”。
  (作者单位:736100甘肃省瓜州县瓜州一中)
其他文献
【摘要】颜色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特殊的物质形态,人们无论在情感上还是视觉上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颜色做出反应。不同的民族对颜色的看法和认识趋于一致,人们对颜色和颜色词所产生的联想意义方面也有许多共同之处。但由于民族风俗、思维方式、地理位置、民族心理、宗教信仰等文化背景的差异,英汉两个民族对各种颜色在视觉上和心理上所产生的联想、象征的意义、蕴含的寓意不尽相同,同中有异,异中有同。这就使得中西方民族在颜色词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知识经济日见端倪的今天更需要大批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主要靠以创新为核心的素质来实现。因此,教育必须实行更高层次的改革,改革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要求在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的同时,高度重视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    一、唤起强烈的创新意识    狭义的创新是指创造、发现新的东西,突出
期刊
班主任内容工作丰富,任务繁重,从课内到课外,从学习到活动,从生活到思想。但总的来说,班主任的职责就是对全班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几方面的发展全面负责。  班级日常管理是班主任工作的关键。所以,在班级日常管理工作中,我以关心爱护学生为工作的出发点,既严格常规管理,又注意培养他们自主管理的能力,做到有紧有松,科学管理,做学生的引路人、“大朋友”、知心人。    一、严格常规管理,勤抓落实不放    
期刊
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中小学深化学校教育改革的共同课题。而素质教育的内涵极其丰富、深邃,旨在开发学生的身心潜质,培养学生的身心素质,养成学生健全的个性,并使之呈现出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发展态势,让全体学生都能主动而非被动的学习。作为素质教育应具有这样几个基本特征:1、教学对象棗面向全体学生;2、教学目标棗发展整体素质;3、教学关系棗民主合作互动;4、教学过程棗主动生动活泼;5、教学方法棗启发内化转化;6、
期刊
在平时的语法学习中,非谓语动词一直是学习的难点,其分词在句中作成份时的逻辑主语问题,更是学生感到头痛的问题,正确理解分词的逻辑主语问题,有利于学生掌握和正确使用非谓语动词这一语法难点。    一、分词作状语时,句子的主语就是分词的逻辑主语    与主句的主语比较,句子的主语与分词所表示的动作是主动的,就用现在分词形式。如果句子的主语与分词所表示的动作是被动的,就用过去分词。  1、Compared
期刊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力。”所以,要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创新,而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又靠教育。因此,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创造型人才就成了国运兴衰的关键。下面,就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谈几点个人肤浅的看法:    一、培養学生的创造性人格    知识的创新是通过有创新欲望和创新能力的人实现的。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
期刊
高中生普遍认为物理学比较抽象化、概念化,变化方式多,这是全面提高学习成绩的主要障碍。浓厚的兴趣是人们刻苦钻研、勇于攻关的强大动力。 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那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怎样使学生对物理学科有兴趣,主动积极地去学习呢?下面,谈谈个人肤浅的看法:    一、设计物理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通过趣味新奇的物理实验演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从而激发
期刊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全国38个试验区启动。高中历史课标尚未正式出台,这不等于说高中历史教师就可以墨守成规,何况大纲和教材已有了较大改动,至少在理念与方法上我们完全可以有所作为。    一、更新教学观念,构建先进而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学生的发展是课程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所以着眼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正是我们教学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改变陈旧落后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本,改革授课的方式、方
期刊
学校多媒体教室、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校园网的建成和不断完善,为地理课在网络环境下的学和教提供了条件,承担中央电教馆的全国重点课题“网络环境下的学与教”的实验研究为地理课在网络环境下的学与教提供了舞台。两年来的实验探索,使我感触颇深。     一、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是网络环境下学与教的核心    在数字化教学环境中形成的稳定的教学过程结构──新型教学模式,不同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又不完全以学
期刊
在初中物理学习中,经常遇到求比值的问题。比如:求速度之比、密度之比、压强之比、电阻之比、电功之比……不少初中学生对此类问题感到无从下手,或者认为解决这类问题推導过程太麻烦,太浪费时间。笔者在教学中,偶然发现将此类问题与数学推论相联系,能迅速、准确的作出解答。  例1、甲、乙两物体运动时间之比为2:3,运动路程之比为3:1,则甲、乙两物体的运动速度之比是__。  解析:由公式可得:    即:速度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