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些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医疗技术的越来越好。而人们对护理要求也在不断上升,而儿科科室,患者年龄较小,疾病发展迅速,家属对于患者的病情较为担心,情绪上难免有一定波动,从而使儿科科室成为一个高风险的科室,对于儿科护理的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是儿科护理人员尤为注意的地方,现针对儿科护理安全隐患相关因素进行一定的分析。目的:儿科护理安全隐患相关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方法:选取18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而实验组患儿进行综合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意外情况的发生率显著低于普通护理的对照组,且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临床中采用综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明显减少儿科护理意外情况的发生率,提高临床的护理质量。
关键词:儿科护理;安全隐患;相关因素;防范对策
引言
护理安全指的是在实施护理的过程中没有发生允许范围之外的身体机能以及心理方面的损害,确保了患儿的身心健康以及生命安全问题。由于儿科护理的特殊性使得其成为了风险极高的科室,故儿科的护理安全隐患问题受到广大医护人员的格外重视。此次研究为了探索儿科护理的安全隐患相关因素,并找出相对的防范措施。故采用我院收治的180例患儿进行研究分析,具体过程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18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其中对照组患儿90例,其中男性53例,女性37例;年龄1-6岁,平均(3.8±2.0)岁。实验组患儿90例,男性50例,女性40例;年龄1-7岁,平均(5.2±1.4)岁。通过对比两组患儿的基本资料,发现差异不明显(P>0.05),可以进行临床比较。1.2 方法。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而实验组患儿进行综合的护理干预措施,包括安全隐患因素以及相对防范策略。具体过程如下。
1.2.1护理安全隐患因素
①护理人员理论基础较差:由于大多数临床护理人员的年龄偏小,资历尚淺,临床经验较少,理论知识相对薄弱。在临床遇到许多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导致存在安全隐患。②护患沟通因素:由于科室的特殊性,医护人员需要掌握更多与儿童沟通的技巧,儿童自身的表达能力较差,故要加强护理人员与患儿以及患儿家长的沟通。主动与患儿以及患儿家属沟通,耐心解答患儿家属的问题。③家庭因素:现在患儿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的溺爱过度,担心孩子受到各种不适当的治疗。对于为其患儿进行护理的护理人员的态度较差,觉得所有的护理都理所当然,且对护士的要求过高。
1.2.2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①加强护士相关工作培训:首先要加强护士相关工作的知识培训,然后组织医护人员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法律讲座,并制定相关护理管理制度,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考核。②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加强护理人员临床技能以及理论知识的培训,并进行心理、人文以及社会知识的宣教,使护理人员掌握良好的沟通能力,加强护理规范性培养。③医护人员在进行临床护理时,要严格按照医嘱使用药物,并严控相关药物的用量。并要注意药物使用的不良反应以及毒副作用,确保药物剂量的使用正确。④护理人员要严格注意儿科一些药物的配伍禁忌,如炎琥宁、头孢类以及氨溴索这几类药物相互作用会产生白色沉淀,故要严格禁止这三类药物的同时使用,如若同时使用需要在三类药物之间注意某些药物的配伍禁忌。现在儿科建议使用其他药物或者无菌用水,防止发生不良反应。⑤密切观察患儿的变化,并加强巡视与护理,对患儿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家属了解疾病的情况以及日常护理的注意事项,特别叮嘱家属务必密切注意患儿的输液情况,确保患儿输液的安全性。⑥护理人员加强患儿病情的观察,同时叮嘱家长也要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包括面色、体温以及呼吸等方面,不要错过细节的变化。⑦完善相关规章制度与护理监督以及评价制度,针对医院护理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处理。务必规范护理流程的每个环节,且要加强护理人员的法律学习,培养自我安全保护意识,增强其法制观念。
1.3观察指标
记录与比较患儿以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患儿的护理发生意外情况记录。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量资料均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若结果发现P<0.05,则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情况,发现实验组的护理意外情况的发生率显著低于普通护理的对照组,且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在对于儿科的护理工作中,需要护理人员加强一定的安全意识,对于护士水平要有一定的提高,要求护理人员除了做好相应的患者病情观察、记录、健康知识教育、入院患儿接待工作,还需要处理好医生对患者治疗叮嘱。由于在儿科这样护理工作中,患者家属较多,床位之间的转换速度较快、病情变化多端、医生叮嘱多的特点,因此在这样繁杂的工作中,极容易产生记录错误以及阴差阳错的现象。在实际工作中,个别护士严重缺乏工作责任心,未曾严格按照医院规定来工作,对于患者的床号、用药量、姓名、药品浓度都没有认真仔细的观察,甚至错误地认为这些工作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工作。这些看似简单的工作对患儿健康影响重大。在本次研究中,对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护理态度不端正与责任意识模糊为影响患儿的主要不安全因素,其中业务水平不精在相关报道中也被列为主要不安全因素,这可能是与我院所有临床护理人员在上岗前均需经过长时间的理论实践培训有关。另外,沟通不畅也被认为是导致护理意外发生的不安全因素之一,张慧敏等研究显示,患儿由于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情绪,这就需要家属与临床护理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因此临床护理人员必须增强其沟通能力。临床对儿童进行护理时,护理人员要加强护理意识,增强临床技能的训练。由于儿科的特殊性,需要护理人员对自身要有更高的要求。在患儿入院后,要与患儿以及家属进行良好的沟通,并进行健康宣教,提高家属的安全意识。针对各方面护理安全问题,做好各种相应安全措施的处理。而综合的护理干预措施更能发现医院护理发生的各种问题,并给予相应的安全措施。引起儿科护理安全隐患的因素主要是护理人员以及患儿两方面,针对不同的情况,做好安全措施的防护。
结语
综上所述,临床中采用综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明显减少儿科护理意外情况的发生率,提高临床的护理质量,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由于儿科科室的特殊性,在对于儿科护理的工作中,有效的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感,对于护理人员业务的水平要有一定的提高。从而减少意外的发生。因此,儿科护理工作者中应该把护理安全当成应该重视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曾芬.儿科护理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对策[J].河北医药,2015,35(12):1915.
[2] 冯皓.神经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J].湖南中医杂志,2016,29(3):91.
[3] 于淑芹,尚黎,白凤芝.浅谈儿科护理中的护患沟通[J].吉林医学,2017,32(13):37.
关键词:儿科护理;安全隐患;相关因素;防范对策
引言
护理安全指的是在实施护理的过程中没有发生允许范围之外的身体机能以及心理方面的损害,确保了患儿的身心健康以及生命安全问题。由于儿科护理的特殊性使得其成为了风险极高的科室,故儿科的护理安全隐患问题受到广大医护人员的格外重视。此次研究为了探索儿科护理的安全隐患相关因素,并找出相对的防范措施。故采用我院收治的180例患儿进行研究分析,具体过程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18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其中对照组患儿90例,其中男性53例,女性37例;年龄1-6岁,平均(3.8±2.0)岁。实验组患儿90例,男性50例,女性40例;年龄1-7岁,平均(5.2±1.4)岁。通过对比两组患儿的基本资料,发现差异不明显(P>0.05),可以进行临床比较。1.2 方法。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而实验组患儿进行综合的护理干预措施,包括安全隐患因素以及相对防范策略。具体过程如下。
1.2.1护理安全隐患因素
①护理人员理论基础较差:由于大多数临床护理人员的年龄偏小,资历尚淺,临床经验较少,理论知识相对薄弱。在临床遇到许多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导致存在安全隐患。②护患沟通因素:由于科室的特殊性,医护人员需要掌握更多与儿童沟通的技巧,儿童自身的表达能力较差,故要加强护理人员与患儿以及患儿家长的沟通。主动与患儿以及患儿家属沟通,耐心解答患儿家属的问题。③家庭因素:现在患儿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的溺爱过度,担心孩子受到各种不适当的治疗。对于为其患儿进行护理的护理人员的态度较差,觉得所有的护理都理所当然,且对护士的要求过高。
1.2.2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①加强护士相关工作培训:首先要加强护士相关工作的知识培训,然后组织医护人员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法律讲座,并制定相关护理管理制度,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考核。②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加强护理人员临床技能以及理论知识的培训,并进行心理、人文以及社会知识的宣教,使护理人员掌握良好的沟通能力,加强护理规范性培养。③医护人员在进行临床护理时,要严格按照医嘱使用药物,并严控相关药物的用量。并要注意药物使用的不良反应以及毒副作用,确保药物剂量的使用正确。④护理人员要严格注意儿科一些药物的配伍禁忌,如炎琥宁、头孢类以及氨溴索这几类药物相互作用会产生白色沉淀,故要严格禁止这三类药物的同时使用,如若同时使用需要在三类药物之间注意某些药物的配伍禁忌。现在儿科建议使用其他药物或者无菌用水,防止发生不良反应。⑤密切观察患儿的变化,并加强巡视与护理,对患儿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家属了解疾病的情况以及日常护理的注意事项,特别叮嘱家属务必密切注意患儿的输液情况,确保患儿输液的安全性。⑥护理人员加强患儿病情的观察,同时叮嘱家长也要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包括面色、体温以及呼吸等方面,不要错过细节的变化。⑦完善相关规章制度与护理监督以及评价制度,针对医院护理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处理。务必规范护理流程的每个环节,且要加强护理人员的法律学习,培养自我安全保护意识,增强其法制观念。
1.3观察指标
记录与比较患儿以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患儿的护理发生意外情况记录。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量资料均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若结果发现P<0.05,则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情况,发现实验组的护理意外情况的发生率显著低于普通护理的对照组,且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在对于儿科的护理工作中,需要护理人员加强一定的安全意识,对于护士水平要有一定的提高,要求护理人员除了做好相应的患者病情观察、记录、健康知识教育、入院患儿接待工作,还需要处理好医生对患者治疗叮嘱。由于在儿科这样护理工作中,患者家属较多,床位之间的转换速度较快、病情变化多端、医生叮嘱多的特点,因此在这样繁杂的工作中,极容易产生记录错误以及阴差阳错的现象。在实际工作中,个别护士严重缺乏工作责任心,未曾严格按照医院规定来工作,对于患者的床号、用药量、姓名、药品浓度都没有认真仔细的观察,甚至错误地认为这些工作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工作。这些看似简单的工作对患儿健康影响重大。在本次研究中,对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护理态度不端正与责任意识模糊为影响患儿的主要不安全因素,其中业务水平不精在相关报道中也被列为主要不安全因素,这可能是与我院所有临床护理人员在上岗前均需经过长时间的理论实践培训有关。另外,沟通不畅也被认为是导致护理意外发生的不安全因素之一,张慧敏等研究显示,患儿由于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情绪,这就需要家属与临床护理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因此临床护理人员必须增强其沟通能力。临床对儿童进行护理时,护理人员要加强护理意识,增强临床技能的训练。由于儿科的特殊性,需要护理人员对自身要有更高的要求。在患儿入院后,要与患儿以及家属进行良好的沟通,并进行健康宣教,提高家属的安全意识。针对各方面护理安全问题,做好各种相应安全措施的处理。而综合的护理干预措施更能发现医院护理发生的各种问题,并给予相应的安全措施。引起儿科护理安全隐患的因素主要是护理人员以及患儿两方面,针对不同的情况,做好安全措施的防护。
结语
综上所述,临床中采用综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明显减少儿科护理意外情况的发生率,提高临床的护理质量,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由于儿科科室的特殊性,在对于儿科护理的工作中,有效的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感,对于护理人员业务的水平要有一定的提高。从而减少意外的发生。因此,儿科护理工作者中应该把护理安全当成应该重视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曾芬.儿科护理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对策[J].河北医药,2015,35(12):1915.
[2] 冯皓.神经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J].湖南中医杂志,2016,29(3):91.
[3] 于淑芹,尚黎,白凤芝.浅谈儿科护理中的护患沟通[J].吉林医学,2017,32(1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