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随乐动 心驰神往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hai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年课改,我觉得自己的音乐教学方式与方法最大的变化体现在两个“关注”上。一是关注“音乐文化”,从文化中的音乐或是从音乐中的文化出发来开发课程,在音乐课堂中着重引导儿童在文化中理解和传承优秀作品的情感和思想。二是关注“音乐体验”,在听觉基础上,通过设计丰富的音乐实践活动,来使学生主动参与,从而获得对音乐的亲身体验和感受,并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逐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设计理念】
  在音乐教育理论界,戴维·埃利奥特建构了“实践音乐教育哲学”理论,其核心思想是:“音乐是一种具有目的性的人类行为”“音乐是一种多样化的人类实践活动”。据此,我着眼于教材——苏少版四年级下册《雷鸣电闪波尔卡》,设计出兼具情趣和理趣的音乐情境活动。
  1.从作品中来,到作品中去——突出音乐主体,紧扣教学目标。
  《雷鸣电闪波尔卡》是一首著名的三步曲式波尔卡舞曲,具体结构为a a b b c c d d c a a b b。a主题节奏明快,与“波尔卡”的基本舞步相一致;b主题延续a主题的欢乐情绪,但在旋律上级进下行,让人感受到舞蹈场景的变化;c主题通过大鼓与大镲,模仿雷雨和闪电,形象生动地描绘出风雨交加、电闪雷鸣的场面,给整首乐曲增添欢乐的气氛;而d主题利用前倚音,演绎出人们在电闪雷鸣中,依然轻松愉悦舞蹈的景象。
  在对乐曲进行了充分的聆听和分析后,我设计出舞蹈、指挥、演奏等活动。如在a主题欣赏时,我主要选用舞蹈作为实践活动方式,在b主题欣赏时,我采用“画旋律”的活动方式,c主题我设计参与演奏的活动,而d主题则是让学生来指挥,每一种活动方式都结合本主题音乐要素的特点(节奏、速度、旋律、织体等)来设计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践活动,带领学生深入到作品中去体验、感知音乐的情感和内容,实现既学习音乐,又享受音乐的效果。
  2.从儿童中来,到儿童去——尊重儿童兴趣,遵循审美规律。
  四年级学生对音乐的反应,首先是感性而非理性的。因此我从“感情线”入手,课始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课中保持兴趣,通过增加一些激发性的活动,如让学生听乐器声音探索乐器是如何演奏的,让学生合作表现“雷电”对话,设置疑问听音乐,让学生听音乐想象舞会场景的变化,为乐曲中的奇妙音响取名等方式,牢牢抓住学生的感情线,促使他们在课堂中全神贯注,整体参与,个性张扬,欣赏音乐,享受欢乐。
  【教学目标】
  1.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能随音乐模唱、表现,进而记住a、b两个主题。
  2.在听觉基础上,了解乐曲中表现“雷鸣电闪”的打击乐器镲和定音鼓,感受打击乐器在塑造音乐形象、渲染音乐气氛的作用。能跟着音乐一起模拟演奏。
  3.初步感知乐曲的三段体结构,并用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
  4.欣赏作曲家其他的波尔卡作品,拓宽音乐视野。
  【教学过程】
  一、情境活动,激发兴趣
  1.(出示指挥家图片)同学们看,图上的人在干什么呀?(学生回答)指挥是乐队的灵魂,瞧他多么投入!你们想不想当一当小指挥?
  2.情境活动:“学做小指挥”
  学习二拍子和三拍子的指挥图示,听辨音乐节拍并指挥。
  小结:这两段音乐情绪欢快,它们都是舞曲。一种叫“波尔卡”,一种叫“圆舞曲”。
  4.情境活动:“学做小舞蹈家”,体验波尔卡和圆舞曲的基本舞步。
  5.检测:听音乐,是圆舞曲还是波尔卡?请用舞步表现。
  【课程伊始,巧妙设计“学做小指挥”“学做小舞蹈家”的情境体验活动,引导学生在聆听中,初步感受并体验“波尔卡”与“圆舞曲”的节拍韵律和舞步特征。并通过听辨检测,加强学生对“波尔卡”的感受。这样的设计顺应了儿童活泼好动的特性,激发了学习兴趣,同时为新课的学习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作好了铺垫。】
  二、主题欣赏,理趣交融
  (一)a主题欣赏活动
  1.看老师的舞步有什么变化?(跳踏步)
  2.学生练习舞步。
  3.出示节奏谱,学生边读边跳,感知音乐中节奏与舞步的关联,并交流。
  小结:作曲家正是从舞蹈中找到了这样的节奏,并将它不断重复,填上音符,就成了一小段美妙的音乐。
  4.出示a主题旋律,师生接龙演唱,慢慢熟悉和记住a主题。
  5.完整欣赏第一乐段,感知a主题出现的次数,并用手势告诉教师。
  【将“舞步”作为切入点,也作为贯穿导入部分和a主题欣赏环节的重要线索,通过教师跳的一段舞步,引导学生关注节奏的变化。再读一读、跳一跳,真切地理解音乐节奏与舞蹈的密切联系。通过与琴声接龙唱旋律,跟着音乐跳舞等方式,增强学生的情绪感受,使学生在活动中记住a主题。】
  (二)b主题欣赏活动
  1.聆听b主题,感受旋律的走向并交流。
  2.师生用拍手和画圈的方式来“听”音乐。
  3.出示图谱,结合听觉,表现旋律的下行。
  4.引导学生想象场景,交流。
  5.用乐器(如响板)参与音乐的演奏。
  【在欣赏b主题时,我根据音乐旋律的走向,绘成图形谱,用点和圈的方式,一步步引导学生形象地聆听和表现,同时引发学生想象与联想,活动作用于学生感官,激发他们在实践中探寻音乐的本质,加深对b主题的理解和记忆。】
  三、整体欣赏,感知结构
  1.欣赏全曲,听到a主题时跟着音乐跳起来,唱起来;听到b主题时,跟着音乐画一画。
  问:看黑板上的图示,整首乐曲有几大乐段?第几段和第几段是相同的?(学生交流)
  2.想知道这首乐曲的名字吗?(出示课题,学生齐读)
  【充分地欣赏和感受a主题和b主题之后,进行一次完整的欣赏,既能加深学生对音乐主题的记忆,也能促进学生的听觉参与,同时为揭示题目作好了铺设。】
  四、唤起联想,自主探究
  1.问: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来表现“雷鸣电闪”的?(学生回答)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它们。(出示镲和定音鼓的图片)
  2.自主探究:在聆听声音的基础上探究其演奏方式,并尝试“雷与电”的对话。
  3.聆听音乐中的“镲”和“定音鼓”,并记住演奏顺序。
  4.学做演奏家:学生分组,敲击身边的物品模拟镲和定音鼓,参与演奏,表现雷电交加。
  【在学生了解了定音鼓和镲的形状以及演奏方法后,让他们根据对自然情景的联想,创作表现“雷鸣电闪”,使学生的情绪得到释放。接下来引导学生仔细聆听音乐中的“雷电对话”,并分工合作,参与演奏。培养学生的音乐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五、参与欣赏,共同演绎
  1.让我们穿越到19世纪60年代的维也纳金色大
  厅,去欣赏演奏家们的精彩演绎吧!
  2.播放音乐,学生欣赏音乐。
  【在这次听赏中,视听结合,通过演奏家们精彩的表现,进一步增进学生对音乐的感悟和对“管弦乐队”的感知。当然我相信学生对音乐的感悟比我预设的要多得多。】
  六、拓展延伸,相约“音乐殿堂”
  1.(出示约翰·施特劳斯的图片)简单介绍作曲家,通过关键词记住约翰·施特劳斯。(关键词:作曲家、小提琴家、演奏家、“圆舞曲之王”)
  2.聆听相关作品并为作品取名。
  师:约翰·施特劳斯总喜欢在波尔卡作品中增加一些特殊的音响,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你们听,这是什么波尔卡?(乐曲1:《爆炸波尔卡》;乐曲2:《狩猎波尔卡》)
  结语:每年的元月一号下午,维也纳的金色大厅里都会举行“新年音乐会”,演奏约翰·施特劳斯家族的音乐作品。同学们,让我们相约在2015年的元旦下午4时,在电视机前与约翰·施特劳斯不见不散!
  【结尾处我将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外,为学生和作曲家及音乐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引导学生走向更高的艺术殿堂,拓宽学生审美视野,激发他们去享受更丰盛的音乐大餐。】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
其他文献
张家口的历史说起来可以追溯到远古。据考古研究发现,处于阳原泥河湾的遗址群,在两百万年以前就有人类居住和生存,泥河湾被认为是人类的发祥地之一并被称为“东方人类的故乡”;而在4700多年前,作为中华人文始祖的黄帝、炎帝、蚩尤会聚于涿鹿之野,经过“涿鹿之战、阪泉之战、合符釜山、邑于涿鹿之阿”,作为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的涿鹿也开创了中华文明之光。“东方人类从这里走来”和“中华文明从这里走来”不仅仅是在张家口
近年来,江苏坚持以教育现代化建设为主线,以全面提高教育发展水平为主题,以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为重点,积极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学校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办学水平不断提升,教育公平迈出重要步伐,义务教育改革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一、落实政府全责,实现优先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走过了“人民教育人民办”的艰难岁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了政府在义务教育中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真正
2013年12月31日上午,江苏省教育厅召开全厅干部大会,回顾总结2013年全省教育工作,分析教育改革发展形势,研究部署2014年教育工作。省教育厅厅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沈健出席会议并讲话。  沈健指出,2013年,全省教育系统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建设教育强省、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统筹推进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取得新的成绩。学前三年入园率
德国的著名教育学家斯普朗格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传授知识的过程是手段,是载体,真正的教育是把人内心深处那种积极的建设力量诱导出来。教育的价值应该是唤醒人性的自觉。  《现代汉语词典》对“自觉”的解释是“自己认识到应该如此而甘心情愿地去做”。“自觉”与“被动”相对立,是“自己”去认识,“自己”去适应,“自己”去内省,“自己”去敏
从小到大,听爸爸妈妈讲得最多的话    ★你自己有数!  (多数时候这是表示对我的不满。言下之意还给还留了改过自新的机会。)  ★看书去!  (真乏味啊……)  ★好起床了!  (爸爸是我的闹钟。即便我提早醒了,也会赖着等爸爸来叫我。这是16岁的我仅剩的撒娇机会。)  ★就知道吃!吃这么多怎么也不长记性!  (谁叫妈妈的菜做得这么好吃呢!)  ★对自己好点,别给我省钱,想吃点啥就吃点啥。  (比起
为解决教育系统因三新一亮、改薄改危等工程建设造成的巨大债务,加速学校发展进程,全面提升教育质量,涟水县从维护稳定团结、建设和谐社会的大局出发,积极处理学校债务矛盾,确立调研、试点、推广“三步走”的稳妥步骤,确立政府、学校、工程建设方“三结合”的基本思路,即政府(县、乡财政)还大部分,教育系统(学校)出小部分,工程建设方贴小部分,开展涟水县首批乡镇中小学化解学校债务试点。 目前调研、试点工作已顺利
【摘 要】在现行各版本的语文教材中,叙事类文章占了较大的比重。本文从“叙事类文章的主要特征”“叙事类文章的实施流程”“叙事类文章的实施要点”三方面具体阐述挖掘和转化“叙事类文章”独特育人价值的路径、方法,以帮助师生共同形成“类结构”的意识,使教师能以这类课型所独具的路径和独特视角、发现的方法和思维的策略来重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为学生提供一种唯有在这个学科、这种课型的学习中才可能获得的经历和体验,
我有两种不同的阅读生活:一种是娱乐性的随便翻翻。桌案、床头摆放着自己喜欢的报纸、杂志,空闲时便随手翻阅,当作惬意的消遣,也是精神的愉悦。《读者》里的小品文清新优雅,我喜欢;《杂文报》中的时评深刻尖锐,我喜欢;《参考消息》上的时政要闻,我也喜欢。至于小说等文学作品,只有在假期里,我才有时间去欣赏一番、沉醉一回。然更多的是另一种带有研究性的专业阅读。凡是和语文教学研究有关的书刊、专著,都需要带着问题去
在江苏常熟的城北新区,“绿地·常熟老街”这个凸显海派风情的现代化社区正在迅速崛起。作为社区配套项目之一的常熟市绿地实验小学是一所由企业出资建设、政府管理运营、名校参与办学的现代化新型实验学校,办学模式开创常熟第一,规模设施市内一流,校园环境体现人文关怀,师资建设定位优质和谐,校园文化凸显海派意蕴。  自开办以来,学校呈现出一种蓬勃生长的态势。在2013年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比赛中,绿地实验小学这
【关键词】思想;核心素养;学会思考;合情推理;演绎推理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45-0047-02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导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改革,越来越关注数学教学的价值,注重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感悟数学思想和方法,这些数学思想和方法是学生今后解决问题、创新发展的核心素养。人教版三上《用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