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教学:语文素养发展的佳境

来源 :语文建设·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ilelily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时代的到来,呼唤新教学新设计。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变纯粹的文选型为综合型模式,必将有效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然而,传统的惯性势必导致教师仍旧按照教材的编排顺序进行教学。每个单元的课文与课文、课文与口语交际(写话、习作)、课文与语文园地之间有“人文主题”联系着,若教学时仍是零散地孤立地对待,语文要素等知识的碎片化教学则不可避免地存在,教学会不知不觉地偏离了语文素养目标。因此,重新定义与设计单元就很有必要。我们所说的单元是以教材的单元为基础,以主题为统领,设计真实情境,整合学习内容,通过一个个活动,完成具有内在联系的一个个任务的学习事件。下面以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为例,谈谈大单元主题情境的课程设计、实践及思考。
  一、大单元主题情境的提炼:既见树木更见森林
  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选用了古诗、散文、说明文等多种体裁,编排了《古诗两首》(《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黄山奇石》、《日月潭》和《葡萄沟》四篇课文。单元的选文与编排可谓独具匠心,学生从中可以领略到中华大地上的旖旎风光,从华夏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到中华名楼鹳雀楼,从匡庐奇秀甲天下的庐山瀑布到雄奇秀险的黄山,这些名山大川无不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与骄傲。学生放眼纵览,从东海中的宝岛台湾,到大西北的新疆吐鲁番,定能感受到中华大地幅员辽阔。课文内容从古至今,从东到西,越过海峡,穿过大漠,勾画了一幅祖国山河的壮美景象。“我爱阅读”中的《画家乡》则从儿童的视角描绘了自己家乡——海滨、山村、平原、草原及城市——的美好景色。学生阅读整个单元,必将产生热爱祖国、亲近家乡的情感。因此,本单元提炼了“美丽中国”的主题情境。
  相比于教材原先设定的人文主题“家乡”,“美丽中国”这一主题情境体现了“既见树木又见森林”的大视角,“既见书又见人”的大格局。在“美丽中国”的大单元主题情境中,读《古诗两首》,学生不仅感受到“更上一层楼”的哲理,读《黄山奇石》《日月潭》《葡萄沟》,学生的眼里不仅有石头、潭水与葡萄,更将这一个个景点连成线结成面,铺展成中国版图,形成了辽阔的疆域感、悠久的历史感和鲜明的文化感,渐渐对祖国的山川名胜产生亲近感。
  二、大单元课程的设计:真实情境下的任务完成活动
  “美丽中国”幅员辽阔,山河壮丽,“我”想去看看,让人自然想起了“旅行”。本单元以“我的旅行手账”为总的任务情境,将单元内容整合成三个任务,设计了十个连贯而综合、生动而有趣的活动。将识字与写字、课文朗读与背诵、字词句运用、写话等内容有机整合在“我的旅行手账”这一真实情境中,把学习经历转化成一次有意义的开放性的任务,在读读、想想、画画、说说等语文实践活动中,落实识字写字,体会语言的形象、生动与丰富等单元语文要素,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家乡的可爱。
  第一个任务是“我的旅行路线”。这一任务整合了四篇课文与语文园地里的“识字加油站”,设计了“景点我知道”“我们出发了”“画下旅行路线”三个活动,旨在转变学习者的视角与站位,从单篇课文、单一知识点的课时学习,转变为大单元学习,逐步形成大单元学习的意识与能力。
  活动一:“景点我知道”。学生借助拼音,初读四篇课文,在此基础上观察中国地图,大致了解黄河、鹳雀楼、庐山、黄山、日月潭、吐鲁番等的地理位置,认读课文中出现的省份与景点名称,识记与风景相关的生字词。
  这一活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顺序,变单篇阅读为连篇阅读,整体感知单元学习内容。连起来读四篇课文,对有些学生来讲是挑战,有强度、有难度,而这也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同时,这一任务活动十分贴近学生生活,因为旅行之前总要做攻略,而做攻略首先就要了解旅行的目的地。學生根据情境与任务,提取散落在单篇课文中的省份、景点、地理位置等信息,并将之建立有机联系,形成结构化的知识链,机械的生字词认读就变成了真实的有意义的旅行准备。
  活动二:“我们出发了”。首先,学习语文园地中“识字加油站”,认识火车票,认读“南昌、下铺、空调、硬卧、限乘、售票”等生字词;接着,通过自由读、小组读、比赛读等多种方式读通每一篇课文,随文认读其他生字词,指导读好文中长句,把课文读流利。
  这一活动与真实生活很相似,要去旅行,就要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所以前置学习了语文园地“识字加油站”的内容。要做好旅行攻略,要事先熟悉目的地的名胜古迹、风土人情,于是指导学生再次熟读课文,变传统教学中的为了读而读,为为了解决任务而读,将认读词语读通课文的学科性行为变为真实生活的实践活动。
  活动三:“画下旅行路线”。学生在中国地图上大致标出景点地理位置,写出景点名称,根据实际经验画出自己的旅行路线。
  “画旅行路线”这一活动,是学生再一次对单元已学内容的梳理,同时变传统教学中为了写生字词而写生字词,为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
  第一个任务中的三个活动具有内在联系,了解景点,熟悉景点,选择交通工具,画下旅行路线,是我们真实生活中都要做的旅行准备。完成这项任务需要两个课时,每一个活动都要通观四篇课文,在整合了的真实情境中,学生读通读顺课文,认读、书写生字词,从整体上感知“美丽中国”,为完成下一个任务奠定基础。
  第二个任务是“慢慢走,欣赏啊”。这一任务设计了“我在诗词句中看到的风景”“我的黄山奇石摄影展”“日月潭游览图”“逛葡萄沟”四个独立的活动,学生在特定的任务情境中,深入阅读四篇课文的重点内容,通过读、想、画、说、赏、写、讲等多种语文实践活动,分别达到以下教学目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想象并说说诗歌中的画面,品读欣赏课文中的优美词句,体会语言表达的生动与丰富,在语境中积累、运用词语,对祖国的黄山黄河、奇石瀑布、潭水葡萄产生热爱之情。
  活动一:“我在诗词句中看到的风景”。设计了“登高望远”“庐山观瀑”两个环节,引导学生通过读诗句、想画面、画画面、说画面等方式描绘诗中景色,读懂诗中意,积累诗句和词语。   活动二:“我的黄山奇石摄影展”。设计了“我欣赏到的奇石”“我收藏的奇石”“我心中的奇石”三个环节,指导学生抓住比喻句,感受黄山奇石的生动有趣,体会表达的趣味性、多样性;进行迁移运用“给奇石取名”“说说奇石样”;举办奇石展,介绍自己观察到的黄山奇石,运用积累的词语描绘某处景物。
  活动三:“日月潭游览图”。在“我画游览图”环节中,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日月潭的地理位置,朗读描绘日月潭景色的语句,简要画出游览示意图。通过“当回小导游”的角色扮演,介绍“日月潭”名字的由来,说出日月潭不同时间、不同天气的景色变化,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活动四:“逛葡萄沟”。主要设计了“品炫彩葡萄”“揭秘葡萄干”两个活动,引导学生借助图画、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想象梯田上的葡萄枝叶茂盛、色彩美丽的景象;画出示意图,了解制葡萄干的秘诀,感受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这四个活动用四个课时完成,相当于每篇课文一课时的精读。与传统教学不同的是,大单元的精读教学省去起承转合等教学环节,比如导入新课、创设情境、读通语句等,而是直接进人课文重点部分,解决主要问题,避免了逐段逐句肢解、串讲文本内容。同时,为学生丰富学习资源,提供学习支架,引导学生自主实践探索,并通过平台互动,及时评价。
  第三个任务是“请到我的家乡来”,设计了“说说我的发现”“介绍我的家乡”‘‘请你来做客”三个相互联系的活动,引导学生阅读语文园地里的“字词句运用”“写留言条”“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等内容。在具体的任务情境中,通过朗读、想象、背诵等多种语文实践活动,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特别要指出的是,我们创造性地改变了教材中的写话内容。教材中的留言条内容是小新告诉妈妈到外婆家吃饭的事情,题材与整个单元主题关联度低。我们编写了通过微信或是QQ到朋友家乡做客的留言条,将传统的留言条与现代的信息技术相结合,将单元人文主题与语文任务相结合,促进语言运用的交际功能,激发学生在真实情境中交往的兴趣和能力。
  “我的旅行手账”巧妙设计了整合性的真实情境,并依托整合性的真实情境,引导学生完成贯穿单元始终的开放性的系列任务,在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中解决问题并形成素养。
  三、大单元教学的实施:学生学习效果的启发
  笔者完成了本单元的整体设计后,请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钱冬梅老师在班级里进行教学实践。学生在“情境、任务、活动”的语文大单元学习中,表现出的学习状态与结果令人惊喜,发人深思。具体呈现出三大特点。
  第一,整合的真实情境实现学生“真学习”。
  学生语文素养是在真实情境表现出来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当把真实情境背后的“真实世界”整合为课程的组成部分时,学生就会从虚构的、虚拟的符号世界中挣脱,学习就会真正发生,素养的形成就有了可能。以任务一“我的旅行路线”为例。“画旅行路线”是前两个活动“景点我知道”“我们出发了”的学习小结。从学生所画的路线可以看出预期的学习目标已经达到,首先找到了景点及其所在省份,其次正确书写了课文中的生字词如“黄、南、楼”,最后画出了具有自己个性的路线。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认识了景点,认读了生字词;又在真实情境中应用生字词,实现了对生字词的意义感受与理解。尤其是有学生的路线图上出现了“南通”,“南通’’不是教材中的景点,而是学生生活的城市。这是学生在真實情境中联想到课文中“安徽省南部”的“南”字,并加以迁移和运用的结果。
  第二,有意义的开放的任务使学生学习结构化。
  大单元教学摒弃了“先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然后逐步组合,最后综合运用”的传统教学思维,变识记、理解、应用的教学顺序,为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直面一系列的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实现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三维目标高度融合,语文素养获得真正发展的过程。“我的旅行手账”这一大任务开放又富有意义,打破了学科壁垒,语言文字实践中融合了交通、地理、图画、音乐、科学、旅行等多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搭建了日常生活实践与课程学习之间的桥梁。学生的旅行手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形式多样,既有朗读、背诵、讲解、演示等语言实践,也有收集、剪贴、勾画、摘录、创写等无声表达,不拘一格,创意迭出,精彩纷呈。完成任务的过程,是“读与写”“课内与课外”“语言、思维、文化与审美”等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结合的过程。
  第三,在真实的语言实践活动中,变“做题”为“做事”。
  大单元教学变“教师一问学生一答”的变相“做题”过程,为超越学科知识的学生活动、探究的“做事”过程。“做事”类活动使学生的学习看得见。在“逛葡萄沟”任务中,学生赏读坡上葡萄、趣画五彩葡萄、乐写欢乐场景、探秘阴房小孔、画画水分蒸发、说说喜欢葡萄沟的理由,在这些“做事”类活动中,学生添加树叶,用彩笔为葡萄着色,感受了葡萄枝叶向四面展开的茂密景象,体会了比喻句“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的美妙,欣赏了葡萄丰富美丽的色彩,探究了葡萄干的秘密,学生在“做事”,在经历语言的实践活动,学生的学习过程清晰可见,思维过程清晰可见,学习结果清晰可见。
  进行大单元教学,在真实情境中沟通教材篇与篇之间的联系,使每个单元内容变零散为整合,从而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有效地发展语文素养。叶圣陶先生说:“教育的最后目标却在种种境界的综合,就是说,使各个分立的课程所发生的影响纠结在一块儿,构成了有机体似的境界,让学生的身心都沉浸其中。”大单元教学可以抵达语文素养发展的佳境。
其他文献
统编语文教材一改以往教材单纯以主题组元编写理念,采用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元的方法来编排单元教材内容。这样的教材编写体系使得教师不用再为“教什么”困惑。那么,是否有了教材就能顺理成章实现“一课一得”教学呢?是否能有效促进语文要素向学生语文素养的转化呢?实际并没有那么简单。  一、目标导航  统编教材与以往教材相比,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更清晰了,给教师“教什么”带来了方便。但即使这样,如果教师对教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有着重要作用。书法和绘画是最能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特色的两大门类,它们分别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书法和绘画也在顺应时代发生变化。由秦野和李月编著的、东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说中华传统文化书法绘画》以《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
统编教材将课程目标有机分解到学段、年级、学期、单元和课时,构建了具有整体性和发展性特点的目标体系。除课文以外,课后练习题、泡泡图、小贴士、阅读链接、资料袋、语文园地、快乐读书吧等板块,都是实现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阅读链接”与课文相比篇幅较短,但它与单元语文要素或课文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是课文的延伸与拓展,更是阅读的桥梁与枢纽。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对“阅读链接”并不重视,认为这些内容可有可无,
小区里的大柳树,美丽而柔情。它时而恬静,时而热烈,用各异的姿态,向邻居们静静讲述她的四季与众不同。  冬去春来,大柳树慢慢睁开了惺忪睡眼,远看光秃秃懒洋洋的。走近了你就会发现,它的枝条上冒出了点点新绿,就像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久久不愿探出头来。可是,它耐不住春姑娘的呼唤,很快柳叶们竞相伸展了出来,枝条也都变成淡绿色了。当你靠近它时,它总会向你温柔地摆手,在你面前轻轻抚动,凑上去闻闻,还会带给你淡淡
听说刘蓉安报名了   去的是武汉防疫第一线   而且是四川省人民医院首批   报名屈居第二名的女医生   心里还存了不是第一的遗憾   刘蓉安你知道吗   你的长辈 亲人 朋友   都在为你点赞   说你一个小女生突然成了男子汉   因为你的出征是   公历2020年1月25日   农历庚子初的鼠年   那是刚辞旧岁   迎来新年朝阳的第一天   你应该不会忘记女儿才三岁多一点   还在呀呀学语走
摘要:作为英国二十世纪杰出的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创作的《达洛卫夫人》鲜明地向人们展示了一战后英国妇女女性意识的觉醒。本文将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来解读其中的女性意识觉醒,让她们在男权制社会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空间,提升自己的女性地位,并通过女性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帮助,共同突破重重男权制社会的种种障碍,真正走向妇女解放,让女性能够在迷茫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女性意识觉醒 《达洛卫夫人》
仿佛时间都停泊在脚下,   像一块块坚实的阵地,   你们和我们,   本身就是广袤五千年的阵地,   对垒那冠状的幽灵,   小小隐形一般的踪影,   出现在阵地对面,   中国湖北武汉的魁梧里面。   你们是真的勇士,眼神烁烁,   代替我们的眼睛搜索,   瞄准、射击和包围,   即便那冠状幽灵随影潜行,   每一次你们挺身冲锋,   总能扫荡一片狰狞。   多好的勇士从岗位上站起来,  
黑白木刻 83cm×50.5cm 1984年  該作品是阿鸽的重要代表作之一。这件作品塑造了一位纯真少女的形象,腼腆含蓄、朴实真挚、惹人怜爱。她身披破旧的披毡,肩挎木制的背架,手捧洁白的鸽子,这一切都用细密丰富的刀法刻出,显得华彩夺目,具有强烈的魅力。作为一位彝族女画家,阿鸽刀笔下有许多美丽的彝族女性,而这些彝族女性似乎也成为她本人的一个写照。
书名:英国文学发展研究  作者:朱琳  出版社: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  ISBN:9787501359936  定价:45元  英国文学历史悠久,成就斐然,各个时代都产生了杰出的作家和作品。而且,在本世纪前的几百年间,随着殖民主义、扩张主义政策的推行,英国文学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特别是在各英属殖民地,这种影响更加明显。研究英国文学发展的历程,对了解英国的社会、历史、文
《历史的局外人:在文学与历史之间游荡》一书以鲁迅、黄仁宇等大家的文史素养对作者人生的影响为主线,通过阐述这些大家的生活态度及其作品中渗透的文学故事,来还原历史,此书还记录了作者自己从一名文学研究者走上专业史学研究道路的过程。作者在这本书中表现出了一种随心研究文学与历史的态度,在文学与历史中寻找自己的影子。这种学术态度正符合当下义务教育阶段所提倡的快乐教育、系统教育等理念,将这些理念延伸到语文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