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迄今为止,兰姐带着你们读了小说,读了传记,还读了文论。本期,兰姐想带着大家一起来读一读现代诗歌。说起现代诗歌,同学们对哪些作品有印象呢?《致橡树》?《雨巷》?《再别康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同学们读的现代诗歌大概一只手就能数齐吧。其实现代诗歌中,除了被选入教材的那些之外,还有很多精彩的诗篇值得我们去品味,还有很多大牛级别的诗人值得我们去认识。
这次要给大家推荐一位现代诗人——辛笛。可能有很多同学没听说过他,大家印象里的现当代诗人大概只有徐志摩、闻一多、卞之琳、舒婷、艾青、北岛、海子、顾城……但事实上,还有一些现代诗人同样留下了值得文学史记忆的佳作,读起来叫人齿颊生香。辛笛就是这样一位诗人。使用新教材的同学一定会遇见他的一首作品——《风景》。因为大家课堂上要学,兰姐这里就先卖个关子,不讲这首诗,以保持一點神秘感。今天我们来讲一讲他的另外一首诗——《刈禾女之歌》。
刈禾女之歌
辛笛
大城外是山
山外是我的家
我记起家中长案上的水瓶
我记起门下车水的深深的井
我的眼在唱着原野之歌
为什么我的心也是空而常满
金黄的穗子在风里摇
在雨里生长
如今我来日光下收获
我想告诉给姊妹们
我是原野上的主人
风吹过镰刀下
也吹过我的头巾
在麦浪里
我看不见自己
蓝的天空有白云
是一队队飞腾的马
你听 风与云
在我的镰刀之下
奔骤而来
一九三七年四月三十日
在苏格兰高原
这样看下来,也没什么生僻字,似乎不怎么难懂,但读完了心里也没啥想法,是吧?那么为了检验你是否真的读懂了,兰姐问你们几个小问题哈!
1.诗中这个“刈禾女”在城里还是在乡里?她到底在干什么?这一切是她的想象还是现实?
2.“为什么我的心也是空而常满”中的“空而常满”如何理解?
3.“在麦浪里/我看不见自己”究竟是要表达什么?
4.她在抒发什么感情?她为什么说自己是原野上的主人?难道这片原野都是她家的吗?
好吧,你看,这些问题你能确切地答上来几个呢?如果你感到茫然的话,就请跟着兰姐一起来细读诗篇吧——
大城外是山
山外是我的家
请同学们仔细琢磨一下“我”当下的空间立足点在哪里。前面是说“大城外是……山外是……”,下面说的是“我记起……”,所以当下的空间立足点应该是在城市,而且是“大城”。“我记起”之后,应该是作者饱含情感的回忆。只有首先把“我”的空间立足点想清楚了,才能弄明白“我”为什么唱这首歌,“我”的内在情感动机是什么。然后再请你想想,这首诗跟当下的文化背景、国家倡导有什么关联?有多少同学会想到现在的“记住乡愁”这个文化背景?有多少人会联想到李子柒的田园牧歌式的美丽视频?
我记起家中长案上的水瓶
我记起门下车水的深深的井
这是两个很细节的意象,水瓶和车水的井代表什么?在“乡愁”的主题下,为什么选择的都是与“水”有关的意象?——请思考一下再接着往下看。
饮水思源,水是不是本身就呼应了对家乡最深的思念?水瓶是生活中特别常用的物件,“长案上的水瓶”,“长案”这个词,细节感和画面感都很强,运用情境化思维,就会发现它具有浓烈的生活气息。“车水的深深的井”是一个很深沉的意象,运用情境化思维,会发现这口井旁边似乎还有茂密的梧桐树,“我”小时候一定是绕着这口井奔跑嬉闹的。这口井滋养了“我”,也滋养了“我”的家人。这个情感很浓厚,很深沉。
我的眼在唱着原野之歌
这时候开始呼应标题了,“刈禾女”的形象开始变得清晰,因为“原野”出现了。为什么是“眼在唱着原野之歌”,这里很明显运用的是通感,是什么意思呢?——请思考一下再接着往下看。
这里应该说,是原野把“我”的眼睛装满了,“我”的眼里满是原野宏阔美丽的景象。为什么说是“宏阔”?因为作者的用词是“原野”而不是“田野”。为什么说是“美丽”?因为是“唱着原野之歌”,所以眼前的景象化成的这首歌必定是很优美的,一定是让人身心舒畅的。
为什么我的心也是空而常满
金黄的穗子在风里摇
在雨里生长
事实上,对“空而常满”这一词语的理解应该是多义的。你能够理解几层?——请思考一下再接着往下看。
首先,文本的语句是“为什么我的心也是空而常满”,这个“也”字指向了前面的文本,也就是前面文本的“水瓶”“深深的井”和“原野”,凡是能用“空而常满”来形容它的状态的,且在事理逻辑上能够吻合的,都可以说是这个“空而常满”描述的对象。水瓶里的水“空而常满”,这是家庭生活的烟火气的节奏(有人时时往里注水,就像是你家的开水壶总是会满着一样);水井里的水“空而常满”,这是四季交替以及天地间气候韵律的节奏(春夏满,秋冬干;多雨满,少雨干);原野“空而常满”,这是生命韵律的节奏(秋冬生命凋零为空,春夏生机盎然为满)。
其次,“我”眼里看到的是广袤的原野,那么“空”应该对应的是原野的广袤空旷,这种广袤空旷让“我”的心胸为之一畅。而“满”则对应后面的“金黄的穗子在风里摇”,也就是广袤的原野上满是金黄的稻穗,而且这些稻穗还在雨里生长,这让“我”心里充满了收获的喜悦,充满了看到生命拔节的那种饱满的希望感以及生命的力量感,此时内心会特别踏实、特别满足。 再次,在原野中的“我”内心是空阔而纯粹的。联系诗歌第一句,为何“我”会如此思念故乡?因为这里没有任何“大城”里的纷繁芜杂,面对原野的自己仿佛是被原野洗礼了一样,这样的“我”内心是“空”的,所以这种“空”还有点类似于“满船空载月明归”那种澄澈的“空”,当然,这种“空”又不完全像是佛理禅趣那样静谧,但这种澄澈的“空”却同样具有哲学意蕴。“满”依旧是一种满足,内心的澄澈不会让人空虚,反而会给人带来踏实和满足,一种因为纯粹而产生的踏实和满足。
我们会看到“空”和“满”表面似乎是矛盾的,但本质上却是和谐统一的,甚至是有因果关联的。这是一种奇妙而深刻的生命体验,是可以上升到哲学高度的思辨式体验。
这种表面上矛盾、内在却能实现和谐统一的,其实都是具有思辨特质的论题。我们在生活中看问题也是,不能只看到表面上的矛盾冲突,也要学会看到内在的和谐统一。就像是2019年的高考作文题,科技的进步的确可以让我们脱离一部分体力劳动,但科技本身并不是反劳动的,而是可以让我们更有效率、更有质量、更有创造力地劳动。这就是思辨的看法。我们再来看“新冠肺炎”的疫情,它的确可以说是一场浩劫,但是凤凰也要涅槃而后重生,神仙都要历劫而后飞升上神,谁说这一次浩劫不是中国实现进一步飞跃的契机呢?这就是思辨。凡是在貌似对立的问题中,找到可以获得“统一”的契机的,都是具备思辨性思维的人。
如今我来日光下收获
我想告诉给姊妹们
我是原野上的主人
“日光下收获”,你如何理解?——请思考一下再接着往下看。
在日光下收获,这种收获何其坦荡,何其喜悦,何其明朗,何其耀眼。“姊妹们”,是“我”身后的人,是也会像“我”一样在原野上“刈禾”的女孩。要注意“我是原野上的主人”这句话的理解,一定不能理解为“我”占有了原野,这里的“主人”不是宣示所有权,不让人家来沾边的那种“主人”。把这句话放在上下文中,放到前面那样喜悦而满足的情感背景下来看,你就会明白,这里的“我想告诉给姊妹们/我是原野上的主人”是在告诉后来者,如果大家都这样来拥抱原野和原野上的生命,都在原野上这样来“日光下”诚实而坦荡地收获,谁就可以成为原野上的主人,谁就可以在原野中主宰自己的命运。还有值得注意的一点,这里诗人说的是,“我”是原野“上”的主人。多了一个“上”字,意思还是有所差别的。
“我”是想把此刻自己内心的那种饱满的喜悦和热情传达出来。运用情境化思维,你甚至可以感觉到“我”张开了双臂,仰着头沐浴着阳光,深深地呼吸着这片原野浓郁的稻花香,仿佛把满满的原野都抱进了怀里,把天地都抱进了怀里。因为“我”和自然同呼吸了,所以“我”可以变得无限大,然后,“我”成了“原野上的主人”。因为“我”能够融入天地,并且获得最诚实的收获,所以“我”成了可以与天地并立的“原野上的主人”,可以在原野上体验到充盈的生命的力量感——这不只是生长在原野上的作物的生命的力量,还是自己因为劳动而能收获的充沛的生命原力。
风吹过镰刀下
也吹过我的头巾
在麦浪里
我看不见自己
这里的风似乎是有生命的,抚摸过“我”的镰刀,抚摸过“我”的头巾。这里的“镰刀”象征着劳动的收获,风吹过镰刀再吹过“我”的头巾,请你运用情境化思维,此时看到的“我”是什么样子的?——请思考一下再接着往下看。
在我的脑海里,此时“我”的脸肯定是红扑扑的,甚至还有汗滴滑过脸颊,但“我”是微笑着的,是十分愉悦的。此时的麦浪被风吹得层浪叠起,一波波地传向远方,无边无际。“我”似乎被这样的麦浪包裹了起来,“我”似乎就融进了这麦浪里。
为什么这里不能理解为“我”在广袤的原野里,在無垠的麦浪里,感觉到自己的渺小呢?因为就前诗来看,“我”体验到的,不是“我”面对原野宏大力量的无能为力,或者“我”没有办法在原野中找寻到自己等,“我”并没有去展现原野和“我”的对立,而是在展现“我”与原野的相融,有点像是与自然天地合为一体的那个味道。“我是原野上的主人”这一句就直接消解了“我看不见自己”可能会产生的歧义。
蓝的天空有白云
是一队队飞腾的马
你听 风与云
在我的镰刀之下
奔骤而来
这里还是一种生命力量的呈现,这种生命力量有点类似于孟子笔下的那种充沛的“气”——“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当然孟子讲的是一种道德精神的力量,代表着正、大、光、明的精神气场。而这首诗里,则讲的是生命的精神力量,它无关道德,只关乎最本真、最朴实的生命。它们是不同种类的精神力量,但那种“至大至刚”“塞于天地之间”的澎湃之感是类似的。这力量奔突在宇宙空间里,向“我”迎面扑来,又席卷而去……
一九三七年四月三十日
在苏格兰高原
注意一下这个时间,这是日军侵华的时候 ;还有地点,这是在国外。作者辛笛,他当时在英国爱丁堡大学研究英国文学。
如果放在具体的时代背景里来看这首诗,你又会读出不同的寓意来。不过这首诗本身也拥有超越具体时代背景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不结合时代背景依然足以打动人心。
所以想要探讨的同学可以自己再写点鉴赏文字,不想深究的同学,必须要留个印象,就是诗歌背后的时间信息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点,不能轻易略过。
同学们,读到这里,这首诗歌是不是读出了点滋味呢?接下来兰姐还要给你再送上点干货哦!就是我会帮你梳理一下读懂这种类型的诗歌可以找寻的思维路径——
1.要注意文本的细节,要通过文本细节把握主人公最主要的情感态度。比方通过“大城外是山/山外是我的家”可以看出,“我”对大城有什么情感?对家有什么情感?(细节分析)
2.作者到底想抒发什么情感?为什么选择了那些意象?如果替换意象会有什么差别?这些意象在文学作品中一般代表了什么情感?比方“水瓶”和“深深的井”。(意象分析)
3.作者用了哪种特殊的修辞手法?为什么用?修辞手法背后的情感倾向是什么?比方“我的眼在唱着原野之歌”。(手法分析)
4.注意文本中一些表示逻辑的关联词,它暗示了语句的上下文逻辑关系。比方为什么我的心“也”是空而常满?(逻辑分析)
5.有时候读到某些语句,如果感觉这个画面、这个氛围、这种思想情感似曾相识,那就千万不要放过这种“似曾相识”,一定要穷根究底,想清楚在哪里见过。比方我们如果深入研究过古典诗歌就会知道,一个诗人将自然环境写得越美好,越让人心驰神往,那么当他提到了跟这个自然相对立的意象,比方说尘世和官场,这中间其实暗含有一个对比,例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那辛笛写到了这样美好的原野,他又说“大城外是山/山外是我的家”,他对待“大城”是什么态度呢?(联想提示)
6.要学会调动自己的情境化思维,在想象的世界中还原文字描述的世界,然后把自己代入进去体会感受,这就是培养自己情境化思维的阅读习惯。(思维习惯)
那么,梳理到这里或许有些同学会猛然间发现一个真相,那就是阅读现代诗和阅读其他文学类文本的思维路径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不同,都是精读文本—深入分析—得出结论的过程。事实上,不只是文学作品的鉴赏方法可以在不同体裁的作品之间实现共通,而且特别擅长鉴赏文学作品的人,一般美术、音乐、舞蹈乃至于雕塑的欣赏力都不会太差,最多稍微经过一点引导和训练就能很快上路。因为艺术门类之间的鉴赏方法都是可以共通的啊!
这次要给大家推荐一位现代诗人——辛笛。可能有很多同学没听说过他,大家印象里的现当代诗人大概只有徐志摩、闻一多、卞之琳、舒婷、艾青、北岛、海子、顾城……但事实上,还有一些现代诗人同样留下了值得文学史记忆的佳作,读起来叫人齿颊生香。辛笛就是这样一位诗人。使用新教材的同学一定会遇见他的一首作品——《风景》。因为大家课堂上要学,兰姐这里就先卖个关子,不讲这首诗,以保持一點神秘感。今天我们来讲一讲他的另外一首诗——《刈禾女之歌》。
刈禾女之歌
辛笛
大城外是山
山外是我的家
我记起家中长案上的水瓶
我记起门下车水的深深的井
我的眼在唱着原野之歌
为什么我的心也是空而常满
金黄的穗子在风里摇
在雨里生长
如今我来日光下收获
我想告诉给姊妹们
我是原野上的主人
风吹过镰刀下
也吹过我的头巾
在麦浪里
我看不见自己
蓝的天空有白云
是一队队飞腾的马
你听 风与云
在我的镰刀之下
奔骤而来
一九三七年四月三十日
在苏格兰高原
这样看下来,也没什么生僻字,似乎不怎么难懂,但读完了心里也没啥想法,是吧?那么为了检验你是否真的读懂了,兰姐问你们几个小问题哈!
1.诗中这个“刈禾女”在城里还是在乡里?她到底在干什么?这一切是她的想象还是现实?
2.“为什么我的心也是空而常满”中的“空而常满”如何理解?
3.“在麦浪里/我看不见自己”究竟是要表达什么?
4.她在抒发什么感情?她为什么说自己是原野上的主人?难道这片原野都是她家的吗?
好吧,你看,这些问题你能确切地答上来几个呢?如果你感到茫然的话,就请跟着兰姐一起来细读诗篇吧——
大城外是山
山外是我的家
请同学们仔细琢磨一下“我”当下的空间立足点在哪里。前面是说“大城外是……山外是……”,下面说的是“我记起……”,所以当下的空间立足点应该是在城市,而且是“大城”。“我记起”之后,应该是作者饱含情感的回忆。只有首先把“我”的空间立足点想清楚了,才能弄明白“我”为什么唱这首歌,“我”的内在情感动机是什么。然后再请你想想,这首诗跟当下的文化背景、国家倡导有什么关联?有多少同学会想到现在的“记住乡愁”这个文化背景?有多少人会联想到李子柒的田园牧歌式的美丽视频?
我记起家中长案上的水瓶
我记起门下车水的深深的井
这是两个很细节的意象,水瓶和车水的井代表什么?在“乡愁”的主题下,为什么选择的都是与“水”有关的意象?——请思考一下再接着往下看。
饮水思源,水是不是本身就呼应了对家乡最深的思念?水瓶是生活中特别常用的物件,“长案上的水瓶”,“长案”这个词,细节感和画面感都很强,运用情境化思维,就会发现它具有浓烈的生活气息。“车水的深深的井”是一个很深沉的意象,运用情境化思维,会发现这口井旁边似乎还有茂密的梧桐树,“我”小时候一定是绕着这口井奔跑嬉闹的。这口井滋养了“我”,也滋养了“我”的家人。这个情感很浓厚,很深沉。
我的眼在唱着原野之歌
这时候开始呼应标题了,“刈禾女”的形象开始变得清晰,因为“原野”出现了。为什么是“眼在唱着原野之歌”,这里很明显运用的是通感,是什么意思呢?——请思考一下再接着往下看。
这里应该说,是原野把“我”的眼睛装满了,“我”的眼里满是原野宏阔美丽的景象。为什么说是“宏阔”?因为作者的用词是“原野”而不是“田野”。为什么说是“美丽”?因为是“唱着原野之歌”,所以眼前的景象化成的这首歌必定是很优美的,一定是让人身心舒畅的。
为什么我的心也是空而常满
金黄的穗子在风里摇
在雨里生长
事实上,对“空而常满”这一词语的理解应该是多义的。你能够理解几层?——请思考一下再接着往下看。
首先,文本的语句是“为什么我的心也是空而常满”,这个“也”字指向了前面的文本,也就是前面文本的“水瓶”“深深的井”和“原野”,凡是能用“空而常满”来形容它的状态的,且在事理逻辑上能够吻合的,都可以说是这个“空而常满”描述的对象。水瓶里的水“空而常满”,这是家庭生活的烟火气的节奏(有人时时往里注水,就像是你家的开水壶总是会满着一样);水井里的水“空而常满”,这是四季交替以及天地间气候韵律的节奏(春夏满,秋冬干;多雨满,少雨干);原野“空而常满”,这是生命韵律的节奏(秋冬生命凋零为空,春夏生机盎然为满)。
其次,“我”眼里看到的是广袤的原野,那么“空”应该对应的是原野的广袤空旷,这种广袤空旷让“我”的心胸为之一畅。而“满”则对应后面的“金黄的穗子在风里摇”,也就是广袤的原野上满是金黄的稻穗,而且这些稻穗还在雨里生长,这让“我”心里充满了收获的喜悦,充满了看到生命拔节的那种饱满的希望感以及生命的力量感,此时内心会特别踏实、特别满足。 再次,在原野中的“我”内心是空阔而纯粹的。联系诗歌第一句,为何“我”会如此思念故乡?因为这里没有任何“大城”里的纷繁芜杂,面对原野的自己仿佛是被原野洗礼了一样,这样的“我”内心是“空”的,所以这种“空”还有点类似于“满船空载月明归”那种澄澈的“空”,当然,这种“空”又不完全像是佛理禅趣那样静谧,但这种澄澈的“空”却同样具有哲学意蕴。“满”依旧是一种满足,内心的澄澈不会让人空虚,反而会给人带来踏实和满足,一种因为纯粹而产生的踏实和满足。
我们会看到“空”和“满”表面似乎是矛盾的,但本质上却是和谐统一的,甚至是有因果关联的。这是一种奇妙而深刻的生命体验,是可以上升到哲学高度的思辨式体验。
这种表面上矛盾、内在却能实现和谐统一的,其实都是具有思辨特质的论题。我们在生活中看问题也是,不能只看到表面上的矛盾冲突,也要学会看到内在的和谐统一。就像是2019年的高考作文题,科技的进步的确可以让我们脱离一部分体力劳动,但科技本身并不是反劳动的,而是可以让我们更有效率、更有质量、更有创造力地劳动。这就是思辨的看法。我们再来看“新冠肺炎”的疫情,它的确可以说是一场浩劫,但是凤凰也要涅槃而后重生,神仙都要历劫而后飞升上神,谁说这一次浩劫不是中国实现进一步飞跃的契机呢?这就是思辨。凡是在貌似对立的问题中,找到可以获得“统一”的契机的,都是具备思辨性思维的人。
如今我来日光下收获
我想告诉给姊妹们
我是原野上的主人
“日光下收获”,你如何理解?——请思考一下再接着往下看。
在日光下收获,这种收获何其坦荡,何其喜悦,何其明朗,何其耀眼。“姊妹们”,是“我”身后的人,是也会像“我”一样在原野上“刈禾”的女孩。要注意“我是原野上的主人”这句话的理解,一定不能理解为“我”占有了原野,这里的“主人”不是宣示所有权,不让人家来沾边的那种“主人”。把这句话放在上下文中,放到前面那样喜悦而满足的情感背景下来看,你就会明白,这里的“我想告诉给姊妹们/我是原野上的主人”是在告诉后来者,如果大家都这样来拥抱原野和原野上的生命,都在原野上这样来“日光下”诚实而坦荡地收获,谁就可以成为原野上的主人,谁就可以在原野中主宰自己的命运。还有值得注意的一点,这里诗人说的是,“我”是原野“上”的主人。多了一个“上”字,意思还是有所差别的。
“我”是想把此刻自己内心的那种饱满的喜悦和热情传达出来。运用情境化思维,你甚至可以感觉到“我”张开了双臂,仰着头沐浴着阳光,深深地呼吸着这片原野浓郁的稻花香,仿佛把满满的原野都抱进了怀里,把天地都抱进了怀里。因为“我”和自然同呼吸了,所以“我”可以变得无限大,然后,“我”成了“原野上的主人”。因为“我”能够融入天地,并且获得最诚实的收获,所以“我”成了可以与天地并立的“原野上的主人”,可以在原野上体验到充盈的生命的力量感——这不只是生长在原野上的作物的生命的力量,还是自己因为劳动而能收获的充沛的生命原力。
风吹过镰刀下
也吹过我的头巾
在麦浪里
我看不见自己
这里的风似乎是有生命的,抚摸过“我”的镰刀,抚摸过“我”的头巾。这里的“镰刀”象征着劳动的收获,风吹过镰刀再吹过“我”的头巾,请你运用情境化思维,此时看到的“我”是什么样子的?——请思考一下再接着往下看。
在我的脑海里,此时“我”的脸肯定是红扑扑的,甚至还有汗滴滑过脸颊,但“我”是微笑着的,是十分愉悦的。此时的麦浪被风吹得层浪叠起,一波波地传向远方,无边无际。“我”似乎被这样的麦浪包裹了起来,“我”似乎就融进了这麦浪里。
为什么这里不能理解为“我”在广袤的原野里,在無垠的麦浪里,感觉到自己的渺小呢?因为就前诗来看,“我”体验到的,不是“我”面对原野宏大力量的无能为力,或者“我”没有办法在原野中找寻到自己等,“我”并没有去展现原野和“我”的对立,而是在展现“我”与原野的相融,有点像是与自然天地合为一体的那个味道。“我是原野上的主人”这一句就直接消解了“我看不见自己”可能会产生的歧义。
蓝的天空有白云
是一队队飞腾的马
你听 风与云
在我的镰刀之下
奔骤而来
这里还是一种生命力量的呈现,这种生命力量有点类似于孟子笔下的那种充沛的“气”——“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当然孟子讲的是一种道德精神的力量,代表着正、大、光、明的精神气场。而这首诗里,则讲的是生命的精神力量,它无关道德,只关乎最本真、最朴实的生命。它们是不同种类的精神力量,但那种“至大至刚”“塞于天地之间”的澎湃之感是类似的。这力量奔突在宇宙空间里,向“我”迎面扑来,又席卷而去……
一九三七年四月三十日
在苏格兰高原
注意一下这个时间,这是日军侵华的时候 ;还有地点,这是在国外。作者辛笛,他当时在英国爱丁堡大学研究英国文学。
如果放在具体的时代背景里来看这首诗,你又会读出不同的寓意来。不过这首诗本身也拥有超越具体时代背景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不结合时代背景依然足以打动人心。
所以想要探讨的同学可以自己再写点鉴赏文字,不想深究的同学,必须要留个印象,就是诗歌背后的时间信息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点,不能轻易略过。
同学们,读到这里,这首诗歌是不是读出了点滋味呢?接下来兰姐还要给你再送上点干货哦!就是我会帮你梳理一下读懂这种类型的诗歌可以找寻的思维路径——
1.要注意文本的细节,要通过文本细节把握主人公最主要的情感态度。比方通过“大城外是山/山外是我的家”可以看出,“我”对大城有什么情感?对家有什么情感?(细节分析)
2.作者到底想抒发什么情感?为什么选择了那些意象?如果替换意象会有什么差别?这些意象在文学作品中一般代表了什么情感?比方“水瓶”和“深深的井”。(意象分析)
3.作者用了哪种特殊的修辞手法?为什么用?修辞手法背后的情感倾向是什么?比方“我的眼在唱着原野之歌”。(手法分析)
4.注意文本中一些表示逻辑的关联词,它暗示了语句的上下文逻辑关系。比方为什么我的心“也”是空而常满?(逻辑分析)
5.有时候读到某些语句,如果感觉这个画面、这个氛围、这种思想情感似曾相识,那就千万不要放过这种“似曾相识”,一定要穷根究底,想清楚在哪里见过。比方我们如果深入研究过古典诗歌就会知道,一个诗人将自然环境写得越美好,越让人心驰神往,那么当他提到了跟这个自然相对立的意象,比方说尘世和官场,这中间其实暗含有一个对比,例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那辛笛写到了这样美好的原野,他又说“大城外是山/山外是我的家”,他对待“大城”是什么态度呢?(联想提示)
6.要学会调动自己的情境化思维,在想象的世界中还原文字描述的世界,然后把自己代入进去体会感受,这就是培养自己情境化思维的阅读习惯。(思维习惯)
那么,梳理到这里或许有些同学会猛然间发现一个真相,那就是阅读现代诗和阅读其他文学类文本的思维路径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不同,都是精读文本—深入分析—得出结论的过程。事实上,不只是文学作品的鉴赏方法可以在不同体裁的作品之间实现共通,而且特别擅长鉴赏文学作品的人,一般美术、音乐、舞蹈乃至于雕塑的欣赏力都不会太差,最多稍微经过一点引导和训练就能很快上路。因为艺术门类之间的鉴赏方法都是可以共通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