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过大洋点菜

来源 :文化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fang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来往于大西洋两岸,请客吃饭点菜是件头疼的事。
  初到华盛顿,做东当女主人请鬼子吃中餐,点菜义不容辞。因为知道西洋人通行的做法是要吃得碗盘精光,算计着他们的饭量,胸有成竹地点定。不想忽略了一个事实:鬼子吃起中餐来,比吃他们自己的饭,不知道秀气多少。而且华盛顿的中餐馆,承袭了当地的做法,桌面紧凑,盘子不大可是深,看着和国内的份量差不多,吃起来才知道内有乾坤。
  临了,面对着一桌子的剩菜,我尴尬得直冒冷汗。倒是鬼子自己解围:中国人吃这么丰盛,还能保持这么好的体型,真是令人羡慕啊。再不喜欢美国人,这时候也要在心里夸他们真会说话了。
  观察了很有一阵子,请客的时候才真正气定神闲起来。
  回国来,相熟的编辑朋友请吃饭,极高兴地赴约。人并不多,桌边坐得稀稀落落,菜倒是铺满一张桌子。于是不顾时差还没倒过来胃口并不好,开始奋力地吃。
  这属于个人怪僻,总觉得在外吃饭不吃干净是件没面子的事,倒不是受西洋熏陶使然。记得是上小学头一天剩了饭,被班主任教育“粒粒皆辛苦”后就养成习惯了。虽然父亲不只一次地指出,我在饭桌上大吃的样子令他很没面子。但是在国外住了几年,“洋务”做得久了,不由自主又把这怪癖发扬光大了。
  眼看着胜利在望,主人却一拍脑门自责道:菜点得太少了,小姐,拿菜单来!
  上述情景似乎不仅限于餐馆内,朋友家宴甚至亲戚聚会也很常见。不只一次串门时候吃到饱了,碗里又被塞进一只炖鸡腿。常常在饭后纳闷:剩这么多菜,主人要多少天才能吃完呢。有的人家是倒掉,但大多数人家,还是放起来接着吃。某日竟读到一则短文,叫陪父母吃剩菜。作者兄妹们都不跟父母住,节假日回家一聚,父母操劳不说,回头还要吃大量剩菜。某天做儿子的突然醒悟,回家去陪父母吃剩菜。
  眼下多数餐馆,都有自觉打包的服务了。可是点菜的问题,依然十分微妙。
  某次请人吃饭,正得意自己算计得当,盘盘皆空。忽见客人脸上意味深长地笑着。慌忙解释:刚回国,还是那边的习惯。客人脸上的笑更深了。舍不得钱就直说,何必这么矫情。
  我的冷汗又下来了。
  所以我总结出了一条新经验:宁可吃完饭浪费一个塑料袋外加数个餐盒,让里头的蒜味儿飘得满街,也万万不可少点菜。
  朋友又聚会了。这回不是我做东。极难得的,一桌菜吃得干干净净。我放眼环顾,突然乐了:这一桌子坐的,全是刚回国的。
  (金铭摘自《世界新闻报》)
其他文献
古 峰 编译  在荒凉的非洲大草原和沙漠上,有许多野象群,它们一群有的多达几十头,最少的也有五六头。这些非洲象在广阔的草原和沙漠上奔波和生活,它们有时经过丛林和戈壁滩,当然,它们也常常会穿过那些表面看起来绿草如茵,其实薄薄的表层下却是深深的泥潭的沼泽地。  也常常有一些狼、鹿、斑马之类的动物经过沼泽地,那些嫩绿而平坦的草皮,使它们一踏上便不能自拔,成了恐怖沼泽的牺牲品。但令人惊讶的是那些大象,它们
期刊
加拿大的华人目前已超过百万,占了加拿大总人口的三十分之一,成了除本地白人之外的最大族群。同时,华人移民每年仍然以三至四万人的规模不断移入。其中多数来自大陆,大部分年龄在三十岁左右,具有高等学历,属于技术移民。加拿大生育率很低,人口老化严重,他们欢迎移民给他们增添劳动生力军。然而,华人新移民的就业状况并不理想。只有小部分人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成为白领,相当多的人只能从事技术含量很低的一般工作。  原
期刊
聂老是山东人。他解放前参加革命,解放后在微山湖畔的一个小县城做县委书记,是真正的“老革命”。  那个时代的微山湖,因为刚刚解放不久,所以并不平静。那时的微山湖里还有土匪出没,他们藏身于湖乡沙洲深处,凭着自制的土枪,伺机抢掠扰民。身为县委书记,聂老经常下乡检查工作、走访农家。为防不测,他不得不在身边带着两把盒子枪。当时的艰辛,由此可见。  那时下乡很简单,不像现在。聂老每次下乡,只带一个分管农业的助
期刊
30年前,我是个一天到晚玩得昏天黑地的小青工。由于工作在一间实验室,所以一有时机就见缝插针,跑到楼上打乒乓球。  这里是西北的一所大学。打乒乓球的老师们中,有一位生着络腮胡子的张老师。他球技甚佳,颇有当时当红国手张燮林的风范。我们熟悉以后,常常去他家玩儿。他的夫人刘医生美丽贤淑,非常好客。不久我便得知,他们的两个女儿都在老家唐山,跟着祖父母生活。  7月底,空气在某一天突然凝重。从华北传来不祥的消
期刊
那天,在街上看到了一幕猴戏:刚开始的时候,猴子是循规蹈矩的,能够按照主人的意图做各种动作,比如往篮框里投球,空中接物,骑自行车等等,可是猴子也有不听话的时候,主人就拿起鞭子狠狠地抽打它们,产生的效果却适得其反,猴子不但不听主人的命令,反而纷纷反抗起来。有的拿起砖头,有的去抢主人手里的鞭子,看到这样热闹的场面,观众们竟然鼓起掌来。耍猴子的人看到这样的“表演”更能让观众高兴,干脆就把猴子们都惹急了,他
期刊
清华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的在读硕士生韩永相,参加了一档选秀节目。然而,一篇名为《清华又丢人了!》的帖子在某论坛上引起了网友的关注。帖子作者据说也是一清华人,他认为韩永相作为清华人,这么做不但是不务学业,而且还“打着清华的大旗参加选秀”,是有辱清华的,丢了清华的脸。  按照此人的理解,“选秀”“超女”这一类的事,是俗人玩的东西,清华大学这么一个高级学府的学生,怎么能做出那些“媚俗”行为呢?我怎么看就怎么
期刊
站着想不出来 那就躺下试试    我们常说:好吃不如饺子,舒服不如躺着。可是你知道吗,喜欢赖在床上或沙发上的人并不见得就是“懒汉”。据《泰晤士报》报道,科学研究最新发现,躺着是思考的最佳方式。  法国雕塑家罗丹最著名的作品《思想者》可能是坐在那里思考;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则喜欢在浴室抽着雪茄思考;其他一些人也宣称他们的奇思妙想是在慢跑时产生的。但如今研究人员发现,最聪明的思考方式是人们蜷在床上
期刊
这是件真实的事。一位老农用心培养自己的两个孩子,历经十年寒窗,大儿子考上清华大学,二儿子考上复旦大学。报社记者得知这个消息,赶到这位老农家里,问他教育子女有什么“秘诀”。老农说:“有啥秘诀?咱是庄稼人,种庄稼嘛,来不得半点虚假,只能实打实。对待孩子,也得跟种庄稼一样。说穿了,不是我教孩子,是孩子教我。”  记者又问:“怎么个教法?”老农说:“这就简单了。我只上过两年学,大字也识不了几箩,怎么教孩子
期刊
※王 悦 编译  到了大学,学生们上课打瞌睡的艺术已经登峰造极。在小学和中学,上课睡觉只是偶然事件,学生会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但到了大学,瞌睡成了他们的密友,很少有人能抗拒它的魅力。如果你不相信,请来听听大学课堂上打呼噜的声音。  我在大学里教科普课有20年了。到这个时候,可以说我的讲课已经千锤百炼,讲得恰到好处了。它们生动有力,充满了吸引大学生眼球的闪光点。  介绍动物学时,我在讲台上解剖鲨鱼
期刊
早在来中国之前,中国父母为孩子所做的牺牲就已经深深地震撼了我。我结识了一位中国女士,为了能给女儿提供更好的受教育环境,她独自一人带着孩子移民加拿大,她的先生则留在中国。这样的生活方式,对于大部分美国人来说,是不可想像的。我有一位朋友曾离开妻儿到中国学习,可仅仅两周之后,他就决定打好行李回美国了。他不能忍受隔着整个太平洋来思念家人。等我来到中国之后,所见所闻更让我对中国父母的牺牲精神惊叹不已。有个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