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

来源 :现代商贸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gc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和培养大学生文化自觉自信的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概论”课的具体途径有:教师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把课堂教学作为主要抓手,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活动,充分利用校园文化载体。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概论”课;教学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8.36.058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意义
  1.1 是高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
  高校是傳承文化的重要场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干课程,“概论”课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为重点,集中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主要内容、精神实质、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外来思想文化传入中国,要使它能为中国人民广泛接受,必须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转化为一种为中国人所能理解和接受的民族形式。因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概论”课教学就成为重中之重。这就要求“概论”课教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表达方式和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而得以生长繁荣起来。
  “为政以德”、 “仁者爱人”、“义利合一,志功合一”、 “德生于刑”、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厚德载物”、 “道法自然”、 “和而不同”、“天人合一”、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大同理想”等,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神理念。可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根源性文化资源。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高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要求。
  1.2 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需要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整体不强。就“概论”课教学而言,问题尤为突出,很重要的原因是教师授课缺乏相关传统文化的背景,没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很好融入教学。“概论”课本身政治性较强,学生认为教学内容大而空,脱离实际,兴趣不高。教师授课照本宣科严重,教学方法陈旧单一,再加上网络等新媒体的冲击,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而这些都直接影响着“概论”课的教学水平和效果。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举措。
  1.3 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三观”的需要
  大学阶段不仅是大学生修学储能的黄金时期,也是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种道德为主的文化,具有强大的道德传统。道德要求是其基本的精神。中国传统文化以注重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而彪炳于世,是一种泛道德文化。《大学》一开篇就提出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自强不息”、“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尊道贵德”、“经世致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还有我们的家国文化,为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不惜牺牲个人利益等精神,那就是强大的道德传统中强调道德对政治、国家以及个人的重要性。“概论”课教学中自觉地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对青年学生形成正确科学的三观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4 是提升学生文化道德素养培养学生文化自觉自信的需要
  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作出了卓越贡献,成为世界上伟大的民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作为一名炎黄子孙,我们理应为中华民族辉煌的中华文化而感到自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深处,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当今时代,文化全球化席卷全世界,价值观多元化,加上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影响,很多的青少年崇尚外来文化,西方文化、韩日文化等在青少年中大受欢迎和吹捧,西方节日、洋节日在大学校园中流行且蔚然成风。但传统节日、传统文化、中国精神却被冷落,青少年丢掉传统,崇洋媚外十分普遍,文化自觉自信不够。“概论”课要努力弘扬中华文化,推进中华文化创新发展,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提升学生文化道德素养,培养学生文化自觉自信。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概论”课教学的途径
  2.1 教师应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概论”课教学中,教师是关键。博大精深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教师要首先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通过组建教研学会、教师研讨和集体备课等形式,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教师的教学理念、师德修养、人文学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师授课的话语体系,增强教师的“文化自觉”意识。这样,教师才能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传播好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使其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2.2 把课堂教学作为主要抓手
  第一,找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概论”课的内容契合点。
  “概论”2018版新教材,除了前言和结束语外,由三部分共十四章组成。其中第一部分毛泽东思想,共分四章。第二部分主要分三章分别阐述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第三部分主要阐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共分七章。在“概论”课理论教学中,找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概论”课的着力点,自觉地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理念或经典格言等,来阐释教材中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   前言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科学内涵”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文化结合,毛泽东思想部分,将传统文化“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融入中国共产党人探索适合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历程,结合传统文化阐述“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革命精神;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传统文化渊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和社会主义思想的传统文化源源,“中国梦”中蕴含的家国情怀,治国理政思想对古代治天下的思想的借鉴,习近平的传统文化观等;传统“和合”文化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儒家“仁义礼智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思想與美丽中国建设,古代“民本思想”与中国共产党倡导的以人为本等等,寓教于理,以文化人,使优秀传统文化和思政课教学内容融会贯通、相得益彰。总之,课堂教学是弘扬和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渠道。
  第二,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方法。
  单一的教师课堂讲对授,不管教学内容多丰富,也会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更好的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采用多种多样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例如,讲述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时,可以师生一起观看红色经典电影,观看后可以组织学生课堂讨论或写观后感;每逢传统节日时,让学生搜集节日的相关的资料,在课堂上以多媒体或者手抄报的方式予以展示,加深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理解和认识;在讲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时,让学生以诵读、音乐和艺术等多种形式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等。总之,采用多种方式,让学生走近传统文化,喜爱传统文化。
  3 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活动
  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活动主要是校园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一是学校组织看经典、读经典、讲经典活动,让学生感受校园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在看经典或读经典的基础上,教师拟定紧密联系实际的有关传统文化的题目,让学生撰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小论文,加深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和情感,培养学生文化自信自觉意识。二是可以经常邀请专家学者走进校园,开展学术讲坛、报告会和研讨会等,解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润师生心灵。三是利用我国传统节日和民间文化资源,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等,根据青年大学生的特点,组织开展知识竞赛、主题演讲、文化艺术表演等形式多样的文化实践活动,大学生广泛参与活动当中,进而深度领会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更加自觉地弘扬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是组织学生外出参观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物古迹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一是组织学生参观民族历史博物馆、展览馆、名人故居、革命文化旧址、名胜古迹等各类教育资源,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例如我校组织学生参观河南博物院、二七纪念馆、商城遗址等,还带领部分师生参观鄂豫皖革命纪念馆、竹沟革命纪念馆、焦裕禄纪念馆等优秀传统文化实践教学基地,使学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教育。二是安排学生参观走访民间艺人、实地调查民俗民情等活动,感受传统文化之魅力,增强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三是组织大学生进社区、进基层、进民间,参与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我校每年组织学生暑期进贫困山区义务支教,关爱残疾人,到当地养老院义务帮扶等,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践行传统美德、提升道德境界。开展一系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仅传承和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增强了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
  4 充分利用校园文化载体
  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概论”课教学,离不开充满良好传统文化氛围的校园文化,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学校的外在建筑融合传统建筑风格,进入校园,深受传统文化的沐浴洗礼。校园的道路标识及名字,源自传统文化,如仁爱路、勤学路和诚信路等。学校的发展理念、校训,教师的字画,宿舍的走廊及室内文化,都应充满传统文化,我国很多高校的校训及校园整体文化,无不汲取传统文化的营养,举不胜举。充满良好传统文化氛围的校园文化,是构建学习践行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迟成勇.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融合[J].思想理论教育,2014,(12).
  [2]侯秋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概论”课教学的若干思考[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
  [3]林炎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现途径探究[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
  [4]卜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的路径方式探析[J].黑河学刊,2016,(11).
其他文献
摘 要:日本的城镇水环境综合整治与管理水平处于国际领先。通过实地考察,对日本城镇水环境管控理念、方法和内容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并结合我国城镇水环境的实际情况,探讨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城镇水环境综合整治与管理模式,为我国城镇水环境质量的整体提高与长效管理提供思路参考。  关键词:城镇水环境;管控;综合整治;长效管理;综合评价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
期刊
摘 要:專业群建设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我院按照创新行动发展计划的要求,在专业群建设上,积极推进产教融合,形成了一定特色。  关键词:产教融合;专业群; 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8.35.081  2017年学院紧密围绕“自治区 “煤—电—粉煤灰—氧化铝”等循环经济产业链,构建服务于自治区支柱产业的专业
期刊
摘 要:从教育理念、课程体系、培养方案、教师资源等国外优质教育资源这几个基本要素出发,以黄河科技学员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为例,围绕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与国内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吸收等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指出在资源引进、整合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探讨中外合作办学现行教育模式下,中外优质教育资源优化、整合有效机制。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教育资源;整合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
期刊
摘 要:“立德树人”是高校立身之本,高职院校对职业人才的培养更需要德技并重。因此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除了对学生进行“三观”的培养外,也要不断创新德育途径,更多的培养学生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精益求精的职业意识。将辅导员工作课程化,则有助于将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素质养成教育相融合,拓宽思政教育方法,确保职业人才有着良好的职业素养,凸显高职教育的职业导向。  关键词:辅导员工作;课程化;职业素养;晨训 
期刊
摘 要:近年来,随着人们对MOOC的了解和应用反馈,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SPOC混合教学正在兴起,新一轮课堂革命扑面而来。根据自身教学实践,以会计信息化课程为例,试图通过分析传统教学模式之弊端,介绍“翻转课堂”模式的内涵与优势,并结合本校SPOC课程建设,深入探讨会计信息化课程“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思路与改革举措。  关键词:翻转课堂;SPOC;教学模式;会计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 要:针对智能拐杖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以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完善智能拐杖功能,实现功能多样化。提出“老来乐APP”与内置芯片智能拐杖智联、老人进行兴趣爱好匹配的社交功能、智能拐杖对社会服务功能的创新发展建议。  关键词:智能拐杖;智能拐杖功能;创新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8.35.027  1 “互联网”背景下智能拐
期刊
摘 要:通过分析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毕业生就业情况,列举了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工作制度建设及就业服务情况。  关键词: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建设;服务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8.36.037  1 概况  广西科学科技大学鹿山学院招生就业部,现有工作人员2人,其中副部长1人;主要负责学院就业工作。就业工作主要职责:
期刊
摘要:《本体与常无:经济学方法论的对话》主要记录了林毅夫教授与他的学生关于经济学方法问题上的探讨,并且是采取问答式的方法,即学生问,老师答。基于该著作,探讨了以“常无”的心态从“本体出发”的研究方法,介绍了经验与理论的看法,以及“野人献曝”的心态,最后对一分析三归纳的方法进行阐述。  关键词:常无心态;本体出发;野人献曝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
期刊
摘 要:生态环境是中国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环保产业具有公共品和战略新兴产业双重属性,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中国环保企业存在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积极采取对策,助力中国突破解决生态环境瓶颈问题是国开行重要责任。文章论述了开行应明确投融资原则,创新投融资运作方式,创新投融资工具、产品和模式,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环保产业,助力突破解决中国发展的生态环境瓶颈问题。  关键词:开行;生态环境;环保产业;投融资;
期刊
摘 要:本文总结了中国生态城市建设的三种模式:生态循环型,生态产业型,生态保护型,分析了开发性金融支持生态城市建设要考虑的三个基本要素:融资团队、贷款方式和还贷方式,三种基本要素在三种生态城市模式建设中要组合运用。开发性金融支持三种中国特色生态城市建设的不同模式由不同的项目融资团队、贷款方式和还贷方式组合而成。  关键词:开发性金融;生态城市;融资模式  中图分类号:F8 文献标识码:A doi: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