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美育与初中历史学科融合

来源 :中学历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ulh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强大源泉”。
  2016年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认为审美情趣是学生的核心素养之一,要求学生具有发现、感知、欣赏、评价美的意识和基本能力;具有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具有艺术表达和创意表现的兴趣和意识,能在生活中拓展和升华美等。国务院2020年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将学校美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陶冶高尚情操,塑造美好心灵,增强文化自信”。[1]
  在新時代的教育中,通过学科融合,将美育渗透其中,实现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是笔者近年来转变教学思路,进行教育改革的主方向。在初中历史课堂中,如何增强美育熏陶,将审美情趣的培养潜移默化地融入课堂教学,笔者结合自身实践,以《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一课为例,做一粗浅阐述。
  一、异曲同工——历史美育的优势
  美育的目的,不是简单地去培养某种艺术的技能或是审美的技巧,而是要培养审美的人生观,即学者所说的培养“生活的艺术家”,使人们能够自觉地以审美的态度对待人生与自我,对待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通过培养审美感受力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进而培养一种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感,由此塑造和谐协调的人格,确立审美的世界观、人生观。
  历史课程作为人文社会科学中的基础课程,其具有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综合性等特点,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重要意义。从历史课程涵盖的内容来看,从百万年前人类起源开始,到古代人民灿烂的文化遗产,到近现代世界的风云变幻,历史课程都能包罗其中,在这些内容中,就包括了社会美、自然美、科学美、心灵美、秩序美等等。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就是对人类文明的探索,也是对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的传承,是对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感知,也是对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发扬。学生从历史学习中汲取智慧,从而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可以看出,历史学习与美育具有异曲同工之妙,两者的目标都是使学生形成正确三观,因此,运用好历史学科的特点,发掘课程内容中的美育素材,形成学科融合美育的教学特色,是助推学校美育工作,提升学生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
  比如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拟定了“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主题,这句话来自于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16字箴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习近平在出席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开幕式等多种场合也强调了这个概念,“坚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每一种文明都是美的结晶,都彰显着创造之美。”[2]课题“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正契合了这样的主题。
  在设计教学板块时,考虑到学习的三个主要内容之间因果相连,张骞通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基础,丝绸之路的畅通和繁荣需要西域管理的保障。课题所处的单元是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丝绸之路是中外文明交流的见证,也是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表现。其内在的逻辑关系,正是一种交错相织的美。所以这节课,就抓住了“美”这个字,依次呈现“创造之美”、“沟通之美”、“管理之美”和“合作之美”四个板块,将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西域都护和一带一路等知识内容串联起来。张骞通西域,是一种创新开拓的创造之美,丝绸之路是一种文明交流的沟通之美,西域都护是国家为巩固疆土的管理之美,一带一路继承了合作共赢的丝路精神,是一种合作之美。选取四个动词“探寻”、“感受”、“守护”、“传递”恰是这堂课希望学生能体会美的四个境界,不懂美时要探寻,发现美后要感受,懂得美后要守护,还要把美传递分享。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挖掘和教学主题提炼,将历史学科教学与美育充分融合。
  二、相辅相成——历史美育的实施
  新时代的历史教育,离不开新时代的科学理论指导。历史学科要有“历史味道”,也自然离不开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支撑。自《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发布以来,学科核心素养成为了学界热议的课题,初中历史教学作为高中历史教学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学科核心素养也成为了教师的必修课。那么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如何与美育融合?如何在课堂上把“美”的要素呈现出来,让学生能够真切感知美?
  作者考虑到七年级学生好奇心强,乐于展现自己,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情景创设、历史剧演绎、视频呈现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地图探究、小组讨论、合作展示等多种方式,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运用史料阅读与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加强学生时空观念、史料实证等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演绎或讲述历史人物的故事时,运用情景创设和气氛渲染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培养正确的家国情怀。既融合了美育的要素,也注意素养的培育。
  1.着眼历史解释,体验创作,形成美的表达。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课堂呈现时有一个环节是学生演绎课本剧《大汉使者》,在前期的准备工作中,剧本主创学生与教师共同搜集资料,在阅读相关史料后和教师一起创作。比如学生创作了这样一段对话:
  “匈奴大臣:单于,月氏在我北面,大汉在我南面,两者联合,恐怕对我们不利啊。
  单于:汉朝使者,如果我匈奴要越过你们汉朝境内前往南面的越国,你们肯答应吗?不如,你就归顺我国,我给你封侯进爵,赏赐金银,再赐你美女,待你如上宾。如何?”
  这段对话的史料依据来自于《史记·大宛列传》记载“单于留之,曰:“月氏在吾北,汉何以得往使?吾欲使越,汉肯听我乎?”学生需要先对史料进行解读,之后加上合理想象,再以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样使台词设计尽量还原历史。阅读史料的过程,就是学生对历史的解读,而当学生创作出剧本后,则是对历史进行了解释,这其中就包含了学生对历史的主观认识。在整个环节中,教师充当了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对史料进行正确的解读,在创作时给予指导和审核,而学生则是活动的主体参与者,在体验创作的过程中,对于历史语言的严谨之美有了深刻的体会,动笔写作的锻炼也是对美的一种表达。在排演过程中,其他几位参与表演的学生也感受到了语言文字的魅力,当扮演张骞的学生说道“我身为汉使,自当完成我的使命,再多荣华富贵我也不要,身为大汉臣子,为大汉赴汤蹈火就是我的荣幸。”表演时那种坚定的语气和坚毅的目光,可以看出,学生已经体会到了张骞的爱国精神,这种神情正是他对历史人物精神美的表达。   2.着眼家国情怀,体验情感,形成美的取向。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体现了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在这堂课中,有两位汉使的故事值得品味——张骞和班超。对张骞和班超的爱国精神宣扬,就是这堂课的情感目标之一。对于张骞的精神,教师亲手制作了一个道具“汉节”,在课本剧表演之后,设计了一个提问:“张骞两次被扣押,始终“持汉节不失”,你认为他有什么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学生在看到这个近在眼前的道具,仿佛刚才同伴演绎的张骞故事就发生在身边,回答得非常踊跃。有的说“坚持不懈”“不屈不挠”“不忘使命”等等,这种精神的震撼,已经尽在不言中了。班超的故事是由教师讲述的,教师用动情的语言把班超为维护西域和平与安定,经营西域所作出的努力一一阐述,学生听得入神,在讲到班超晚年思念故土时,几乎哽咽。学生被两位汉使为国效力鞠躬尽瘁的精神所感动,也对“国家”、“民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于人性之美,精神之美有了更明确的定位。这种情感的体验,是历史人物心灵美对学生的精神洗礼,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传承优秀民族精神,树立报效祖国的信念,这也是美育在价值取向上的要求。
  3.着眼史料实证,体验思辨,形成美的分析。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因为历史过程不可逆,认识历史只能通过现存的史料,所以培养学生通过对史料的辨析,从而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的能力尤为重要,也有助于学生从美的角度进行分析,体会科学逻辑之美。
  比如在讲到海上丝绸之路时,出示图片《印度玻璃饰品》、《波斯陶碗》等。提问:这些外来商品为什么会出现在广西合浦汉墓?
  再出示文字。
  自合浦船行可五月,有都元国(今天马来半岛南端)……自武帝以来皆来献见……俱入海市明珠、璧流离、奇石异物,赉黄金杂缯而往。
  ——《汉书·地理志》
  通过引导学生根据考古发掘和史书记载两种材料互相印证,从而分析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和路线。学生通过观察考古发掘的图片提出海上丝绸之路的猜测,再根据文字史料内容分析海上丝绸之路的路线。通过分析教师提供的不同性质的史料,学生初步掌握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和方法,形成史料实证意识。感受到历史学科作为人文科学的严谨性,感受历史之美。
  三、精益求精——历史美育的认识
  学科美育融合并不是新现象,但在对美育愈发重视的当下,在审美情趣成为学生发展必备的核心素养的时代,历史学科同样需要承担美育的任务。但在实践中,也要注意以下方面。
  1.不能为了美育而美育,脱离学科特点。在教学设计时,注意对美育概念的融合,把美的内涵从精神层面更深入地阐释,而不是停留在表面,不能仅仅在标题设计上玩文字游戏,实际内容完全不相关。同时注意体现学科特点,历史课要有“历史味道”,即对学科素养的把握,注意历史的整体性、时序性,教材内在的逻辑联系,与前后课和单元主题的呼应,体现出历史留给人们的思考。通过培养学生历史学科能力与美育的结合,让学生懂得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文化精神和价值内涵。
  2.努力调动学生积极性,德育渗透结合。在上课时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师生互动等方式,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课堂展示的机會。学生在课堂上成为学习的主体,其学习的主动性大大增强,有利于主动建构知识,形成审美意识。同时合作的方式有利于学生增强合作意识,使德育教育渗透其中,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全完整的人格。学生在课堂得到表达展示的机会,有利于锻炼语言表达能力,感受沟通交流之美。
  总之,美育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拥有审美素养,用审美的态度对待人生与自我,对待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形成审美的世界观、人生观。正如席勒说“人类只有通过美,才能到达自由的彼岸”[3]。学科融合美育将成为今后教育的主旋律,初中历史教师要发挥历史学科的优势特点,在学科中融合美育,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审美情趣,使历史美育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助力。
  【注释】
  [1]http://www.gov.cn/zhengce/2020-10/15/content_5551609.htm.
  [2]http://www.gov.cn/xinwen/2019-05/15/content_5391787.htm.
  [3]席勒:《美育书简》,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年,第23页。
其他文献
一、提出背景  历史叙述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西方史学理论研究,是分析派的历史哲学家、后现代史学家进行历史研究的专有名词。任何历史叙述都包含有历史研究的全过程,是历史叙述者以语言文字的形式呈现出的历史研究成果。因此,一切历史学活动归根到底都要依赖历史叙述才能实现其意义。  在最新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出了“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的历史
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其他四个核心素养得以达成的必要途径。而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教师对史料的运用均有意无意地存在着多种逻辑偏差,这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科核心素养的正确理解与实际达成带来不利影响。于此,本文尝试对教学中运用史料实证产生的几种常见逻辑偏差做一归类梳理,期盼对历史教学有所帮助。  一、“孤证”向来“不立”  所谓“孤证不立”,即假如只有一条证据支持某个结论或观点,那么这个结论或观点是不可接受的,
1840年,世界上第一枚邮票“黑便士”诞生,至今已有181载。1878年,中国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问世,也已经度过了143个春秋。  邮票,这“小小方寸”除了作为邮资凭证这一最基本的使命之外,也是有着“国家名片”崇高美誉的文化载体。然而,到了今天,又有多少人还能记得这曾是我们生活中很重要的一张小小纸片?  4月12日,中国集邮有限公司精心打造的中国邮票设计师之家集邮文化主题邮局在北京和平门开业,“
近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中國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6》,截至2015年底,我国流动人口数量达2.47亿,相当于每六个人中就有一个是流动人口。
华南师大附中汕尾学校 华南师大附中汕尾学校是华南师大附中继华附番禺学校、华附南海实验高中、华附新世界学校后开设的第四所分校,是汕尾市为提升基础教育水平,实现汕尾社会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引进的重大民生工程项目。自2010年秋季开办以来,学校实施精细化管理,全体师生艰苦创业,励精图治,办学业绩日益彰显,成为“汕尾市的名片”,更被南方日报誉为“汕尾教育新地标”,得到政府、社会、家长和学生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
史料实证素养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所提学科核心素养中方法范畴的素养,是诸素养达成的途径。  史料实证素养水平划分中,“对史料进行整理和辨析”指考订史料真伪,分类整理史料,辨析史料的信度和证史的效度,这是史料互证的前提和保障;“利用不同类型的史料,对所探究的问题进行互证”指遵循“孤证不立”原则,通过多种史料,构建证史的证据链,形成对问题客观、全面的认识。  2018年11月,贵州
一、价值归宿:基于史学素养的教学立意  教学立意就是课堂教学要达成的最主要的目标,“如果历史课堂缺少教学立意,只有事件的罗列、知识的堆砌、年代的枚举这些毫无色彩的历史表述,就难以实现透过现象看本质的预设目标,难以抓住历史教学的根”。[1]  如何确定教学立意呢?首先,教学立意体现在教学主题是否明确。教学主题的确立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度的理解,这就要求教师突破教材的限制,整合各种教学资源,特别是
一、问题的缘起  (一)新高考评价体系的指引  姜钢指出:“考试内容改革的方向不再是单纯的选拔功能的优化和提升,而应是更加有意识地发挥考试在育人方面的导向功能,发挥好高考对中学教学反拨的指挥棒,用考试改革这根杠杆,来撬动中学教育教学改革。”[1]2018年教育部正式发布《考试大纲》。教师需思考:“一核四层四翼”评价体系落地的有效途径是什么?运用思维可视化工具是其中一种手段。  (二)新时代育人方式
2014年的高考即将来临,作为语文备考的重头戏,作文的备考无疑是重中之重,尤其是广东近两年的作文命题变化,由原来的命题作文、话题作文的考查过渡到“材料引……”的作文题型,这样的变化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备考策略及备考重点。押题不可取,但对命题的研究与把握还是必需的。站在2014年的门坎,面对着关于作文备考的各种争议,我们需要一双慧眼,才能见微知著,洞察变化,有效备考。  就广东的高考语文命题而言,一向
2014年4月教育部颁布《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把“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作为推进课程改革深化发展的关键环节。2015年3月,浙江省教育厅为落实教育部文件精神,出台了《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义务教育课程分为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基础性课程指国家和地方课程标准规定的统一学习内容;拓展性课程指学校提供给学生自主选择的学习内容。各地和学校要按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