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有效渗透

来源 :中学物理·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ck_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任何真正的教育都应该包含德育.德育只有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才能真正提高德育的实效性.2011年3月笔者参加了上海市物理创新大赛,比赛的课题是《热机》.在备战这节课的过程中,对课程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在力求创新的基础上,适时地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
  1 引入环节中的“人文教育价值”的渗透
  1.1 科学发展史的有效渗透——蒸汽机的发展史介绍
  在引入环节用两段视频来替代原先的两幅静态图片,“静态的知识动态化”更能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和震撼,吸引学生眼球的同时自然地渗透科学发展史,比如:蒸汽机是如何发展到内燃机的,蒸气机的发明、改进和使用对于工业革命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同时为热机的引出做了很好的铺垫.在课堂教学中科学发展史的有效渗透能起到启迪思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开拓知识视野的作用,也能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和消化课堂中所传授的新知识.
  1.2 科学家故事的有效渗透——瓦特的介绍
  教师通过介绍视频中热机的速度告诉学生,在科学飞速发展的今天不记伟大的科学家——瓦特,这位对改写人类热机历史有着极其重要影响力的科学家,通过学生自己的讲述加上老师的补充,在学生面前呈现出一个真实的科学家的一面,使学生感受到科学家善于思考、善于探究的科学精神,从而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热情.
  2 新课讲授环节中的“科学教育价值”的渗透
  2.1 小组合作,激发学生的的创新意识——实验装置改进
  通过观察“加热试管中的火柴”这一演示实验,教师随即抛出一个问题:如果我们想燃气重复对塞子做功,这个实验装置能实现吗?引发学生思考,通过有效提问,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在充分肯定学生的基础上,师生最终共同归纳出了四个有待解决的问题:(1)如何重复加燃料? (2)燃料如何内部点燃?(3)塞子如何反复飞出去再回来?(4)废气如何排出?在做了几番尝试之后,笔者尝试了全新的教学思路:将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并设计他们认为可行的办法,没想到学生的设计完全超出了我的想象,比如:有位钱同学说,为了使活塞能够飞出去再回来,我们可以在活塞处加一个橡皮筋,并用一个支架固定住.这时立即有同学提出了质疑说,燃料在燃烧的时候会不会使橡皮筋熔化呢?钱同学所在的小组进行了补充:我们可以将橡皮筋放在试管外.对于如何重复加燃料,赵同学说:老师,刚刚我们在试管底部钻了一个洞,那我们可不可以在靠近试管底部的地方再钻一个洞,直接将燃料从这里重复“送”进去?关于排气的问题,有同学说,直接在活塞上开一个洞即可,我说当然可以.就在我准备将同学们的解决方案进行整理的时候,叶同学突然举手站起来说:“老师,我觉得还可以进行再改进,如果我们在排出废气的同时,用我们化学上的“止水夹”将进气口夹住,这样燃料不是可以燃烧得更充分了吗?”听到这样的回答,我简直是惊呆了,没想到看似枯燥的“热机”经过这样的创新,学生们的思维竟如此的开阔,大大出乎了我的预料.从这一环节崭新的设计,懂得了作为老师,我们平时可能就是担心、顾虑太多,导致不敢放手让学生去充分发挥,很多时候如果我们能让学生多说一点,多动一点,要相信他们的潜力是无穷的,其实学生在得到成长的同时,我们自身的教学形式也会“绚丽多彩”的.
  2.2 及时肯定,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完善装置改进
  可是并不是所有的同学都对自己充满信心的,我还记得在课堂上,从有些学生的眼神中,能看出他们在设计出自己的方案后,对自己的能力开始持怀疑态度了,这时候老师就要能及时地给予他们鼓励与赞扬,我随即说了一句:“只要有梦想就会有奇迹” 鼓励学生大胆设想,给学生以自信心.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对学生来说可能会因为及时鼓励,就会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意识.学生在这样的肯定之下,一遍又一遍地完善装置的改进设计.整个设计环节虽然做了很多次修改,但看得出来学生是有收获的,于是我见缝插针告诉学生,每一项重大发明和物理规律的得出都要进行反复的验证,这就需要我们有吃苦耐劳、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还记得每组交流自己小组的创意时的那份自豪,得到同伴、老师肯定后的喜悦,这是在传统的讲授课上永远也收获不到的成功.特别是当他们的创意和科学家设计出来的模型不谋而合时,学生的内心受到了巨大的震撼,长久这样训练下去,学生的兴趣能不提高吗?
  2.3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模拟体验汽油机工作过程
  在学生讨论得出汽油机的雏形之后,我给每组学生都准备了一个汽油机的小模型来模拟体验汽油机的工作过程,在讨论过程中组内同学之间会互相补充进一步完善,最终较完整地描述出了汽油机的工作过程.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仅是给学生提供了动手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不仅让学生懂得了物理的有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懂得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3 总结提升环节中“科学教育价值”与“人文教育价值”的统一
  其实科学与人文并不是孤立的,只有将科学与人文融合,求真与求善统一,才能形成美的人格.在总结环节很多学生在谈热机未来的时候,都能和环境保护相联系,他们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比如:希望能制造出更多的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热机,用清洁的能源等,由此可见很多学生已经有了自己好的想法,同时我适时地教育学生要知道凡事都有两面性,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热机在为人类做出贡献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污染,这是我们需要尽量改进的地方.这中间其实无形中已经渗透了物理学的发展与人类发展的紧密关系,同时我趁机对学生进行了鼓励,激励他们好好学习,用所学的知识为人类造福.
  只要我们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用心去推敲每一个环节,在物理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过程中努力提高渗透的自觉性,把握渗透的可行性,注重渗透的反复性.我们学科教师要细心找寻德育工作和学科教学的最佳结合点,更要注重在有限的課堂上,让我们的学生领会更多的人文素养和科学探究的精神,不致于使德育成为空泛的口头说教,才可以让学生得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积极主动地为学生的智力与德行的和谐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其他文献
在积极推进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物理课大部分知识是要求学生动手实验去发现、理解、运用的.所以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的手段.做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爱物理的情感,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素质,发展学生的能力,最终使学生养成不畏挫折、乐于探究、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那么,如何切实可行地提高物理实验的教学效率,以下是笔者的几点想法.  1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  创设教学情
目前“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已得到教育界的广泛认可和接纳,并逐渐发展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一条主线.“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就是把某课题教学内容转化为若干个不同层次或类型的问题,以问题为载体建构教学流程,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逐步完成本课题内容学习,达成相应的三维目标.“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的、体验的、合作的、创新的人本发展平台,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一条践行新课程理念、优化课堂教学的有效捷径. 
一、故事内容There are eight apples on the tree.Little Mouse wants to get one.But the tree is tall, and Little Mouse is very short.He can’t reach the apples. Mi
期刊
有效提问是引发学生心里活动,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一种相互交流与互动,传递与反馈的桥梁与导航,它将教师的意图传递给学生,将学生的学习反馈给教师,是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一种方法和手段,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成功教学的基础.  现在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提问中存在以下的问题:一是教师提出的问题非常简单,答案为“是”与“不是”,“对”与“不对”不需学生动脑思考的假问题;二是教师提出问题只要学生阅读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为落实现代教学理念,满足物理课标要求,实现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学会主动获取知识,学会收集与整理信息,学会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与科学方法,教师可将现代化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有机结合,开展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1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预热:创设教学情景  在网络环境下,高中物理教学可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设置一定的教学情
用矿泉水瓶做物理实验,取材身边,操作简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欲望.  1 做“气体膨胀做功”的实验  器材 带盖子的白色透明矿泉水瓶,内部盛一点水.  做法 尽可能挤压矿泉水瓶,然后迅速松开瓶盖.  现象 会听到“嘭”的一声响,同时看到瓶内产生了“白雾”.  解释 “嘭”的响声是瓶内的压缩空气膨胀推动瓶塞时振动发出的声音,“白雾”是瓶内空气对外做功后,内能减小,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汽液化
本文结合高中英语教材中出现的否定句和高考试题对否定句的考查要点,对英语否定句的意义、类型和用法进行了归纳和探讨。 In this paper, we summarize and discuss the mea
期刊
叶圣陶先生指出:“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种观点与新课改的理念不谋而合.新课程改革理念强调:教材只是一种教学资源,并非是教学的全部内容.新课程提倡课堂教学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 “用教材”,就是依据课标,借助教材的学习素材,忠实地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发展目标的教学行为.教材内容只是帮助学生实现三维发展目标的一种载体,并不是要求学生将教材内容全部掌握,此外,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学校教学设施的更新换代,电子产品广泛地应用于教学过程,并在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以计算机为主的多媒体辅助教学,在物理课堂教学中也得了普遍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图形、音像和视听等多种信息,为学生提供了形象生动的感觉刺激,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抽象的物理概念、规律.然而,在物理教学实践过程中,存在不容忽视的多媒体过度滥用现象,超越了其“辅助”教学的
在物理教学中,常有这样的现象:教师在课堂所讲的物理内容、反复强调的注意点,学生似乎都能理解和掌握.可在练习的时候还是常常错误百出,而且错得莫名其妙,让教师目瞪口呆、哭笑不得.师生双方都觉得很冤,学生觉得我上课都听懂了,怎么自己做题的时候出错;教师觉得该讲的都讲了,该强调的都强调了,怎么还会出这样的状况,百思不得其解.本人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思考发现,出现这些现象的根源,都是学生在物理学习中的“假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