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考需要调整心态,防止心理焦虑,心态越放松越容易考出好成绩。从这点讲高考既是知识的角逐更是心理素质的较量。填报志愿也同样需要调整心态,不良心态会影响志愿的成功。
考后估分,心态要平和
除了北京、上海的考生是考前估分填报志愿外,考后估分填报志愿的省份也不在少数。对考后估分填报志愿的考生而言,要想估分准确,必须心态平和。因为人在情绪激动时,视野就会变窄,人对问题的认识就容易出现偏差。一般来讲在考试时感觉发挥比较好,自我感觉良好时,容易估高。考试时,感觉考得不理想,情绪低落时,容易人为压低自己分数,将自己的分数估低。2009年,一名黑龙江文科考生名叫张洁(化名),非常向往北京外国语大学,但因为高考后感觉自己考得不理想,估分很低,一本第一志愿填报了东北一所大学。结果,分数一公布,考得还不错,能够进入北外。但因没有报考该校,留下遗憾。这里,特别提醒内向型考生在估分时,要摆脱不良情绪影响,将心态放平。
选择院校,摆脱不良心态影响
冒险、侥幸。一些同学在报考志愿时不是根据自己的实力选择院校,而是存在冒险侥幸心理,喜欢赌一把、冲一下,一些教师为了学校出成绩,也鼓励考生向上冲,甚至个别学校以冲不上去复读不收费为名,鼓励学生冲北大、清华等名校,其实这样做是非常有害的。因为在传统志愿中,一志愿非常关键,一旦落空,考生落选的几率将增大很多,即使侥幸被录取,也很难选到适合自己的专业。报志愿时不仅要考虑学校还要考虑专业,低分末段难选专业。在实行完全平行志愿的省(区市)志愿填报中,A院校可以略微冲一冲,但B和C必须稳一稳,或保一保,因为平行志愿考生只享受一次投档机会。如果在填报院校志愿冲得过高,就可能导致自己落榜。
攀比。同学们在填报志愿时,往往存在你报什么学校我也报什么学校,你选什么专业,我也选什么专业的现象。这种现象往往发生在成绩相近或相同的考生中,这与嫉妒心理有关又与同学们不懂填报志愿的一些方法有关。填报志愿的一个重要原则是:从考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出发,根据考生自己的兴趣和潜能选择学校和专业。就像天下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人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两个人分数相近,但个性特长可能却完全相反,A考生适合学的专业,B考生可能完全不适合,因此这种攀比心理在考生填报志愿时,危害甚大。因为它不利于考生的长远发展。
依赖。有的考生认为考试归我,填报志愿归父母,他们让我报什么院校我就报什么院校,这种状况在填报志愿中为数不少。这既是独生子女对父母过分依赖所致,同时也和考生死读书,自主活动能力差有关。高考志愿是考生就自己喜欢的学校和专业按规定形式向招生部门和招生院校所表达的一种志愿,是考生的一份权力,对于考生而言,应该“我的志愿,我做主”。对于家长来讲,帮助孩子了解招生形势、院校和专业信息,这些都是应该做的。在孩子填报志愿时,勤关心、多指导、做好服务,但要把握一个基本原则“即要服务到位又不能越位”,毕竟是孩子上大学,应把决定权交给孩子,家长应明白在填报志愿问题上,你是参谋,不是司令,要帮忙、不添乱。
选择专业,绕开虚荣和跟风
虚荣。选择专业时,考生往往存在虚荣心理,觉得热门专业就是好专业,报考热门专业很有面子。家长咨询填报志愿时经常提到一个问题是,什么专业是好专业?什么专业是热门专业?专业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冷门专业与热门专业之分。考生选择专业的一个基本原则是适合考生状况、利于考生长远发展。从这点来看狂挤热门专业不可取。因为热门专业录取分数高,考生分数若没有优势,就容易落选。即使侥幸挤进热门专业,在这专业领域里人才济济,如果考生实力一般,很难出人头地;第二,热门专业,不一定适合考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因此,很难利于你的长远发展;第三,热门专业并非一成不变。今天的热门专业若干年后就会变成冷门专业,因此在填志愿时,要冷热结合。
从众、跟风。选择专业时,考生易受从众跟风不良心理影响,而忽略自己的个性心理特征。一些考生在选择专业时,事先没有对相关专业的内涵进行了解,也不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在哪儿。同班的同学报啥专业自己也报啥专业,别人说什么专业好,自己也跟着报,这就会导致考生报考的专业很可能并不适合自己。因此,建议考生在选报相关专业时一定要认真了解自己,了解拟报考专业的内涵,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专业。
除了以上提到的不良心态之外,考生填报志愿时可能还有自负、自卑、冲动等不良心态。这些不良心态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考生志愿的正确填报,因此希望广大考生在填报志愿时注意调整心态,摆脱不良心态影响,填出适合自己的理想志愿。
考后估分,心态要平和
除了北京、上海的考生是考前估分填报志愿外,考后估分填报志愿的省份也不在少数。对考后估分填报志愿的考生而言,要想估分准确,必须心态平和。因为人在情绪激动时,视野就会变窄,人对问题的认识就容易出现偏差。一般来讲在考试时感觉发挥比较好,自我感觉良好时,容易估高。考试时,感觉考得不理想,情绪低落时,容易人为压低自己分数,将自己的分数估低。2009年,一名黑龙江文科考生名叫张洁(化名),非常向往北京外国语大学,但因为高考后感觉自己考得不理想,估分很低,一本第一志愿填报了东北一所大学。结果,分数一公布,考得还不错,能够进入北外。但因没有报考该校,留下遗憾。这里,特别提醒内向型考生在估分时,要摆脱不良情绪影响,将心态放平。
选择院校,摆脱不良心态影响
冒险、侥幸。一些同学在报考志愿时不是根据自己的实力选择院校,而是存在冒险侥幸心理,喜欢赌一把、冲一下,一些教师为了学校出成绩,也鼓励考生向上冲,甚至个别学校以冲不上去复读不收费为名,鼓励学生冲北大、清华等名校,其实这样做是非常有害的。因为在传统志愿中,一志愿非常关键,一旦落空,考生落选的几率将增大很多,即使侥幸被录取,也很难选到适合自己的专业。报志愿时不仅要考虑学校还要考虑专业,低分末段难选专业。在实行完全平行志愿的省(区市)志愿填报中,A院校可以略微冲一冲,但B和C必须稳一稳,或保一保,因为平行志愿考生只享受一次投档机会。如果在填报院校志愿冲得过高,就可能导致自己落榜。
攀比。同学们在填报志愿时,往往存在你报什么学校我也报什么学校,你选什么专业,我也选什么专业的现象。这种现象往往发生在成绩相近或相同的考生中,这与嫉妒心理有关又与同学们不懂填报志愿的一些方法有关。填报志愿的一个重要原则是:从考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出发,根据考生自己的兴趣和潜能选择学校和专业。就像天下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人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两个人分数相近,但个性特长可能却完全相反,A考生适合学的专业,B考生可能完全不适合,因此这种攀比心理在考生填报志愿时,危害甚大。因为它不利于考生的长远发展。
依赖。有的考生认为考试归我,填报志愿归父母,他们让我报什么院校我就报什么院校,这种状况在填报志愿中为数不少。这既是独生子女对父母过分依赖所致,同时也和考生死读书,自主活动能力差有关。高考志愿是考生就自己喜欢的学校和专业按规定形式向招生部门和招生院校所表达的一种志愿,是考生的一份权力,对于考生而言,应该“我的志愿,我做主”。对于家长来讲,帮助孩子了解招生形势、院校和专业信息,这些都是应该做的。在孩子填报志愿时,勤关心、多指导、做好服务,但要把握一个基本原则“即要服务到位又不能越位”,毕竟是孩子上大学,应把决定权交给孩子,家长应明白在填报志愿问题上,你是参谋,不是司令,要帮忙、不添乱。
选择专业,绕开虚荣和跟风
虚荣。选择专业时,考生往往存在虚荣心理,觉得热门专业就是好专业,报考热门专业很有面子。家长咨询填报志愿时经常提到一个问题是,什么专业是好专业?什么专业是热门专业?专业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冷门专业与热门专业之分。考生选择专业的一个基本原则是适合考生状况、利于考生长远发展。从这点来看狂挤热门专业不可取。因为热门专业录取分数高,考生分数若没有优势,就容易落选。即使侥幸挤进热门专业,在这专业领域里人才济济,如果考生实力一般,很难出人头地;第二,热门专业,不一定适合考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因此,很难利于你的长远发展;第三,热门专业并非一成不变。今天的热门专业若干年后就会变成冷门专业,因此在填志愿时,要冷热结合。
从众、跟风。选择专业时,考生易受从众跟风不良心理影响,而忽略自己的个性心理特征。一些考生在选择专业时,事先没有对相关专业的内涵进行了解,也不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在哪儿。同班的同学报啥专业自己也报啥专业,别人说什么专业好,自己也跟着报,这就会导致考生报考的专业很可能并不适合自己。因此,建议考生在选报相关专业时一定要认真了解自己,了解拟报考专业的内涵,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专业。
除了以上提到的不良心态之外,考生填报志愿时可能还有自负、自卑、冲动等不良心态。这些不良心态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考生志愿的正确填报,因此希望广大考生在填报志愿时注意调整心态,摆脱不良心态影响,填出适合自己的理想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