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物契合 动静相生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muw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诗歌史上,王维以“诗佛”著称。他的诗歌今传四百多首,其中成就最突出的山水诗在我国盛唐诗坛独树一帜。中学语文课本中选入了几首有代表性的作品,如果能把握好王维山水诗的意境,就能让学生初步领略王维精湛的诗歌艺术,体悟到他从自然界静美境界中透射出的闲情。
  对于王维山水诗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对诗歌意境的把握上。王维的诗向来享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美誉,他笔下所描绘的心物契合的“无我之境”、动静相生的“虚静之境”以及空灵的“禅趣”,这些共同构筑了王维山水诗深长悠远的意境美。这是王维山水诗的精华所在,也是教学中应带领学生去体悟的重点。
  王维的山水诗对于大自然的美观察细致,感受独到,体物入微,描绘传神,动静结合,禅意融融,表现出心物契合、动静相生的意境美。教学中,王维山水诗所营造的意境,大概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把握:
  一、心物契合的“无我之境”
  王维的山水诗中营造了“无我之境”,这种意境有一种冲淡之美。果戈里曾说过:“没有美的辞藻,只有诗;没有外表的炫耀,一切是单纯的,充满了并非突然呈现的内在的光彩。一切是那么简洁,这才是纯粹的诗,话是不多的,却很精辟,富于含蕴。每一个字都是无底的深渊,每一个字都和诗人一样地把握不住。”这段话很好地诠释了王维山水诗中所表现出来的这种“无我之境”。这种意境是清幽、淡泊、宁静甚至不易觉察的一种静态的祥和之美。
  这种“无我之境”,仿佛几声微柔的虫吟、消融在天边的朦胧的月色之中一样,它没有迫摄、震撼人的强力,代之而表现的是一种淡淡风、融融月的魅力,让人流连不己。这是王维诗歌独有的韵味,这种韵味还具有超迈的风度、旷达、深远。例如《山中》这首诗:
  “溪清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这首诗的意境深远,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关键字来赏析,构建意境。“白石出”写出了季节的特点,“湿”字写得最妙,可作重点分析。山路上并没有下雨,又为何“湿人衣”呢?原来是山青树绿、翠色欲滴,仿佛沾湿了衣裳。这首诗中对感觉的描写极其生动、形象。这首诗写景极逼真、极传神。但是,“空翠湿人衣”是一种幻觉,并非客观真实的感受,却十分真切地表达了作者对山色的感觉。
  诗中的“人”似乎是作者,置身山林,欣赏风景。又似乎只有山景的呈现,并没有人,很难分清是此物,还是彼物。作者的主观情思消融在山林中,淡得几乎无法感觉到,进入了一个美妙的“无我之境”,达到了心物契合,天人合一的境界。
  二、动静相生的“虚静之境”
  王维的山水诗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一种对寂静境界的追求。引导学生体悟这种意境美可以培养他们对自然界事物一种敏锐的洞察力,感悟诗歌的味外之旨。王维笔下的静境不是单纯的静态之境,而是一种虚静,是一种远离现实的静。作者笔下的环境是静穆的,但他的心绪却是在弛骋。静中寄寓着灵动,潜藏着悠远,融入了高情远韵。例如,高中语文课本中的《山居秋螟》: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在这首诗中,王维写了秋天傍晚,雨过天晴,空气清新,青山也显得格外空旷幽静。这首诗洋溢着盎然意趣与蓬勃生机,诗人把山村的人、事和景物写得这样清新美妙,有动有静。幽静的山谷划过一阵笑声,显出山谷的生气,而这忽然传来的一阵阵喧笑,又显出山谷是那么的幽静。
  王维的这首诗创造的境界是幽静的,但非死寂。静中有动,寂处有声。其中包含着大自然自由活泼的生机,流露出主人公恬淡闲适的情绪,因而给人以静美的享受。使人惊叹诗人对大自然的动态和音响感受的细致和艺术表现的逼真。
  三、王维诗中富有空灵的“禅趣”
  诗是作者心灵的歌。任何诗歌都是作者心灵与当时社会相撞击所迸发的心声,它总是与作者一定生活、思想情绪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王维的山水诗也是如此。早在他生前,就有人称他“当代诗匠,又精禅理”。他的思想受佛教影响很深。他信奉佛教,追求佛家的虚静境界,寄禪理于诗的意象及境界,形成诗中的禅趣。禅趣的介入,往往使一些似乎狭小的境界产生宁静致远的效果,使一些似乎平淡的描写有了耐人寻味的内涵,使一些似乎寻常的景物给人更高一层的美感,使作品更富有诗意。例如作品《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不仅能诗善画,还精通音律。凭借着音乐方面的修养与造诣,王维能比一般诗人更敏锐,更精确地感受和把握自然山水的音响声息。他擅自以清新细致、饶有情趣的笔墨,表现出自然景物的细微动态和音响。诗人以花落、月出、鸟鸣反衬夜、山空、人闲,创造了极为宁静幽清的境界,从而表现出空灵的禅趣。寂静的山涧中月光引起鸟鸣,鸟鸣声很快融入无边的夜空,于是鸟鸣之后使人感到的更是无边的寂静。诗篇虽然只是写春夜的一个山涧,但却令人感到宇宙的深邃,甚至在诗的意境中体悟到刹那归于永恒,有限通向无限的哲理。
  我们综观王维的山水诗,大都情景交融,妙不可言,在平淡的话语中造就出“心物契合,动静相生”的非凡意境。欣赏着王维的山水诗,陶醉在美的艺术中,不由得想起英国哲学家培根的一句话:“读诗使人灵秀”。是的,诗人如痴如醉的爱着大自然,把它妩媚多姿的景色尽收眼底,以物态化的美的形象、画面、意境表现出来,使我们有着如闻其声、如见其景、如临其景的真切感受,让我们尽情地感受到大自然的灵动生气,在明净高雅的艺术境界中接受美的洗礼。
  作者单位:云南会泽县实验高中。
其他文献
以“服务发展、促进就业”为办学方向的中职教育,肩负着促进社会成员提升就业创业能力和职业生涯持续发展能力的任务。在中职教育中,人们往往认为实践性强的课程只是专业技能课程,而简单的将语文归为学科课程,其实不然。学科课程的主要特点是以掌握知识为主要目的,而知识的学习在语文课中则是相对次要的,对于语文课来说,学生最终能不能学会使用语言,会不会开展语文活动,形成言语能力才是最为重要的。能力的形成是源于活动,
“山羊过独木桥”是高考语文2014年课程标准乙卷材料作文题,其题是:  “山羊过独木桥”是为民学校传统的团体比赛项目。规则是,双方队员两两对决,同时相向而行,走上仅容一人通行的低矮独木桥,能突破对方阻拦成功过桥者获胜,最后以全队通过人数多少决定胜负。因此习惯上,双方相遇时,会像山羊抵角一样,尽力使对方落下桥,自己通过。不过,今年预赛中出现了新情况:有一组比赛,双方选手相遇时,互相抱住,转身换位,全
我理解的课堂生成是这样的,老师充分课前预设,将一篇课文尽可能有的知识点、能力点、审美点、情志点充分琢磨,在裸读备课的情况下,再综合各种资料信息加以消化吸收,然后走上课堂。其出发点归宿点全在学生,课堂的生发点也基本由学生引起,老师在其中只起引导、诱发、促疑、纠错、拨正等作用。这样的课堂中的生成是动态,对话是开放的,师生关系是平等的,情境是生活化的。  我在教学《鸟啼》一课时做了尝试。现将在两个班的教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作文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审题。尤其是材料作文,一旦审错题,立错意,归错类,对高考成绩的影响可谓是致命的。江苏作文批改分六类法:一类卷,70~63分,要求切题,立意独到、深刻;二类卷,62~56分,要求切题,立意准确、正确;三类卷,55~49分,基本切题,立意基本正确;四类卷,48~42分,基本切题,立意略有牵强;五类卷,41~28分,不切题,立意牵强贴标签;六类卷,27~0分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课本《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本文文言知识浅显不艰涩,积累起来不是很难。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学可以把握。  本文虽是文言文,但其中项羽这一人物生动形象,情节分明紧凑,颇能吸引学生。鉴赏艺术形象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所以本课教学就从把握人物形象入手,应该能顺利愉快进行。  学情分析  高二的学生在古代散文的学习上,已经有一定的阅读功底,文言知识的掌握
名著《红楼梦》历来是高中语文教学的经典必讲篇目。以江西省为例,在使用全国统一教材时,第四册选入《林黛玉进贾府》,第五册设置《红楼梦》专题单元(含《诉肺腑》《宝玉挨打》《探春理家》);目前使用人教版新教材,必修3仍以《林黛玉进贾府》为独立篇目,且为小说单元首篇,另设有《名著导读》专栏《〈红楼梦〉导读》(明确指定为必讲必考)。  任何教材编订者对《红楼梦》向来是“青眼”有加,更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头戏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都明白: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教师在批改中如何加强引导,激发情趣,对提高作文教学水平具有重大意义。著名的文学家茅盾先生在小学时代有两册三十二篇作文,其间老师的评语对茅盾先生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在《秦始皇高祖隋文帝论》后,老师称赞:“目光如炬,笔锐似剑,洋洋千言,宛若水银泻地无孔不入,国文至此亦可高无罪矣。”  而作文批改的现状又是怎样的呢?如果说学生学语文最怕的是“作文
近年来,许多学生不但学习缺乏热情,而且变得越来越冷漠,凡事多以自我为中心,对于身边的人和事总是漠不关心。这些学生中尤其以留守儿童和父母离异的为多,他们埋怨父母,埋怨社会,埋怨生活。看到这种情形,老师们都觉得非常痛心,这或许是包括学校在内的整个社会的德育缺失吧。于是,我经常找学生谈心,苦口婆心给他们讲道理,讲人生,但用了许多方法,却都收效甚微。怎样才能扭转这种情况呢?我最终回归到了我们语文课的德育功
【课标依据】  2012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高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对诗歌的兴趣培养,在审美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学生的细腻情感。在教学过程中要选择好的篇章,教给学生鉴赏诗歌的正确的学习方法,并对诗歌的不同艺术特性能够有针对性地做出比较,掌握作品其中的意蕴,在作品的欣赏中发现美,在诗歌的欣赏过程中,获得不同角度的审美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与诗歌的创作能力。
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读《再别康桥》一诗,不禁想起罗丹的这句名言。《再别康桥》作为现代白话诗的名篇,倾倒了无数读者。它令人称道的地方有很多,而在取材和修辞方面,尤其显示了诗人善于发现美的慧眼。  《再别康桥》善于从平常生活中提取素材,只要读读它的诗句就可以感受得到。那河畔的金柳,软泥上的靑荇,榆荫下的清泉,西天的云彩,斑斓的星辉,沉默的夏虫,对这些寻常事物诗人好像信手拈来。在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