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策略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运用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fm98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一个很重要的方向,就是改变或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本文围绕有效教学策略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运用,着重从两个方面阐述:一是有效教学策略的意义;二是有效教学策略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关键词]教学策略 有效学习 教学运用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共同活动,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发展过程,具有许多的不确定性。因此,教学既要有一定的组织性和计划性,同时又要随时掌握课堂上的各种情况,积极运用相应的教学策略,有效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美术教学必须体现时代特征,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过去,我们在美术教学中死抱住西欧与苏联的一套训练方法,一味死抱素描,要不就钻在中国传统国画的套子里,在技法中磨来磨去,这种教学已太过时了。现在世界美术领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美术已走在社会发展的前沿。作为时代的精神尺度,美术教学必须向前看,注重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提高教学的现代审美品位。下面,笔者结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教学实践,谈一谈一些粗浅的认识和体会。
  
  一、有效教学策略的意义
  
  教学策略的含义:教学策略是实施教学过程的教学思想、方法模式、技术手段这三方面动因的简单集成,是教学思维对其三方面动因进行思维策略加工而形成的方法模式。在教育哲学的区域中,教学策略的理论依据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础上。在教学论的层面上,又侧重以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理论来阐释教学过程的本质和现象。
  教学策略是为实现某一教学目标而制定的、付诸于教学过程实施的整体方案,它包括合理组织教学过程,选择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材料,制定教师与学生所遵守的教学行为程序。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现在国内外都在讲建构主义学习观。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与文本之间的交互作用。学生学习教材,教材对学生有作用,而学生同时也对教材有作用,这就是建构主义学习观,也是课程改革的一个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心理学认为,学生用自己的观点解读了教材的内容,从而在自己头脑中建构出一个新的概念,而且建构是和教学同步进行的,学习者的学习完全是自主的活动。所以,学生的学习是自己建构的过程,这种学习是探索性、研究性、理解性的学习过程。因此,有效教学策略就是让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索性、研究性、合作性的学习。
  新课程改革提出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育人思想,关注课堂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统一,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建构,追求新时期条件下素质教育理论发展与实践创新的统一。在理论学习上,探索三维度的关系(即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把握。
  小学美术教学应该是:提倡学生主体参与、合作学习、差异发展、体验成功。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四点:一是教学的着眼点是怎样激励学习潜能;二是不承认差生,只承认个体差异的存在;三是学科教学的注意中心是学科知识的获取过程;四是关注教学个性化走向个性群体化的实践策略。
  
  二、有效教学策略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要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优化课堂教学,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课堂学习方式,重视学生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关系,互相适应,互相促进,优化课堂要素的配置,追寻有效课堂学习的基本要素,提出有效课堂教学的评价指标。
  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对学习过程的自我控制,学习者要具有高度的学习责任感和自我控制学习的能力,衡量自主学习的三个指标是:学习目标的建立、学习方法的掌握及学习评价的实现。
  所谓探究式课堂教学就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即指“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
  针对课堂教学而言,台作学习可以理解为“在教师的指导下,旨在促进学生的异质小组中互助合作,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其目的就是要提高全体学生(包括有学习障碍学生)的学业成绩及各方面技能,使他们具有处处为他人着想、尊重不同观点、能与人合作交流的态度意识。具体有以下五个入手点:
  
  1、从备课准备入手
  策划课堂40分钟,提高备课的有效性,优化教学设计。过去的备课主要是从教师的讲而不是从学生活动的角度备课,现在应该从学生学习活动的角度来各课。这堂课有哪几项活动、怎样安排,在活动过程中教师怎样指导、怎样与学生互动,在活动中怎样进行评估和调控等等应该是教师着重考虑的问题,而且还要进行教学反思。如:各《我设计的服装》一课时,我没有像过去那样让学生去设计服装效果图,因为学生不懂服装设计的知识,即使有好的构思也不一定能表现出来,而是为学生们准备了多种彩色纸和塑料布,让他们在小组里挑选一人做模特,其余同学为他设计“时装”。这样,从学生学习活动的角度来考虑,不仅激发了学生们的创作热情,而且,把抽象的设计过程形象化,有利于学生把他们的一些金点子和巧妙的构思直接表达出来,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2、从教学活动入手
  “活动一发展”教学模式是作为活动课程教学基本结构提出来的。“活动”即要求教学以学生活动为中心,“发展”即要求教学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和个性充分发展为目标,“活动一发展”即要求教学必须遵循活动与发展的辩证统一规律。构建“活动一发展”教学模式旨在建立一个适应小学活动课程教学的理论体系,正确把握活动课的教学特征,探索其教学规律,充分发挥活动课的特有功能,防止和克服活动课“学科化倾向或形式走过场”,提高活动课教学质量。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实践性、能动性原理与活动课程的特殊性结合起来,提出“活动一发展”的观点,其意义有三层:一是强调活动的实践性和能动性,让学生在活动中动手动脑,实现“实践一认识一再实践一再认识”的能动过程;二是强调活动的发展性和教育性,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亲身体验,实现改造自我、发展自我的目标;三是强调活动与发展的相互作用,把二者有机统一起来,发挥整体效应。
  在教《我设计的服装》一课时,其主要过程如下:
  ①创设情境。首先从欣赏唐代名画《簪花仕女图》开始,然后引导学生对古今中外、各民族的服饰特点进行有个性的评价,从而激发起学生自己设计服装的热情,再让学生从本组中选一名“模特”并共同为他“设计”一套服装,引导学生们进入时装设计师设计时装的情境之中。
  ②产生问题。学生们看着老师提供的一堆彩色纸、塑料布和其它一些废旧材料时,不禁产生疑惑:这“服装”到底该怎样设计?随即就自发地开始了小组讨论。在这样的讨论中,学生们已经开始了自主探究;这样的讨论,为学生们进一步的合作提供了条件。
  ③观察、选择资料。这时,老师出示了一些“穿”了纸服装的洋娃娃。学生们通过仔细的观察,得到了服装设计的灵感;经过再次的讨论,选择了自己小组需要的材料,并拿出初步的设计方案。
  ④解决问题。在小组取得一致的意见后,立即分工,为这位“模特”设计起来。“模特”也不会闲着,也参与其中。遇到难题,大家再共同磋商、共同解决。
  ⑤应用检验。各组设计完成之后,组织“模特”们穿着自己设计的“服装”进行展示、评比。然后,全班同学投票评奖,以此检验各组设计的作品是否优秀。
  
  3、从教师引导入手
  优化讲解,重视课堂讲授的时效性和实效性,倡导简洁、精炼、有效度的课堂指导,优化课堂结构,重组环节步骤,重视信息流的整合和有效信息的输载,研究课堂信息的交互性和有效传输。在《我设计的服装》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没有做过多的讲解,虽然简洁,却非常有效。将本来深奥晦涩的服装设计通过为真人模特设计而变得形象直观,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时效性和实效性。
  
  4、从评价过程入手
  加强教学评价方式的有效性。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要善于利用评价所提供的大量信息,适时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在《我设计的服装》教学过程中,通过展示、评比的策略,学生们进行了自我评价和集体评价。这种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激励,诱导了学生的兴趣、意志、情感等学习心理的内在动力系统,引导学生的潜能发展,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总之,教师运用有效教学策略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是一个研究的过程。实践证明,通过自主、探究、合作的课堂学习方式,实施以上各种有效的教学策略,促进了学生的有效学习。
  
  [参考文献]
  1、《中小学美术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钟启泉、崔允、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其他文献
为使初二学生能自然地、比较平稳地踏上学习物理的轨道,我感到起始阶段的教学应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消除畏惧心理上下功夫。    一、发挥优势,保持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    初二学生一开始的那种自豪感和迫切心情毕竟是短暂的,当他们进入课程教学以后,能否保持较浓厚的兴趣,是他们能否学好物理的关键。今年我们开始使用上海科技出版社编发的新教材。新教材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编排形式新颖;内容顺序的重新安排切合学生
期刊
一、讲述历史上的少数民族要实事求是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汉族和其他各民族都是我们祖国这一大家庭的成员,而且有些民族的历史非常悠久,例如:西北的羌族,南方的苗族等,在汉族形成的同时就出现了。今天满族的祖先——西周的肃慎,蒙古族的祖先——商代的东胡,曾经十分强盛并且建立过政权。秦汉时期,北方的匈奴族十分强盛,隔着长城与秦汉帝国对峙。魏晋南北朝时,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则更多,而且不少国家
期刊
这是一组常用的同意词,其基本词义是“检查、核实”,并且由此而引申出“考核”(examine,check)、“核对”(look over,check,examine)、“调查”(survey,inspect)、“视察”(inspect)。这组同义动词只有look over是短语动词,其意思是“快速检查一遍”。  从这组同义词的基本含义及其引申词义不难看出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和细微差别,即词的个性。可见,
期刊
[摘要]传送带问题是跟实际联系比较紧密的一个物理模型。在这类问题中,物体动静交织,能很好地考查学生对所学的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它既能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又能联系科学、生产和生活实际。本文就传送带问题中常见的几种情况作了归类分析。  [关键词]传送带问题 物理模型 归类分析    应用物理学知识解决源于现实生活、生产实际、高科技等背景材料的实际问题是近年来高考的热点,其目的在于考查学生
期刊
2009年12月9日,我有幸以政治教师的身份参加了在贵定一中召开的“贵州省人大检查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座谈会”。会上,州、县、学校等各级领导介绍了近年来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的情况,汇报中既谈了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和经验,也如实地讲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大家普遍感到,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虽然形式多样,但缺少主渠道,实效并不明显。综合各方面的看法,我认为问题的实质是没有建立起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的行之
期刊
中学生正处于青少年阶段,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他们心灵诚实善良,感情纯洁质朴,表达彻底自然,在绘画上生动体现了人类最初的完整的原创性,最能表现人的本质。今天,不少学生的绘画作品表达的内涵却是成人对生活外界事物的观察、理解、成人的思维、情感等,并非学生自己的真情流露、自然表现。在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及教学目标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重技能传授,轻素质培养;重活动结果,轻活动过程;成人把自己意志强加给孩子的多,
期刊
认真学习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以全新的视角审视新课程、走进新课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这场改革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可以说,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使我国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发生一次历史性的变化。中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打破了传统美术教学的知识框架,从全新的角度,按学习方式把美术课程分为欣赏、评述、造型、设
期刊
我在使用地理新教材过程中,感受颇深。新教材的优点已经众所周知,如新教材的板块组合新颖,内容生动有趣,知识背景广博,实用性强等等。但在实际运用新教材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又有很多的困难,在使用过程中教师觉得“好看不好教”,学生觉得是“好看不好学”。下面针对新教材的特点,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一下如何合理利用新教材,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容易掌握,并能从中学到更多的地理知识。    一、新教材中和目前实地教学中不
期刊
现在由教科室牵头,构建各教研组教学方法经验交流平台,以实现经验共享和方法共享。我作为一名普通的计算机教师,将参加工作十五年来教计算机的一点心得体会归纳为五点,供大家参考。    一、诱发学生学习兴趣,因势利导,愉快教学    现在的学生接触计算机、认识计算机都是从上网开始的,我们知道上网了解的计算机知识是片面的,仅局限于聊QQ、玩电游、听音乐、看图片。他们凭直觉感受着网络的神奇。我让他们在畅游网络
期刊
随着新时代的步伐,初中新课程改革已实施了数年。为了积极推进体育课改理念,新的《课程标准》和教科书贯彻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我们就必须认真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我认为,新课标的设计是非常高明的:它规定了具有影响力的课程理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课程的目标体系。这样做是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