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策划人语
随着怀特海的《教育的目的》、保罗·弗莱雷的《被压迫者的教育》等书再次风行,又一次激起了人们对教育的现实生态的关注和思考,不断追问“教育是什么”的问题。本期刊登丁卫军和王益民两位老师的文章,他们从教育的现实出发,从学生的立场出发,围绕“教育应走进学生的心灵”这一主题阐述了各自的观点,以期引发更多同仁的思考。
蒙台梭利说,我们对儿童所做的一切,都会开花结果,不仅影响他的一生,也决定他的一生。
什么是良好的教育?北京师范大学肖川博士作了这样的回答:良好的教育一定能给无助的心灵带来希望,给稚嫩的双手带来力量,给迷茫的双眼带来澄明,给孱弱的身躯带来强健,给弯曲的脊梁带来挺拔,给卑琐的人生带来自信!
那么现实的教育,带给学生的是什么呢?笔者收录了这样三段学生描述的学习生活:
其一:初三了,教育不再是小学下课后的橡皮筋,不再是老师讲的有趣的故事,不再是一张张欢欣的笑脸……教育变成了一次次模拟考,一道道函数题,老师失望的表情,父母哀怨的眼神……每个人的真诚掩藏到镜片后,无言的搏杀写在脸上。快乐似乎只在每一次超越竞争对手之后的享受。
教育除了做题和分数,还有什么呢?
其二:初二时,我们换了一位语文老师。他讲课十分认真,课文分析得十分详细。后来我们知道了其中的秘密,原来他所讲的,全都来自教学参考书,几乎一字不差。于是我们纷纷去买,几乎人手一册。我们上课回答问题自然跟着“教参”说,笔记也对着“教参”照搬照抄。老师知道我们的“武器”,但他还是经常夸我们问题回答得好,大家为拥有“教参”而暗自得意。时间一天天过去,我们对“教参”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少了它,回答问题便无从下手。我们收获了期末考试的全军覆没,这才知道我们失去了自己的思想……
学科教育,学科的魅力在哪里?
其三:在我的记忆里,幼儿园老师是最好的,每天同我们做游戏、讲故事,那时,我似乎有说不完的话,上课时我可以高高地举起小手,而且不停地在空中挥舞,开心极了。小学老师是最讲规矩的,动不动就是“坐直了”“眼睛看着黑板”“小手放在背后”……简直跟机器人一样被控制着。上课了,一边举手,一边说着答案,生怕被别人抢先,几次后,老师生气而无奈地看着我们,用教鞭边敲桌子边说:“同学们,老师请你时再回答好不好?”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好!”老师微微一笑,很满意的样子。初中老师的知识似乎是最渊博的。课上,鸦雀无声,没有人有勇气举手,惟恐自己的回答是错误的。一阵缄默之后,老师把书中的“精髓”灌入我们的脑子里,然后接受一次又一次暴风骤雨般的考试……
教育成了制造模型的机器?
学生的话让我们思考:这样的教育到底带给了学生什么?什么样的教育是学生需要的?有人说,大医医心。我想,大教教心。真正的教育,应该是直抵学生心灵的。
这让我想起了林语堂先生笔下的牛津。牛津之所以是牛津,秘诀何在?加拿大幽默散文家兼大学教授斯蒂芬·利考在《我见之牛津》中这样写道:我了解,这个秘诀的关键就在于导师的作用。学生所知道的一切都是从导师那里——或者同导师一起学到的……可是学生怎样做到这点,就有些难以理解了。有一位学生说:“我们到导师的房间去,他只是点燃烟斗,跟我们闲聊。”另一位学生说:“我们围绕他坐下,他只是抽烟,同我们一起检查我们的作业。”从这些证据看来,牛津导师所做的就是召集几个学生,向他们喷烟。被喷了四年烟的学生,就变成了学者……牛津并不急功近利,不追求眼前见到的“效率”……他们的导师对他们的学习和研究发生兴趣,就对他们喷烟,直到在他们心里点燃火苗。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学生真正学到的东西,从某种意义上讲,是靠自身智力的积极活动,而不是作为被动的听讲者而学到的。
闲聊、喷烟其实就是一种对话,一种思想的碰撞,一种心灵的应答,导师用智慧点燃了学生的智慧。牛津导师制教育是开放的,在这种状态下,学生思维是活跃的,学习也是快乐的。其实,我们有时很纳闷,为什么课后思维敏捷、口齿伶俐的学生一到课堂上就反应迟钝、表达笨拙呢?其实根源就在于我们的框框、套套太多了。我们没有做到最基本的一点,那就是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思想,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人格;并没有真正了解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通过自己的努力已经获得了什么,有哪些困难,需要教师给予一些怎样的帮助……这就需要教师走下神坛,走向学生的生活,走进学生的思想和心灵。
走进学生心灵的教育拒绝一切功利和诱惑,拒绝一切模式和枷锁。走进学生心灵的教育,我想至少在以下三个方面应该有所突破:
凸显文化的持久引领。苏霍姆林斯基说:办一所学校就是办一种文化、一种精神。朱光潜先生在回答《教师月刊》记者“怎么看学校文化建设”的提问时这样说:“教育就是学校的文化。你是怎样培养人的,这本身就是一个文化,文化建设不是表层的事,而是一个非常深的工作。‘教育—育人’的重要性远远大于文化的其他方面。”可悲的是,当下无论是大学,还是中小学,都把学校文化当作一种“特色”来建设,做的大多是“表层”的工作,很少往深里做。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育才中学建设以“办负责任的学校,做负责任的教师,育有责任的学生”为宗旨的 “责任文化”,十年磨一剑,学校无论是硬环境还是软环境,都洋溢着责任文化的氛围,熏染着学生的言行举止。学生在这样的学校氛围里交往、生活、学习,在他们的骨子里浸润着责任文化的气息。每一个从育才中学走出来的学子,都深深地打上了责任文化的特有烙印,做一个对社会、对家庭、对工作负责任的人,成为育才学子身上的特质。如此一来,育才中学的责任文化的思考与实践,就不再是一种文化标签。这种教育的持久力是蕴在学生心灵深处的,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一生。
彰显活动的课程魅力。朱光潜先生在谈到学科教学时,有过这样的精辟论述,他说教师的魅力在于把学科的魅力传达给学生,让学生对这门学科有兴趣;感受到学科魅力,他自然而然就会想着自己去学了。现在的很多教育活动,大多是琐碎的说教,陈旧的教学方式,失去了教育活动应有的魅力,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树立教育活动的课程意识,是改变教育活动无趣、无味、无效的重要途径。很多习以为常的教育活动,一旦从课程的角度去设计和规划,彰显出的魅力总能给学生带来终身的享受。开学第一课,也许是大多数学校、大多数班级的传统项目,但是有多少能真正走进学生心灵的呢?江苏省镇江市外国语学校王益民老师设计的“入校仪式”就是一个完整的课程。我们来分享一下他们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课程目标: 1.畅想未来,放飞梦想,取得实现梦想的方法; 2.拜见老师,懂得尊敬师长; 3.感谢家长养育之恩;4.初步取得班级归宿感。课程内容(四节课): 第一课,军营磨练;第二课,我的梦想;第三课,入校仪式;第四课,我的班级我的家。这种精心设计的活动,因为实现了课程化,使其目标明确,内容扎实,实施有序,效果显著。让每一个进入初中校门的孩子,在人生新征程的起跑线上,有了丰富的心灵体验和深刻的灵魂颤动。有人说,中国太注重仪式了,其实,中国的教育缺少的是直抵孩子心灵的仪式。那些形式化的仪式,弱化了它应有的、持久的教育魅力。 激活细节的正能量。教育的精彩无处不在,它常常蕴藏在生活的细节中。“笑蝶:‘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老师仿佛看见,一只蝴蝶破茧而出,在花丛中翩然起舞。老师坚信,一步一个脚印,不断追求卓越,你一定会化茧成蝶,成为最美丽的百合。”“老师,谢谢您!从今天起,我是百合班的一朵百合、一颗星星。从今天起,我会微笑面对一切,努力汲取知识的甘露。既然我是百合,我是星星,就没有理由不绽放,就没有理由不闪耀。从今天起,展现自己最闪亮的一面,向着开花的承诺,怀着‘我要开花’的信念,力争成为恒星,绽放自己的美丽!”这段对话摘自《完美教室——中国百合班的故事》一书。百合班班主任、特级教师俞玉萍老师在开学第一节课用诗意的语言阐释孩子的名字,并将其制成名片,小小的名片给了孩子一份美好的祝愿和热情的鼓励。同样,孩子也用诗意的心语回应老师的祝愿和鼓舞。这是心与心的对话。小小的名片正如俞老师所说,“它留下的希望和信赖足以让彼此的心灵永远温暖”。百合班的很多故事,诸如“老师端汤”“叔叔您好”等,都让我们看到生活的细节无处不蕴藏着教育的正能量。南京的邵平老师看到在食堂就餐的学生每天都会倒掉很多剩饭,她就让孩子在动筷子前把多出的饭集中在一起,让孩子每天轮流把多出来的饭带回家。“把剩饭带回家”这样的细节,在日复一日中,学生积淀的不仅仅是爱惜粮食这样的生活品质吧!细节往往成为一个人一辈子最难忘怀的美好记忆,这样的记忆与人生相伴,在潜移默化中蕴蓄终生教育的能量。江苏省南通中学的“难忘教育”,也正是因为有了无数的教育细节而更加璀璨夺目。
叩问教育应该是什么?雅斯贝尔斯说过:“真正的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一书中这样说,“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不能让知识僵化,而要让它生动活泼起来——这是所有教育的核心问题”。周国平先生如是说,“教育的基本道理并不复杂,其主要使命就是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使受教育者所固有的人性特质得到健康的生长,成为人性健全的人”。抛开功利和模式,唤醒、激活学生自我发展的、健全的人性,让教育走进学生的心灵,本就是一种教育常识。
但愿这样的常识能化为每一个教育人的行动,让教育走进学生的心灵不再是一种理想和美丽的呼唤。
(作者为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现就职于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育才中学)
随着怀特海的《教育的目的》、保罗·弗莱雷的《被压迫者的教育》等书再次风行,又一次激起了人们对教育的现实生态的关注和思考,不断追问“教育是什么”的问题。本期刊登丁卫军和王益民两位老师的文章,他们从教育的现实出发,从学生的立场出发,围绕“教育应走进学生的心灵”这一主题阐述了各自的观点,以期引发更多同仁的思考。
蒙台梭利说,我们对儿童所做的一切,都会开花结果,不仅影响他的一生,也决定他的一生。
什么是良好的教育?北京师范大学肖川博士作了这样的回答:良好的教育一定能给无助的心灵带来希望,给稚嫩的双手带来力量,给迷茫的双眼带来澄明,给孱弱的身躯带来强健,给弯曲的脊梁带来挺拔,给卑琐的人生带来自信!
那么现实的教育,带给学生的是什么呢?笔者收录了这样三段学生描述的学习生活:
其一:初三了,教育不再是小学下课后的橡皮筋,不再是老师讲的有趣的故事,不再是一张张欢欣的笑脸……教育变成了一次次模拟考,一道道函数题,老师失望的表情,父母哀怨的眼神……每个人的真诚掩藏到镜片后,无言的搏杀写在脸上。快乐似乎只在每一次超越竞争对手之后的享受。
教育除了做题和分数,还有什么呢?
其二:初二时,我们换了一位语文老师。他讲课十分认真,课文分析得十分详细。后来我们知道了其中的秘密,原来他所讲的,全都来自教学参考书,几乎一字不差。于是我们纷纷去买,几乎人手一册。我们上课回答问题自然跟着“教参”说,笔记也对着“教参”照搬照抄。老师知道我们的“武器”,但他还是经常夸我们问题回答得好,大家为拥有“教参”而暗自得意。时间一天天过去,我们对“教参”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少了它,回答问题便无从下手。我们收获了期末考试的全军覆没,这才知道我们失去了自己的思想……
学科教育,学科的魅力在哪里?
其三:在我的记忆里,幼儿园老师是最好的,每天同我们做游戏、讲故事,那时,我似乎有说不完的话,上课时我可以高高地举起小手,而且不停地在空中挥舞,开心极了。小学老师是最讲规矩的,动不动就是“坐直了”“眼睛看着黑板”“小手放在背后”……简直跟机器人一样被控制着。上课了,一边举手,一边说着答案,生怕被别人抢先,几次后,老师生气而无奈地看着我们,用教鞭边敲桌子边说:“同学们,老师请你时再回答好不好?”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好!”老师微微一笑,很满意的样子。初中老师的知识似乎是最渊博的。课上,鸦雀无声,没有人有勇气举手,惟恐自己的回答是错误的。一阵缄默之后,老师把书中的“精髓”灌入我们的脑子里,然后接受一次又一次暴风骤雨般的考试……
教育成了制造模型的机器?
学生的话让我们思考:这样的教育到底带给了学生什么?什么样的教育是学生需要的?有人说,大医医心。我想,大教教心。真正的教育,应该是直抵学生心灵的。
这让我想起了林语堂先生笔下的牛津。牛津之所以是牛津,秘诀何在?加拿大幽默散文家兼大学教授斯蒂芬·利考在《我见之牛津》中这样写道:我了解,这个秘诀的关键就在于导师的作用。学生所知道的一切都是从导师那里——或者同导师一起学到的……可是学生怎样做到这点,就有些难以理解了。有一位学生说:“我们到导师的房间去,他只是点燃烟斗,跟我们闲聊。”另一位学生说:“我们围绕他坐下,他只是抽烟,同我们一起检查我们的作业。”从这些证据看来,牛津导师所做的就是召集几个学生,向他们喷烟。被喷了四年烟的学生,就变成了学者……牛津并不急功近利,不追求眼前见到的“效率”……他们的导师对他们的学习和研究发生兴趣,就对他们喷烟,直到在他们心里点燃火苗。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学生真正学到的东西,从某种意义上讲,是靠自身智力的积极活动,而不是作为被动的听讲者而学到的。
闲聊、喷烟其实就是一种对话,一种思想的碰撞,一种心灵的应答,导师用智慧点燃了学生的智慧。牛津导师制教育是开放的,在这种状态下,学生思维是活跃的,学习也是快乐的。其实,我们有时很纳闷,为什么课后思维敏捷、口齿伶俐的学生一到课堂上就反应迟钝、表达笨拙呢?其实根源就在于我们的框框、套套太多了。我们没有做到最基本的一点,那就是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思想,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人格;并没有真正了解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通过自己的努力已经获得了什么,有哪些困难,需要教师给予一些怎样的帮助……这就需要教师走下神坛,走向学生的生活,走进学生的思想和心灵。
走进学生心灵的教育拒绝一切功利和诱惑,拒绝一切模式和枷锁。走进学生心灵的教育,我想至少在以下三个方面应该有所突破:
凸显文化的持久引领。苏霍姆林斯基说:办一所学校就是办一种文化、一种精神。朱光潜先生在回答《教师月刊》记者“怎么看学校文化建设”的提问时这样说:“教育就是学校的文化。你是怎样培养人的,这本身就是一个文化,文化建设不是表层的事,而是一个非常深的工作。‘教育—育人’的重要性远远大于文化的其他方面。”可悲的是,当下无论是大学,还是中小学,都把学校文化当作一种“特色”来建设,做的大多是“表层”的工作,很少往深里做。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育才中学建设以“办负责任的学校,做负责任的教师,育有责任的学生”为宗旨的 “责任文化”,十年磨一剑,学校无论是硬环境还是软环境,都洋溢着责任文化的氛围,熏染着学生的言行举止。学生在这样的学校氛围里交往、生活、学习,在他们的骨子里浸润着责任文化的气息。每一个从育才中学走出来的学子,都深深地打上了责任文化的特有烙印,做一个对社会、对家庭、对工作负责任的人,成为育才学子身上的特质。如此一来,育才中学的责任文化的思考与实践,就不再是一种文化标签。这种教育的持久力是蕴在学生心灵深处的,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一生。
彰显活动的课程魅力。朱光潜先生在谈到学科教学时,有过这样的精辟论述,他说教师的魅力在于把学科的魅力传达给学生,让学生对这门学科有兴趣;感受到学科魅力,他自然而然就会想着自己去学了。现在的很多教育活动,大多是琐碎的说教,陈旧的教学方式,失去了教育活动应有的魅力,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树立教育活动的课程意识,是改变教育活动无趣、无味、无效的重要途径。很多习以为常的教育活动,一旦从课程的角度去设计和规划,彰显出的魅力总能给学生带来终身的享受。开学第一课,也许是大多数学校、大多数班级的传统项目,但是有多少能真正走进学生心灵的呢?江苏省镇江市外国语学校王益民老师设计的“入校仪式”就是一个完整的课程。我们来分享一下他们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课程目标: 1.畅想未来,放飞梦想,取得实现梦想的方法; 2.拜见老师,懂得尊敬师长; 3.感谢家长养育之恩;4.初步取得班级归宿感。课程内容(四节课): 第一课,军营磨练;第二课,我的梦想;第三课,入校仪式;第四课,我的班级我的家。这种精心设计的活动,因为实现了课程化,使其目标明确,内容扎实,实施有序,效果显著。让每一个进入初中校门的孩子,在人生新征程的起跑线上,有了丰富的心灵体验和深刻的灵魂颤动。有人说,中国太注重仪式了,其实,中国的教育缺少的是直抵孩子心灵的仪式。那些形式化的仪式,弱化了它应有的、持久的教育魅力。 激活细节的正能量。教育的精彩无处不在,它常常蕴藏在生活的细节中。“笑蝶:‘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老师仿佛看见,一只蝴蝶破茧而出,在花丛中翩然起舞。老师坚信,一步一个脚印,不断追求卓越,你一定会化茧成蝶,成为最美丽的百合。”“老师,谢谢您!从今天起,我是百合班的一朵百合、一颗星星。从今天起,我会微笑面对一切,努力汲取知识的甘露。既然我是百合,我是星星,就没有理由不绽放,就没有理由不闪耀。从今天起,展现自己最闪亮的一面,向着开花的承诺,怀着‘我要开花’的信念,力争成为恒星,绽放自己的美丽!”这段对话摘自《完美教室——中国百合班的故事》一书。百合班班主任、特级教师俞玉萍老师在开学第一节课用诗意的语言阐释孩子的名字,并将其制成名片,小小的名片给了孩子一份美好的祝愿和热情的鼓励。同样,孩子也用诗意的心语回应老师的祝愿和鼓舞。这是心与心的对话。小小的名片正如俞老师所说,“它留下的希望和信赖足以让彼此的心灵永远温暖”。百合班的很多故事,诸如“老师端汤”“叔叔您好”等,都让我们看到生活的细节无处不蕴藏着教育的正能量。南京的邵平老师看到在食堂就餐的学生每天都会倒掉很多剩饭,她就让孩子在动筷子前把多出的饭集中在一起,让孩子每天轮流把多出来的饭带回家。“把剩饭带回家”这样的细节,在日复一日中,学生积淀的不仅仅是爱惜粮食这样的生活品质吧!细节往往成为一个人一辈子最难忘怀的美好记忆,这样的记忆与人生相伴,在潜移默化中蕴蓄终生教育的能量。江苏省南通中学的“难忘教育”,也正是因为有了无数的教育细节而更加璀璨夺目。
叩问教育应该是什么?雅斯贝尔斯说过:“真正的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一书中这样说,“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不能让知识僵化,而要让它生动活泼起来——这是所有教育的核心问题”。周国平先生如是说,“教育的基本道理并不复杂,其主要使命就是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使受教育者所固有的人性特质得到健康的生长,成为人性健全的人”。抛开功利和模式,唤醒、激活学生自我发展的、健全的人性,让教育走进学生的心灵,本就是一种教育常识。
但愿这样的常识能化为每一个教育人的行动,让教育走进学生的心灵不再是一种理想和美丽的呼唤。
(作者为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现就职于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育才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