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可获“超常视力”

来源 :科技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cho_19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你的视力能达到1.0~1.5,那么现在告诉你有一种不需要手术的特殊训练方法,有可能让视力提高到2.0甚至更好,你会不会惊叹?事实上,这已经被学者实验证明,只可惜对近视的眼睛无效。
  
  研究人员选了20岁左右、视力在1.0~1.5的人,作为实验的被试。他们每天会接受1个小时的视觉训练。两个星期过去了,绝大多数的被试视力都有所提高,甚至有的人视力超过了2.0。5个月之后,经过复测,他们仍然保持了“超常视力”。
  
  正常人的视力一般只能达到1.0~1.5。如果拥有一双视力超过2.0的眼睛,那么,虽然不可能目视千里,也配得上“千里眼”之称了。如今,中国的两个研究小组发现了一个神奇的方法,有可能让正常成年人的视力大幅度提高,达到2.0甚至更好。
  这两个研究小组,由中国科技大学的周逸峰研究员、中科院光电技术研究所的所长张雨东研究员带领。研究的成果发表在自然集团在线学术期刊《科学报告》上,相关技术也获得了两项美国发明专利授权。
  人眼结构,可以变完美
  故事可以追溯到2008年8月。周逸峰应邀到了中科院位于成都的光电技术研究所。在自适应光学重点实验室,他看到了一个有趣的设备,可以让人眼的光学系统变得近乎完美。这个设备名叫“人眼自适应光学矫正仪”,周逸峰立马对它产生了兴趣。
  在构造和功能上,人的眼睛相当于一架“相机”。它是一个光学系统,但并不完美。比如,角膜、晶状体就像是一个镜头,要想看得更清楚、更远,理想的角膜应该呈一个完整的球面,晶状体也应该有着完美的弧度。但是,人的角膜都会有微小的凹凸,晶状体的弧度也不理想,这对视力多少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视光学专家认为,如果把角膜、晶状体等矫正到完美状态,那么,正常人的视力应该能达到2.0~2.5,甚至更高。然而,角膜上的凹凸、晶状体的弧度会不断地变动,这不可能通过戴眼镜来矫正,于是,一个用于天文学上的“自适应光学系统”被引入了。这一系统会打出一束半导体激光,根据反射情况找出人眼中的缺陷,矫正仪就通过计算、实时调整出具有弹性的镜片,帮助人眼达到理想的光学状态。
  不过,一个奇怪的现象是:在矫正之后,视力并没有得到很大的提高。这让专家们十分不解。
  黑白条纹,练就千里眼
  周逸峰猜测,这一现象也许与视觉神经系统有关。
  他认为,大脑的视觉神经系统,与人眼的光学系统是“相互串联”的。人眼的光学系统不完美,那么,视觉神经系统的发育也会有缺陷。因此,要想提高正常人的视力,除了让光学系统变得完美之外,与此同时,还得改善视觉神经系统的功能。
  周逸峰一直在研究成年人的弱视。人之所以会弱视,是因为大脑的视觉神经系统出了问题。一些观点曾认为,对于8岁以后的弱视,几乎没有什么有效的治疗方法。不过,周逸峰设计出了一种训练模式,他让弱视的人在电脑屏幕上看一些特殊的黑白条纹。这些黑白条纹有一个学术的名字,叫做“高空间频率光栅”。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视觉神经系统的功能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即使已经成年,弱视患者的视力也提高了。
  于是,一个念头从周逸峰的大脑中闪过:在矫正仪将人眼变得接近完美之时,再配合这样的视觉训练模式,也许正常人的视力就提高了。他的想法得到了光电所所长张雨东的认同,一份联合实验的协议就这么达成了。
  研究人员选了20岁左右、视力在1.0~1.5的人,作为实验的被试者。他们每天会接受1个小时的视觉训练。渐渐地,他们能看清更细的黑白条纹,能完成更有难度的分辨任务了。两个星期过去了,绝大多数的被试视力都有所提高,甚至有的人视力达到了2.0。5个月之后,经过复测,他们仍然保持了“超常视力”。
  超常视力,不能拯救近视
  与视力正常的人相比,更迫切想提高视力的,恐怕是数量众多的近视者了。人类一直在挖空心思,想让自己看得更清楚。
  11世纪,阿拉伯的科学家、医生伊本·海塞姆在通过一个玻璃的球缺体看物体时,物体神奇地被放大了。这是人类第一次发现了光的折射。此前一些史学家认为,古罗马皇帝尼禄透过一枚绿宝石观看斗剑士表演,是想以此增强视力。但在认识了光的折射后,科学家们指出,绿宝石并不能改善视觉,尼禄只是为了让眼睛不受强光的伤害。
  放大镜一度被用来帮助阅读,但它并不是真正意义的眼镜。没有人说得清,世界上的第一副眼镜是谁、在哪一年发明的。
  威尼斯的一块墓碑上写着:“这里长眠着佛罗伦萨的阿曼迪的萨尔维诺·达马托,眼镜的发明者。”达马托是意大利的一名修道士,大约在13世纪80年代,他将带框眼镜传播于世。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将“眼镜发明者”的头衔扣在达马托身上。17世纪的意大利学者认为,眼镜的发明者另有其人;此人名叫斯皮纳,是一位僧侣。也有人说,发明眼镜的人住在比萨,是一个装玻璃的文盲。当时的眼镜,是两个带手柄的单片,是由一颗钉子铆合的,用起来需要手扶。几百年过去了,人类甚至已经学会了用激光手术,来帮助自己看得更清。
  此次,中国科学家对“超常视力”的研究,能不能为近视的人带来新的喜讯?很遗憾。对近视的人们来说,这样的训练效果并不理想。
  周逸峰也曾对近视者进行过这样的训练,但结果不太稳定;这一方法并没有稳定提高他们的视力。“与弱视不同,导致近视的主要原因,是人眼的光学系统出了问题。这种视觉训练只能改善大脑的视觉神经系统功能,并不针对光学系统。”
  其实,对于一般人而言,正常视力已经足够了,并没有必要拥有一双“千里眼”。不过一些特殊的行业却对视力作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精密仪表、航空、航海等。这项研究结果对它们来说,有着极大的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尽管此前苹果官网上曾表示,Siri将在2012年支持中文,但直至现在还没最新消息。不过,Siri引爆的语音识别技术,已经让中国的不少公司开始布局中文版Siri,这个巨大的市场会引来多少“狼群”呢?  苹果公司引爆语音识别  Siri,是一项语音控制功能,搭载在苹果公司今年春天推出的iPhone 4S上,它让手机变身为一台智能化机器人。利用Siri,用户可以通过手机读短信、介绍餐厅、询问天气、语音设
期刊
在一个瘦肉精横行的年代,“千里寻猪”也是一门技术活。有猪肉却不敢吃,国家队也陷入了“肉食危机”。都说食品安全是人命关天的大事,甚至诸多检验标准都号称“国际领先”,为何还有那么多运动队要自己养猪呢现在看来,以运动员参加国际比赛的检验标准作为肉类市场的安全检测线,还真不失为一种对民众负责任的态度。  近日,有媒体报道,体育总局已经下发了“禁肉令”,要求运动员禁止在外食用猪牛羊肉,各训练基地在未确定肉源
期刊
陈燕,中国第一位女盲人钢琴调律师。珍妮,是一条黑色的拉布拉多导盲犬。2011年3月,珍妮走进了陈燕的生活,成为北京七只导盲犬中的一只。但是有了珍妮之后,陈燕的生活并没有比过去方便多少。因为在北京,公共交通和公共场所对导盲犬都是拒绝。  陈燕告诉记者,虽然她住在地铁站附近,但每次去地铁都会被拒绝,她们已经被拒绝11次了。每次被拒绝后,珍妮都会像一个受委屈的孩子一样耷拉下脑袋。现在,如果让珍妮再去地铁
期刊
多年一直被很多人怀疑的激素奶最近再次被引爆。日前,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何兵微博爆料称,国内许多高龄奶牛,靠激素才能产奶。养殖户为治愈奶牛因超标挤奶引发的乳房发炎,而让奶牛注射大剂量抗生素……因此只有少数品牌的鲜奶能喝。   何兵的说法很快就遭到了国内奶业界一些人士的否认。中国奶业协会有关专家表示,奶牛使用激素类药物增加产奶量缺乏科学依据,他们认为使用雌激素并不能提高产奶量,反而会增加养殖成本
期刊
4月20日晚8时许,两名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简称国航)机务人员在首都机场做地面保障时遭遇雷击,两人随后迅速被送往机场附近的120急救中心,所幸最后均无大碍。国航相关负责人称,事发时,雷电正是通过头戴的有线耳机,将两名工作人员击中。   北京市气象局研究员吴正华告诉记者,气流在雷雨云中会因为水分子的摩擦和分解产生静电,而这些电分两种,正电和负电。在雷雨天气中,天空中的正负电荷比较集中,当不同电荷的云
期刊
当您拿到这本《科技生活》周刊的时候,入围2012年全国中学生天文奥林匹克竞赛(下文简称“全国天文奥赛”)决赛的选手,正在新疆与他们挚爱的天文“亲密接触”。他们对天文的兴趣爱好和知识储备,不仅丰富了他们的人生,也让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名校”的天文系,在“自主招生”时对他们有所青睐。   2012年,北京师范大学首次将天文系纳入自主招生范畴,而且“一步到位”,本科生名额全部通过全国范围内的自主
期刊
随着中国的日益崛起,中国和周边国家的关系更加错综复杂。为了遏制中国,美国也开始重返亚洲,军事演习频率近年一直在上升。中俄海上联合军演,或许是针对“遏制”所作出的反应。  4月22日~27日,代号为“海上联合—2012”的中俄海上联合军事演习在中国广阔的黄海海域进行。在为期6天的演习中,双方以海上联合防御和保交作战(保卫海上交通线)为主题,进行了包括联合护航、联合防空、联合反劫持,以及对海、对潜、对
期刊
最近在哈佛,听了牛津大学中国研究问题专家黄佩华教授(Christine Wong)的一个报告,分析中国市级财政状况,非常震撼。报告中提到一点,即中国地市级财务,预算内收入根本无法支付高额的地方支出。这也提醒我们,需要对这个庞然大物的国家各种纷繁迥异的事务进行深入的探讨、科学的解读以及合理的联想。   于是,两个看似不相关的信息,就可以在理解中国政治、经济、科技、卫生的框架下得到解读,而我希望,这
期刊
科普不是照本宣科,科普应该走入生活、寓教于乐。4月22日,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办,《科技生活》承办的2012北京市科普基地日活动为公众带来了丰富的展示内容,由中国消防博物馆参观和馆外广场展示2部分构成。特别是广场展示,共分4大区域:知识迷宫区、科普文艺表演区、展示区、流动科普空间(科普大篷车)。各展台采用的科普形式丰富多彩,确保科普“美味”而不单调。  动态的展示才能抓人心   作为此次活动
期刊
不少人有这个困惑:卡片数码相机如何能拍出好的效果?为了体验卡片机的功能和效果,笔者用佳能G9拍了一组照片体验,供读者参考。   对于好照片,《纽约摄影学院教材》给出了这样一个定义,1.好照片要有主题。2.一幅好照片要有一个能吸引注意力的主体。3.好照片画面要简洁。照片实际上是靠拍摄者对构图、瞬间、光线和色彩的把握。说得直白一点,是靠相机后面的那个大脑。从笔者的观察来看,大多数使用卡片机的人却是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