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余琐话

来源 :读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le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茶是好东西,在人的一生中,它或许是陪伴你到最后的朋友。
   一般而言,抽煙是二三十岁时的潇洒,跷着二郎腿,吞云吐雾,快活似神仙;喝酒是四五十岁时的应酬,推杯换盏,酒浅情深,觥筹交错,你我不分;到了六七十岁,医生会谆谆劝你戒烟,家人会苦苦求你禁酒。到了与烟告别、与酒分手之际,百无聊赖、口干舌燥之时,恐怕只有茶能陪你度过夕阳西下的余生。
   我在剧团待过,团里的那些老艺人,都是老北京人,也都是花茶爱好者。一上班,艺人们先到开水房排队沏茶。然后你就听吧,他们喝起茶来,发出吃面条一般的吸溜之声,此起彼伏,压倒了其他的声音。由于他们的茶叶消耗量大,花费不少,所以,他们都喝那种不是很贵的花茶。如果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在末尾,对老艺人来讲,这最后一位的茶却排在第一位。
   旧时,演员在台上有大段唱念,常常口干舌燥。于是趁着有大段过门儿或没有唱词念白的空当儿,由检场的递茶壶或茶碗。演员把袍袖一扬,稍做遮挡,啜两口热茶润润喉,接着再唱。这叫“饮场”。我在的那个剧团,说唱曲艺的,通常都携有一个大搪瓷茶缸,茶缸上挂着的茶锈,至少有好几微米厚,足以说明其茶龄之悠久。他们从做徒弟时就捧着这个茶缸,捧到当师傅,捧到退休养老,捧到赋闲晒太阳,看样子,一直要捧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才会撒手。
   人的一生,说起来,就是一个加和减的过程。先是加,加到一定年龄后,就开始减,减到一无所有为止,每个人都会经历这样一个渐渐淡出的过程。烟会离你而去,酒会离你而去,甚至亲人、朋友、同事都会离你而去,只有这一盏茶不会将你抛弃。
   茶好,好在它不嚣张生事、不惹人讨厌,有平平和和、清清淡淡的风格,有温厚宜人、随遇而安、怡情悦性,而又矜持自爱的品德。在外国人的眼里,茶和中国是同义词,你懂茶,也就懂了中国。
   西洋人好喝咖啡,中国人爱喝茶。咖啡是在热带和亚热带阳光充足的肥沃土地里生长出来的,咖啡豆成熟以后,红得十分鲜艳,因为它凝聚了太多的阳光。而茶叶通常都种植在云雾迷漫、空气湿润的山间。茶树的每个叶片,云蒸霞蔚,雨露滋润,汇聚着大自然的精灵之气。如果说阳光是热量的总汇,那么精灵则是智慧的结晶。所以,喝咖啡的西方人和喝茶的中国人,在性格上,有冲动和内敛之分;在行为上,有意气用事和谨言慎行的不同;在待人接物上,西方人实际、率直,重在眼前;中国人礼貌、敦厚,意在将来。
   茶之所以可贵,是因为它能成为我们每个人的终身之友。它那股冲淡的精神,也应该是我们每个人要禅悟的真谛。
   一杯在手,在缕缕茶香中,你会暂时将日子的艰窘、工作中的不愉快、家庭的纠葛放在一边,仅仅体味这片刻的宁静与舒缓。
   学会冲淡,这是茶带给我的启迪,虽然觉悟得晚了一点,但如果按古人所言“朝闻道,夕死可矣”的话,悟得晚比不悟终归要好一些。
   一般来说,琴弦绷得太紧,就有断的危险;陡冷陡热,杯子就会爆裂。一个人,神经要是总处于紧张的状态,没准会生出毛病。
   要学会饮中国茶,就要懂得饮茶的宽容放松之道。君不见茶馆里何其熙熙攘攘,又何其气氛融洽,高谈阔论与充耳不闻并存;狼吞虎咽与徐徐品味同在;伟大的空洞、渺小的充实,各有各的活法,各有各的满足。也只有这样的氛围,心才能静得下来,气方能平得下去,这就是只有茶才能起到的调和作用、稀释作用、淡化作用、消融作用。
   如果是酒,火上浇油,双方非得剑拔弩张不可。因此,以茶代酒,饮者永远不会胡说八道;以茗佐餐,必然会是斯文客气。这世界上只有喝茶的人最潇洒、最从容,不斗气,不好胜。拥有一份与他人无干、只有自己领受的快乐,足矣。
   茶,来自中国的饮品,清心明目,提神醒脑,常饮有益。尤其茶的那种冲淡清逸、平和凝重、味纯色雅、沁人心脾的品格,多多少少含有一点儿做人的道理。
   多一点儿恬静,少一点儿狂躁;多一点儿宽余,少一点儿紧张;多一点儿平和,少一点儿乖戾;多一点儿善自珍摄,少一点儿干扰他人。也许,这就是多余的茶话了。
   (冰清玉洁摘自天津人民出版社《独自闲行》一书)
其他文献
你身边有那种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不择手段的人吗?如果有,你会怎样评价他们?相信在大多数人眼里,这种人都不会得到什么好的评价。在人类科学史上,却有一个例外,他“不择手段”的追梦之路大大影响了近代史,而换来的赞誉却多于指责,此人就是“登月之父”沃纳·冯·布劳恩。  沃纳·冯·布劳恩,1912年3月23日出生于德国。打出生那一刻起,这位冯爷就注定将一辈子吃喝不愁:他出身于贵族世家,父亲是男爵兼德意志帝国
期刊
《读者》杂志累计发行突破20亿册!这是一个令人欢欣鼓舞的成绩,很高兴与广大读者分享这一喜悦。  《读者》发展历程中的许多重要节点,似乎都与生机勃勃的春天有关。1981年春天,《读者》创刊;2006年4月,杂志的月发行量达到最高峰——1003万册;2019年5月,累计发行突破20亿册。  春天代表着希望,激发着成长,《读者》的38年,正是和广大读者携手相伴、共同成长的38年。  君子豹变,《读者》坚
期刊
为什么高考状元们,后来大多没成为特别厉害的人物呢?为什么有些特别厉害的企业家,当年学习成绩并不是特别突出?是因为读书无用,还是仅仅是统计学上的偶然?好学生和极端学生  美国高中教育比较注重全面发展,没有这么郑重其事的“高考”,但美国高中也有优等生。有项研究考察了81个在高中表现特别优异、能被邀请在毕业典礼上做报告的好学生,长期跟踪他们的发展。  这些人基本上相当于中国的高考状元——他们上了好大学,
期刊
说起来真像是一场梦,说得确切一点,那是我的一场童真年代的“糊涂梦”。我于1946年从农村到北平求学,插班于西四北小学六年级。一天,我们正排队准备进课堂时,站在我后排的同学突然爆发出一阵大笑,我不知何意,便回过头去好奇地寻找笑源。就在这时,一位名叫刘惠云的女同学,朝同学们大声喊道:“笑!有什么好笑的,人家是从农村来北平求学的,你们就……”我立刻不安起来,因为全班只有我一个人来自乡下,难道同学们是在笑
期刊
斯蒂芬·特恰克是美国库伯大学医疗中心重症监护医生,已有20多年工作经验。  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特恰克发现自己不知不觉进入了职业倦怠期。诊断过程中,他很少和病人深入交流,甚至不愿意多说一句话。  一次,特恰克为晚期胃癌患者罗伯特问诊。罗伯特瘦骨嶙峋,全身几乎没有肌肉,因为疼痛,他神情痛苦,身体歪歪斜斜地躺在轮椅中。特恰克用教科书式的语言问询:“腹部还疼吗?”罗伯特双手颤颤巍巍地摸着肚子说:“很疼,
期刊
第一代“科幻迷”  2013年12月2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嫦娥三号发射现场。  观看发射的有3000人左右,刘慈欣是其中之一。星空的寂静和现实的热闹让他有种莫名的感觉:火箭看上去似乎不是属于这个世界的东西,它将带着我们的精神飞离这平凡的群山。  2016年7月3日,天眼主体工程完工现场,刘慈欣受邀见证这一“科幻”时刻。此时的他已经是雨果奖得主,他在《三体》中展示的降维打击、黑暗森林理论与壮丽图景
期刊
《李敖回忆录》记载:  (金庸)有一天晚上到我家,一谈八个小时。他特别提到他儿子死后,他精研佛学,他已是很虔诚的佛教徒了。我说:“佛经里讲‘七法财’……但大体上,无不以舍弃财产为要件。所谓‘舍离一切,而无染着’,所谓‘随求给施,无所吝惜’。你有这么多的财产在身边,你说你是虔诚的佛教徒,你怎么解释你的财产呢?”金庸听了我的话,有点窘,他答不上来。他当然答不上来,为什么?因为金庸所谓信佛,其实是一种“
期刊
C.S.刘易斯  1925年,两个牛津大学的毕业生同时回到牛津大学任教。一个是33岁的牛津大学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教授,另一個是27岁的意气风发的知名文人。他们二人在1926年5月11日参加一个名为“吉光片羽”的读书会时,一见如故,一谈相知。  他们都喜欢神话,对神话文学有深入的研究,都认为神话文学是传达真理和信仰最佳、最美的途径。于是,他们约定启动一个竞赛,两个人各写一部神话式的奇幻文学,比比看谁写
期刊
1  大四的时候,我们这一届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开始去医院见习。  有一天,在办公室门口,我看到一位女医生走过去。从背后看,她头发黑白夹杂,应该有五六十岁。  过了一周,我又一次来到这个科见习,这次我看到了那位女医生的正脸,当时我特别惊讶。她并不是我想象中的五六十岁的老医生,而是一个相当年轻的主治医师。因为她的脸和头发实在差异太大,当时还不成熟的我特别鲁莽地直接开口问她的年龄。  幸亏这位医生脾气好
期刊
很多年前,我的左邻是一位意大利老人。老人嗜好园艺,园中遍植榆柳银杏,桃李枇杷。这些树秋冬落叶,十一月,树上的叶子开始枯黄,片片坠地,直到园中只剩空枝,结束一季盛夏的繁华。老人每日晨昏,定时在园中耙扫落叶。他患有心疾,胸前长年绑着一副仪器,然而老人生性乐观,烟酒不忌。他挥动手中的竹耙,虎虎生风。  老人珍惜落叶,每一片都不舍得遗弃。他把那些落叶集在一角,堆积成山,造就了一座红黑褐色相间的落叶冢。冬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