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标准》三维目标中的重要一维,实践证明,小组讨论是实现这一维目标的有效途径。但我们也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课堂上的小组讨论,是一把双刃剑,利用好了,可以促进学生互动,增添情感体验,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反之,则会是“虚假的繁荣”,成为“摆设”。因此,我们应努力使小组讨论成为教学的常态手段,在初中语文课堂上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一.建好讨论小组,保证讨论的序列
当教师发出小组讨论信号时,各个讨论小组就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天地,短时间内,它会不受你的完全“掌控”。因此,要保证各个小组讨论的质量,就必须细化措施,加强小组建设。
1.控制小组人数。一般情况下,四五人一组比较适宜。对于初中生而言,人数不宜过多,否则,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也难以保证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机会,影响讨论的落实;人数过少,缺少必要的监督,主动性差一点的学生会消极怠工,乃至不参与讨论。
2.注意小组人员搭配。要注意到学生的个性差异、语言能力、学习基础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合理配置,使一个小组内领导力、组织力、引导力等要素都具备,具备活力和张力,有利于思辩的碰撞、智慧的生成。
3.明确小组内成员的职责,抓实角色体验。小组讨论时,“一言堂”“独角戏”的现象比比皆是。怎么解决?开展小组讨论教学之前,教师应事先引导,使学生明白,小组讨论是我自己的事,小组成员人人平等,应该荣辱与共,共同进退。还可以尝试让小组成员轮流做组长,使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产生不同的角色体验。几轮下来,他们的小组荣誉感、使命感被激发出来,就不会再有逃避、推诿等现象了。
二.拟好讨论问题,保证讨论的质量
不是什么问题都需要讨论的:学生“够一够”就能解决的问题不需讨论,过于疑难不易出结果的问题不必讨论,与课堂教学内容无关或是关系不大的问题不用讨论。备课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讨论的问题。
1.设计便于展开讨论的问题。设计的问题应从实际情况出发,使学生有较好的资源可用,便于展开讨论。教学鲁迅的《雪》一文,我设计了“北方的雪与南方的雪有何不同?它有什么象征意义?”这个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适时引导,学生很快就能探求到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会到“雨的精魂”的真正内涵。
2.设计有一定梯度、难度的问题,以免“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学生语文水平参差不齐,问题应照顾到不同群体,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教学《柳叶儿》,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作者写柳叶儿想告诉我们什么?”在大部分学生回答“能救人”后,我追问“仅仅是想告诉我们这些吗?”要求学生展开讨论。在补充了相关写作背景并适当点拨后,学生大都能提炼出类似于“铭记昨日艰辛,珍惜今天幸福”等相关认识,顺利突破了教学难点。
3.注意讨论问题的数量。一节课需要讨论的问题不宜过多,正常情况下,两三个就足够了。讨论问题过多,看似热闹,实际上会降低新鲜感,讨论质量会有明显的下降。
三.把握讨论时机,保证讨论的深化
一节课上,讨论时机的选择很重要,选择错了,对整节课都可能带来负面影响。
1.教师要善于审时度势,整体把握课堂,规避错误时段。比如不宜在课堂伊始展开,上课时间不长就讨论,兴奋点过早,学生容易“疲倦”;比如不宜在学生看了一些悲惨的画面、事迹后展开,这时,学生沉浸在对悲伤的回味中,情绪低落,思维相对有些滞钝,并且也不愿意交流……什么时候展开讨论,教师须看情况而定。
2.可以在突出教学重点或突破教学难点时组织讨论。教学《狼》专题,对“你认为人类对狼应当是以猎杀为主还是以保护为主”这个问题,教师如果不组织讨论,只是将一些现成的答案展示给学生,学生缺少了真切的体验,理解将是平面化的,很难形成长久的印象;反之,学生如果开展了讨论乃至辩论,动手、动脑又动口,日后只要稍加回忆,那激烈的争辩场面就会浮现在脑海里,挥之不去。
3.可以在学生思维打不开局面的时候组织讨论。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强调的是教师指导时机的重要,就小组讨论而言,道理是相通的。在学生想弄明白而不能、想说出来而不能时展开讨论,能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考虑问题的不足之处,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裂变式成长。每一次讨论,都是一次突破。
总之,我们要回归理性,舞好这把双刃剑,使它发挥出应有的威力。
董庆祥,教师,现居江苏兴化。
一.建好讨论小组,保证讨论的序列
当教师发出小组讨论信号时,各个讨论小组就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天地,短时间内,它会不受你的完全“掌控”。因此,要保证各个小组讨论的质量,就必须细化措施,加强小组建设。
1.控制小组人数。一般情况下,四五人一组比较适宜。对于初中生而言,人数不宜过多,否则,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也难以保证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机会,影响讨论的落实;人数过少,缺少必要的监督,主动性差一点的学生会消极怠工,乃至不参与讨论。
2.注意小组人员搭配。要注意到学生的个性差异、语言能力、学习基础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合理配置,使一个小组内领导力、组织力、引导力等要素都具备,具备活力和张力,有利于思辩的碰撞、智慧的生成。
3.明确小组内成员的职责,抓实角色体验。小组讨论时,“一言堂”“独角戏”的现象比比皆是。怎么解决?开展小组讨论教学之前,教师应事先引导,使学生明白,小组讨论是我自己的事,小组成员人人平等,应该荣辱与共,共同进退。还可以尝试让小组成员轮流做组长,使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产生不同的角色体验。几轮下来,他们的小组荣誉感、使命感被激发出来,就不会再有逃避、推诿等现象了。
二.拟好讨论问题,保证讨论的质量
不是什么问题都需要讨论的:学生“够一够”就能解决的问题不需讨论,过于疑难不易出结果的问题不必讨论,与课堂教学内容无关或是关系不大的问题不用讨论。备课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讨论的问题。
1.设计便于展开讨论的问题。设计的问题应从实际情况出发,使学生有较好的资源可用,便于展开讨论。教学鲁迅的《雪》一文,我设计了“北方的雪与南方的雪有何不同?它有什么象征意义?”这个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适时引导,学生很快就能探求到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会到“雨的精魂”的真正内涵。
2.设计有一定梯度、难度的问题,以免“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学生语文水平参差不齐,问题应照顾到不同群体,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教学《柳叶儿》,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作者写柳叶儿想告诉我们什么?”在大部分学生回答“能救人”后,我追问“仅仅是想告诉我们这些吗?”要求学生展开讨论。在补充了相关写作背景并适当点拨后,学生大都能提炼出类似于“铭记昨日艰辛,珍惜今天幸福”等相关认识,顺利突破了教学难点。
3.注意讨论问题的数量。一节课需要讨论的问题不宜过多,正常情况下,两三个就足够了。讨论问题过多,看似热闹,实际上会降低新鲜感,讨论质量会有明显的下降。
三.把握讨论时机,保证讨论的深化
一节课上,讨论时机的选择很重要,选择错了,对整节课都可能带来负面影响。
1.教师要善于审时度势,整体把握课堂,规避错误时段。比如不宜在课堂伊始展开,上课时间不长就讨论,兴奋点过早,学生容易“疲倦”;比如不宜在学生看了一些悲惨的画面、事迹后展开,这时,学生沉浸在对悲伤的回味中,情绪低落,思维相对有些滞钝,并且也不愿意交流……什么时候展开讨论,教师须看情况而定。
2.可以在突出教学重点或突破教学难点时组织讨论。教学《狼》专题,对“你认为人类对狼应当是以猎杀为主还是以保护为主”这个问题,教师如果不组织讨论,只是将一些现成的答案展示给学生,学生缺少了真切的体验,理解将是平面化的,很难形成长久的印象;反之,学生如果开展了讨论乃至辩论,动手、动脑又动口,日后只要稍加回忆,那激烈的争辩场面就会浮现在脑海里,挥之不去。
3.可以在学生思维打不开局面的时候组织讨论。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强调的是教师指导时机的重要,就小组讨论而言,道理是相通的。在学生想弄明白而不能、想说出来而不能时展开讨论,能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考虑问题的不足之处,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裂变式成长。每一次讨论,都是一次突破。
总之,我们要回归理性,舞好这把双刃剑,使它发挥出应有的威力。
董庆祥,教师,现居江苏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