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了解品管圈活动在手术标本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集的1200份手术病理标本进行现状分析,构建品管圈,执行品管圈活动部署规范,结合质量管理工具,分析手术病理标本中存在的问题,并予以改进干预方法,综合分析干预前后的具体状况。结果 针对病理标本缺陷率而言,干预前为1.25%(13/1200),干预后为0.25%(3/1200);针对标本核对至送达病理科平均时间而言,干预前为(2.24±0.58)min,干预后为(1.41±0.30)min;就标本平均处理费用而言,干预前为18.17元,干预后为14.34元。同时,圈员个人综合能力、团队精神均显著上升,干预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手术标本安全管理中,积极采用品管圈质量改进工具,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检验标本缺陷率,保证护理工作效益。
【关键词】品管圈;手术标本;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6-0330-01
本文主要对我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集的1200份手术病理标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借助品管圈手法,予以改进,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相关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选择我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集的手术病理标本共1200份为研究对象,方案获得该地区卫生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全程跟踪,13份存在缺陷,手术标本送检工作主要涵盖五个方面:一是容器盛装处理与再利用,二是标本固定液配置,三是标本固定,四是标本查找与核对,五是病理科交接。
1.2 一般方法
构建品管圈,开展圈会活动,针对病理标本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制定活动计划,设定目标,并拟定对策,最后实施对策并进行评价,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前期工作:专业护士组成团队,确定圈长,明确各自职责、分管项目,制定活动圈名,开展相关教育培训;(2)中期工作:圈员陈列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明确活动主题,完善活动计划,明确活动日期,做好现状要因分析,收集手术病理标本管理资料,运用头脑风暴法,综合分析管理环节特性要因,进而分析其中存在的因果关联,绘制成图。其次,设定目标,确定重点内容,拟定对策,从效益性、经济性等因素出发,将重复使用的病理标本送检容器改为一次性专用病理标本袋,购进福尔马林中性缓冲液,避免环境污染,设定专人检查、清点、送检,规范填写病理标本登记本及病理送检单,做好交接班;(3)后期工作:改善标本管理流程,强调定期核查,确定遗留问题,提高管理规范化水平。
1.3 观察指标
观察标本缺陷率、核对至送达病理科平均时间、平均处理费用、圈员个人综合能力等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资料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P<0.05时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这1200份标本中,于改进干预前13份存在缺陷,缺陷率占1.25%,其中4例标本容器盛装不合理,2例病理申请单填写不完整,1例无专人管理,1例标本防腐不合理,2例无医生签名,3例标本存放混乱且甲醛溶液配置不当。开展品管圈活动后,仅3份存在缺陷,缺陷率为0.25%。干预前标本核对至送达病理科平均时间为(2.24±0.58)min,改进干预后为(1.41±0.30)min;干预前标本平均处理费用为18.17元,改进干预后为14.34元。同时,圈员个人综合能力、责任、荣誉及团队精神均明显上升,干预前后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外科疾病诊断中,保证手术病理标本管理安全,是提高诊断率的关键因素。据相关研究资料显示,在手术病理标本管理中,开展品管圈活动,成立品管圈小组,运用科学分析法,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并实施对策,可有效降低手术标本管理总缺陷率,提高工作效益[1]。本文研究显示,在手术标本安全管理中实施品管圈活动干预后,病理标本缺陷率由1.25%降至0.25%,标本核对至送达病理科平均时间由(2.24±0.58)min降至(1.41±0.30)min,且标本平均处理费用由18.17元降至14.34元,同时圈员个人综合能力等方面均明显提高,充分表明品管圈活动在手术标本安全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这与相关文献报道具有一致性。究其根源,开展品管圈活动,执行标准化管理,从源头出发,有助于寻找根本管理问题病因,进而予以针对性管理措施,可有效保证工作效益,降低病理标本核对至送达平均时间与平均处理费用,节省医院开支[2-3]。同时,极大地提高护理队伍的综合素质与团队合作精神,坚持以人为中心,促使护士由被动工作转向主动工作,有助于激发圈员的工作积极性,保证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积极将品管圈质量改进工具应用到手术标本安全管理中,可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整体护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洪素菊,胡伟玲.品管圈活动在术中一次性医用耗材管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1(17):1560-1561.
[2]许晨耘,柯雅娟,陈茹妹等.品管圈活动在手术病理标本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2(01):20-23.
[3]周美珍,吴秀芳,周春霞.品管圈活动在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12(11):825-826.
【关键词】品管圈;手术标本;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6-0330-01
本文主要对我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集的1200份手术病理标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借助品管圈手法,予以改进,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相关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选择我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集的手术病理标本共1200份为研究对象,方案获得该地区卫生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全程跟踪,13份存在缺陷,手术标本送检工作主要涵盖五个方面:一是容器盛装处理与再利用,二是标本固定液配置,三是标本固定,四是标本查找与核对,五是病理科交接。
1.2 一般方法
构建品管圈,开展圈会活动,针对病理标本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制定活动计划,设定目标,并拟定对策,最后实施对策并进行评价,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前期工作:专业护士组成团队,确定圈长,明确各自职责、分管项目,制定活动圈名,开展相关教育培训;(2)中期工作:圈员陈列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明确活动主题,完善活动计划,明确活动日期,做好现状要因分析,收集手术病理标本管理资料,运用头脑风暴法,综合分析管理环节特性要因,进而分析其中存在的因果关联,绘制成图。其次,设定目标,确定重点内容,拟定对策,从效益性、经济性等因素出发,将重复使用的病理标本送检容器改为一次性专用病理标本袋,购进福尔马林中性缓冲液,避免环境污染,设定专人检查、清点、送检,规范填写病理标本登记本及病理送检单,做好交接班;(3)后期工作:改善标本管理流程,强调定期核查,确定遗留问题,提高管理规范化水平。
1.3 观察指标
观察标本缺陷率、核对至送达病理科平均时间、平均处理费用、圈员个人综合能力等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资料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P<0.05时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这1200份标本中,于改进干预前13份存在缺陷,缺陷率占1.25%,其中4例标本容器盛装不合理,2例病理申请单填写不完整,1例无专人管理,1例标本防腐不合理,2例无医生签名,3例标本存放混乱且甲醛溶液配置不当。开展品管圈活动后,仅3份存在缺陷,缺陷率为0.25%。干预前标本核对至送达病理科平均时间为(2.24±0.58)min,改进干预后为(1.41±0.30)min;干预前标本平均处理费用为18.17元,改进干预后为14.34元。同时,圈员个人综合能力、责任、荣誉及团队精神均明显上升,干预前后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外科疾病诊断中,保证手术病理标本管理安全,是提高诊断率的关键因素。据相关研究资料显示,在手术病理标本管理中,开展品管圈活动,成立品管圈小组,运用科学分析法,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并实施对策,可有效降低手术标本管理总缺陷率,提高工作效益[1]。本文研究显示,在手术标本安全管理中实施品管圈活动干预后,病理标本缺陷率由1.25%降至0.25%,标本核对至送达病理科平均时间由(2.24±0.58)min降至(1.41±0.30)min,且标本平均处理费用由18.17元降至14.34元,同时圈员个人综合能力等方面均明显提高,充分表明品管圈活动在手术标本安全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这与相关文献报道具有一致性。究其根源,开展品管圈活动,执行标准化管理,从源头出发,有助于寻找根本管理问题病因,进而予以针对性管理措施,可有效保证工作效益,降低病理标本核对至送达平均时间与平均处理费用,节省医院开支[2-3]。同时,极大地提高护理队伍的综合素质与团队合作精神,坚持以人为中心,促使护士由被动工作转向主动工作,有助于激发圈员的工作积极性,保证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积极将品管圈质量改进工具应用到手术标本安全管理中,可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整体护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洪素菊,胡伟玲.品管圈活动在术中一次性医用耗材管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1(17):1560-1561.
[2]许晨耘,柯雅娟,陈茹妹等.品管圈活动在手术病理标本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2(01):20-23.
[3]周美珍,吴秀芳,周春霞.品管圈活动在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12(11):825-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