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整为零 逐个击破

来源 :福建中学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na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培养学生利用数学知识与思想方法去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学核心任务之一. 《课标》标准强调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但是纵观近几年中考,数学压轴题的得分率不尽人意.很多老师在复习中花了大量精力反复训练,不断强化,学生也疲于应付,但效果不明显,甚至没有效果.原因之一,教师以题论题,强调课堂容量,未能“授以渔”,使得学生面对中考压轴题复杂的情景,无从下手,束手无策.本文结合教学实际,谈如何利用“化整为零,逐个击破”方法策略来解决近几年中考数学试卷中的压轴题的教学,抛砖引玉、相互借鉴.
  “化整为零,逐个击破”就是有些问题的“求”与“知”差距很大,不知从何下手,这时采取把原综合题分解出两个、三个、甚至更多个基础题,各个击破,再回头综合分析,找到解题思路,使得问题迎刃而解了,就如剥茧抽丝.
  1让学生学会分析“知”与“求”之间的联系
  审题是关键,让学生明确已知条件,理解每一个条件的本身含义与变意,弄清条件结构与特征,并对每一个已知条件进行发散思维、联想,采用哪些性质、定理与方法,可以得到哪些结论,这些结论与所求目标间的关系是什么?另一方面,目标要达到需要哪些条件,需要选择哪些方法与定理做为保障?不断引导学生在条件与目标之间不断穿针引线与搭桥,最终实现条件到结论的沟通,寻找出解题的思路.
  2 找准学生的思维障碍并引导学生突破障碍
  在讲解综合性问题时,不能从头到尾平铺直叙,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听得云里雾里;或者听的都懂,但却不知道怎么想,为什么要这样想?学生学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形不成解题思路.《课标》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过程,是学生主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的过程,也是学生自己去积极主动建构、体验的过程.只有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自主探索与交流的时间和空间,才能抓住学生暴露出的问题与思维障碍的症结,教学才能有的放矢,学生才能真正体会破解问题的方法的来源,达到“知所以然”.
  3 化整为零,化繁为简
  中考压轴题,情境复杂,综合性强,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涉及到数学思想、方法多.学生在解这些问题时,容易受到复杂条件、背景的干扰,心理产生畏惧,影响了学生的思维的展开.因此破解这些问题,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把繁杂问题分解设置成若干小问题,降低思维门槛,逐个击破.
  4 及时总结提炼数学思想方法,提升学生思维方法与能力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它既是数学学科的“四基”之一,也是一般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强的抽象、概括性.曹才翰教授认为,“如果学生认知结构中具有较高抽象、概括水平的观念,对于新学习是有利的”,“只有概括的、巩固的和清晰的知识才能实现迁移”.这说明数学思想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只有教学上不断渗透与提炼、才能让学生真正领悟所蕴藏着的数学思想方法,使数学教学超脱“题海”,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5 案例说明
  问题1.4 已知(0 1)A,,(3 2)A′,,在直线2x =上是否存在点D,使得AA D′Δ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所有点D的坐标.
  问题1.2与1.4中,我们也可以再降低坡度,先剥离掉直角坐标系,变为纯几何问题考虑,解决几何问题后在放入直角坐标系中,实现数形之间的转换,减少背景的干扰.
  学生通过以上小问题的解决,形成、找到解决原问题的思路.这种教学模式,对解决综合性较大的问题,会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给学生破解问题的基本方法,使学生产生一种豁然开然的感觉,学生懂得如何找到解题的思路.
  (4)提炼数学思想与方法
  本题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哪些?让学生自己去总结,去感悟.思想方法有:配方法、消元降次法、待定系数法、综合分析法、分类讨论、数形结合、方程思想等.只有在平常教学中有意识不断总结、提炼数学思想方法,不断熏陶,潜移默化,真正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境界.
  总之,数学解题,不能只停留在模仿,机械训练层面上,而是通过学生从简单模仿开始,不断变式,分析问题结构、自我感悟、体验,寻找解题策略,形成解题思路,才能真正地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
其他文献
数学例题是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和运用数学概念、定理、公式及法则,并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典型数学问题.例题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例题教学的有效性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因为无论是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还是数学思想与方法的获得,以及他们数学能力的培养与发展,都与例题教学密切相关.那么,如何在课堂上提高例题教学的有效性呢?本文拟以一道高考试题为例,谈谈笔者对例题教学有效策略的认识与实践
期刊
1.2016年高考乙卷理科数学总体情况分析  试题突出数学学科核心素养,重视学科的基础性和综合性,加强数学应用能力的考查,全面考查高中数学基础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深入考查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试卷结构题型相对稳定,试题设计立足传承,兼顾创新.选择填空题难度不大,解答题前三题没有送分,特别是第18题立几和第19题统计概率会让一些考生遇到挫折,考验考生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延续了全国高考乙卷前几年的
期刊
波利亚(Polya)说:“数学家的创造性工作成果是论证推理,即证明;但是这个证明是通过合情推理,通过猜想而发现的.只要数学的学习过程稍能反映出数学发现过程的话,那么应当让猜想、合情推理占有适当的位置.”他还说:“一个认真想把数学作为他终身事业的学生必须学习论证推理,这是他的专业,也是那门科学的特殊标志.然而为了取得真正的成就他还必须学习合情推理,这是他的创造性工作赖以进行的那种推理.”教材是学生学
期刊
2013年3月连云港市优质课大赛(中年组)在江苏省灌南县高级中学举行,笔者全程听了所有参赛教师的课.听完后产生的一些感悟与思考,现整理成文,不到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所有参赛课都体现了新课改精神: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每堂课都能看见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热火朝天地讨论,还有学生争先恐后地在黑板上展示答案.学生回答时个个语言流利,角度多维.笔者感叹不已,暗恨自己不能有幸教到如此优秀的
期刊
思路 柯西不等式的向量形式最常见的是二维形式,有时因题目的需要须将二维推广到n维形式,下面通过变式2的求解进一步说明.  参考文献  [1]安振平.一组优美的代数不等式.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上旬,2013(3):63  [2]林群.平面向量在解题中的应用例说.福建中学数学,2012(5),40-41[3]祁海波.向量法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考试:高考数学版,2010(7-8):103-105  [4]
期刊
《福建中学数学》2014年第3期文由2012年全国数学联赛黑龙江赛区初赛的一道试题的结论一般化,得到关于圆锥曲线的4个命题,读后颇受启发,但觉意犹未尽,本文拟把这4个命题加以完善并进行推广,先把文的4个命题抄录如下:
期刊
一个有价值的数学问题的解决,往往需要调动我们全部的智慧去提取已知、捕获念头,分析条件,拟定出有效的解题方案.根据笔者的体验,直觉的念头,直觉的延伸,到依据题设与结论的精细构造,对于问题解决将会起到极大地推进作用.以下以一道竞赛题为例,作具体分析.  这是一道非常特别的三角证明题,1963年出现在第5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IMO)竞赛试卷上,近  半个世纪来,这道题从未失去它应有的光环.当我们把它重新
期刊
一直以来,基础教育界都在思考着如何减负增效.开始时,笔者认为这是个悖论:既要马儿好,又要马儿不吃草,这可能吗?但往深一想就明白了,我们是要让马儿吃好草,而不是不吃草.“好草”从哪里来?当然从教师那里来.本文以向量复习为例,通过对原有例题进行同源变式、引申、提炼,或横向类比、或纵向挖掘,以期更完整地展示问题本身、更接近问题实质、更深入问题核心,进而展示笔者寻找“好草”的尝试.
期刊
2014年3月19日,邵武市中青年骨干教师A和B分别在邵武第一中学高二年级的两个班级开展了“同课异构”活动,课题为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2-3中的“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由于两位教师对本节教材有着不同的理解与解读,因而教学设计、知识呈现方式以及教学方法都不尽相同,在课堂教学中各自所展现的教学风格与教学理念也令同行们耳目一新.
期刊
角平分线定理的证明,首先要让学生通过仔细审题感受到这个定理的形式美——该定理将角相等转化为线段成比例.再从多角度思考得出证明过程,并且对每一个角度进行多种具体方法的分析和拓展,最后可以尝试从该定理出发,推广出更一般化的结论.下面是具体的分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