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社会标签是社会、他人或社会组织给有关人员加上的一个身份证明,在儿童群体中以人缘的好坏来衡量。社会技能是个体经过学习获得的,从“同伴接纳”的角度分析,主要用于评定同伴接纳或者人际关系(如同伴社会测量地位)。幼儿社会技能是进入儿童群体的重要社会标签,社会技能的获得将促使幼儿良好的心理行为的发生。根据社会技能干预的理论,本文提出社会技能干预训练的方法,以帮助幼儿成功获得进入儿童群体的社会标签。
【关键词】社会技能;儿童群体;社会标签
幼儿社会技能发展的重要标志是能够顺利融入儿童群体,并被群体所接纳。我们曾经在幼儿园看到这样一个场景:幼儿甲来到娃娃家,要求加入游戏,其他幼儿以人已经够了为由拒绝了甲的要求;幼儿乙提出同样的要求,却被允许加入游戏。同样的地点、同样的场合,在相差不过一分钟的时间里,出现了完全不同的结果。可见,幼儿在根据他们的“标准”界定谁是可以接纳的,谁是不可以接纳的。他们是根据什么给同伴贴上不同标签的呢?作为成人又该如何帮助更多的幼儿获得被儿童群体认可的社会标签呢?
一、 社会标签与儿童社会技能
标签是社会、他人或社会组织给有关人员加上的一个身份证明,是社会对一个人的性质所进行的界定。孩子们经常评价自己的同伴:谁是一个好孩子,谁是一个淘气的孩子;教师经常说:“这个孩子聪明,那个孩子有点笨。”这就是幼儿群体或教师给孩子附加的标签。社会技能是个体经过学习获得的在特定的情境中有效而恰当地与他人交往的活动方式。这种能力的获得与幼儿在生活境域中被肯定与否及接纳程度有直接关系。根据不同的研究视角,社会技能可以有不同的定义,其中“同伴接纳定义”主要用同伴接纳或者人缘指标(如同伴社会测量地位)来定义社会技能。这种方式将那些在幼儿园或社区环境中受到同伴接纳或欢迎的孩子看作是有社会技能的,被同伴拒绝、忽视或人缘不好的幼儿看作是缺乏社会技能的。我们在幼儿园看到过这种现象,一个小男孩从早上进园就一直在靠窗口的座位上坐着,不和其他孩子交往,我们问道:“大龙,你怎么不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呢?”他说:“他们不和我玩,老师说我打人,是坏孩子。”“那你打人了吗?”“没有,昨天我只是用手推了她一下,她就哭了,他们就不和我玩了。”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幼儿在与同伴群体交往时,因缺乏社会技能而导致不良的同伴关系,产生消极的社会标签,出现不同的“问题行为”。这点可用“符号互动的观点”来表示(如图1)。
对于社会技能分子结构模型,我国心理学家根据初步的理论研究,分别提出自己的见解。
秦启文(2001)认为,社会技能的构成因素主要包括自信、报答与强化、非语言交流技能、语言交流技能、同理心、合作、关心他人等。
在我国,周宗奎是社会技能的行为结构模型的代表人之一。[4]他认为,儿童的社会技能随其认知水平、情感情绪的成熟水平和行为控制水平的发展而发展。本着心理学“本土化”的原则,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社会领域的教育目标的要求(如:培养幼儿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培养幼儿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理解并遵守日常行为规范),基于研究者的观察和访谈,考虑到社会效度的原则,有的研究者将幼儿日常生活中的主要社会技能行为成分分为人际相关技能、自我相关技能、环境相关技能和任务相关技能。人际相关技能,即参与群体活动、进行人际交往技能;自我相关技能,即自我控制、自我管理技能;环境相关技能,即应付周围环境和在交往中处理物品的技能;任务相关技能,即完成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基本任务的技能(如图3)。
鉴于分子模型的可操作性及其已有研究所证实的适用性,我们应从幼儿人际相关、自我相关、环境相关和任务相关等方面培养幼儿的社会技能,使其更好地融入儿童群体。
四、通过干预帮助幼儿成功获得进入儿童群体的社会标签
社会技能训练通常是指对个体在社会适应过程中相关的认知、情感、行为进行培养或调整的干预活动。
研究者一般将社会技能训练划分为认知训练模式、行为训练模式和情感训练模式。[5]认知训练模式从改善或转变个体的社会认知出发,如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指导的社会学习训练,具体方法包括指导、榜样示范、角色扮演、行为训练和结果反馈、社会性或物质性强化等,这是使用最为广泛的训练模式。[6]行为训练模式则直接从改善个体的社会行为着手(即让个体通过反复练习获得相应的行为或技能),如操作性条件反射程序,其主要方法包括强化、惩罚、模仿、行为管理程序等。目前一些学者尝试采用认知与行为相结合的模式,如社会认知——行为训练,即个体通过行为与认知的交互作用获得适宜的行为或技能。[7]其重点在于获得解决问题的技能、社会规范的知识、自我强化及其他的自我约束防护。情感训练模式侧重于移情能力的训练。目前,这种训练模式多用于情绪智力的开发。
周宗奎(2002)将社会技能训练分为两大类加以概括,一是着眼于目标行为的塑造,直接训练各项具体的交往技能,包括各种单项技术(如榜样策略、行为塑造法、指导与练习等)和综合训练,即将各种单项技术和其他方面联合起来协同使用(如言语指导、榜样示范、行为演练、社会性强化、角色扮演、家庭作业以及加强概化的各种程序。二是着眼于社会技能的概化①和迁移,试图在认知水平上改善个体的社会技能(如对儿童进行“人际认知问题解决的训练”)。开展人际认知问题解决训练的效果不一致,对它最大的批评是人际认知问题解决的改善不一定导致实际社会适应行为的改善。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各种训练方法包括共同因素:呈现原理、模仿、角色扮演、强化、移情。所以对儿童的社会技能进行训练应该根据个体的差异、年龄、认知等发展特点选取适宜的综合训练方法。以儿童的游戏为载体,发挥幼儿的主体性,使其掌握正确的社会交往技能,成功获得进入儿童群体的社会标签。
参考文献:
〔1〕周宗奎.儿童社会技能.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0
〔2〕曹安. 湖南省3~6岁城市儿童社会技能的发展与训练的初步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长沙. 湖南师范大学. 2004
〔3〕Ronld E. Riggio. Assessement of basic social skill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6.51.639~648
〔4〕周宗奎. “小学儿童社会技能教师评定表”的编制与试用报告.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7,2
〔5〕Gremsham, F.M.Social skills:conceptual and aspects of assessment,training,and social validation.In J.Witt,S.Elliot,
【关键词】社会技能;儿童群体;社会标签
幼儿社会技能发展的重要标志是能够顺利融入儿童群体,并被群体所接纳。我们曾经在幼儿园看到这样一个场景:幼儿甲来到娃娃家,要求加入游戏,其他幼儿以人已经够了为由拒绝了甲的要求;幼儿乙提出同样的要求,却被允许加入游戏。同样的地点、同样的场合,在相差不过一分钟的时间里,出现了完全不同的结果。可见,幼儿在根据他们的“标准”界定谁是可以接纳的,谁是不可以接纳的。他们是根据什么给同伴贴上不同标签的呢?作为成人又该如何帮助更多的幼儿获得被儿童群体认可的社会标签呢?
一、 社会标签与儿童社会技能
标签是社会、他人或社会组织给有关人员加上的一个身份证明,是社会对一个人的性质所进行的界定。孩子们经常评价自己的同伴:谁是一个好孩子,谁是一个淘气的孩子;教师经常说:“这个孩子聪明,那个孩子有点笨。”这就是幼儿群体或教师给孩子附加的标签。社会技能是个体经过学习获得的在特定的情境中有效而恰当地与他人交往的活动方式。这种能力的获得与幼儿在生活境域中被肯定与否及接纳程度有直接关系。根据不同的研究视角,社会技能可以有不同的定义,其中“同伴接纳定义”主要用同伴接纳或者人缘指标(如同伴社会测量地位)来定义社会技能。这种方式将那些在幼儿园或社区环境中受到同伴接纳或欢迎的孩子看作是有社会技能的,被同伴拒绝、忽视或人缘不好的幼儿看作是缺乏社会技能的。我们在幼儿园看到过这种现象,一个小男孩从早上进园就一直在靠窗口的座位上坐着,不和其他孩子交往,我们问道:“大龙,你怎么不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呢?”他说:“他们不和我玩,老师说我打人,是坏孩子。”“那你打人了吗?”“没有,昨天我只是用手推了她一下,她就哭了,他们就不和我玩了。”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幼儿在与同伴群体交往时,因缺乏社会技能而导致不良的同伴关系,产生消极的社会标签,出现不同的“问题行为”。这点可用“符号互动的观点”来表示(如图1)。
对于社会技能分子结构模型,我国心理学家根据初步的理论研究,分别提出自己的见解。
秦启文(2001)认为,社会技能的构成因素主要包括自信、报答与强化、非语言交流技能、语言交流技能、同理心、合作、关心他人等。
在我国,周宗奎是社会技能的行为结构模型的代表人之一。[4]他认为,儿童的社会技能随其认知水平、情感情绪的成熟水平和行为控制水平的发展而发展。本着心理学“本土化”的原则,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社会领域的教育目标的要求(如:培养幼儿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培养幼儿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理解并遵守日常行为规范),基于研究者的观察和访谈,考虑到社会效度的原则,有的研究者将幼儿日常生活中的主要社会技能行为成分分为人际相关技能、自我相关技能、环境相关技能和任务相关技能。人际相关技能,即参与群体活动、进行人际交往技能;自我相关技能,即自我控制、自我管理技能;环境相关技能,即应付周围环境和在交往中处理物品的技能;任务相关技能,即完成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基本任务的技能(如图3)。
鉴于分子模型的可操作性及其已有研究所证实的适用性,我们应从幼儿人际相关、自我相关、环境相关和任务相关等方面培养幼儿的社会技能,使其更好地融入儿童群体。
四、通过干预帮助幼儿成功获得进入儿童群体的社会标签
社会技能训练通常是指对个体在社会适应过程中相关的认知、情感、行为进行培养或调整的干预活动。
研究者一般将社会技能训练划分为认知训练模式、行为训练模式和情感训练模式。[5]认知训练模式从改善或转变个体的社会认知出发,如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指导的社会学习训练,具体方法包括指导、榜样示范、角色扮演、行为训练和结果反馈、社会性或物质性强化等,这是使用最为广泛的训练模式。[6]行为训练模式则直接从改善个体的社会行为着手(即让个体通过反复练习获得相应的行为或技能),如操作性条件反射程序,其主要方法包括强化、惩罚、模仿、行为管理程序等。目前一些学者尝试采用认知与行为相结合的模式,如社会认知——行为训练,即个体通过行为与认知的交互作用获得适宜的行为或技能。[7]其重点在于获得解决问题的技能、社会规范的知识、自我强化及其他的自我约束防护。情感训练模式侧重于移情能力的训练。目前,这种训练模式多用于情绪智力的开发。
周宗奎(2002)将社会技能训练分为两大类加以概括,一是着眼于目标行为的塑造,直接训练各项具体的交往技能,包括各种单项技术(如榜样策略、行为塑造法、指导与练习等)和综合训练,即将各种单项技术和其他方面联合起来协同使用(如言语指导、榜样示范、行为演练、社会性强化、角色扮演、家庭作业以及加强概化的各种程序。二是着眼于社会技能的概化①和迁移,试图在认知水平上改善个体的社会技能(如对儿童进行“人际认知问题解决的训练”)。开展人际认知问题解决训练的效果不一致,对它最大的批评是人际认知问题解决的改善不一定导致实际社会适应行为的改善。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各种训练方法包括共同因素:呈现原理、模仿、角色扮演、强化、移情。所以对儿童的社会技能进行训练应该根据个体的差异、年龄、认知等发展特点选取适宜的综合训练方法。以儿童的游戏为载体,发挥幼儿的主体性,使其掌握正确的社会交往技能,成功获得进入儿童群体的社会标签。
参考文献:
〔1〕周宗奎.儿童社会技能.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0
〔2〕曹安. 湖南省3~6岁城市儿童社会技能的发展与训练的初步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长沙. 湖南师范大学. 2004
〔3〕Ronld E. Riggio. Assessement of basic social skill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6.51.639~648
〔4〕周宗奎. “小学儿童社会技能教师评定表”的编制与试用报告.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7,2
〔5〕Gremsham, F.M.Social skills:conceptual and aspects of assessment,training,and social validation.In J.Witt,S.Elli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