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基尔茨如何“抓住关键”

来源 :新营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jkev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吉列经营最困难的时候,詹姆斯·基尔茨临危受命。他的到来好比一场及时雨,给久旱未逢甘露的吉列带来了一丝生机。事实上,就像艾柯卡之于克莱斯勒、郭士纳之于IBM、韦尔奇之于通用,基尔茨也成为一个“救世主”,是他拯救了濒临衰败的吉列。而在此之前,对于基尔茨的“空降”,很多人并不看好。典型的说法是,吉列的那些人不喜欢外来者,正因为如此,他们最后一次外聘首席执行官是在70年前,而那个人最后以失败收场,输得很惨。但基尔茨并没有为此胆怯、退缩,相反,他坚定地迎接挑战。至于故事的结局,我们已经知道了,基尔茨不负众望帮助吉列摆脱了威胁其生存的业绩下滑。然而我们不知道的是,基尔茨是如何做到这一切的?基尔茨靠什么改变吉列对“外来人”的偏见,避免重蹈70年前那个失败者的覆轍?
  对此,基尔茨认为是“抓住关键”这一方法促使他能够卓有成效地对企业进行管理。在他的回忆录《刀锋上的舞蹈:我如何挽救了吉列》一书中,基尔茨写道:“最近(2001年~2005年),当我领导世界上最著名、最赚钱的消费品企业吉列时,‘抓住关键’的方法再次经受住了考验。”然而,对于什么是“抓住关键”,基尔茨给出的解释是:“要想取得商业上的成功,有些事你必须做,而有些事你却应该忽略。”
  基尔茨的说法似乎像“有所为,有所不为”。不论是否贴切,基尔茨的“抓住关键”至少让人联想到三个方面。其一,他的“做该做的事”似乎是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名言“正确地做事和做正确的事”的翻版,意思是说,身为一名管理者,更多时候是战略的制定者、愿景的规划者和目标的设定者,他应该从高度上、广度上和深度上对企业的发展方向作出判断,引领企业前进。为此,他不能过多地沉溺在琐碎事务之中,做一些有益但却无效的事。在德鲁克看来,效率和效能终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其二,基尔茨的话证明了明茨伯格关于“管理者”的论述是对的。明茨伯格在《管理工作的本质》一书中提出这样的看法:“管理者就好像一个杂耍艺人,在任何时刻都会把许多问题抛向空中,它们会在预定的时间内掉下来,然后在瞬间获得能量,又重新回到空中;同时,新问题已经在边上排队等候了,不时有旧问题被抛弃,新问题被添加上来。”一个管理者日常的工作很多被电话沟通、案头工作、回复邮件、会议报告、阅读文献等缠绕,所以越是这样,越要懂得“收放之道”,要知道在有限的时间里哪些事得立即做,哪些事可以缓着做,哪些事是可做可不做。其三,基尔茨说的要“抓住关键”实为“保持专注”。正如赫尔曼·西蒙在《隐形冠军》中所揭示的那样,只有那些专注于自己领域不断改善、持续创新的企业才能保持市场冠军的地位。尽管吉列不在“隐形”行列,但它的剃须刀产品占据着市场主导地位,这与其“专注精深”密不可分。
  所以,就理论出处和思想渊源来看,基尔茨的“抓住关键”其实并无太多创新之处。而就概念本身而言,它不过是对德鲁克、明茨伯格和西蒙等人学说的解读和实践。要知道,“抓住关键”终究是一个理念,它在不同企业、不同阶段、不同领域都有应用的可能。就像基尔茨曾把“抓住关键”用于卡夫、纳贝斯克,后来同样用于吉列。三个时期,三个全然不同的企业,基尔茨“抓住关键”都得到了验证。个中缘由,一方面是因为理念的科学、正确,另一方面与基尔茨“因地制宜”的管理实践分不开。
  根据《刀锋上的舞蹈:我如何挽救了吉列》的描述,企业每天都有很多看起来很重要的事情要做,在如此闹哄哄的忙乱(也有可能是慌乱)中,面对众多相互冲突的见解和海量的信息,作为管理者要抓住的其实没有几件事,而它们无一例外都是“关键”事项。例如,保持企业增长很关键,处理好人际关系很关键,做喜欢做的事情很关键,组建强有力的团队很关键,面对现实很关键,早年的经验教训很关键,忠诚很关键……有一点可能会引起人们的误解,基尔茨口口声声说只做该做的事,是一种基于重要性的行动导向,但在基尔茨这里,很多都是很关键的事,也就是说,没有什么是不关键的,那么“抓住关键”岂不等于“抓住一切”?这样一来,“抓住关键”还有什么意义?
  这也是我们阅读《刀锋上的舞蹈:我如何挽救了吉列》时困惑的地方。但基尔茨还是告诉了我们如何确定什么是真正的关键的方法。那个被基尔茨称为“快捷筛选排除法”(fast-track quick-screen elimination process)的思维方式,能帮助人们快速穿过很多相互矛盾的建议形成的重重迷雾,直至找到正确的方向。基尔茨在刚接手吉列时就曾用过“快捷筛选排除法”来寻求吉列摆脱困境的方案。但令人遗憾的是,在书中基尔茨给出了基于该方法思考、推理的过程,但始终没有给出这个方法的理论模型,导致人们不甚了解所谓的“快捷筛选排除法”,当然也就不好运用。
其他文献
2008年冬天,受到经济不景气的影响,很多公司迫于市场压力,选择了新的办公地址,以便压缩开支和控制成本。至德讯通也要迁往新的办公地址,年底前要搬到北京上地信息产业基地,但与其他搬迁的公司有所不同,至德讯通是要扩大经营规模。对于刚刚得到风险投资的至德讯通来说,经济大环境吹来的阵阵寒意,丝毫未能阻挡其迈向春天的步伐。    困扰企业的终端难题    要了解至德讯通,还要从终端说起。终端是企业在市场上的
期刊
你是否考虑过企业品牌内部与外部建设两者之间差距的重要性?如果你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企业的发展前景,以及客户和股东可能会陷入到品牌承诺与实践传播的差距鸿沟里。  无论企业的外部品牌传播工作多么辉煌耀眼,如果企业的品牌承诺无法通过企业内部的努力得到履行兑现,那么,一切工作都将白费。通过贯彻创造、执行和维护一致性原则,企业将建立起一个更加强势的品牌,而且,在建设品牌的过程中,将逐步提升消费者的品牌信任度
期刊
曾几何时,服装行业杀出了一家轻公司PPG,它以“做服装行业的戴尔”为口号,并且以衬衫日均销量超过雅戈尔的业绩吸引了业界的目光,可惜好景不长,由于其资金链出现问题而遭到当头棒喝。无独有偶,一向以实体运营为主的报喜鸟集团旗下的品牌Bono(宝鸟)却决定步PPG“后尘”。10月23日,位于北京国贸商圈的两家Bono tailor社区定制店正式开业迎宾,上海宝鸟服饰有限公司零售业务中心总经理高峰表示,Bo
期刊
10月底的惠州仍旧停留在夏天的炎热里。雷士照明总裁吴长江特意挑了一个三面都能看到西湖景致的雅间坐了下来,他要了一壶普洱茶。他喜欢深沉、久远一些的东西,比如普洱茶的历久弥香。  和人们所见过的大多数四川人一样,理着平头、一身干练的吴长江身上天生有一种“爽直”,言语之中不时流露出一股企业家豪迈的气概。这个曾从令人羡慕的国有企业辞职南下,做过保安、做过技术员、现在掌控每年营业收入近30亿元大企业的中年人
期刊
定位理论最初传入中国时,很多人常常把“定位”与“四轮定位”、“就餐订位”联系混为一谈。然而发展到今天,定位理论在中国广泛传播,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无论是企业界还是营销界,都高度重视定位理论在企业中的作用。尤其是在定位理论的指导下王老吉、芙蓉王等品牌的突起之后更是如此。特别是王老吉,在世界饮料第一品牌可口可乐已在中国市场取得主导地位之后,仍然能够快速崛起,着实让中国企业界为之振奋。那么,什么是定位
期刊
继获得“2006年中国十大策划专家”称号后,杨轲又获得了“2007年中国十大策划专家”称号,同时,狼道团队创意产业(中国)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狼道团队)也获得了“中国十大策划机构”称号。作为狼道团队的首席策划师,杨轲扎根广告界17年,带领狼道团队征战市场,为许多客户赢得营销战争的胜利。    异常活跃的战斗因子    20世纪 90年代,杨轲创立了狼道团队。在策划业刚刚兴盛的时候,中国的消费力开
期刊
11月18日,中央电视台2009年黄金资源广告招标大会在北京梅地亚中心拉开帷幕。在全球金融风暴肆虐的大背景之下,15年来一直被称为“中国经济晴雨表”的中央电视台黄金资源广告招标大会备受关注。经过13个小时的竞标,18日晚9点20分,中央电视台广告部主任夏洪波宣布:2009年黄金资源广告招标总额为92.5627亿元,同比增加15.29%,创下历史新高。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院长黄升民在接受媒体采访
期刊
9月22日,一年一度的ESOMAR全球年会首次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此次年会的主题是挖掘世界范围内的营销前沿话题。其中,DIAGAID大正市场研究连同CRAMQIQ代表CRAMQIQ DIAGAID INTERNATIONAL国际研究联盟发表了相关研究领域的热点前沿话题—“中国消费者前沿研究—消费者心智洞察与营销启示”。  毫无疑问,对于全球各地的营销人员而言,中国是21世纪最大且充满挑战的前沿市
期刊
世界命悬一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近日称,世界经济正进入“严重低迷”时期。  “冬天”对消费者、企业产生巨大影响,打开媒体、网站,都是关于品牌的坏消息,比如,“通用面临破产”、“中信泰富巨亏”、“剑南春遭遇重创”、“宅急送总裁离职”、“摩托罗拉裁员”等等,这一切都不可避免地会影响企业的品牌战略。  最近,中国宽带产业基金董事主席田溯宁给中国企业提建议说:“冬天”从另一面也是考验一个集体、一个
期刊
在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金融海啸中,网络视频行业也未能幸免。国内大大小小的视频网站纷纷裁员,压缩成本,尽可能减少内部消耗,为熬过冬天积攒一份能量。面对来势汹汹的寒流,视频网站大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而在互联网界一向以谨慎著称的优酷CEO古永锵在此敏感时期却一反常态,高调抛出“不畏惧资本寒冬”的言论。  古永锵的这一番壮志豪言,听上去底气十足,这不得不让人们把目光投向优酷的身家老底。优酷自2006年上线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