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用新型结合的尿素/咪唑类制剂治疗甲真菌病

来源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2263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来有作者认为1%白呋唑(bifonazole)加40%尿素的油膏对甲真菌病感染有效,本文是对该方法进行评价。作者选择了42例经真菌学证实的甲真菌病患者,分为2组。第1组:对病甲外用1%白呋唑和40%尿素糊膏。周围皮肤用防水胶布保护。处理后的甲用半透明的赛璐玢敷盖,用纱布及胶布固定。指甲敷裹1周,趾甲保留2周。然后用剪刀或指甲钳清除甲板,并刮清基底。在随访期间用1%白呋唑霜涂于甲床和后褶襞每日2次。第2组:这组病人均使用糊膏。保护甲周同1组。涂白呋唑尿素糊膏过夜,最长7夜。处理的甲用“粘胶”片敷盖,用胶布固定。每日早晨去除敷裹及糊膏。由病人用指甲剪尽可能刮甲板,甲基底用水清洗,白天不封包。晚间重复上述过程。甲清除后,也要求用1%白呋唑霜涂甲床,每日2次。

其他文献
口服维甲酸类最重要的副作用是致畸性和对血脂的影响。前者包括对中枢神经系统、心脏、胸腺和颅面的影响,可累及其中任何一个或多个系统;后者主要限于血浆甘油三酯(PT)水平的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降低。
期刊
患者男,44岁,入院前1周发热伴左拇指鸡蛋大小的红斑,有压痛。此后胸部、四肢发生同样皮疹,同时出现肩、膝关节疼痛而入院。入院体检:除皮疹外未见明显的口腔及外阴部溃疡,亦无神经方面的异常。
期刊
有关结节病(肉样瘤病)流行病学的研究几乎没有提及发病的季节性问题。Hosoda等在日本1963~1972年间诊断为结节病的一组678例患者中注意到,每年6~7月时病例明显增加。而Henke等发现在美国罗彻斯特居民中,本病无明显的季节性增加,Poukkula等则证明在芬兰Oulu的354例一组病例中,64%是在上半年确诊的。
期刊
银屑病的发病原因尚未明了.为了探讨银屑病的发病机理,许多学者从酶学方面进行了研究,已发现多种酶在银屑病皮损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一、银屑病皮损中酶的测定早在1966年,Halprin等就用生化方法对银屑病病人表皮进行了22种糖代谢酶的测定,其中包括乳酸脱氢酶(LDH),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醛缩酶,苹果酸脱氢酶,丙酮酸激酶,己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磷酸己糖
期刊
皮肌炎(DM)是以进行性对称性近端肌无力和典型的皮肤损害为特征的炎症性肌病。多发性肌炎(PM)是相同的肌病,但无皮疹发生,此病可发生于从婴儿到老年任何年龄,其发生率大约与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相同,是红斑狼疮的1/2,是结节性多动脉炎的2倍。除30岁以下和70岁以上者外,女性患者占大多数。自1950年以来,在许多病例中DM和PM被认为与内脏恶性肿瘤(M)有关,但这两者之间联系的确切性质还没有完全阐明,
皮肤淋巴管瘤是淋巴管的畸形,在临床上表现为成群或散在的大小不等的水疱或血疱,一部分患者可无症状,但另一些患者可发生多种并发症,最常见的有复发性蜂窝组织炎、疼痛及大量渗液。在组织学上,表浅损害为真皮乳头层有囊性扩张的淋巴管,而深在损害则可累及整个真皮,皮下甚至肌层。对淋巴管瘤进行淋巴管造影术,无单独的输送淋巴管可见;当淋巴管瘤受外伤后,其淋巴液中含有的红细胞可存留数周;如将染料注入淋巴管附近无损害皮
曾报告局部应用已烷基烟酸酯(HN)洗剂可使皮肤血管扩张,作者用激光多普勒速度测量仪(IDV)来研究HN洗剂对有雷诺氏现象(RP)病人上肢皮肤血流的影响。
期刊
作者报道1例硫酸盐间羟舒喘宁(terbuta-line sulfate)引起的超敏性血管炎。患者女性,73岁。患轻度帕金森病,因上呼吸道感染和呼吸急促,服用硫酸盐间羟舒喘宁2.5mg,每日3次。6天后病人下肢出现斑丘疹,继而漫延至腹部和臀部,皮损呈红色,直径3~10mm。压之皮肤不发白,除皮疹外无特殊发现。
为测定糖皮质激素(GCS)对表皮郎格罕细胞(LC)的直接作用,作者在试管内用地塞米松(DEX)处理分离的鼠表皮LC,并用免疫荧光显微镜检查和荧光激活细胞分离仪(FACS)分析研究LC的多种抗原标记(例如Ia)的表达。
期刊
作者对3例患持久性眼睑皮炎的妇女进行了研究,发现是对含松香的眼化妆品过敏。其中2例是对眼睑膏过敏,另1例是对睫毛油过敏。例1.56岁,女性,使用过12种眼睑膏,8种睫毛油。2年来,自觉眼睑发红和眼周皮炎周期性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