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四季风物,开生活处方

来源 :莫愁·智慧女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w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田园生活是越来越多人的诗与远方,而李子柒将这种日子过到了极致。她时而身着汉服,醉饮桃花酒,时而一身粗布,腰别镰刀上山割草。她活在镜头下,也活在山水间。她的微博成为开给这个浮躁时代的清新处方。

守着至亲,过安静日子


  李子柒1989年生于四川绵阳乡下。14岁辍学进城的她,做过酒店的服务员,当过DJ,最艰难的时候住在桥洞。爷爷去世后,奶奶的身体每况愈下,对她来说,这是一种召唤:城市里的浮华都是别人的,那个遥远的小山村才是她的家。于是,2012年,她回到了乡村。
  回到破败的老屋,看着年岁已高的奶奶,李子柒记忆里温暖的那部分一一复苏。年幼丧母的她,曾跟继母生活过一段时间,一次,后妈将她的头按在河里,她垂死挣扎才捡回一条命。后来,父亲生病去世,她便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爷爷是乡厨,做得一手好菜,他时常带着李子柒十里八村地去主勺。6岁的李子柒剥葱切菜,添火加柴,新菜出锅,爷爷总是让她先品尝一下。虽家境贫穷,但爷爷的爱,让她的味蕾发育得格外敏感。
  爷爷不在了,奶奶成为李子柒全部的寄托。身高1.61米,体重不足90斤的她经常用乌木筷子挽个清爽道姑头,上山砍柴,上房盖瓦,山里来,田里去,风风火火实践着她的乡居生活。
  奶奶爱吃面包,李子染便自己動手。她跟着网络视频教学画出图纸,砌砖、拌浆、拉水平线,砌灶、糊黄泥……一个萌萌的土面包房搞定了。卫生间需要洗漱台,她用老宅拆下来的旧木板,自己凿榫敲钉接水管,用旧石槽刷层桐油当洗脸盆,古色古香,颇有特色。
  夜深了,坐在院子里看星星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于是,她立柱子、树框架、搭屋顶,再背个沙发吊起来,四面纱蔓一垂,一个秋千就这样横空出世。看着奶奶坐在秋千上笑得合不拢嘴,李子柒满心欢喜。
  4月枇杷成熟,采来枇杷酿酒;5月樱桃上市,酿樱桃酒、煨樱桃酱、烘樱桃干、调制樱桃青柠饮;6月入夏,摘来豌豆,晒干脱荚,臼磨成粉,给奶奶做爱吃的豌豆凉粉;到了七巧节,用紫薯做七巧饼;中秋节,做苏式鲜肉月饼、酿桂花酒;入冬则腌制腊肉、香肠和鱼鲞,院子里挂得满满当当……每一个季节,李子柒都能追本溯源,做出古意盎然的时令美食。
  有朋友来看她,拍了李子柒生活的日常,发到朋友圈,被疯传。朋友提议她把自己的生活拍成视频在网络上播放。于是,2016年,她买了一台单反,照着说明书一点点学习摄影与摄像。2016年3月,她的第一个视频《兰州牛肉面》一播出,就获得了500万的点击量。
  独自一人,镜头前后都要顾及,拍摄比想象中更艰难。拍完一个镜头,洗手、调三脚架、取好景再拍下一个镜头。面团有时效,时间稍过就拉不成面了,通常镜头调好后面团就废掉了。李子柒来来回回拍了20多次,废面团做成馕,足足吃了半个月。

四季风物,在手中


  李子柒的视频画面拍得很美。主背景的小院子,玉米金黄,辣椒火红,菜园青碧,院子里繁花似锦。她还借助当地的四季风物,呈现居住环境之美。春天桃李缤纷,她汉服飘飘、挎着竹篮走在花树下,如行于油画里。水稻灌浆时,极目远眺,稻浪苍茫,烟笼水面。近景里,老牛安详地吃草,白鹭独行苇塘。她则荷把锄头行走于垅上,好一幅田园水墨画卷。深秋时节,霜雪降下,屋顶上炊烟袅袅,而林中雾淞密布,令人想起一句形容隐居的诗:万人如海一身藏。
  屋后那座山,就是李子柒的藏宝山。野生核桃可做阿胶芝麻糕,酸枣做酸枣糕,覆盆子做果酱,形形色色的野菌炖菜鲜香可口。李子柒还深谙仪式感的重要。制法繁复的荷花酒酿成后,她一袭红裙独坐凉棚下,对着满塘碧荷举瓶痛饮。大雪后,她披一件红色大氅在溪边垂钓。
  李子柒在视频里还演示了很多近乎失传的老手艺。现采园中花,制作汉代的胭脂膏和眉粉;自己裁布、上浆、纳千层鞋底,给奶奶做老棉鞋;用树皮提炼经纬,试验手工造纸……她使用的工具都是从前农村常见:竹篓、淘米箩、大大小小的匾、铜条箍的水桶、打黄豆的连枷、碾豆的石磨……这些未来可能要在博物馆里一见的东西,红漆脱落、烟熏火燎,写满岁月沧桑,有着说不清的静气与浑朴。

尽在掌握的生活,才是最好的日子


  2017年4月,视频《秋千》收获近1000万的播放量,李子柒在网上名声大噪。三个月后,李子柒拿到融资,成立了公司,组建了三人小团队:李子柒、摄影师和一个助理。
  出名后,李子柒的生活受到越来越多的打扰,有人甚至用上了窃听器、监控器。但和视频博主变现方式不同,李子柒本能地婉拒了几千万元的广告,因为不确定接手广告之后,自己的生活会接受什么样的摆布。
  而她可以掌控的是,根据时节,她需要育秧苗,栽茄子、辣椒、生姜,修剪花草,打虫……这些体力活对李子柒而言,反而是一种休息。育苗,只用想着怎么挖坑,把种子埋进去,再浇水定坑。这是一天中最放松的时候,也是李子柒最想成为的那个自己。
  2018年夏天,四川连续下了半个月雨,园子里的蔬菜瓜果泡坏了很多。李子染赶紧全部收回,烤了番茄果干,炖了一大锅番茄牛腩煲,做了土豆浓汤。吃完肉,煮几根清水面当主食,一天就又这样过去了。她说,如果能每天都这样混日子,恐怕是做梦也能笑醒。
  如今的李子染,除了是一个生活家,还是一个网红和公司的创始人。只是她自己并不确定,这样可以笑着醒来的日子,会不会被时代的飓风席卷得面目全非;她最理想的生活,会不会最后沦为她最不想要的生活。
  答案在时间里。
  编辑 张秀格 gegepretty@163.com
其他文献
在苏州市吴江区桃源镇水家港村,有一对夫妻。多年前,丈夫周建兴身体大面积烫伤,确认为三级肢残。妻子钱学芬不离不弃,与丈夫相携相守,不仅克服了种种困难,还走出了一条幸福路。    2003年意外发生之初,疼痛和心烦,让伤病中的周建兴频频发脾气。钱学芬理解丈夫的心情,默默地为他换药熬汤,悉心地为他擦身更衣。丈夫躺在床上感觉无聊时,她就为他读报纸、讲新闻。“不要急,会慢慢好起来的。”钱学芬贴心的开导让丈夫
期刊
廿三载春秋,张海英经历了风风雨雨,看过了生死别离。常人眼中,她命运多舛,但她怀着信念和美德,为人生寻到另一种可能。    张海英一家生活在苏州市吴江区平望镇南新社区,43岁的她每天都很忙。事实上,自1995年嫁入夫家后,她没有轻松过。  当年,张海英婚礼前夕,丈夫的哥哥遭遇车祸去世。噩耗传来,其母李月仙悲伤至极。张海英立刻来看望李月仙,陪伴和安慰未来的婆婆。为此,张海英的婚礼推迟了半年才举行。  
期刊
去年除夕,高金明的邻居在朋友圈发了这么一句话:“我们是中国好邻居。”下面还配了一张照片。照片中,高金明的老伴高彩明和邻居们聚在一起,准备着大年初一早上的顺风团子,情景温馨和谐。    高金明是是盛虹集团的一名业务员。他一家人生活在苏州盛泽镇七庄村3组,是一个热热闹闹的大家庭。  高金明母亲是个热心肠,很得邻居们信任。有的邻居有事出门,会把家里的大门钥匙交给她保管。遇到下雨或天色将晚,她就会帮邻居收
期刊
2017年大年初一,吴江的上空洋溢着喜庆气氛。早晨8∶25,黎里镇跃进村的周根宏在蓝天微信群看见一条消息:阳澄湖有人溺水,请求苏州蓝天救援队协助打捞。周根宏马上告诉家人,说要去执行任务。  今年46岁的周根宏是蓝天救援队队员,也是苏州市美和医用净化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    周根宏在救援队担任南区联络官,每年参加救援时长近600个小时。2014年,经战友介绍,他加入了救援队。救援队中大部分人是退伍
期刊
在苏州盛泽镇水澈弄,戴凤宝是大家都喜欢的“贴心好邻居”。她数十年如一日,悉心照顾孤寡老人张芙钰,成就了当地一段佳话。    “我还是十来岁的小姑娘时,就认识张芙钰了。”戴凤宝回忆说,“那时她的丈夫在上海工作,她一个人住在盛泽,看她挺孤单,有空时,我就去陪她说说话,解解闷。”  后来,张芙钰随丈夫去上海定居。多年过去,上海实行精简还乡政策,张芙钰又独自回了盛泽。张芙钰没有子女,丈夫去世后,她仅靠抚恤
期刊
茶在壶里醒着。  音乐轻柔,若有若无;鸟啼三两,不慌不忙。窗外,树木伸开了手掌,接纳欲滴的春色;草们挺直了腰杆,却耐不住风的撩拨,恣意晃荡。  我们静坐,凝神,等待——壶中的龙井,將告诉我们春的消息。  春的消息,我们读过太多。麻鸭在池塘里凫游过后的一声惊呼,蜡梅在一阵风后激零而下的一滴清露,婆婆纳星星似的镶嵌在草丛中,眨着迷离的蓝眼睛。桃花“吱”地一声,绽开第一道笑纹。柳条一行一行,漫天漫地飘忽
期刊
舞台上,尽管往来者匆匆,却依然不缺匆匆中的永恒。到底是曾小敏在塑造角色,还是角色在塑造着她?是生活的点滴教曾小敏学会了沉淀,还是角色的替叠让她习惯了思考?  她探索的脚步从未停止,没有躁动,没有不安。不经意抖落儿时梦  13岁时,曾小敏误打误撞进入粤剧行业,与四五岁便学粤剧的孩子们相比,她入行晚了许多。对于她来说,粤剧的启蒙仅来源于妈妈爱听的小曲儿。  曾小敏起初想进入美术领域,没想到因朋友的一个
期刊
我喜欢的感觉,是可穷尽。  ——梁宁  在IT界,梁宁被誉为“神一样的产品经理”,雷军说她是“中关村第一才女”。从2000年至今,她历经了中国互联网的大风大浪,见证着这个行业的发展与更迭。理想幻灭寻找光  1995年6月30日,200名联想中高层被召至公司六楼会议室,共同见证了倪光南的“技工贸”路线最终输给了柳传志的“贸工技”路线,倪光南被免去总工程师的职务,柳传志掩面而泣。  这场影响联想未来发
期刊
她不仅给病人打针吃药,还是病人们的“好声音”。5年来,她给无数孩子和老人,带去了安慰和温暖……宝贝,阿姨给你唱首歌  今年29岁的刘珍珍,毕业于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护理专业。2013年,刘珍珍应聘到山东莱阳市鸿杰医院護理部做护士。  有时,病人特别多,加上孩子的哭闹,让心情本来就差的病人容易焦躁。刘珍珍和同事经常被病人揪住质问:“你们为什么不管管那些小孩?烦死了!”她们赶紧说:“请您理解,我们这
期刊
1935年,美国纽约市政音乐厅,一位个子高挑的黑人妇女正在演唱,大厅里回荡着深沉纯净、浑厚有力的歌声。台下的观众有白人,也有黑人,双眼紧闭,屏息聆听。歌唱完了,一阵沉默后,掌声雷动。人们纷纷喊着她的名字:玛丽安·安德森。  “音乐是抵抗种族仇恨最好的武器”。她成功了,尽管这条路布满荆棘。  1897年,安德森出生于费城贫民区,因父母热心教务,她6岁就在黑人教堂的唱诗班唱歌,出众的歌喉引人注目。她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