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11月24日,土耳其空军在土、叙边界附近击落俄军苏-24战斗轰炸机的“壮举”让世界震惊。普京随后发表强硬言论,说这是“恐怖分子的同谋在背后捅刀”。而土方的态度始终强硬,埃尔多安坚持击落入侵的俄机有理。于是,有人猜测俄、土之间将爆发大战,至少也要让土方付出代价,否则“普京大帝”的怒火难平。但戏剧性的是,就在感恩节前夕,普京突然“原谅”了土耳其,这样的以德报怨实在让人看不懂。美国白宫有在感恩节“赦免”火鸡的传统。而普京竟也在感恩节“赦免”了土耳其(土耳其和火鸡的英文同是Turkey),这是否是巧合值得玩味。那么,俄罗斯是因为某些人说的军力、资金不济才吞下这样的“苦果”吗?
擦枪走火有必然性
冷战期间,苏联和西方国家互相在空中对峙、挑衅不断。乌克兰危机以来,复苏的俄空军不断在北极、波罗的海、黑海等战略方向测试着北约的战备能力。北约表示,2014年其紧急出动战机拦截靠近其盟友国境的俄军机次数超过400次,是一年前的四倍。2015年前11个月,相似事件也有300次。与此同时,俄方则称,北约紧贴俄国境飞行的军机架次也增长了一倍。这种战机的边缘冲突式遭遇是非常危险的,极有可能造成飞行员误判而擦枪走火。例如,在2014年3月初和2015年3月,俄军3架苏-30和4架苏-24就曾对在黑海集结的美、土两国军舰进行了空中突击演习,土方称俄战机曾短暂侵犯土领空,直到土方战机到现场才撤离。
当俄军进入叙利亚开始空袭行动后,此类事件就急剧增加。最严峻的一次发生在10月初,俄军1架苏-30战斗机曾用火控雷达将土军1架F-16锁定了超过5分钟。埃尔多安还就这次遭遇战谴责俄方,说他们越来越无法忍受,北约也警告俄罗斯称其入侵土耳其“极端危险”。
10月9日,美國撤出了部署在土耳其的“爱国者”导弹系统。按逻辑说,俄军开始在叙空袭后,土耳其受到的空中威胁不是更小而是更大了。因此,“爱国者”撤离应该被理解为避免误击事件发生。历史上,“爱国者”这类中远程防空导弹误击友军或平民目标的事件不在少数。远的有1988年7月3日美国“文森斯”号巡洋舰用“标准”舰空导弹击落伊朗655号航班,近的有2014年7月17日被“山毛榉”防空导弹击落的马航MH17航班,责任方不管是乌克兰军方,还是亲俄武装,可以肯定的是,哪一方都不会将民航飞机设定为靶子,这纯粹是一次误击事件。
据媒体报道,苏-24被击落前正执行对恐怖分子目标的攻击任务。而土方称,俄军在打击土库曼民兵,他们被土方视为亲人。其实,除了土方所称的手足关系,威胁到自身安全才是真相。事发地区正好位于叙北部进入地中海的战略通道,这里若被盘踞在附近的库尔德人占领将不堪设想。自叙内战爆发以来,多支库尔德武装在叙利亚和伊拉克北部坐大,大有成为独立王国的趋势。土方一直在催促美国在叙北部划设禁飞区,但美国一方面打击伊斯兰国要靠库尔德武装,一方面又不想与俄军冲突,因此土耳其对美国的“软弱”一直颇为恼火。于是,土方就靠扶植土库曼民兵建立缓冲区与库尔德武装对立。
为何俄军战机会不断采取危险的边缘冲突式动作呢?俄罗斯专家经常会说,这是因为俄军总体上要比美国和北约的总体军事力量弱,而莫斯科对这点心知肚明。因此,俄方在处理其相对弱势的军事地位时,惯常采用的做法就是制造更多的事件,展现其提高利害关系的意愿,以及不惜将事态扩大至正面交火的决心。击落苏-24事件暗含的信息并不是俄罗斯将开始同土耳其或北约直接开战,普京不会这么做。但这会促使俄罗斯更愿意冒风险,因此若西方国家不希望头疼,就应该敦促土耳其让步。
复盘苏-24被击落的疑点
疑点1:俄机的飞行路线
虽然土、俄两方对俄机的飞行路线各有不同的表述,但即便按俄方给出的飞行路线来看,该机是从叙利亚西部拉卡基亚附近的赫梅明空军基地起飞,继而直向东飞,尔后折返向西,似乎像是执行任务后返航,但又突然折向西北方向,遂后飞向事发地区。假设俄机的打击/侦察目标是在这个事发地区附近,那么俄机为何不径直飞向这个地区,在地图上看,从赫梅明空军基地到事发地区的直线距离只有几十千米!但俄机却向东飞一大段后,在中途调转机头拐了一个大弯,这究竟是为何?或者再假设俄机的打击/侦察目标是在折返点附近,那么返航的飞行路线就不应该经过事发地区上空。
根据早前土、叙双方战机和后来土、俄双方战机在叙北部边境附近屡发的边缘冲突式遭遇,我们似乎可以依据逻辑推理得出如下结论,俄机绕路的飞行路线是一种声东击西的战术动作,其目标在于使土方或北约的防空指挥系统来不及反应而顾此失彼,甚至可能是测试土方或北约的防空反应时间,其真实的打击/侦察目标就是在事发地区。
被击落的苏-24残骸
疑点2:俄军远程警戒雷达为何不向苏-24告警
前面说过,事发地区距离俄军基地只有几十千米的距离,网络上也可见俄军基地部署了专为S-300PMU-1防空导弹系统研制的96L6E型UHF波段远程警戒雷达,作用距离300千米。按理说,这种雷达可轻松探测到在土耳其国土内200多千米的空中目标。不管怎样设伏,只要两架F-16飞近就会被发现、跟踪和识别,俄军地面指挥部会向苏-24提供足够的预警时间。
这样问题就来了,难道F-16可以在俄远程雷达的显示屏上隐形,还是俄雷达由于技术故障、人为失误压根没发现F-16或没向苏-24通告?这显然不符合逻辑。或许,收到地面指挥部的警告后,俄机飞行员认为土机只是来护送他们一程,而不会擦枪走火。
疑点3:击落俄机的是近距格斗弹还是中距拦截弹
土空军F-16究竟发射的是什么空空导弹击落了苏-24?据可靠资料显示,土空军的空战武库包括:AIM-120A/B/C-7中距拦截弹、AIM-7E/F中距拦截弹、AIM-9E/F/X/M/L/I/S/P3近距格斗弹。网络上曾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报道,有说是AIM-120中距弹,也有说是AIM-9近距弹。 表面上看,击落苏-24的“凶器”并不怎么重要,完全在于土机飞行员的临时判断。但深究起来,却意味着土、俄双方截然不同的遭遇模式,得到不同责任方的结论。根据双方给出的飞行路线图显示,俄机在土、叙边界是由东向西飞向事发地区,土机则是由北向南飞向事发地区。
若土机发射的是AIM-120中距拦截弹,合理的解释是,土机飞行员早知道拦截意图被俄雷达掌握,必须尽早开火,先下手为强。但中距弹的杀伤概率高低还需考虑目标的距离、速度以及是否处于不可逃逸区,中距弹的雷达照射还会让苏-24机上的雷达告警接收机发出威胁告警,苏-24会机动规避而更早逃逸。可以想象,土机飞行员在空情高度变动的時刻,想在尽可能远的距离上开火,因为敌机随时有可能飞出国界(喷气机每秒飞几百米)。于是,土机飞行员可能看到目标短暂进入领空或者即将进入领空,就发射了中距弹。但随后苏-24就调转了方向,而导弹依然追着目标飞到叙利亚领空,直至命中。事后,生还的苏-24飞行员说被击落前没有意识到任何威胁,这说明中距弹有利土方而不利俄方。
若土机发射的是AIM-9近距格斗弹,合理的解释是,土机飞行员想查明来机的身份并警告其已进入领空,遂近身接敌,但来机无视警告,于是土机追击到叙领空,继而发射近距弹。这种假设倒是很符合俄方对事件的描述。苏-24作为一种最大起飞重量35吨的重型战斗轰炸机,机动性肯定不如F-16。再加上苏-24对采用红外制导的近距弹无预警能力,被尾追击中也正常。于是,F-16在苏-24的后半球近距离发射近距格斗弹,命中率就很高。因此,发射近距弹的假设有利俄方而不利土方。
当然,也有可能是土机先发射了中距弹,但未命中。尔后接近,又发射近距弹才命中。但土机为何非要致俄机于死地,目前还找不到合理的解释。若此假设成立,那土方的责任就更大了。
疑点4:土方如何伏击苏-24
土方如何能伏击苏-24,如果没有对叙领空的大面积和情报和监视能力,是做不到的。土方很可能使用了自己的E-737空中预警机或北约预警机部队的E-3来监视叙利亚空域。土空军共有4架E-737空中预警机,而北约有17架E-3,在增援北约东欧成员国的空防巡逻中已经使用过。这些预警机具备同时搜索、监视空中和海上目标的能力,可大幅提升土军情报监视和指挥能力。E-737机上装有多功能电子扫描阵列(MESA)雷达,可进行360度无缝隙空域探测,而且对战斗机目标的下视探测距离为370千米。可以想象,俄军在叙空袭开始后,E-737一定不会闲着,4架飞机完全可以实现24小时轮流对叙领空的全面监视。
可以说,俄机从基地起飞的那一刻起就被土军的E-737监视了,不然土机不可能及时赶到事发地区。俄机向东的佯动并没有迟滞土军战机拦截的反应时间。如果说俄方有任何战术误判的话,那就是他们没有料到空中巡逻的E-737和战斗机竟有如此快速的反应速度。
地面雷达引导截击是苏联发展的空战模式,这种作战模式是由地面雷达、人力观察哨等组成预警系统,而防空截击机则做好出击准备。当预警系统发现目标后,指挥所命令截击机起飞拦截。这种模式曾在越南获得极大的成功,但这种地面雷达引导截击模式已不再适应现代战场。地面雷达受到地形地貌、地球曲率的影响,远程低空搜索死角很大,不难发现在远程低空滞空待命的敌机。而拦截机起飞爬升段,很难做出有效规避动作,雷达也不能指向目标搜索。所以保持空中存在,以预警机为核心建立预警系统将是防御方的首要选择。
土耳其为何强硬?
为显示强硬立场,俄已经在叙海岸部署了“莫斯科”号导弹巡洋舰(装备64枚S-300F远程舰空导弹),增加了护航战斗机的数量并在赫梅明空军基地部署了S-400远程防空导弹系统。这些先进装备会让土耳其望而却步吗?或者说土、俄军队的剑拔弩张会再一次“走火”吗?
土耳其的底气首先来源于自己的硬实力。土空军总共装备240架F-16(Block 30/40/50)战斗机,拥有对驻叙俄军战机的局部优势。其次,土方认为本土受到攻击时可以得到北约的援手。距离土、叙边境以北60英里的伊斯里克空军基地存放着60枚美国的B-61核航弹,而根据北约与土方的协议,在北约批准的前提下,土军可以使用这些核弹。
为了抵消俄军在远程地空导弹方面的优势,未来土军或将采取以下几种应对措施。执行拦截任务的F-16可能在距土、叙边界更远处就发射中距弹;在边界部署近程地空导弹;向美国求助,得到一些电子对抗、告警设备。若事态进一步升级,也不排除土方向叙反对派秘密输送便捷式防空导弹的可能。那时,低空飞行的俄军固定翼战机和直升机都会受到威胁。
冤家宜解不宜结
军事是政治的延续。翻开历史长卷,虽然土、俄之间征战和敌视不断,但十多年来两国关系缓和许多,经济和人文交往频繁。2007年,土耳其公开招标采购远程防空导弹,金刚石-安泰防空康采恩曾拿出S-400参与竞标。土耳其即将建造的首座核电站亦是由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承建。俄欲将先进的军事、核能技术与土分享,这显然不是敌国之间的做派。
毋庸置疑,这次突发事件使土、俄两国关系受到严重威胁,土、俄两国的民族主义情绪都激动到了极点。但双方已经有过几近走出死胡同的历史经验;其次,任何一方都不希望通过削弱对方帮助第三者(尤其是伊斯兰激进分子);最后,土耳其非常明白,尽管自己不喜欢巴沙尔,但邻国局势的动荡可能会对土社会的稳定产生反作用,而且土国内还存在着激进的伊斯兰主义情绪,其支持者无论埃尔多安与俄关系如何都准备反对他,“攘外必先安内”应为他的上策。
两国关系的恶化是因叙利亚问题,更确切的说是巴沙尔是否要继续掌权而引起的,是一种短期的现实冲突,是完全可以调和的矛盾。因乌克兰问题,普京在西方国家的信用几乎“破产”,现在正是建立自己“朋友圈”的时候。近来,俄罗斯已经与美国的传统盟友拉近了关系,如:埃及、以色列、伊拉克、法国,若土耳其再投入俄罗斯怀抱,那美国的“反俄联盟”真要崩溃了!
其实,这次真正让普京动气的倒不是土耳其击落俄机,而是土耳其在事发后先跑去和北约商量,而不是去找俄罗斯。这点可从事件发展的顺序得到验证。首先,各路媒体在坠机后都说是土战机击落了苏-24,而俄方却表示要查明原因,这实际是等着土方表态。若土方愿与俄亲近关系,俄方可能就将此事定性为技术故障导致的误击事件,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然而土耳其却第一时间召集北约商议,把俄方晾在一边。于是到当天晚间,普京才指责土耳其和伊斯兰国恐怖组织是“蛇鼠一窝”。但此后,俄方只使用“仁慈”的经济制裁,这等于是“赦免”了土耳其。对普京这样一个作法硬派的领导人,能做到打不还手,是站在了道义的制高点,这在以后将成为拉拢土耳其的砝码,这难道不是给普京最好的感恩节“礼物”吗?
(本文选自:航空知识 2016年02期)
擦枪走火有必然性
冷战期间,苏联和西方国家互相在空中对峙、挑衅不断。乌克兰危机以来,复苏的俄空军不断在北极、波罗的海、黑海等战略方向测试着北约的战备能力。北约表示,2014年其紧急出动战机拦截靠近其盟友国境的俄军机次数超过400次,是一年前的四倍。2015年前11个月,相似事件也有300次。与此同时,俄方则称,北约紧贴俄国境飞行的军机架次也增长了一倍。这种战机的边缘冲突式遭遇是非常危险的,极有可能造成飞行员误判而擦枪走火。例如,在2014年3月初和2015年3月,俄军3架苏-30和4架苏-24就曾对在黑海集结的美、土两国军舰进行了空中突击演习,土方称俄战机曾短暂侵犯土领空,直到土方战机到现场才撤离。
当俄军进入叙利亚开始空袭行动后,此类事件就急剧增加。最严峻的一次发生在10月初,俄军1架苏-30战斗机曾用火控雷达将土军1架F-16锁定了超过5分钟。埃尔多安还就这次遭遇战谴责俄方,说他们越来越无法忍受,北约也警告俄罗斯称其入侵土耳其“极端危险”。
10月9日,美國撤出了部署在土耳其的“爱国者”导弹系统。按逻辑说,俄军开始在叙空袭后,土耳其受到的空中威胁不是更小而是更大了。因此,“爱国者”撤离应该被理解为避免误击事件发生。历史上,“爱国者”这类中远程防空导弹误击友军或平民目标的事件不在少数。远的有1988年7月3日美国“文森斯”号巡洋舰用“标准”舰空导弹击落伊朗655号航班,近的有2014年7月17日被“山毛榉”防空导弹击落的马航MH17航班,责任方不管是乌克兰军方,还是亲俄武装,可以肯定的是,哪一方都不会将民航飞机设定为靶子,这纯粹是一次误击事件。
据媒体报道,苏-24被击落前正执行对恐怖分子目标的攻击任务。而土方称,俄军在打击土库曼民兵,他们被土方视为亲人。其实,除了土方所称的手足关系,威胁到自身安全才是真相。事发地区正好位于叙北部进入地中海的战略通道,这里若被盘踞在附近的库尔德人占领将不堪设想。自叙内战爆发以来,多支库尔德武装在叙利亚和伊拉克北部坐大,大有成为独立王国的趋势。土方一直在催促美国在叙北部划设禁飞区,但美国一方面打击伊斯兰国要靠库尔德武装,一方面又不想与俄军冲突,因此土耳其对美国的“软弱”一直颇为恼火。于是,土方就靠扶植土库曼民兵建立缓冲区与库尔德武装对立。
为何俄军战机会不断采取危险的边缘冲突式动作呢?俄罗斯专家经常会说,这是因为俄军总体上要比美国和北约的总体军事力量弱,而莫斯科对这点心知肚明。因此,俄方在处理其相对弱势的军事地位时,惯常采用的做法就是制造更多的事件,展现其提高利害关系的意愿,以及不惜将事态扩大至正面交火的决心。击落苏-24事件暗含的信息并不是俄罗斯将开始同土耳其或北约直接开战,普京不会这么做。但这会促使俄罗斯更愿意冒风险,因此若西方国家不希望头疼,就应该敦促土耳其让步。
复盘苏-24被击落的疑点
疑点1:俄机的飞行路线
虽然土、俄两方对俄机的飞行路线各有不同的表述,但即便按俄方给出的飞行路线来看,该机是从叙利亚西部拉卡基亚附近的赫梅明空军基地起飞,继而直向东飞,尔后折返向西,似乎像是执行任务后返航,但又突然折向西北方向,遂后飞向事发地区。假设俄机的打击/侦察目标是在这个事发地区附近,那么俄机为何不径直飞向这个地区,在地图上看,从赫梅明空军基地到事发地区的直线距离只有几十千米!但俄机却向东飞一大段后,在中途调转机头拐了一个大弯,这究竟是为何?或者再假设俄机的打击/侦察目标是在折返点附近,那么返航的飞行路线就不应该经过事发地区上空。
根据早前土、叙双方战机和后来土、俄双方战机在叙北部边境附近屡发的边缘冲突式遭遇,我们似乎可以依据逻辑推理得出如下结论,俄机绕路的飞行路线是一种声东击西的战术动作,其目标在于使土方或北约的防空指挥系统来不及反应而顾此失彼,甚至可能是测试土方或北约的防空反应时间,其真实的打击/侦察目标就是在事发地区。
被击落的苏-24残骸
疑点2:俄军远程警戒雷达为何不向苏-24告警
前面说过,事发地区距离俄军基地只有几十千米的距离,网络上也可见俄军基地部署了专为S-300PMU-1防空导弹系统研制的96L6E型UHF波段远程警戒雷达,作用距离300千米。按理说,这种雷达可轻松探测到在土耳其国土内200多千米的空中目标。不管怎样设伏,只要两架F-16飞近就会被发现、跟踪和识别,俄军地面指挥部会向苏-24提供足够的预警时间。
这样问题就来了,难道F-16可以在俄远程雷达的显示屏上隐形,还是俄雷达由于技术故障、人为失误压根没发现F-16或没向苏-24通告?这显然不符合逻辑。或许,收到地面指挥部的警告后,俄机飞行员认为土机只是来护送他们一程,而不会擦枪走火。
疑点3:击落俄机的是近距格斗弹还是中距拦截弹
土空军F-16究竟发射的是什么空空导弹击落了苏-24?据可靠资料显示,土空军的空战武库包括:AIM-120A/B/C-7中距拦截弹、AIM-7E/F中距拦截弹、AIM-9E/F/X/M/L/I/S/P3近距格斗弹。网络上曾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报道,有说是AIM-120中距弹,也有说是AIM-9近距弹。 表面上看,击落苏-24的“凶器”并不怎么重要,完全在于土机飞行员的临时判断。但深究起来,却意味着土、俄双方截然不同的遭遇模式,得到不同责任方的结论。根据双方给出的飞行路线图显示,俄机在土、叙边界是由东向西飞向事发地区,土机则是由北向南飞向事发地区。
若土机发射的是AIM-120中距拦截弹,合理的解释是,土机飞行员早知道拦截意图被俄雷达掌握,必须尽早开火,先下手为强。但中距弹的杀伤概率高低还需考虑目标的距离、速度以及是否处于不可逃逸区,中距弹的雷达照射还会让苏-24机上的雷达告警接收机发出威胁告警,苏-24会机动规避而更早逃逸。可以想象,土机飞行员在空情高度变动的時刻,想在尽可能远的距离上开火,因为敌机随时有可能飞出国界(喷气机每秒飞几百米)。于是,土机飞行员可能看到目标短暂进入领空或者即将进入领空,就发射了中距弹。但随后苏-24就调转了方向,而导弹依然追着目标飞到叙利亚领空,直至命中。事后,生还的苏-24飞行员说被击落前没有意识到任何威胁,这说明中距弹有利土方而不利俄方。
若土机发射的是AIM-9近距格斗弹,合理的解释是,土机飞行员想查明来机的身份并警告其已进入领空,遂近身接敌,但来机无视警告,于是土机追击到叙领空,继而发射近距弹。这种假设倒是很符合俄方对事件的描述。苏-24作为一种最大起飞重量35吨的重型战斗轰炸机,机动性肯定不如F-16。再加上苏-24对采用红外制导的近距弹无预警能力,被尾追击中也正常。于是,F-16在苏-24的后半球近距离发射近距格斗弹,命中率就很高。因此,发射近距弹的假设有利俄方而不利土方。
当然,也有可能是土机先发射了中距弹,但未命中。尔后接近,又发射近距弹才命中。但土机为何非要致俄机于死地,目前还找不到合理的解释。若此假设成立,那土方的责任就更大了。
疑点4:土方如何伏击苏-24
土方如何能伏击苏-24,如果没有对叙领空的大面积和情报和监视能力,是做不到的。土方很可能使用了自己的E-737空中预警机或北约预警机部队的E-3来监视叙利亚空域。土空军共有4架E-737空中预警机,而北约有17架E-3,在增援北约东欧成员国的空防巡逻中已经使用过。这些预警机具备同时搜索、监视空中和海上目标的能力,可大幅提升土军情报监视和指挥能力。E-737机上装有多功能电子扫描阵列(MESA)雷达,可进行360度无缝隙空域探测,而且对战斗机目标的下视探测距离为370千米。可以想象,俄军在叙空袭开始后,E-737一定不会闲着,4架飞机完全可以实现24小时轮流对叙领空的全面监视。
可以说,俄机从基地起飞的那一刻起就被土军的E-737监视了,不然土机不可能及时赶到事发地区。俄机向东的佯动并没有迟滞土军战机拦截的反应时间。如果说俄方有任何战术误判的话,那就是他们没有料到空中巡逻的E-737和战斗机竟有如此快速的反应速度。
地面雷达引导截击是苏联发展的空战模式,这种作战模式是由地面雷达、人力观察哨等组成预警系统,而防空截击机则做好出击准备。当预警系统发现目标后,指挥所命令截击机起飞拦截。这种模式曾在越南获得极大的成功,但这种地面雷达引导截击模式已不再适应现代战场。地面雷达受到地形地貌、地球曲率的影响,远程低空搜索死角很大,不难发现在远程低空滞空待命的敌机。而拦截机起飞爬升段,很难做出有效规避动作,雷达也不能指向目标搜索。所以保持空中存在,以预警机为核心建立预警系统将是防御方的首要选择。
土耳其为何强硬?
为显示强硬立场,俄已经在叙海岸部署了“莫斯科”号导弹巡洋舰(装备64枚S-300F远程舰空导弹),增加了护航战斗机的数量并在赫梅明空军基地部署了S-400远程防空导弹系统。这些先进装备会让土耳其望而却步吗?或者说土、俄军队的剑拔弩张会再一次“走火”吗?
土耳其的底气首先来源于自己的硬实力。土空军总共装备240架F-16(Block 30/40/50)战斗机,拥有对驻叙俄军战机的局部优势。其次,土方认为本土受到攻击时可以得到北约的援手。距离土、叙边境以北60英里的伊斯里克空军基地存放着60枚美国的B-61核航弹,而根据北约与土方的协议,在北约批准的前提下,土军可以使用这些核弹。
为了抵消俄军在远程地空导弹方面的优势,未来土军或将采取以下几种应对措施。执行拦截任务的F-16可能在距土、叙边界更远处就发射中距弹;在边界部署近程地空导弹;向美国求助,得到一些电子对抗、告警设备。若事态进一步升级,也不排除土方向叙反对派秘密输送便捷式防空导弹的可能。那时,低空飞行的俄军固定翼战机和直升机都会受到威胁。
冤家宜解不宜结
军事是政治的延续。翻开历史长卷,虽然土、俄之间征战和敌视不断,但十多年来两国关系缓和许多,经济和人文交往频繁。2007年,土耳其公开招标采购远程防空导弹,金刚石-安泰防空康采恩曾拿出S-400参与竞标。土耳其即将建造的首座核电站亦是由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承建。俄欲将先进的军事、核能技术与土分享,这显然不是敌国之间的做派。
毋庸置疑,这次突发事件使土、俄两国关系受到严重威胁,土、俄两国的民族主义情绪都激动到了极点。但双方已经有过几近走出死胡同的历史经验;其次,任何一方都不希望通过削弱对方帮助第三者(尤其是伊斯兰激进分子);最后,土耳其非常明白,尽管自己不喜欢巴沙尔,但邻国局势的动荡可能会对土社会的稳定产生反作用,而且土国内还存在着激进的伊斯兰主义情绪,其支持者无论埃尔多安与俄关系如何都准备反对他,“攘外必先安内”应为他的上策。
两国关系的恶化是因叙利亚问题,更确切的说是巴沙尔是否要继续掌权而引起的,是一种短期的现实冲突,是完全可以调和的矛盾。因乌克兰问题,普京在西方国家的信用几乎“破产”,现在正是建立自己“朋友圈”的时候。近来,俄罗斯已经与美国的传统盟友拉近了关系,如:埃及、以色列、伊拉克、法国,若土耳其再投入俄罗斯怀抱,那美国的“反俄联盟”真要崩溃了!
其实,这次真正让普京动气的倒不是土耳其击落俄机,而是土耳其在事发后先跑去和北约商量,而不是去找俄罗斯。这点可从事件发展的顺序得到验证。首先,各路媒体在坠机后都说是土战机击落了苏-24,而俄方却表示要查明原因,这实际是等着土方表态。若土方愿与俄亲近关系,俄方可能就将此事定性为技术故障导致的误击事件,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然而土耳其却第一时间召集北约商议,把俄方晾在一边。于是到当天晚间,普京才指责土耳其和伊斯兰国恐怖组织是“蛇鼠一窝”。但此后,俄方只使用“仁慈”的经济制裁,这等于是“赦免”了土耳其。对普京这样一个作法硬派的领导人,能做到打不还手,是站在了道义的制高点,这在以后将成为拉拢土耳其的砝码,这难道不是给普京最好的感恩节“礼物”吗?
(本文选自:航空知识 2016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