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对女研究生的象征性歼灭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ul5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腾讯网2009年女研究生新闻进行文本分析,结果表明媒体的报道重点多为突出女研究生的负面新闻,凸显其情感、心理等方面的活动,而忽略其在学业、事业上的成就等正面信息。媒体所呈现的女研究生是具有严重的情感困扰、极度的心理脆弱和道德观念淡薄的边缘性女性社会角色,通过社会从属角色、客体身份、职业身份的缺失三方面对女研究生进行象征性歼灭。
  关键词:女研究生 象征性歼灭 文本分析
  
  关于大众媒介“象征性地歼灭女性”的争论最早是由学者塔奇曼提出来的。1978年,塔奇曼在《壁炉与家庭:媒介中的妇女形象》一书的《前言:大众媒介对妇女的象征性歼灭》中指出:在诸多大众传播媒介中,尤其是电视以及电视广告中,妇女注定要遭受象征性歼灭,也就是被责难、被琐碎化,甚至不被媒介呈现。①文化生产和媒介表现要么忽视、排斥妇女及其利益,要么将她们及其利益边缘化和浅薄化,要么通过妇女们不在场或基于性吸引力和家务劳动中的表现而形成某种固定的女性形象。换句话说就是,媒介通过不在场、谴责或者浅薄化而把女性“象征性地歼灭”了。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越来越多的女性跨入了高校的大门,女性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然而当代女硕士生群体在人们心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如性别意识淡薄、主体意识淡薄、传统性别刻板观念浓厚、成就动机不强、成败归因不当、心理承受力不强等。下面本文将通过文本内容分析,揭示大众传媒如何让人们形成上述刻板印象对女研究生进行“象征性歼灭”的。
  女研究生媒介形象样本分析
  笔者选取了腾讯网搜索引擎,抽取从2009年1月到2009年12月对女研究生的新闻报道。在搜索栏键入“女研究生”,除去非事件性报道和重复性报道,最终得到了93篇新闻叙事文本。笔者对抽取出来的新闻样本进行了内容分析,发现媒体在呈现女研究生群体时具有以下报道特点:
  从文章标题来看,负面信息占据主导地位。笔者对93个样本的标题进行了分类统计,将标题反映的信息按照性质分成了正面、负面和中性三个类别。在抽出的93个样本中,属于负面信息的占59%,正面的只占7%。这些负面信息包括:《北京28岁女研究生冒充教授骗钱30万元》、《宜昌籍贫困女研究生大学宿舍内自缢身亡》、《西安工程大学女研究生宿舍四楼坠亡》、《女研究生为何总被男人拒绝?》、《男网友与女研究生一夜情后拍裸照发给其父亲》、《天上“掉”下个大钱包女研究生中计被骗3000元》、《女研究生是中国教育潜规则受害者》、《川大女研究生毕业前夕遭划脖凶手动机不明》、《冷雪峰:女研究生卖马桶,要的是修养和品位》、《女研究生校外租房遭遇“艳照门”不堪往事》、《女研究生爬楼顶欲轻生疑论文未发表想不开》,等等。
  从新闻标题主题词来看,负面主题词的出现频率最高。笔者对新闻标题的主题词进行了统计,发现媒体的呈现具有选择性的特点,负面主题词远比正面主题词、中性主题词出现的频率高,见表1。
  根据表1显示,众多负面信息充斥在关于女研究生的新闻报道中,其中有关“自杀、他杀、轻生、坠楼”等负面消息高达41%,而在中性报道中,媒体关注更多的也是女研究生的情感、外貌等方面。报道的正面信息寥寥无几,媒体不是充分、全面、客观地报道女研究生,而是极力渲染、乐此不疲地报道那种吸引眼球的新闻。
  简言之,媒体更多地关注女研究生作为“研究生”身份的“女性”特征,而忽略了其“研究”的职业性质。
  媒介呈现的女研究生形象
  以上量化的内容分析表明,媒体所呈现的女研究生具有明显的性别成见,她们被赋予了非理性的、母性的、依赖的、情感的、主观的女性特征,被塑造成具有严重的情感困扰、极度的心理脆弱和道德观念淡薄的边缘性女性社会角色。
  严重的情感困扰。关于女研究生的情感话题占11.7%,报道内容多为女研究生找对象难、智商高情商低、爱情学业难兼顾等内容,如《女研究生为何总被男人拒绝?》、《女研究生两成从未恋爱过》、《北大女研究生两成从未谈过恋爱看重人品性格》、《女研究生:找个本科男让我很窝火》、《女研究生恋爱情感生活》、《“八女研究生集体征婚”有趣更有无奈》、《八名女研究生集体招亲诚乎扰乎?》、《教授称大专学历男性足以当女研究生丈夫》等。
  由于女研究生处在女性的婚龄时期而没“专注”婚恋,媒体就认为她们只懂钻研学习,在情感上是有缺憾的:“情感盲”、“不会谈恋爱”、“性饥渴”、“学术做多做久了,导致忽视自己作为女性的魅力”。在报道中渲染女研究生“婚恋危机”,她们最大的“心病”莫过于婚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这些报道给人的印象仿佛就是女性追求知识就一定会导致情感缺失,而婚恋需要的满足才是女性最重要和最值得追求的事情。
  极度的心理脆弱。在93个样本中,有41个是关于自杀、轻生或坠楼、遇害的,有3个是受骗、受袭、精神失常的。在媒体观念中,女研究生由于女性生理特征的影响,情感上较脆弱,长期呆在“象牙塔”内,缺乏和社会的交流,导致心智与社会上的同龄人相比还不够成熟,心理敏感而脆弱,往往承受不了太大的压力。而且女研究生的年龄越大心理表现越脆弱,文化程度越高心理压力越大。
  道德观念淡薄。关于“潜规则、一夜情、暧昧、骚扰、怀孕和偷窃”等主题词的文本有9个。这些报道都突出了一点,那就是女研究生固有的聪慧、才气、能力等被情色、高智商犯罪和思想浅薄等负面观点所掩盖。媒体以寻找女研究生与传统观念相违背的事例作为报道的噱头,而忽视了以偏赅全造成的对女研究生的负面刻板印象的影响。传媒反复传播这种消极、负面的消息,那么其中所暗含的社会价值观念、社会文化传统、社会道德标准就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受众,久而久之,就会在人们心中形成对女研究生的偏执看法。
  媒体对女研究生的象征性歼灭
  通过以上文本分析可以得知,媒体是通过对女研究生社会从属角色、客体身份、职业身份的缺失三方面的塑造对女研究生进行象征性歼灭的。
  负面信息中的社会从属角色。角色是社会制度安排的位置,一个人扮演何种角色是社会文化期待的结果,个人的行为被规训为必须符合属于自己的角色和身份。传统中国文化中男性被指定为扮演支配者的角色,承担养家糊口的责任;女性则被定位在从属性角色,被期待为贤惠的妻子、尽职的母亲、孝顺的女儿等。
  对于女研究生的看法也不例外。媒体报道的标题非常热衷于把她们与异性相对比介绍——《北京28岁女研究生冒充教授骗钱30万元》、《女研究生为何总被男人拒绝?》、《女研究生:找个本科男让我很窝火》、《男网友与女研究生一夜情后拍裸照发给其父亲》、《教授称大专学历男性足以当女研究生丈夫》、《北京大学女研究生称遭导师性骚扰案开庭》等。
  这些角色既不是职业身份,也不是从女研究生学生的身份来定位,而是以男性为中心定型和设计的。女性被认为没有主体性,她的行为与男性有关才值得报道,女性形象是依赖于与男性或者其他的家庭男性成员发生联系才能被展现的。一旦女研究生的形象脱离了预设的女性角色,则被媒体异化,冠以“灭绝师太”、“梅超风”等歧视称号,如《女研究生找不到工作难嫁人成灭绝师太》、《女研究生誓死不做李莫愁》等。
  中性信息中的客体身份。在男权主导的社会中,女性被剥离了主体身份,成为男性凝视的对象。在大众传媒的传播过程中,男性记者或观众,通过审视、评判女性的身体容貌,把女性客体化为“他者”。尽管女研究生群体属于高知女性,但媒体首先关注的也是“女”字,是作为女知识分子的私人领域,她们仍逃脱不了被观看的客体身份。例如报道中充斥的都是这样的内容,《女研究生为何总被男人拒绝?》、《一半女研究生处于单身状态多愿为家庭牺牲事业》、《视频:清华大学美女研究生经验谈》、《曝光网上最红的漂亮女研究生》、《面部长巨型黑痣女研究生成绩优秀求职无门》等。
  媒体对女研究生美丽容貌的追捧实则是受男性视角的影响,他们视女研究生为高级观看对象,认为其学识、能力不及外表重要。媒体的报道放大了这种男性视角的影响,女性接受这种观念后会下大工夫加强外表装扮,减少自身技能和学识的关注强度,这不利于女研究生在学业和事业上的自我实现。
  正面信息中的职业身份缺失。女研究生的角色定位是职业的身份,她们最重要和最基本的身份是学生,但媒体呈现她们学生身份的报道极少。大众传媒将视角局限在女研究生的感情、婚恋世界,这种以偏赅全的报道,不仅误导了大众的思想,而且影响了社会对知识女性认识的偏差。在极力渲染女研究生情感、外貌问题的同时,被媒体忽视的恰恰是应该得到充分重视的知识女性的美丽一面——积极的生活态度、对知识的追求和对社会发展的贡献。例如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一女研究生将跨国捐骨髓》一文中,重点突出的是这位女研究生义务献血、进行跨国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事情。虽然这篇文章为挽回女研究生美好品德形象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她的女研究生头衔实则被作为宣传义务献血的噱头。
  媒体报道女性研究生的新闻时,如《女研究生主动退学开网店三年收获爱情事业》、《工科女研究生笑傲“舞林”全国大赛获季军》、《女研究生创“煎饼传奇”月盈利两三万》、《女研究生勇夺14个offer向“面霸”取真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一女研究生将跨国捐骨髓》等等,都习惯称呼她们为“女研究生”,而此称谓本身也暗含偏见。研究生代表着一个人的身份,就像没有人称呼男性研究生为“男研究生”,但“研究生”仿佛就不能指代女性研究生。当提到这一群体时,前面总少不了加个“女”字来突出她们的性别特殊。
  综上所述,媒体在关于女研究生的报道中,也对女研究生进行了“象征性地歼灭”,不仅忽视了对女研究生切身利益的报道,还通过性吸引力(如情爱、不正当关系、裸照等)、高学历低情商、心理承受力弱等报道将女研究生形象浅薄化、边缘化。
  参考文献:
  1.曹晋:《批判的视野:媒介与社会性别研究评述》,《新闻大学》,2005(3)。
  (作者为贵州民族学院传媒学院副教授)
  编校:张红玲
其他文献
近几年来报业竞争十分激烈,一些全国性报纸或省级都市报纸纷纷在各地市加强发行工作,开始向地市扩张,再加上广播电视媒体的强势发展、网络媒体的广泛普及和手机报等新媒体的兴起,这就让地市党报的生存空间变得越来越狭小,发行量上不去,广告经营收入持续下滑,其舆论引导主体地位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  面对这些不利形势,地市党报必须改变办报思路,整合报社资源,牢牢抓住自己的地域特色,主动出击,变被动为主动,努力把这
期刊
摘要:庭审直播是以“传者为中心”向“受者为中心”进行主体间性的交互过程,肯定了受众作为节目主体的重要作用。将传统播出空间由演播室转移到户外,是播出方式的主体与主体的交互过程,通过庭内直播为电视机前的观众呈现法庭现场实况,肯定了直播方式对传播效果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这不仅是法制节目播出方式的一次探索,也是传统媒体由主体性向主体间性进行过渡的一个典型例证。  关键词:庭审直播?摇 主体间性 河南电视台
期刊
2009年6月以来,《南阳日报》在全市新闻媒体中首先创办社区新闻版,重点报道社区居民的高兴事、烦心事、困难事、有趣事等。该版的创办,使得《南阳日报》很好地践行了新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理念,把报道的触角伸向了市民群众,“身入”才能将社会新闻做得更有“深度”,才能进一步增强报纸的亲和力。  “身入”“心入”“深入”:催生“巷子记者”“百姓记者”  社区新闻发生的地域特点,决定了记者必须
期刊
语言的功能主要是建构思维以及简化认知。语言的编码一旦僵化,将会湮灭于潜意识。批评性话语分析的方法能使语篇消费者发掘语篇和权力的依存并自发地对语篇进行批判性的解读。  2009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期间,各利益集团博弈哥本哈根。世界媒体聚焦中国,对中国毁誉参半。如2009年12月20日,《卫报》刊载Ed Miliband: China tried to hijack Copenhagen climat
期刊
安全新闻报道是报纸宣传工作中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特别是企业报,可以说天天都有,好比一道天天要吃的“家常菜”。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在进行安全新闻报道时,最容易遇到旧闻多、不活泼、形式老、深度不够等问题。那么,究竟怎样才能做好这道“家常菜”,并常报常新呢?《中国平煤神马报》作为中平能化集团的机关党报,不断探索安全新闻报道的模式,在“亮”、“活”、“精”、“深”上下工夫。  “亮”——会议报道抓亮点  
期刊
接到任务后,我们四人的心里都是沉甸甸的:任务重、要求高自不必再说,“为民”这个老话题怎么能说出新意,“老树”如何开出新花,成为第八篇何平文章的最大难点。  这几年,《河南日报》涉及“为民”题材的社评、时评、本报评论员文章很多,其中不乏精品,因此,“立意高远、推陈出新、饶有别致”成为我们写这篇文章时孜孜以求的目标,写作期间经历的折腾和折磨基本上都源于此,尤其是交稿前那几天,真是吃饭不香、睡觉不稳,走
期刊
作为在河南日报采编一线工作了10多年的“老记者”,大活动、重头报道也参与了不知多少回。但是,当接到参加此次“何平九论”写作任务时,我们还是都有几分激动和忐忑。激动的是:我们有幸、有机会参与这样大型政论文章的写作。忐忑的是:能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高质量地完成这项任务。  回顾创作《站位全局才能大有作为》这半个月时间里,我们一次次凝神思索、一次次思想碰撞、一次次奋笔疾书、一次次自我否定、一次次重新再来
期刊
1月18日,《河南日报》一版刊发“何平文章”《不说空话 多干实事》,适逢全省“两会”召开之际。文章与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隆重开幕的消息同时刊发,在全省上下特别是与会代表中引发强烈反响。  “《河南日报》大型政论系列文章《论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对全省干部群众特别是领导干部具有极强的指导作用,建议全部文章刊发完毕后印成小册子,下发各级领导学习、领会。”省十一届人大代表、漯河市委书记靳克文
期刊
许多初学者写作消息时常常从写标题入手,其实在消息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这几个部分的写作中,导语是消息写作的关键,也是倒金字塔式消息结构写作的重点,有经验的记者大多是从写好导语入手来写作消息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教授麦尔文·曼切尔说:“我写新闻,有一半甚至更多的时间用于琢磨导语。”据说,许多资深记者大都用写整篇消息的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以上的时间来写导语,并且他们都认为写导语这样下工夫是非
期刊
摘要:网络文学和四大名著两者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有一定的可比性:内容上,两者都有多样性和大众性即草根性等特点;形式上,两者都有语言鲜活而富于文采、作者读者互动方便等特点。但是由于内容和形式上的巨大差距,网络文学要想成为四大名著那样的经典之作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  关键词:网络文学 四大名著 可比性    一  2010年6月25日,《河南日报》第11版的一篇题为《近九成人喜欢网络文学》的报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