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传说

来源 :曲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fu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 红日高照光灿灿,漓江欢腾波涟涟。桂林山水甲天下,天象奇观冠人寰。
  甲乙 你看那,象山公园爱情岛,游人如织笑语喧。
  丙 有位老人正作画,他就是师范大学的教授韦丹田。
  甲乙 围观群众中走来人两个,两个美眉,正在京城上美院。
  甲 (白)小燕,你看这位老先生画的象山好活脱。
  乙 (白)小兰,这大象的眼睛好灵动,亮闪闪的。
  甲 (白)老师,你为什么画得这么好呀?
  乙 (白)老师,请你指导我们画画,好吗?
  丙 (白)你们是……
  甲乙 (白)我们是美术学院的学生,今天专程来写生画象山。
  丙 (白)好啊,我们相互切磋吧。姑娘,莫把丹青等闲看,画意尤在笔意先,倾注心血写灵魂,像与不像亦自然。
  甲 (白)意在笔先……
  乙 (白)写灵魂……
  丙 (白)是呀,你们看,象山顶上有什么?
  甲乙 (白)宝塔。
  丙 (白)孩子,那不是宝塔,那是一把剑柄!
  甲乙 (白)剑柄,有这么大的剑柄吗?
  丙 (白)有啊,那是天宫里的宝剑啊。
  甲乙 (白)天宫里的宝剑……怎么插在大象的背上呢?
  丙 (由苍劲的叙说逐渐转为说唱)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孩子啊,在那很古很古以前,我们这脚下原是一片美丽的地方,地肥水美,人寿年康。可是,有一年,恶魔火神挑起事端,制造灾殃,一团团火球从天而降,滚过了田野,烤干了水塘,人们在死亡线上挣扎……忽然间,长空一道金光闪,一条彩虹跨蓝天,有头金象乘祥云,风驰电掣来救援。
  众 金花灿,银花鲜,金象喷水水花艳,久旱禾苗逢甘霖,男女老少舞蹁跹。
  丙 (白)火神不甘心斗不过金象,赶忙添油加醋向玉帝报告,玉帝听信谗言,怒火中烧:“好哇你个贱象,胆敢放着我的御花园不浇,偷下凡间管闲事,该当何罪?”托塔定公领密旨找到金象,嘴巴甜得像抹了蜜糖一样——玉皇夸你心肠好,拯救黎民功在先,破格封你为华夏王,掌管神州好江山。
  甲乙 (白)那,老师,金象他接受了封号没有?
  丙 (白)没有,孩子!金象不为官禄所动,继续抗旱忙个不停。锦衣卫士假惺惺地给他披戴官服,趁其不备将毒剑刺进了他的背脊中间!啊,金象遇难血流如水,溶于漓江犹灌良田……【静场。音乐起,由弱渐强。日复日,年复年,金象江边成石山。人们望山常相忆,泪洒漓江水不断。
  众 啊,象山,象山!漓江边你守望了多少年?剑柄长留背上,光辉永驻人间。
  甲乙 (白)老师,我们懂了!
  众 莫把丹青等闲看,画意尤在笔意先,倾注心血写灵魂,像与不像亦自然。
  创作构想:
  象山是桂林的城徽,它在去年春晚被作为“中国符号”之一推出,享誉海内外。我多时就想写一个关于象山的作品,这一定很有意义。好些年前我曾经写过一首唱象山的歌词,没有发表,也就没有什么影响。后来写成渔鼓词,比较流于通常介绍风景点的文艺作品,自己不满意,也没有谁演唱。一段时间,我老在思考,曲艺作家经常被请为某地某名胜写节目,如果仅仅把景点介绍单子翻唱一遍,那就没有什么意思了。于是我给自己设置了较高的门槛:一定要另辟蹊径,跳出景点介绍的窠臼,赋予节目较高的思想内涵。于是设计了这么一个老画家给青年画者讲故事的情节,他不但讲象山的神话,更讲象山精神,讲画物画魂的画理,这就与同类题材很不一般了。广西省曲协副主席曹志中看了本子后点评:“这个作品把神话故事跟绘画的写意和写魂联系起来,把一个风景区跟艺术作品的欣赏品味结合起来,提升了象鼻山的高度的同时也提升了这个曲艺作品的高度。”“给故事一个新的立意,新的角度是很难的,更重要的是赋予故事的这个魂,要自然、完整的依附于作品身上就更难。”我想他把我要表达的意思阐释得很清楚了。
其他文献
三年磨一剑。在上海评弹团团长秦建国的精心策划下,由知名评弹作家窦福龙精心创作、“新十八艺人”倾力演绎的中篇评弹《林徽因》于今春3月21日在上海兰心大戏院开演,接连5场,场场爆满。雏凤试声之后,《林徽因》巡演京苏沪的顶级剧院,获得了广大观众、特别是中青年观众的击节赞赏,激起了吴侬软语入耳醉、弦索叮咚绕宇梁的艺术波澜。  人们不禁要问,《林徽因》究竟有何艺术魅力,能引起评弹爱好者如此大的兴趣呢?据笔者
期刊
定位决定作为,眼界决定思路。曲艺理论建设和学术批评是曲艺事业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事关全局的战略地位。应当清醒地看到,当前曲艺创作表演相对繁荣,理论研究和学术批评十分薄弱,两者之间的不匹配不协调势必造成曲艺事业难以真正实现持续健康发展。侯宝林先生曾明确指出,缺乏基础理论的指导是相声的致命弱点(其实全部曲艺艺术都是如此),是今后发展的巨大障碍。马季先生也强调,没有文化作底蕴和支撑,说不好相声,
期刊
8月17日至19日,由北京市文联主办,北京曲艺家协会承办的 2016北京少儿曲艺比赛在东城区第二文化馆圆满结束。三天六场的比赛,孩子们可爱有趣的表演不仅让这个舞台充满了欢乐与掌声,也让大家看到了曲艺的未来与希望。  广泛——北京少儿曲艺比赛遍地开花。  2016北京少儿曲艺比赛,突出的特点是参与活动的省市多,节目多,曲艺形式多。活动从6月初启动,迅速得到了各省市区县曲协、曲艺团队、培训学校及辅导老
期刊
学艺过程中最“说不清、道不明”的是幽默。你不理它,它时不时拱了出来幽你一默;你去追它,一眨眼它无影无踪。然而,幽默却实实在在地存在,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创作里。  据查,幽默是个仅有百年的外来词。由拉丁文到英文,本意是“液体”!有人不同意,认为两千多年前屈原在《九章·怀沙》中就有了“煦兮杳杳,孔静幽默”。但这里的释义是“安静”。中外的彼幽默均非此幽默,此“幽默”是英文“Humor”的音译,由林语堂先
期刊
张寿臣老先生是中国相声历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1950年代,天津市文化局、市曲艺团、曲协天津分会、曲艺研究室等单位就已分别着手整理张老以单口相声为主的代表作品。天津百花出版社结集出版了他的《单口相声选集》,作为相声历史上第一部单口相声选集,至今仍然是演员、研究者、爱好者们参考的珍贵资料。遗憾的是张老更多的口述资料毁于“文革”,无迹可寻了。  张老曾在1940年代中后期至1955年左右的近十年间以说评
期刊
醒木一拍震天响,纸扇轻摇论古今,道尽人间冷与暖,中华文明代代传!评书又称说书、讲书、评词,是我国一种古老的传统口头讲说表演形式,流行于华北、东北、西北一带,江南则称为评话,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在我国曲艺大家庭中有着重要地位和广泛的群众基础。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刘兰芳、袁阔成、单田芳、田连元、连丽如、金声伯、吴君玉、王丽堂等为代表的北方评书和南方评话演员享誉全国,深受百姓喜爱。进入21世纪,四川
期刊
舞台上,她手捏兰花指,脚踩莲花步,朱颜轻展,顾盼生辉,清丽婉转的嗓音暖暖地流进心田。许久之后你会发现,这清雅细腻的唱腔发自于她的心里。舞台下,她是南音泉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她就是庄丽芬,一个“80后”的青年南音演员。  坚持不懈 成就今日辉煌  “千年雅乐的艺术魅力令人越爱越深,南音已成为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学习口音、发声、识谱,再到演唱、提升、演出,在20多年的南音学
期刊
虽然从事曲艺创作这么多年了,在圈里也有了一定的影响,但毕竟是生活在丹东这样一个国境线上的边陲小城,离京津这样的曲艺中心城市有着相当的距离,因而曲艺界里有些举足轻重的人物我并不熟悉,刘国器先生就是其中一位。  感谢有了微信,让我们的生活节奏一下子“短平快”起来。我是在曲艺友人的微信群里看到了一个信息:天津的曲艺名家刘国器先生新出了一本书——《笑料中的修辞学》。看到这个书名,我顿时眼前一亮,兴奋不已,
期刊
兰为王者香,孔夫子在幽谷称扬。  海棠是花中仙,苏东坡尝恨有艳无香;  菊同隐逸士,  独立晚节芳,  临霜傲骨篱畔飘香,  陶居士酌酒花间意如狂。  唐明皇广寒曾赴蟾宫会,  归来龙衮带幽香,  始信那桂子月中落,  云外飘香果异常。  莲乃花君子,  婷婷独占芳,  淤泥不染,中空外直,  映日荷花伴柳塘;  西施曾被吴王宠,  逞风流采莲戏舞在龙(卧牛)龙舟上。  桃之夭夭色最狂,  春来蜂
期刊
现今流传于山东、华北、东北各地的山东快书据传起源于明末,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赵震、高元钧、杨立德和于传斌等名家对于山东快书艺术的贡献颇多。2006年山东快书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更是焕发了新生。  山东快书在语言特色上以说唱为主,节奏性强,句式基本为七字句韵文,演员吟诵唱词,间以说白。山东快书在语言上的一大特点就是口语性极强,“山东快书的语言,是一种根据人民群众生活中的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