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数学在人的整个学业和生活中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小学的数学是最贴切实际,在现实生活中用到最多的。而在“空间与图形”中更是初中以后“几何”学的基础,所以说在“空间与图形”的章节中一定要学扎实学透彻。
关键词:小学数学;实际操作;自我总结
小学数学的“空间与图形”是锻炼学生的思维、观察、推理能力的课程,通过对“空间和图形”的学习能够让学生对今后比较抽象的数学有个更直观的印象,同时也给初中的数学打一个好的基础,在学习中因为小学生对事物的理解主要以形象为主,而“空间与图形”所阐述的内容是比较抽象的,这就给教学带来了困难,那么如何能够让学生在这个学科里更好的收获到知识,下面我就具体的谈一下我的方法。
一、 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找方法找乐趣
对于小学生来说,没有什么比让他们自己动手操作更能提起兴趣了,在小学的课程中,我们经常会采用让学生亲手操作来给学生最直观的印象,比如说在四年级的“三角形”的课程中,我们通过让学生用量角器对三角形进行测量,让学生们知道了三角形三角相加之和是180°,知道了三角形的特点是具有稳定性,那么我们在学习“空间与图形”的时候依然可以根据这种方法来进行实际的教学,让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了解新知识,同时也是为了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兴趣是一个人最好的老师,就像在学习“三角形”的时候,首先我让学生去思考在生活中什么是三角形的,就像学生们所说的:红领巾,小红旗,自行车的车梯和地面形成的图形。当问学生为什么车梯要设计成和地面形成三角形的结构的时候,很自然的引起了学生的兴趣,然后告诉学生,因为三角形的特点就是具有稳定性。然后让学生自己找硬一点的纸片用图钉做成三角形和四边形,让大家自己去看是不是三角形的稳定性更好一些,这样学生在后面考试的时候基本上不会在这个问题上出现什么错误,也就是说这样的授课让学生接受了,记住了。所以说,在数学的学习中,动手操作和提高兴趣是很重要的,只要能够合理的科学的通过这种实操式的教学,学生就用最短的时间将知识点理解、消化。
二、 让学生能够自己寻找问题解决问题
数学中,我们在教授学生知识的时候更重要的是要教学生怎么去寻找问题,寻找到问题以后怎么去解决问题,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只有能够自己去学习了才能更好的接受新的知识。在教学中我会积极的引用一些实例为学生建立一种情境,将学生带到这个情境里。比如说在学习关于“圆的面积”的课程的时候,首先我会问大家,假如说:学校要铺设一块圆形草坪,而这个草坪的直径是15米,那么我们应该买多少草皮才能将这个草坪铺满呢?这时候有的学生开始画圆,有的开始思考,有的比较聪明的同学在圆里画出条格,开始也用尺子量,等五分钟后开始对学生进行提问,发现几乎没有可以回答上来的,有的根本连办法都没有,有的虽然有办法但是也没算出来,这时候我和大家开了一个玩笑,我说:如果说学校给我們钱让我们铺草坪我估计大家都挣不到钱。大家也是哈哈一笑,这时候我就说:虽然是玩笑但是我们在生活中或者说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很有可能遇到这个问题,那么我们怎么能准确的快速的算出这个圆的面积呢?就是3.14×半径×半径。这时候有学生举手问为什么是3.14呢?当这个问题问出来的时候我知道我该进入正课了,通过对圆周率的讲解,大家很快就明白了如何去得出圆的面积。通过这种场景引入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自己疑惑的问题,然后根据学生的疑惑重点解决,这样就能带给学生一个解决问题的思路而不是照本宣科的将课讲完最后学生还是很疑惑。
三、 通过实验让学生自己总结知识点
在“空间与图形”的课程中,重点是要激发学生的推理能力还有判断能力,这里我们还以“圆”来举例子,比如说在课中对学生提问,谁能说出来一个圆里面有多少直径有多少半径,这时候很多学生就开始在纸上画,最后有的学生说画出来直径太多了根本就是无限的,而半径是直径数量的两倍,这时候我就会告诉大家,这就是有限和无限的基本概念了。而且大家发现没有,在一个圆里面,它所有的直径还有半径的长度都是相同的,大家也是纷纷的点头表示赞同。然后我安排两个学生,一个用一根绳子做工具绑上一支粉笔来画圆,另一个学生只用粉笔,画完后我问大家谁画的圆比较合格,大家都说当然是用绳子画出来的圆更圆,我说这就是圆的定义:平面上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叫做圆.定点称为圆心,定长称为半径。通过实验同学们很容易的就理解了这句话。不会像原来使劲的解释半天还是感觉迷茫。
在小学数学中,我们作为老师一定要找方式找方法,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起来,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这样学生学起来轻松,掌握知识也就更扎实。
参考文献:
[1]汪怡霖.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策略的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6.
[2]王娟玲.初中数学空间与图形的教与学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11.
作者简介:
刘洁,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五里铺小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实际操作;自我总结
小学数学的“空间与图形”是锻炼学生的思维、观察、推理能力的课程,通过对“空间和图形”的学习能够让学生对今后比较抽象的数学有个更直观的印象,同时也给初中的数学打一个好的基础,在学习中因为小学生对事物的理解主要以形象为主,而“空间与图形”所阐述的内容是比较抽象的,这就给教学带来了困难,那么如何能够让学生在这个学科里更好的收获到知识,下面我就具体的谈一下我的方法。
一、 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找方法找乐趣
对于小学生来说,没有什么比让他们自己动手操作更能提起兴趣了,在小学的课程中,我们经常会采用让学生亲手操作来给学生最直观的印象,比如说在四年级的“三角形”的课程中,我们通过让学生用量角器对三角形进行测量,让学生们知道了三角形三角相加之和是180°,知道了三角形的特点是具有稳定性,那么我们在学习“空间与图形”的时候依然可以根据这种方法来进行实际的教学,让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了解新知识,同时也是为了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兴趣是一个人最好的老师,就像在学习“三角形”的时候,首先我让学生去思考在生活中什么是三角形的,就像学生们所说的:红领巾,小红旗,自行车的车梯和地面形成的图形。当问学生为什么车梯要设计成和地面形成三角形的结构的时候,很自然的引起了学生的兴趣,然后告诉学生,因为三角形的特点就是具有稳定性。然后让学生自己找硬一点的纸片用图钉做成三角形和四边形,让大家自己去看是不是三角形的稳定性更好一些,这样学生在后面考试的时候基本上不会在这个问题上出现什么错误,也就是说这样的授课让学生接受了,记住了。所以说,在数学的学习中,动手操作和提高兴趣是很重要的,只要能够合理的科学的通过这种实操式的教学,学生就用最短的时间将知识点理解、消化。
二、 让学生能够自己寻找问题解决问题
数学中,我们在教授学生知识的时候更重要的是要教学生怎么去寻找问题,寻找到问题以后怎么去解决问题,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只有能够自己去学习了才能更好的接受新的知识。在教学中我会积极的引用一些实例为学生建立一种情境,将学生带到这个情境里。比如说在学习关于“圆的面积”的课程的时候,首先我会问大家,假如说:学校要铺设一块圆形草坪,而这个草坪的直径是15米,那么我们应该买多少草皮才能将这个草坪铺满呢?这时候有的学生开始画圆,有的开始思考,有的比较聪明的同学在圆里画出条格,开始也用尺子量,等五分钟后开始对学生进行提问,发现几乎没有可以回答上来的,有的根本连办法都没有,有的虽然有办法但是也没算出来,这时候我和大家开了一个玩笑,我说:如果说学校给我們钱让我们铺草坪我估计大家都挣不到钱。大家也是哈哈一笑,这时候我就说:虽然是玩笑但是我们在生活中或者说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很有可能遇到这个问题,那么我们怎么能准确的快速的算出这个圆的面积呢?就是3.14×半径×半径。这时候有学生举手问为什么是3.14呢?当这个问题问出来的时候我知道我该进入正课了,通过对圆周率的讲解,大家很快就明白了如何去得出圆的面积。通过这种场景引入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自己疑惑的问题,然后根据学生的疑惑重点解决,这样就能带给学生一个解决问题的思路而不是照本宣科的将课讲完最后学生还是很疑惑。
三、 通过实验让学生自己总结知识点
在“空间与图形”的课程中,重点是要激发学生的推理能力还有判断能力,这里我们还以“圆”来举例子,比如说在课中对学生提问,谁能说出来一个圆里面有多少直径有多少半径,这时候很多学生就开始在纸上画,最后有的学生说画出来直径太多了根本就是无限的,而半径是直径数量的两倍,这时候我就会告诉大家,这就是有限和无限的基本概念了。而且大家发现没有,在一个圆里面,它所有的直径还有半径的长度都是相同的,大家也是纷纷的点头表示赞同。然后我安排两个学生,一个用一根绳子做工具绑上一支粉笔来画圆,另一个学生只用粉笔,画完后我问大家谁画的圆比较合格,大家都说当然是用绳子画出来的圆更圆,我说这就是圆的定义:平面上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叫做圆.定点称为圆心,定长称为半径。通过实验同学们很容易的就理解了这句话。不会像原来使劲的解释半天还是感觉迷茫。
在小学数学中,我们作为老师一定要找方式找方法,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起来,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这样学生学起来轻松,掌握知识也就更扎实。
参考文献:
[1]汪怡霖.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策略的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6.
[2]王娟玲.初中数学空间与图形的教与学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11.
作者简介:
刘洁,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五里铺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