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初中;思想品德课;传统文化;
兴趣;激发;融入
【中图分类号】 G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
03—0113—01
思想品德课旨在教给学生经济、哲学、政治方面的基础知识,初步培养学生分析认识社会问题的能力,并对中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之完成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近年来,笔者一直从事初中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工作,对如何做好初中思想品德课有自己的一些认识,现介绍如下。
一、应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课
一是要注重挖掘,要从传统文化中挖掘育人的宝贵资源。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天下为公、爱国如家的道德情怀,也正是在这种自古以来的爱国主义教育的薰陶下,才有西汉贾谊的“国而忘家,公而忘私”,三国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北宋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崇高爱国理想和情怀追求;二是教师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丰富哲学思想。如,从古代神话的盘古开天到女娲补天中可以看到,中国古人对人所生活的世界充满了探索的渴求,因此,教师可通过神话故事的推介激起学生学习与思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通过对中国古代经典文献的思想介绍加深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并形成深入思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智慧的习惯,增进文化自信;三是要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激励个人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内容思想,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引导学生从思想上树立爱国意识,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激励学生努力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更新学习知识的方法与理念。
二、应注重高效教学方法的使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思想品德课由于理论性强,学生容易觉得枯燥乏味,这就要求教师应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实践证明,多媒体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成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利用多媒体的人机交互功能,使电脑、网络技术等现代技术成为初中思想品德课学习的重要媒介,构建融声、图、文字于一体的立体认知环境,让学生能直观地看到相关案例以及事物发展的过程和情景,使学生对相关理论更容易接受。如,在讲授“法不可违”一节时,教师就可以下载央视《今日说法》的合适案例,之后引导学生讨论得出结论。这样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问题的情景,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把学生的学置于了立体化的问题之中,使整个教学过程转化为学生“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的能力培养过程,使教学活动在知识和情感两条主线的相互作用下完成,知识通过情感功能更好地被学生接受、消化,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同时,在课堂上也可以采用忆一忆、谈一谈、说一说、做一做、演一演、想一想、议一议、辩一辩等形式,通过设置巧妙的悬念、组织竞赛、动手实践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被动学变为主动学,高效地吸纳知识。
三、应重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做到学以致用
一是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较多地使用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的实质是把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供学生思考分析的案例,通过独立研究和相互讨论的方式来加深学生对某一事物或某一事理的认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大大缩短教学情境与实际生活情境的差距。但运用案例教学法需要注意所选案例应该是真实发生过、有典型性,要为帮助实现教学目标而选择适合的案例,要引导和组织学生采取小组讨论等方式开展案例分析和讨论活动;二是教师要改变教学中单一地对学生进行宣讲的传统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多加入一些“新鲜料”。如,在教授“环境保护”的相关章节时,可以引导学生就洪水泛滥等现象进行思考讨论,再回答其原因,学生们都能很快说出答案。学生的回答只是表面现象,教师就可进行归纳,告诉学生实际上产生以上一系列连锁反应原因是人为的生态平衡失调,我们应从小养成环保意识,保护自然界生态平衡,造福人类自己,这样学生就非常容易领会课文插图的要义了,也就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三是在教学中应注重结合教科书的内容,有针对性地讲解许多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社会现象和事例,特别是将当今社会发生的大事要事、国际新闻、时政热点与书本中抽象的理论知识生动形象地结合,这样学生就能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接受所学知识。
编辑:王金梅
兴趣;激发;融入
【中图分类号】 G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
03—0113—01
思想品德课旨在教给学生经济、哲学、政治方面的基础知识,初步培养学生分析认识社会问题的能力,并对中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之完成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近年来,笔者一直从事初中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工作,对如何做好初中思想品德课有自己的一些认识,现介绍如下。
一、应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课
一是要注重挖掘,要从传统文化中挖掘育人的宝贵资源。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天下为公、爱国如家的道德情怀,也正是在这种自古以来的爱国主义教育的薰陶下,才有西汉贾谊的“国而忘家,公而忘私”,三国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北宋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崇高爱国理想和情怀追求;二是教师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丰富哲学思想。如,从古代神话的盘古开天到女娲补天中可以看到,中国古人对人所生活的世界充满了探索的渴求,因此,教师可通过神话故事的推介激起学生学习与思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通过对中国古代经典文献的思想介绍加深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并形成深入思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智慧的习惯,增进文化自信;三是要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激励个人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内容思想,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引导学生从思想上树立爱国意识,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激励学生努力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更新学习知识的方法与理念。
二、应注重高效教学方法的使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思想品德课由于理论性强,学生容易觉得枯燥乏味,这就要求教师应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实践证明,多媒体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成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利用多媒体的人机交互功能,使电脑、网络技术等现代技术成为初中思想品德课学习的重要媒介,构建融声、图、文字于一体的立体认知环境,让学生能直观地看到相关案例以及事物发展的过程和情景,使学生对相关理论更容易接受。如,在讲授“法不可违”一节时,教师就可以下载央视《今日说法》的合适案例,之后引导学生讨论得出结论。这样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问题的情景,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把学生的学置于了立体化的问题之中,使整个教学过程转化为学生“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的能力培养过程,使教学活动在知识和情感两条主线的相互作用下完成,知识通过情感功能更好地被学生接受、消化,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同时,在课堂上也可以采用忆一忆、谈一谈、说一说、做一做、演一演、想一想、议一议、辩一辩等形式,通过设置巧妙的悬念、组织竞赛、动手实践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被动学变为主动学,高效地吸纳知识。
三、应重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做到学以致用
一是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较多地使用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的实质是把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供学生思考分析的案例,通过独立研究和相互讨论的方式来加深学生对某一事物或某一事理的认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大大缩短教学情境与实际生活情境的差距。但运用案例教学法需要注意所选案例应该是真实发生过、有典型性,要为帮助实现教学目标而选择适合的案例,要引导和组织学生采取小组讨论等方式开展案例分析和讨论活动;二是教师要改变教学中单一地对学生进行宣讲的传统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多加入一些“新鲜料”。如,在教授“环境保护”的相关章节时,可以引导学生就洪水泛滥等现象进行思考讨论,再回答其原因,学生们都能很快说出答案。学生的回答只是表面现象,教师就可进行归纳,告诉学生实际上产生以上一系列连锁反应原因是人为的生态平衡失调,我们应从小养成环保意识,保护自然界生态平衡,造福人类自己,这样学生就非常容易领会课文插图的要义了,也就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三是在教学中应注重结合教科书的内容,有针对性地讲解许多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社会现象和事例,特别是将当今社会发生的大事要事、国际新闻、时政热点与书本中抽象的理论知识生动形象地结合,这样学生就能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接受所学知识。
编辑: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