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新谷:以“生态思维”助推高质量发展

来源 :产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99youaik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经济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创新驱动转型的历史阶段。为宣传创新创业典范,弘扬创新创业文化,在刚刚过去的11月,中国技术创业协会公示了2020年度“中国技术创业协会科技创业贡献奖”评审结果。公示名单显示,天府新谷荣获“科技创业孵化贡献奖”。据悉,此次科技创业贡献奖的评审突出要求科技含量和贡献绩效。其中,针对载体类设置的科技创业孵化贡献奖,对于载体的资质、资金规模、投融资等要素提出了明确要求,指出孵化载体必须拥有支持硬科技创新的能力。
  12月,科技部火炬中心公布了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019年度评价结果,天府新谷被评为A类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这是自2014年开始,天府新谷连续第六次被评为国内优秀(A类)国家级孵化器。“天府新谷作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深耕科技孵化20余年,在100余亩土地上,培育了初创型、成长型科技企业以及配套企业近千家,聚集创业人近20000人。”成都新谷孵化器有限公司总经理邓昆山表示,从企业聚集提升到产业聚集(软件,大数据,物联网),天府新谷已走出了一条创新孵化、产业聚集、生态融合、国际化发展之路,是高度聚集新经济企业的、充满创新活力的“创孵社区”。
  全链孵化,产业集群
  “双创”热潮下,从孵化器到众创空间,再到创新生态营造,各类新兴市场主体尽管不断产生裂变式增长,但始终围绕集群发展而行。以天府新谷加速提升全孵化链培育体系为例,邓昆山认为:“高新技术企业只有集群化发展,才能激发出更大的能量。”
  近年来,天府新谷在全国孵化器行业中率先探索众创空间与孵化器建设集群发展模式,已打造西部首个孵化器空间创业集群,形成“创业苗圃+众创空间+科技孵化+产业加速+创业教育”的全链条全周期孵化培育体系。其中,众创空间聚集创业动能,聚合社会创业资源,为创业者开辟道路;创业苗圃探索出筛选入驻、定期毕业、长期培养、毕业跟踪的培育体系;孵化器以“孵化生态”和“创业生态”的“双生态”模式为基础,构建以创业人为核心的专业化、平台化科技服务体系;加速器则瞄准资金、市场等领域的创新资源,与产业同频共振,通过每年蓉创茶馆100多场的精准服务活动、高质量路演助推“新谷系”创业成果转移转化。
  從企业到产业的裂变,往往绕不过“做大一家,繁荣一片”的孵化路径。随着代表性企业的崛起,与之配套的相关企业也将吸引而至快速发展,并逐渐形成产业集群。通过大力发展区域产业,打造区块链、VR/AR、文创类垂直领域孵化器,天府新谷现已搭建起AI技术平台、区块链创新实验室,带动园区新经济企业不断发展。10月29日,2020成都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上,天府新谷聚焦孵化的区块链平台——成都区块链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基地(以下简称“基地”)作为活动的支持单位亮相。基地入驻企业成都创元世纪科技有限公司与其他企业一同发起并签约成立成都区块链产业应用研究院,以开展科研服务、链改服务、人才培训、区块链应用评测与审计等服务内容,建立高水平、国际化、跨区域的区块链政产学研用平台,打造亚太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块链专业实验室,培育具有国际水准的区块链应用及创新创业项目。


  “与垂直领域相结合,融合最新技术,整合专业服务,逐渐向专业孵化器不断延伸,将提升高新区新经济资源的聚集,引领新经济在高新区生根落地。”邓昆山表示,目前园区入驻近千家企业,孵化培育瞪羚企业雏鹰企业近40家、高新技术企业100余家、上市企业和新三板企业及区域股交所上市企业160家,数量为西部民营孵化器之首。
  投引联动,创新生态
  “560项。”对于天府新谷每年新增发明、实用新型、专有技术等自主知识产权数量,邓昆山并不惊讶。通过在行业内标杆性打造“新空间、新基金、新视野”创新孵化3.0版,建成孵化链、创投链、国际链三链融合的新谷特色的孵化创新模式,天府新谷为创新创业者连接起更高质量的发展之路。
  为缓解创业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天府新谷根据科技创业企业不同生命周期的投融资诉求特点,创新“孵化通”、“创保合伙”等金融孵化产品,构建起以“投贷结合、投引联动、混业金融”为特点的新谷科技金融服务品牌,形成完备的投融资金融服务链条。2018年8月,天府新谷联合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上市公司“精工钢构”、国内战略咨询龙头“智纲智库”,在全国范围内首次探索创建“创保基金”,为企业提供成长贷、租金贷、置业贷等多种科技金融服务产品。通过缩短周期、降低门槛、精准扶持创业企业,结合为创业企业提供资金、股权和企业咨询等体系化的增值服务,在解决投贷难题的同时有效降低了创业者的创业风险。
  为拓展创业事业,紧扣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天府新谷近年来开始拓展国际化发展板块。通过“三网一枢纽、三跨两转”的开放拓展模式,引进国际化创新资源和机构,布局海外载体,搭建国际桥梁,打通国际科研成果交流交往的通道。2016年4月,天府新谷引入欧洲排名第一的加速器SBC,实现国际先进模式和本土优势资源的有机融合,建立起项目、人才、要素的跨境交流平台。此后,天府新谷在上海湾谷打造高质量“飞地”建设,加速全球项目有效落地,吸引优质项目来蓉发展。
  “我们正加快打造具有时代特色的国际化众创空间和孵化器,在为本土企业提供更多更广阔的国际视野与合作机会的同时,也为国外项目提供一把打开中国市场的有效钥匙。”邓昆山表示。


  创孵社区,活力加持
  随着“双创”热潮在全国迎来高涨阶段,传统的以“众创空间+创业服务”为主的孵化器,逐渐难以满足创业者从生意到生活上的两端需求。如何通过对孵化器硬件和软件的培育与打造,提升孵化器的生活活力,是近年来众创空间提升创业效率,打造优质平台需践行的命题。天府新谷董事长王明新曾表示:“专注塑造一个生意、生活、生命有机融合的‘三生有幸’科技孵化生态圈,这样的生态能让新谷不断更迭,焕发老牌孵化器的强大生命力。”   构建新谷生活圈。为创业人提供融便利性、舒适性为一体的创业环境,提升创业生活质量,天府新谷着力完善餐饮、休闲、娱乐等各类生活配套服务,打造了创业者草坪、24小时篮球场、健身房,引进了星巴克、711连锁等国内外餐饮业知名品牌。同时,打造了拎包入驻的“蓉漂之家”天府新谷创业公寓,为创业者建立“不出社区即可完成创业”的一站式创业服务社区。
  建构新场景。在天府新谷,照料创业人生活的人,也是创业人。从“凤栖梧”到“五维空间站”网咖,从那特艺术教育到光亚亲子中心,天府新谷除了引入各色配套服务品牌外,帮助多家原创类创业品牌渗透,形成新业态,建构新场景。
  如今,天府新谷以众创空间为“交流、交往、交易”媒介,每年举办100余场各类双创活动,为创业人之间搭建具有强社交属性的平台,成为区域科技企业的网红打卡地。邓昆山表示,“未来天府新谷将完成具有典型标识的国际化创业社区建设,吸引创新创业企业和国内外科技服务业机构聚集,迭代创新,构建创新创业生态群落。”
  探索服务创新,引领创新创业
  高质量服务是助推创业成果转移转化的内驱力。在探索服务创新上,天府新谷以“金牌服务”培育高质量企业,为孵化器赋能。对此,邓昆山解释道,“简单来说,就是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解企业之所困,当好服务企业的‘贴心人’。”


  探索服務创新,已成为孵化器赋能的关键。天府新谷打造了一支高素质、高效率的孵化服务团队,建立了“联络员+辅导员+创业导师”的三级服务辅导架构,把脉企业的战略发展,解决其经营中的瓶颈问题。同时为更有效地实现“一站式”精准服务,天府新谷探索以平台化思维,打造专业化科技服务市场。在天府新谷,物业服务、孵化服务、招商服务、政策咨询服务,都可应需而入,在一个办事大厅,找到对应的业务受理窗口,极大地方便了企业办事。
  为及时解决创业需求,天府新谷创业社区打造了为“双创”护航的“一分钟服务圈”。园区内聚集成都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四川(成都)两院院士咨询服务中心、立信会计师事务所、京师律师事务所逾100家各类科技服务机构,通过聚集优化创新创业“内循环”,构建起基于专业化服务的创新创业生态群落。
  邓昆山表示:“目前天府新谷已由单一孵化器向创业孵化社区完善,由基础服务重点转向增值金融服务,建立起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社区的发展模式,正为区域新经济产业发展聚集活力企业和人才。”
其他文献
应对气候变化这项基于全球共识、涉及全人类的事业正深刻地影响每一个人的生活,其涵盖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考验着各方把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辩证关系的智慧与技巧,需要打开思路,运用系统思维和立体举措推动实现“双碳”预期目标。  当社会经济发展和“双碳”目标交互叠加,将提升GDP中的绿色含量,创造新业态开启新时代。于产业方面,其不限于传统产业的低碳转型与低碳产业的高速增长,还有大量相关产业处于
期刊
“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1200多年前唐代诗人李白笔下描绘的锦绣天府,正随着成都“公园城市”建设逐步呈现在世界面前。在10月24日举行的第二届公园城市论坛上,成都交出3年来在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方面的探索实践结果,包括《公园城市·成都实践》《公园城市发展报告(2020)》《公园城市·未来人居示范研究》《鹿溪智谷公园社区规划建设——公园城市首提地·天府新区实践探索》《公园城市指数
期刊
刚刚通过的“十四五”规划建议第八部分明确提出:“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其中第29条进一步提出“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如何全面认识这个新表述,对于推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可以进一步落实为“1+4+6+7”区域经济布局框架。“1”是指“一带一路”开放型经济总体布局,也是构建国际大循环网络体系的重要依托。全国各省市
期刊
从造型新颖的新西兰纳尔逊机场航站楼,到线条流畅的卡塔尔哈德国际机场旅客航站楼综合体;從充满现代感的北京大兴机场,到充满雅致情怀的呼伦贝尔海拉尔机场……于一个个充满动感且极具标志性的机场,飞机伴着巨大的轰鸣声冲上万米高空,见证无数的团聚与诀别,承载关于远方的种种遐想。
期刊
扩大内需有两个方向,即消费和投资。因此,在未来五年或者更长时间里,消费和投资有哪些需要进一步支持的领域?这就是金融应当关注的重点方向。  在消费方面,消费升级是实现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支撑。从国内经济增长的构成来看,消费在GDP中的占比非常高,已经超过了60%,远高于投资占GDP的比重,是维持我国经济中高速增长的压舱石。所以,维持消费的可持续增长,是保持经济适度增长的重要基础。  在投资方面,重点是从
期刊
8月12日,成都召开全市经济运行调度会议,听取全市疫情防控情况和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汇报,分析研判当前经济运行形势,对下一步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进行再部署、再调度、再细化。“疫情防控、安全生产都是城市发展的‘底板’,要切实把该管的管住、该放的放活,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坚持两手抓、两手硬,两战都要赢。”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凤朝出席会议并强调了这番话。  前7月,全市经济运行“稳”
期刊
8月19日,成都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突出创新驱动 强化功能支撑 以产业生态圈引领产业功能区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会上,正式发布产业生态圈和产业功能区优化调整后名录,围绕支撑构建现代化开放型产业体系,成都将全市产业生态圈优化调整为12个。本次新设立的数字经济产业生态圈和先进生产性服务业产业生态圈功能定位是什么?未来工作着力点在哪些方向?成都市经信局副局长朱健就此一一解答。  朱健指出,发展数
期刊
应对气候变化关乎全球发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既有挑战也有机遇,需多方共同努力,推动绿色发展迈上新台阶。现已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提出“零碳”或“碳中和”目标。中国亦正积极融入应对全球氣候变暖的行列当中。  自我国“双碳”目标提出以来,国家及地方政府等高度重视,积极开展“碳达峰、碳中和”行动,相继出台政策支持绿色产业发展。今年3月,国家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单位GDP能耗要下降13.5%、二氧化碳排
期刊
据说,全球首批高达32亿像素的照片,其每一张的完全显示都需要378个超高清屏幕,这是人类发展至今视觉领域的又一次新高,也是整个产业链条反复凝练的重要成果。信息时代带给人们的,不止是惊人的算力、如臂使指的操控、海量的数据与狂飙的传播速率,还有越来越极致的视觉享受。此时,屏幕成为承载内容的重要媒介,显示的高清极限不断刷新,更高的分辨率、更高的帧数、更广阔的色域、更有层次的画面不断展现,从高清到超高清,
期刊
对于中国而言,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过渡期仅有30年。要在短时间内调整经济、产业和能源结构,大力度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无疑需要金融的支持。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曾表示,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需要的投资规模超过100万亿元,绿色金融进入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期。  在“碳中和”目标下,更多的绿色低碳投资需求被催生,亟需金融机构发挥资金融通的功能为绿色经济“造血”,也需更加完善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为其保驾护
期刊